台灣力晶與日本爾必達公司達成代工協議,爾後台灣力晶所生產產品將全數委託日本爾比達公司代為銷售,這個協議可以使力晶公司虧損降低,爾必達公司在世界銷售量坐三望二,可望與韓國三星公司及海力士公司有較佳競爭條件,避免從市場上直接畢業,這不是台灣唯一與日本公司合作的例子,筆電大廠宏碁也有欲與日本廠商結盟,台灣最大的代工業就是筆電事業,最著名扶植的電子產業界就是兩兆雙星面板與D-RAM事業,力晶與茂德皆處虧損,南科與華亞科虧損256億,皆因為規模不大,核心技術受制他人或權利金過高,無法與韓國大廠競爭,市場價格受制於人,無有利潤進行資本投資、技術更新,使雙方門檻差距日趨擴大,所以許文龍將奇美電轉讓於郭台銘,友達光電也將轉著重於太陽能光電等其他事業,這個問題不只是台灣有,日本大企業也面臨類似問題,跨國企業雖然有獲利,新進人員也在招募,但是五十歲以上高薪人員裁員更多,據市場傳聞韓國大企業以年薪兩億日圓招募日本高技術水準人員,一般而言日本員工終身薪水約為三億日圓左右,所以不少日級技術人員心動,甚至被挖角,日本人談到這些問題雖然對自己的國力深具信心,但也認為長期對日本國力影響很大,他們苦澀談到日本經濟前景黯淡,但對台灣的經濟看得更為悲慘,認為一旦韓國企業技術提升有效擴大中國市場佔有率時,台灣經濟即使靠ECFA及同文同種優勢也無法挽救。 韓國企業深知技術領先就是市場領先,所以敢在日本市場上高價挖角,用錢收買技術,利用高技術形成高門檻,阻絕市場進入者同時擴大研發費用,強化人員素質,這是韓國在金融海嘯後能夠抓住機會利用中國市場興起,快速壯大自己,擺脫成為亞洲四小龍之末的條件,所以人的條件決定事業的成敗,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只有技術高、知識水平高才能獲取高薪,有高薪才能降低個人負債、擴大個人消費,形成消費市場景氣,而不是靠貨幣政策、資產重估以擴大消費市場景氣,薪水沒有增加,負債就不能減少,遇上通貨膨脹,實質所得減少,負債就更增加,用這個條件維持房地產景氣、消費市場景氣那是沙上築堡,升息的浪潮一捲,什麼都沒了,所以馬英九總統明知物價要漲,通貨膨脹要升,利息將一碼一碼的向上調,擔心總統尚未連任,就連選都不要選了,所以要軍公教加薪,吳揆尚未答應,要民間企業跟著加薪,只有鴻海郭董跟著響應,所以招商團只好一團一團的往外跑,二月十四日本招商團主要的也只是森建設,還是搞都市更新,至於跨國企業如三菱商事等,金額不大,著重在35××、24××等(股市代碼)光電公司小額投資,那還是看著該公司董事長的面子,日商企業投資台灣都採打帶跑策略,看來馬總統的招商團只好不斷的出國招商,所以個人說改革不從人的條件進行根本改革,只想從貨幣條件上創造奇蹟,只會帶來泡沫、泡沫,還是泡沫,即使找了外國企業進行大規模都市更新,結果只會帶來更大的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