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施叔青寫《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一代高僧佛門人生
2006/10/06 04:37:12瀏覽3021|回應3|推薦23

    書看到接近尾聲時,寫1997年聖嚴法師到紐約和達賴喇嘛對談「漢藏佛教」的盛會,書中有一段如下,在達賴喇嘛講述「出離心、菩提心、清淨心」之後:

    好萊塢影星李察吉爾護持達賴喇嘛,他特地要求聖嚴法師,就出離心提出探討,慚愧自己做不到。法師告訴他:

    「大乘佛法的出離心,並不等於厭離現實的人間社會,而是和蓮花一樣,在汙泥中不被汙泥所染,也就是在現實環境中,用佛法的智慧來觀照,用慈悲做應對,心不隨境轉,還能協助他人脫離煩惱。所以出離心和菩提心是一體的兩面。」

    摘引這一段,正好可以說明我讀此書的很多感想,法師總是能用最親近平實的佛法闡說來開示我輩俗人;法師不僅能在佛教不同宗派中彼此尊重交流討論切蹉,而且和基督教等不同宗教都是如此,他持續的努力走來,對國內多元宗教關係和諧甚有功德;法師佛法學成後持續以美國紐約為主擴及全世界數十國闡揚佛法,對確立正信正法佛教的中心在台灣,甚有功德。

    這場盛會,在「介紹過話頭禪和默照禪兩派的禪修後」,法師結論:「禪宗禪觀之法,與密宗來自印度教的瑜伽行,本屬同源。」這讓我較理解近日聽聞一位瑜伽老師剃度出家的關連性。

    我當然是個佛教和佛學的門外漢,但一直對佛法經典裡的修身養心的人生智慧很是欣賞,但也有些因緣,讀北縣一中(又來認學長姐了)時我們號為「菩提子」,那時至今一直記得六祖慧能大師的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學時上中國思想史,至少了解些中國佛教思想傳承,也上過敦煌學,其它中文系課程裡多少會「佛法無所不在」的在文學作品裡,畢業後第一個工作就認識個大學是台大佛學社的同事,她是我第一個知道去學梵文的朋友,她也介紹我抄錄林清玄(他後來算破功了)的佛法演講影帶稿,後來換了幾個工作後遇事不順眼,三不五時我就想起念〈心經〉: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不過,我跟著我的台灣阿媽在家是拜文昌帝君的,就像一般台灣俗人在儒釋道的各種習俗中拜來拜去,我的台灣阿媽今天還跟我說她幾十年前開始拜文昌帝君後就越來越聰明,她現在專門把聰明用在抓明牌簽樂透。

其實,我對佛學比較有興趣,就像我之前先看了梁漱溟的書,參看舊貼文連結〈梁漱溟晚年口述《這個世界會好嗎》和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學養〉,所以一直比較欣賞聖嚴法師,就是他在台灣佛教中,我認為是較偏佛學的一派,看了這本傳記,更是了解了。看書看法師如何在四十而不惑之年去日本很嚴格的佛教專業大學立正大學苦學得到文學博士,學成之後他先去紐約以禪修為主闡揚佛法。法師在佛教界建立台日、台美的關係的成績,就想到日前讀完在外交介為台灣努力的張超英先生,都要有慈悲與智慧才能日進有功。

聖嚴法師一生的精彩和學佛而為宏揚佛法的用心努力,在書中豐富呈現,不及多述,妳們要去看這本書。很好玩,書一開始讓我又看到一個大陸逃避共黨來台的兩岸離情悲劇,法師是在大陸就出家了,民國38年迫於局勢還俗從軍跟國民黨來台,來台從軍10年才很不容易的再次出家,他回家探視當年出家師父和親人的再重逢感觸也在書中。在時報出版網站http://210.200.236.42/books/book_basic.asp?pclassid=BC&id=BC0123的六篇書摘中可看到他在大陸的青少時期的艱苦生活境遇。網站上的書介為:「「我的一生是用來報三寶恩的,只要還有一個地方為了佛法非我去不可,無論如何我都一定前往。」聖嚴法師在艱辛中見其悲願,在堅毅中見其禪慧,對他而言,生命即是一趟實踐佛法的旅程。
一代高僧聖嚴法師出身江蘇農家,14歲自狼山出家,從軍渡海來台,後隨東出老人二度出家,負笈東瀛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承繼禪宗臨濟、默照法脈,聖嚴法師以禪慧接引中、西無量善知識,懷抱大悲願倡建法鼓山,弘法利生,建設人間淨土。聖嚴法師生涯的曲折迭盪,在名小說家施叔青筆下,生動細膩的展現法師一生四世為人的傳奇經歷。閱讀的過程,彷彿可以隨著法師的人間行腳,見證枯木開花的奇蹟。

    施淑青女士這本傳記寫得真不錯,入情剛好,他傳還是多以事例和訪談來平實陳述好,再來該看看施女士頗受推讚的新出小說《行過洛津》。

    難得看完書,我剛去看了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www.ddm.org.tw/ddm/manpower/index.aspx?cateid=1,在網站上對「禪與生活」的解說是:

已經過去的事情,驕傲沒有必要,悔恨沒有用處。

知道錯誤馬上改進,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停留在驕傲或悔恨的心境,就把現在放棄了。

反之,計畫未來是對的,但憂慮是不對的;訂定目標是對的,而等待是不對的。

理想不是夢想。理想可以說是心願,

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向目標努力;至於何時完成心願,

那就看努力如何,不是等它發生或憂慮未來,

否則就 把現在荒廢了。

 ---以上內容提供/法鼓山傳燈院---

    也決定近日去北投農禪寺買本法師的著作《正信的佛教》,該好好研讀一番

( 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lee&aid=479924

 回應文章

許門財
縱橫五千年;道家宗教﹝道教、佛教﹞傳承與考正
2009/04/11 17:37

縱橫五千年:首創以兩岸圖文對照;印證道家宗教《道教陜西》篆文禮拜陰陽神界天地兩儀及瑤池金母蟠桃會普度東林、《佛教山西》古梵文日月菩薩道發源地﹝東瀛淨土﹞正史流傳台灣﹝大陸失傳﹞之真相

縱橫五千年:為中華民族第一本《寺廟神佛靈源道脈沿革各門姓氏九聖賢﹝七部落始祖﹞及北京都城隍九龍神衹奉祀傳承》寶典《首創揭開》道家嬴部落始祖老子﹝道德天尊﹞騎西藏犛牛徙入印度傳播山西顯教古梵文日月菩薩道﹝使梵文在印度落地生根成而後分支猶太教釋教﹞及中國山西古梵文失傳之真相﹝解開世界宗教迷失之結﹞。

http://tw.myblog.yahoo.com/jw!3l0wSJOLHwLgcnusksI2S6I9K2k-/


華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被《聖嚴法師》的文章標題吸引
2006/10/10 22:03

發現有緣人在此

 禪宗...


~隨時感恩、惜緣、惜福、造福、懂得付出,珍惜一切人事物~

Maggi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枯木開花
2006/10/08 23:51

出版那年我就買來看囉

當時也曾到書局去找"正信的佛教"

可惜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