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7/21 00:36:00瀏覽3412|回應3|推薦26 | |
《山深情遙--泰雅族女性綢仔絲萊渥的一生》很有興味的一本書,正如合著者洪金珠於本書中〈導論〉所言: 本書的體裁原為泰雅族女性個人口述史,但由於因其簡樸銳利的角度,竟意外地鋪陳了台灣土著原住民近代化的過程。 讀完此書,究竟洪金珠的「宜蘭泰雅族部落調查報告」有無完成不知,但知本書成為了洪金珠於日本慶應大學的研究報告通過了,關於洪金珠的書上介紹:「1960年生於台灣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日本文化女子大學日語科、慶應義塾大學地域研究所訪問學人。現任《中國時報》駐日記者。」書為時報出版於1997年。 本書的〈導論〉是屬於想把道理說詳盡式的,可參看時報出版網站之文http://www.readingtimes.com.tw/books/book_detail.asp?pclassid=bC&prodid=BC0087&descid=30522。 〈導論〉中說:「由綢仔絲的陳述發現,在她八十一年的人生中,有三個名字(綢仔絲、山口初美及賴阿綢),結過三次婚,養育了三個孩子。三個丈夫分別是同族的拉薩渥坦、日本兵大西光男及與國民黨一起撤退來台的大陸軍人譚海平。綢仔絲本身可以使用泰雅族語、日語、閩南語及國語;但其中似乎以日語的表達能力最佳,而且她以片假名寫的手稿中,除了自己的幼年、祖父及父母時代的歷史之外,全篇幾乎都是與第二任丈夫大西光男的生活為中心。換句話說,綢仔絲一生中的執著或認同,是以日本殖民時代的被支配經驗為主,這項經驗是她愛恨交錯的起點;而這一點與她跟大西間的八年苦戀,其實是互為因果的。」 就上述這一段,加上我前日在宜蘭大同鄉聽泰雅族老人說,除了泰雅族語,泰雅族老人有讀到書的只會日本語不會漢語,老人家的青春成長歲月是在日據時代,教育養成是日式的,我終於比較能體會為什麼之前烏來泰雅族的紀念碑及其文用日文,因為老一輩的原住民是不懂漢語卻懂日語的,要紀念日據時代的「高砂義勇軍」是講日文沒錯的,不過聽說被新任縣長毀了。應可趁本周烏來泰雅族節慶上去看看,但怕擠車,應該不會去。 至於綢仔絲萊渥和日本人大西間的八年苦戀,是本書的主要內容,且口述出來故事很有意思。日本戰敗了,日人都要遣返,但這大西死命要留在台灣,有一獨女的寡婦綢仔絲萊渥不巧被她賴上了,她本是同情大西的逃亡境況要幫忙,因為她感恩之前日本人對山地部落蓋檜木住所、教種植水稻和築設民生和農用接水管,改善了山地人的生活,但她不知道的是日本人用得是賣出原住民生活山林木材的所得,且日本人要統治台灣用得都是販賣台灣砂糖等物資所得。 綢仔絲萊渥真得很厲害,為了帶大西躲藏,她陪他三次在山林中逃亡,怎麼逃亡,就是來來回回在宜蘭、桃園、烏來三地之間的山林裡走,現在是難以想像的,一般人連開車走山路都會累,何況是用走路的。綢仔絲萊渥真得很厲害,她可以背著42公斤的食物,從宜蘭的崙埤從山裡走64公里到桃園復興鄉大溪,我是可能走不來,我想現在登山的人也沒多少人有她這麼勇。 而原來她那個害她不時要躲避國民黨政權的警察抓補的大西,如〈導論〉中寫:「大西在戰後混亂期中,逃亡到宜蘭山區。不久,即被外事課聘用為山地特務(1946年春),他在一年二個月的山地課工作之後,於1947年夏天,轉任二二八事件之後新設的山地課課員。」其實後來大部份的時候,大西是幫國民黨政府在山林裡查看有無日人留下的彈藥或有日人留藏,是個特務。 而如綢仔絲萊渥來寫她對大西的感覺,罵大西是個沒用的男人至少百來遍,但她還是沒離開他,而且明明想到也對大西說了他只是利用她來在山中躲藏和生活,但她還是一直和她在一起,當然,她們是在相遇不久後就有了關係,她們相遇在日本戰敗後的昭和21年,西元1946年。她們的關係發生,當然是大西的痞子本性賴上的,綢仔絲萊渥是個純樸的原住民。後來,她們也生了個小孩。 對於綢仔絲萊渥被大西賴上和被他利用是真的,如書中所言,綢仔絲萊渥帶他如何能在宜蘭、桃園、烏來三地之間的山林裡躲藏,因為多得是她的親戚提供援助,和她的外祖父是受人敬畏的部落頭目,且親人叔叔長輩是日據時代在桃園的部落有名望的長老有關,而綢仔絲萊渥本人在山林裡,隨時可以蓋山舍和開墾種田,很是厲害。 好玩的是,本書結束的第十章〈與黃節文的愛恨情仇〉,這個黃節文就是後來要霸佔搶走綢仔絲萊渥的男人大西的漢人,這黃節文的父親為蔣介石的頭號秘書張群,她是宋美齡的部下,利用她負責的中國兒童福利社,承接美國對台灣兒童的救濟物資來處理,卻隨興「倒賣」。因為黃節文有錢有勢,硬霸著日本人大西陪他,綢仔絲萊渥就跑去罵黃節文:「好色老女人,不知羞恥。把別人的老公弄得體力都不行了,妳還當什麼狗屁立法委員,妳那裡還能指導百姓。」不過,綢仔絲萊渥用日文罵,黃節文聽不懂也無所謂,而大西那爛人逃不了黃節文的色獵,卻只要綢仔絲萊渥忍一忍,而黃節文這老女人一直想用錢給綢仔絲萊渥,買她老公、買她孩子的爹。 由作者的註釋考證,這三角關係碰上時,應是1951年,那時大西32歲,綢仔絲萊渥35歲,黃節文36歲。故事的最後,大西和黃節文回去了日本,但黃節文沒幾年就掛了,而大西無音訊的五年後後,綢仔絲萊渥才死心又嫁給外省人譚海平。 本書的最後一段,很有意思,綢仔絲萊渥口述:「回顧我這一生,至今仍然覺得,女人在二十八歲至三十歲時,是追求真愛情的最佳年齡。」 以下兩張照片,一是一大早崙埤村的街區,二是招攬觀光用立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