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 1839-1903) |
理想家的血統
一八三九年二月十一日,吉布斯(J. Willard Gibbs)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紐哈芬(New Haven),這裡是「耶魯大學」的所在地。與吉布斯同名的父親約書亞‧吉布斯(Josiah W. Gibbs)是個牧師,並在耶魯大學裡教授聖經文學,吉布斯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他有三個姊姊和一個妹妹。
約書亞‧吉布斯除了在大學任教外,也研究非洲土著語,他認為這些語言是文化史的老化石。為此,他在年輕時,就常在黑奴之中學習語言。他為非洲語編文字,尋找他們語言的文法;逐漸地,他不僅成為非洲土著語的專家,而且成為黑奴的朋友,他曾寫道:「語言是人類心靈的投射。」
當時販賣黑奴是獲取暴利的途徑,有許多黑奴被賣到美國。一八三六年,一艘西班牙籍運送黑奴的船隻在航程中,船上的黑奴不僅掌控了船隻,並殺死船長與幾個船員。這艘船在海上漂流了五十幾天,船上的人都已瀕危之際,才被一艘美國漁船發現,並將這艘「阿米他德」船拖回紐約港。這件事立刻成為國際上的大事件,黑奴竟然殺人逃亡,美國政府不想得罪西班牙與國內蓄奴團體,就將這些上岸的黑奴關起來。
死亡的陰影
這時為這群黑奴上訴的就是約書亞‧吉布斯,當時眾人稱這樁法律案件絕無勝算,他卻四處奔波,並將上訴案件引到紐哈芬法庭。敗訴之後,他又上訴到最高法院,並請曾任美國第六任總統的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 1767-1848)擔任辯護律師。一八四○年三月,在亞當斯一場精彩的法庭辯論後,最高法院宣判這些黑奴無罪,並讓他們獲得自由人的身分。
為黑奴平反期間,約書亞‧吉布斯很少去關照剛出生的男嬰。法案勝利後,他回到家中,才發現嬰孩染上猩紅熱,命在旦夕。一年後,嬰孩的性命是保住了,但是從此這個孩子終生多病。
外號「怪人」
一八四九年,吉布斯進入中學就讀。在學期間,與他感情最好的二姊病故了,苦難使人沈默。他在學校幾乎不與人來往,他的同學給他取個外號「怪人」,這個怪人的數學成績一直是全班最好的。
吉布斯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家人,課餘時間他幾乎都與家人一起活動。他的母親瑪莉‧凡克利弗出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家庭,擅長數學與自然科學。吉布斯一家經常一起看書、討論。
無法回答的考題
一八五四年,吉布斯進入耶魯大學,母親在這一年病逝,這對吉布斯又是一個沈重的打擊。吉布斯無法了解父親那麼盡心地幫助受壓者,但是死亡的腳步卻似乎一直光臨這一家。父親的回應是:「死亡的好處是不再死亡。」但是年輕的吉布斯怎麼會懂呢?
母親去世一個月後,吉布斯參加大一學生數學競賽,題目有十題,他祗寫六題就寫不下去了,他在未寫的四題上寫道:「題目太簡單了。」難過的心使他放棄競賽,不過他在大三、大四兩年都獲得全校數學競賽的首獎,同時獲得學校的拉丁文文學獎。一八五八年,他自大學畢業,繼續念研究所。
齒輪的論文
一八六○年,美國的鐵路運輸工業興起,他的指導教授希望他以火車的運動構造為論文題目。一八六一年,父親病逝,吉布斯難過得幾乎想休學。那年南北戰爭爆發,吉布斯申請加入聯邦志願軍,參軍時染上肺炎,休息一陣後又回校就讀。一八六三年,他以論文〈火車傳動齒輪的構成〉取得博士學位。
同年,美國國科會成立,他向國科會申請一筆研究獎助金,留校擔任自籌經費的講師,教授自然哲學與天文學。一八六四年,他的妹妹病逝,吉布斯寫道:「我的眼睛逐漸看不清許多東西了。」他決定遠離這傷心地,遂於一八六五年前往歐洲。
整合性的思考
美國內戰結束後,工業更急速起飛,大學教育逐漸被要求必須配合工業發展,並講求實用。政府也認為培養注重實用的學生是高等教育最廉價的投資,又最能迅速看到投資的成果。吉布斯卻寫道:「科學研究的目的在精確地表達知識,準確地敘述事實。」又寫道:「喜愛用一種抽象的理論,去準確描述一個系統內發生的變化。」
這個系統是什麼呢?一八六六年,吉布斯寫道:「物質狀態的改變,如水變成冰或變成蒸氣,既不受物質質量影響,也不受萬有引力影響,也非物質慣性所使然。因此,一定有一個未知的因子在影響物質狀態的改變,甚至連物質的化學變化也受其影響。」物質狀態的改變,顯然是吉布斯所思考的系統。
理想主義是科學研究的溫床
吉布斯首先到德國的海德堡大學,當時的德國大學教育充滿著一股自由、活潑的探討氣氛,這股學術氣息是建立在一群深具理想的教授與學生的身上。他最欣賞克羅內克(Leopold Kronecker, 1823-1891)教授的高等代數,吉布斯一直保存他在這門課程中所作的筆記,他更欣賞師生在學習上的互動。他寫道:「我們上課討論,下課討論,到老師的辦公室又討論,後來晚上陪老師散步回家,沿途繼續討論,到了老師的家還在討論。」這種學習的精神,是在講求實用的美國教育系統裡不易看到的。
他也喜愛昆克(Georg Quincke)教授的光學課程,他寫道:「他講解光在礦物表面的反射時,用物理與化學的觀點,交叉說明……他的教材充滿著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繫,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我現在才知道一個好老師給學生的不只是知識,而是對知識深度的飢渴。」
熱力學的研究
當時德國的高等教育很有彈性,柏林大學、杜賓根大學與海德堡大學的修課學分可以互通,學生可以儘量選修好的課程,這也成為老師研究與教學的動力。一八六九年,吉布斯遇到影響他一生研究方向的克勞修斯(Rudolf Clausius, 1822-1888)。克勞修斯教的是「自然哲學」,他在熱力學的研究上非常有名,他曾提出「亂度」與「熵」(entropy)的觀念:「能量移動的方向是受亂度所影響」。吉布斯寫道:「我相信我的國家的未來,就決定於我在此所學的」。
他在德國念了三年的書,每天規律地於上午六點起床,晚上十點睡覺。唯一遺憾的是他喜歡夜裡開著窗戶睡覺,房東會在夜裡大叫道:「什麼?你希望我用房裡的火爐弄暖整條街嗎?」
物理學系的產生
一八六九年六月,吉布斯返回耶魯大學,才發現學校當局已將他過去的課讓給別人,而且學校也沒有教職缺,祗好又向國科會申請研究計畫。他在歐洲三年,由於太投入學習,忘記要與耶魯維持聯繫,返國前也未向國科會申請研究經費。一八七○年,他整年賦閒在家,當耶魯的同學都飛黃騰達時,他卻出去放風箏、爬山、健行,也經常駕著馬車接左鄰右舍的小孩上下學。愛上理論物理學,真的是註定一生要失業嗎?他沒料到的是,有股運動已在英國興起。
一八五四年,物理學大師法拉第(Michael Faraday)首先建議教育主管單位,應該把物理納入中、小學的課程中,後來獲得採納。物理的研究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但是在大學裡一直都沒有設置「物理學系」,物理常被放在哲學系的「自然哲學」課程中。一八六○年代,中、小學逐漸要求大學應該培育物理學的師資,社會大眾也要求物理學系成為科學教育的搖籃地。一八六九年,劍橋大學首先設置物理學系,系主任是湯普遜(William Thompson),但是物理實驗室一直因缺乏經費而無法設置。一八七一年,劍橋大學的校長卡文迪許(William Cavendish)自掏腰包6,300英鎊設立物理實驗室,以後世界各大學才紛紛跟進。
從未發表研究論文的教授
一八七一年,耶魯大學成立數學與物理學系後,才發現缺乏師資,只好請國科會出錢,再找吉布斯回來任教。但是國科會拒絕出錢,主要是吉布斯畢業已經八年了,卻未發表過任何研究報告。當耶魯與國科會仍在斡旋時,吉布斯卻答應校方,即使沒有薪水,他也願意到物理學系任教。以後有九年之久,吉布斯在耶魯大學未領分文。
開學以後,選修物理學的學生很少,而且來上物理的學生連基礎物理的觀念都很欠缺。但是經過許多苦難的吉布斯,已不會因這種狀況而感到挫折,他以對物理科學的熱愛去回應外界的冷淡。
將熱力學放入機械設計裡
一八七三年一月,吉布斯發表他的第一篇研究報告〈以圖繪法表示流體的熱力性質〉。早在一七九○年,瓦特(James Watt)就曾以蒸氣機研究蒸氣體積、壓力與溫度的關係,並且以圖繪的方式表示。吉布斯加入熵的觀念,說明蒸氣機在運轉時熱量與熵的關係,並以體積與熵的關係圖,區分水的固體、液體與氣體態。這是他年輕時所思考的問題,現在他以熱力學的觀點回答自己的問題。
「有效能量」的觀念
一八七三年十月,吉布斯發表了第二篇研究報告〈以幾何平面圖示物質的熱力性質〉,以體積、壓力、溫度、能量與熵表達液體在熱平衡時所呈現的關係,並以幾何平面的圖示方法來表示。
不同於克勞修斯的熵的觀念,吉布斯提出一個系統所能做功的能量,稱為「有效能量」。這篇二十一頁的研究報告刊登在《康乃狄克藝術與科學院學誌》時,美國的科學界沒有人讀得懂,學誌主編與編審都看不懂。不過,他們相信吉布斯是個誠實的人,因此就刊登此文。刊登後,唯一的回應來自大物理學家麥斯威爾(Clerk Maxwell, 1831-1879),他稱讚這兩篇研究報告是以「全新的角度去闡述物質的熱力性質」,並且「以幾何圖示的方式清楚地解釋熱力學的抽象觀念」。
天才識天才
麥斯威爾不僅在信件上稱讚吉布斯的研究,也在「倫敦化學學會」中專題介紹吉布斯的研究,其講稿還全文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此外,麥斯威爾也在所著《熱理論》一書的修訂版上,以全新的一章介紹吉布斯的研究。麥斯威爾是個天才,只有天才才能認識天才,一般人還不知道吉布斯在寫什麼。
後來,有人問吉布斯:「你有朋友嗎?」吉布斯答道:「我有一個朋友在英國。」這個朋友就是麥斯威爾。之後吉布斯常與麥斯威爾通信,吉布斯給麥斯威爾的一封信上寫道:「幾何方法是分析機械的理想工具,但是只能解釋一部分,無法解釋所有的問題,我想沒有一種理論能解釋所有的物理現象。」麥斯威爾的回覆是:「如果熱力學只是在解釋蒸氣機的功能,固然可以滿足工業家所需要的,但是若蒸氣工業過去了,熱力學就過去了。熱力學應該是用來解釋宇宙的事,探討宇宙事物的變化。物理學家就像中世紀修道院裡的修士,經常思想永恆,才能清楚地教導別人。但是人心厭煩抽象的理論,幸好所見之物是抽象理論的實體,因此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是傳遞抽象理論的最佳表達。但是科學教育如果只談物質,不論生命,最後會帶給學生更大的困惑。」
物理化學的起源
一八七四年六月,吉布斯在同一期刊又發表〈以熱力學的原理決定化學平衡〉這是近代科學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篇研究報告,這篇研究打破了物理與化學的學術藩籬。
吉布斯在這篇300頁的報告中,以熱力學的觀點提出「化學勢」(chemical potential)與「自由能」(free energy)的新觀念。他將離子在系統中所具的總能量稱為自由能或「吉布斯自由能」,而每摩爾離子的自由能,就稱為化學勢。他提出「化學反應在平衡時,反應物的自由能與生成物的自由能相等」,他將熱力學與電化學結合,從此物理學家與化學家有共通的語言了。
這篇論文發表後,全世界還是只有麥斯威爾回應。難怪在一八七九年十一月五日麥斯威爾病逝時,康乃狄克科學會登道:「全世界看得懂吉布斯報告的只有一人,他名叫麥斯威爾,而他走了。」不過科學界仍有人對他的研究感到興趣,一八八○年有個荷蘭的科學家回應他,這人名叫凡得瓦爾(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1837-1923)。此外,一八八五年一個德國化學家居里(Pierre Curie, 1859-1906)及一八八七年另一個荷蘭的物理家范特霍夫(J.H. vant Hoff, 1852-1911)都曾與他討論,科學先鋒會孤單,但不會太久。
風箏教授
吉布斯經常生病,以致一生都沒有結婚。他滿足於擔任教師,他寫道:「許多父母親生產孩子以後,未能擔負教導的責任,這時老師對孩子的影響還超過父母。」
當時許多學生都畏懼物理,或認為物理學是一大片陌生的森林。為讓學生喜歡物理,他在課後為學生組成「物理數學社」,每週定期與學生相聚,設計數學謎語或用簡易的東西做實驗。他推薦學生們在課餘時解「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卡洛(Lewis Carroll)所設計的數學謎語。他善於放風箏,認為由此可以講解許多物理現象,他經常與學生比賽放風箏,有一次他把家裡牆上的一整片壁紙撕下,拿去放風箏。
課餘他經常帶學生去爬山,他認為登山者有一些特質與物理學家相似,如耐得住孤單的旅程,總是向最高峰挑戰,仔細地規劃行進的途徑,並在工作中自得其樂。他也喜歡與學生邊爬山邊討論問題,他最常對學生講的一句話是:「當你了解問題的全貌時,你就會發現答案竟是那麼單純;當你把答案弄得很複雜,證明你看到的只是問題的一小部分。」
教書高手
他上課從來不用課本,他認為上課若照課本教,學生等於聽兩遍。他的教材來自圖書館,他寫道:「大學存在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敲真理的門。」一上課,他就問一個問題,他低下頭想了一下,就自言自語地開始解題,解了一半又與學生討論一陣,到了下課題目仍未解完,他就會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的資料去解題。當時許多學生的反應是:「當吉布斯教授在黑板上寫第一道式子時,我們都懂;當他寫第二道式子時,有些人勉強可以跟上;當他寫下第三道式子時,全班幾乎都不懂他在說什麼了。」上他的課,好像與一位爬山健將同行,幾乎要全力以赴才趕得上,但整個歷程像場探險般的有趣。
乳酪與馬步
「如果月球是用綠色的乳酪造成的,會怎麼樣?」有個學生在上課時搶先發問,吉布斯仍然一臉嚴肅,他低頭想想,然後說道:「如果真是如此,也一定有其原則存在,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推導這個原則,並判斷其正確或錯誤。」
有次吉布斯牽了匹馬來上課,他讓馬在講桌前走了幾圈,然後問道:「如何用數學的方法,計算馬的步數?」學生在算時,他也在算,等學生快算好了,他接著問:「牽馬走路時,是牽的人要跟上馬的腳步,還是要讓馬跟上人的腳步?」這是課後的習題。
現在,已經很少有老師用這種方式上課了。吉布斯寫道:「數學、物理、天文、幾何學都是大自然的知識,但是許多人將這些課程教成獨立的科目,科目之間也互不相關,彷彿大自然是支離破碎似的。大自然是一體的,所以每一門課的教育都要互相貫通。」
何謂一流的科學家
一八七九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薪聘請吉布斯前往擔任數學系教授。耶魯大學才想起九年來從未付過薪水給吉布斯,並答應隔年起開始付他教授的薪水,吉布斯決定留在耶魯。當他看到薪水竟然只有一般教授薪水的三分之二,他沒有向校方抗議,他寫道:「我所需要的並不多,但有一點薪水,代表一些肯定與安慰。」直到一八九六年,他才拿到教授的全薪,不過在他的影響下,物理學教育已在美國逐漸生根茁壯,並且影響了美國的主流文化。吉布斯寫道:「怎麼衡量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呢?不在他所發表的篇數、頁數,更不在他的著作所占圖書館架上的空間,而在他對人類思考的影響力。因此科學家的真正成就不在科學上,而在歷史上。」
吉布斯又寫道:「科學存在一種建設力,能從混沌中重建次序;科學存在一種分析力,能夠區分真實與虛假;科學存在一種整合力,能看到了一個真理而沒有忘記另一個真理。擁有這三種才能的,才是一流的科學家。」
耶魯最令人懷念的老師
一八八一年,他獲得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金質獎章。一八八四年,他被美國總統任命為國家級電學家研討會(National Conference of Electricians)的籌備人之一,這是一項殊榮。一九○一年,他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的金質獎章。後來,他被公認為十九世紀美國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不過他認為教師最高的榮譽是學生的愛戴,有一個畢業的學生寫道:「當我離開耶魯時,最捨不得的是吉布斯教授。」
工程科系的興起
一八九○年代,另一股教育改革的風潮興起,為了因應工業起飛,大學被要求成立「機械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等。科技的時代重生產,整個美國社會成為一大台生產機器,因此需要一大批只懂該專業生產與研發技術的「專家」。國家政府為了促進高效率的生產並維持產業的競爭力,因此投資大學,生產專家。
吉布斯為此憂心忡忡,他以自己的學術影響力,加入美國大學教師協會,他提出:「人的存在價值不在是否好用」,「專家常有高度的自信,卻忘了自己的判斷是來自一個狹窄領域裡的訓練」。
他要求「在這些新興的工程科系裡放入物理、化學、數學等科目,並設立科技整合或科技管理的課程。」因為他的堅持,這些工程科系在創系之時,物理、數學與化學就占很重要的份量,使得美國的科技發展仍有堅強的純理論為後盾。
加強三角幾何的訓練
吉布斯晚年投入中學教育改革,他的要求很明確:「在中學課程中強調三角幾何」。他寫道:「如同母親牽著小孩的手,三角幾何是開始認識大自然最輕便的道路。三角幾何雖然將大自然的空間簡化為點、線、面,但是以後的動力學、機械學、天文學、物理學、結晶學等都需要這個假設。」有人提出質疑:「用點代表空間上的位置是否不宜?」吉布斯答道:「在數學上,用一部分代表全部是合宜的。」他又答道:「三角幾何雖是最古老的數學,卻是最基本的數學課程,很多人建議在中學放入最新流行的學科,如近代天文學,但若沒有三角幾何的基礎,如何教天文學。」有人反駁:「中學最好強調語言的課程。」吉布斯回覆道:「數學就是一種語言。」
沒有題目的考試
吉布斯反對高等教育用考試的結果給成績,他認為優秀的大學老師應有其他方式去測得學生的程度。一次,有個外校學生申請轉入耶魯大學,校方委任吉布斯當考試委員,吉布斯看過學生資料後進入考場,宣布:「考試時間一個小時」,而學生緊張待題,吉布斯卻坐下來一題未出。一個小時後,他站起來說道:「考試時間結束,你通過考試了。」
一八九六年,吉布斯首先提出「滲透壓」的觀念,並用來去解釋滲透性膜的現象。一九○一年,學生發現他走路愈來愈慢,但是上起課來聲音卻愈來愈大,而且講到精彩處他會淚水盈眶。他課堂討論的題目仍然活潑有趣,例如「波浪在移動時,為何浪會愈來愈小?」「貓自高處落下時,為何需要四隻腳同時落地?」他在講熱力學時,經常先在地板上劃一個圖,他邊講邊比劃,從教室的牆上、天花板,又畫下牆,到大門,甚至比劃到走廊外。
最後的建議
一九○二年,他給學校最後的一個建議:「減少各系的必修課,讓更多大學部的學生能選修文學院的課。」
他的學生都知道,他有一所「教堂」是在樺樹林下,當他帶學生去爬山時,經過樺樹林,就帶學生進去,他用樹幹作講台,對學生講道。他一生經過許多苦難,但他常講:「上帝賜給人永生,現今的悲劇是短暫的,而非永恆的結局。」一九○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吉布斯才永遠離開耶魯大學。
深度閱讀資料
Growe, M. J. (1967) A History of Vector Analysis. Dover Publications, Inc., U.S.A.
Rukeyser, M. (1942) Willard Gibbs. Ox Bow Press, U.S.A.
Seeger, R. (1974) Men of Physics: J. Willard Gibbs, American Mathematical Physicist par Excellence. Oxford, U.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