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未來的建築將不再持續依賴美好的景色,而是開始回復到我們在城鎮中最真實的生活場景。」 ——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
1955年,聖方濟各會的德國藉神父楊森(Eric Jansen)被派到台南縣後壁鄉創立菁寮教區。楊森神父透過新營教區某位德國神父的引薦,連絡上一位名叫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的青年建築師。經過幾番書信往來,波姆答應了神父的請求。他在1955年底完成設計圖,教堂則在1960年完工啟用。自此之後,菁寮人有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教堂。
1986年,波姆獲得普立茲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相當於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不過卻鮮少有人知道台灣也有他的作品,甚至據說連波姆本人都忘了這件事。一直到三年前設計原稿出土,菁寮教堂的身世才得以公開,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建築聖地。
|
點滴改造你對我的想像
波姆所有的設計圖都在德國完成,本人自始至終未曾踏上台灣的土地。在圖稿中,除了點綴地景的棕櫚樹,和聖殿內部圖上的「福爾摩沙窗格子」等德文註明外,我們並不清楚他對這座陌生的島嶼究竟抱有何種想像,以及這些想像又有多少被納入設計構想裡。舉例來說,教堂內的聖壇是八角形;據現任本堂神父解釋,波姆這個設計靈感與台灣人熟知的八卦有關。但他也提到,很多歐洲教堂內的聖壇都是八角形,意味上帝創造世界後的第八天,亦即一個新的開始。諸如此類具有雙重意義的說法,不知不覺中拉近了異國建築與在地文化的關係。
然而對這座教堂更積極的在地詮釋,來自之後陸續添加的「本土」元素。聖壇前的香爐就是一例;走近一看,裡面還殘留著線香的香腳。神父說,天主教原本就有拿提爐薰香祈禱的傳統,因此使用中式香爐並無特別不妥。不過位於聖母像旁邊的擺設,可就大大衝擊我們對所謂「西式教堂」的認知了:一面紅色的神主牌安置在桌上,上書金字「後壁鄉菁寮教區歷代祖先紀念牌位」。饒是天主教會已允許華人祭拜祖先,看到教堂裡這樣光明正大地供奉牌位,仍有不可思議的新鮮感。不過,在提倡教會本土化的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召開後,諸如香爐與牌位等在地文化的象徵陸續進入教堂,對於拉近教堂與民眾距離頗有一些功效。
現在的教堂風貌,實際上是四十年來各種改建累積的結果。先是濕氣太重,導致有些地方逐漸脆裂崩解,只好改用適應本地氣候的建材翻修。門口鐘樓也因天災倒塌重建過,新的柱子漆上五彩顏料,看起來更像旁邊幼稚園的一部分。聖壇後面的窗子現在已用木板擋住,理由是之前有神父舉行彌撒時,覺得那裡射進來的陽光過於刺眼。至於原本可以看到內部結構的尖塔,則因檜木腐朽導致漏水而被封了起來。看來設計者的美意與創意,一旦面對現實條件與使用者習慣,也有不得不讓步的時候。
回到真實的生活場景
但從在地居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讓步未必不妥;對他們而言,這座造型奇異的教堂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平日小孩來這裡上幼稚園,大人來這裡望彌撒,聽神父用台語講道裡。假日則有慕名而來的觀光客來這裡參觀,而他們本身也是居民談論的對象。到了一年一度的「菁寮嫁妝文化節」,身穿鳳冠霞披的新人還可以來這裡舉行婚禮,看神父手拿中式線香,站在擺著稻穗的聖壇前祝禱。然後觀禮時還會有熟知當地典故的老人告訴你,波姆當年特別設計的「福爾摩沙窗格子」一度被改成灰撲撲的鋁門窗,好在現在又改回紅色的中式格子窗了……
於是我們知道,波姆終究實現了他的願望:這座教堂得以在異地生存,靠的不是作者獨特的美學,而是與當地真實的生活場景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