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考大補帖]社會學名詞解釋大全(文字版)
2019/10/26 21:39:59瀏覽384|回應0|推薦0

社會學名詞解釋大全第三章 文化

1. 社會生成:

一種認定文化的產生並非源於天成或神意,而是來自人類的社會生存需要的觀點和立場。透過這個觀點,我們可以解釋文化的誕生原由和建構過程。

2. 相對自主性:

一種相對於絕對自主性的說法,這種說法強調文化並不全然從屬於政治、經濟、或軍事等的運作與支配,他具有某種程度的內在運作自主性。

3. 國家機器:

國家用以貫徹政令和統合人民思想與意志的制度性機構,各種正式的政府組織和非正式的人民團體與組織,都可能扮演這種角色或具備這類功能。

4. 圖騰表記:

以自然的圖騰物為對象所描繪、刺青、或雕刻出來的符號標記。它是氏族建構不可或缺的條件,而它的神聖性在圖騰信仰中也是最高、最不可侵犯的。

5. 集體記憶:

一個團體或組織所具有的獨特記憶,它的存在和建構使團體成員擁有一個命運共同體的經常感受,同時也可以增強團體成員的社會和政治認同。

6. 文化相對論:

一種觀察和對待文化的立場,這種立場認為我們應當以社會的生存環境來考慮文化的良窳問題,而不是以一些假定是合於所有社會的普遍標準來評量它們。

7. 種族中心論:

一種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自己的行為、價值、規範、和信仰視為唯一合理的形式,並以此作為判斷他人生活為優為劣的思考模式。

8. 誇富宴:

出現在物產豐富地區的一種初民交換方式,這種方式通常是以大行彥會的方式來達到物資流通和人情交換的目的,甚至也可以在其中建立個人的聲望和社會影響力。

9. 全球化:

一個經由資本、媒體、衛星、和網路溝通所形成的全球一體化趨勢。它的出現和現代資本主義的全球分工和市場競爭,以幾科技文明的快速進步有著直接的關係。

10. 後現代社會:

一個以科技為基礎,以消費、傳播、和訊息符號等為發展主導的社會型態。在文化的發展上,它強調的是一種去中心化和承認差異的發展型態。

第四章 社會化

1. 社會化:

是個人獲得人格和學習社會團體習慣的終身社會互動過程。

2. 刻板印象:

對於某一社會團體成員之行為和特質的一套看法。這套看法可以是負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3. 自我概念:

格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意見和評價的綜合。。。影響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經由和他人互動交往,設想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逐漸形成。

4. 鏡中自我:

我們把別人當成一面鏡子,用這面鏡子來看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個人以所看到的別人評斷為準,發展出對自我的某種感覺。

5. 重要他人:

對於我們個人的態度、價值與行為的形成聚有極大影響力的人。

6. 態度:

個人對某一事物喜好的程度。態度的形成是深受外在環境的影響。父母、同儕及大眾傳播媒體等都會影響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的喜好程度。

7. 組織社會化:

個人為了成為組織一員而學習該組織價值、規範和所要求行為的過程。每個團體組織都有它自己一套的訓練課程,來幫助新進的人員。

8. 再社會化:

一種在範圍上更徹底且更快速的社會化過程。對於原有的價值和行為,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放棄,並學會另一套新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9. 偏見:

對某一社會團體的成員有負面的態度。例如,上司認為女性比男性會處理家務,但處理公務的能力比不上男性,這就是一種偏見。

10. 歧視:

會導致某一社會團體成員有不利後果的行為。其是指的是做出實質的行為,而此行為會損害某一社會團體成員的利益。

第五章 團體與組織

1. 團體:

團體是指一群人,具有相同規範、價值和期望的一群人,彼此規律的和有意義地互動。

2. 初級團體:

初級團體是一種傳統社會普遍存在的團體,團體成員關係親密,成員會有我們的感覺,彼此用非正式的關係來往,同時也彼此分享情緒。

3. 次級團體:

次級團體是工業社會現代大型組織中普遍存在的團體,團體成員關係是依照組織角色互動,關係較片面,也比較正式化,人際關係短暫,缺乏親密非正式的關係。

4. 內團體:

內團體是一群人組成的團體,他們彼此有我們團體的隸屬感。中國人習慣以自家人來比喻內團體,換言之,內團體成員所建立的集體感情和認同是如同自家人一般。

5. 外團體:

外團體是生活中很普遍區別團體的現象。被排除於內團體之外的一群人,往往會產生他們不屬於某生團體,而有被排斥或歧視的外團體成員感覺。

6. 參考團體:

參考團體是一種人們思考與行為的標準受影響的團體。參考團體可以是具體所參與的團體關係,也可以市沒有直接參與的團體或人群。

7. 科層組織:

科層組織是西方資本主義工業社會中一個普遍的組織形式。組織結構的特質有分工、權威層級、成文的規則和規定、非私人性、技術品質為基礎的聘僱法則。

8. 彼得原則:

這個定律強調每一個人在科層層級結構依照能力往上升遷,總會面臨升遷到某個位置是不適合自己也無法勝任的現象。

9. 日本式組織:

組織結構特質包括終身雇用、共識化的決策方式、集體負責、緩慢評估和升遷、非正式的控制、非專門化的內部生涯流動、全盤性的關懷。

10. 志願組織:

志願組織是立基於社員共同的興趣,成員志願義務付出時間與金錢參與的組織。

第六章 偏差與犯罪

1. 社會控制:

社會通常會設計一些方法或機構來管理、控制偏差和犯罪行為,使其回歸社會規範或常態,稱之為社會控制。

2. 犯罪率:

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刑案發生數(件)/該年人口數(人),又稱作犯罪發生率;另一種是以犯罪人口數(人)/該年人口數(人),又稱作犯罪人口數。

3. 迷亂理論:

墨頓意指社會追求的目標與達成這些目標且被社會認可的手段之間不一致的狀況。一般人適應迷亂的方法有五種:順應、創新、儀式主義、退縮、反叛。

4. 差別接觸:

蘇哲蘭所創,是指每個人最後產生的行為決定與誰接觸,如何定義行為,以及是否有別種行為模式可以選擇。

5. 變態人格:

從精神醫學臨床診斷來看,其特徵有:善於與進行表面的交際、喜歡誇大自己的能力、喜新厭舊、慣性撒謊、善於操縱別人、缺乏罪惡感、無法表達自己的感情、缺乏同理心、將別人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缺乏自控、性關係複雜、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的問題行為、缺乏人生目標、易衝動、缺乏責任感、不能為自己行為負責等。

6. 自戀性格:

特徵為對別人的批評極度敏感、喜歡壓榨別人、表現平常卻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覺得只有少數人了解自己、常做白日夢、自尊心低落、常需要別人的注意和羨慕、缺乏同理心、善妒等。

7. 防衛空間:

1970年代,由紐曼提出,他主張地區性(即社區居民的聯繫性)、監視性、外觀和低犯罪率的住家環境等空間特性較具有犯罪防禦性,也較不會誘發犯罪行為的發生。

8. 白領犯罪:

當時是指為居高社會經濟地位者利用職權所從事的違法活動,後來其他學者將之分為職業型和公司型犯罪兩種。前者是有權勢者或高社會經濟地位者利用職權或職業技能所從事的個人違法活動,後者是指一群人企圖圖利公司或利用公司從事之集體違法活動。

9. 初級偏差:

一個人初次或偶然地從事偏差行為,而該行為尚未引起社會反應。

10. 次級偏差:

一個人從事偏差行為並引起社會反應後,接受了別人對他/她的標籤,開始改變對自我的印象,並認為自己就是偏差者。

11. 犯罪黑數:

已發生但未為警方所知或登錄之犯罪案件。

12. 無受害者犯罪:

個人自願從事不侵害他人權益之違法活動,又稱為非道德犯罪行為。

13. 內在控制:

個人基於信念、良心、是非感、罪惡或羞恥感,自願遵守社會規範,也是社會規範內化的過程。

14. 外在控制:

個人基於或得或不願意失去社會地位、聲望、權力、金錢、自由等外在資源,而遵守社會規範的過程。

第七章 社會階層化

1. 社會不平等:

每一個社會都會根據一些不同的特質(如:性別、年齡、種族或族群、宗教和教育等)將個人加以分群或分層。不同的分群所得到的社會資源與報酬不同,這就是所謂的社會不平等。

2. 社會階層化:

是指一個社會存在一些不平等的團體之一種比較定型化的結構或比較穩定的結構,而且這種結構會在代代之間傳續下去。

3. 社會階層與社會階級:

不論共享的社會資源是哪一種,凡享有相似的社會資源的團體都可以稱之為社會階層。其中享有相似的經濟關係資源的團體,如擁有生產工具者,才被定義為社會階級。

4. 先賦地位與成就地位:

階級系統的社會中,一個人出生時的地位決定於當時的家庭經濟關係狀況,稱之為先賦地位;而後個人的地位會因個人努力結果的好壞,而上升或下降,是為成就地位。

5. 社會流動:

一個人的社會階層或社會階級發生的改變現象稱之為社會流動。社會流動的流量大小常被視為社會開放程度的指標。職業流動、階級流動,和婚姻流動都是常見的社會流動形式。

6. 階級形成:

指從生產過程中佔有類似客觀階層位置的成員(即自在階級),如現實上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工人,發展成具有主觀階級意識,而能起來從事抗爭集體行動的群體(即自為階級)之過程。

7. 資本階級:

指雇用員工10人以上,自己不必直接生產的大雇主,而符合馬克思原義的真正資本階級。

8. 新中產階級:

這包括受雇的員工中,能管理其他員工的經理,以及具有專業技術,而在工作中具有相當自主性之半自主受雇者。新中產階級往往具有很高的教育程度,有別於受雇員工中,不能管理其他員工,又不具專業自主性的工人階級。

9. 舊中產階級:

在新馬克思主義的分析中,這指雖然擁有生產工具,不過自己往往也要和工人一樣直接從事生產的小老闆,這包括雇用員工9人以下的小雇主,與沒有雇用員工的小資本家。

10. 地位取得研究:

指分析個人的出生背景,如父親職業、教育、收入、族群,對於本人教育,以致於進一步的職業、收入等社經地位的影響,代表機會不均等性和不公平性,以探討個人層次階層分配過程之不公平性的研究取向。

11. 人力資本:

指在生產工作上,一個人所具有與經濟生產活動有關,而能提高工作效率與貢獻之專業技能、知識而言。在地位取得研究中,通常以教育代表人力資本。

第八章 性別

1. 社會建構論:

主張社會關係以及社會結構對於個人行為和行為結果的影響。

2. 性、性別:

性,指的是男女之間生理特徵的差異。而,性別是男女之間社會建構的差異。

3. 父權或父權制度:

以男性權力為主導的家庭或社會關係或制度。

4. 強暴迷思:

社會上普變流傳,有關強暴事件的以偏蓋全、似是而非的理論和觀點,例如:(一)有關強暴事件的迷思:強暴多是因為一時衝動而臨時起意的。(二)有關強暴加害人的迷思:男性因為無法控制性慾,才會強暴女性。(三)有關強暴受害人的迷思:被強暴的女性,一定是穿著暴露或行為不檢。

5. 性騷擾:

與性有關,令人不悅或感受到侵犯的言語或行為。

6. 性別主義:

認為性別差異的存在是正當的,因為女性天生就不如男性的主張。

7. 特別保障法案:

美國總統1965年所頒布的行政命令而實施的,目的是要提升婦女進入傳統男性主導的就業機會,並特別要求和聯邦政府有契約的民間企業在這方面的配合。

8. 同值同酬:

基於現行薪資給付對以婦女為主職業不力的情況(EX:卡車司機的薪資遠高於護士,但兩者的工作條件及所需的訓練卻相等)所提出來的,是以更積極的態度和作法縮小兩性之間薪資的差異。

9. 貧窮女性化:

女性在貧窮人口中佔又顯著比例的現象。

第九章 族群關係

1. 族群:

(一)通常指共同組成一各大社會中的群體,他們主張或者相信自己某種血緣上、體質上、文化上、意識上,或其他共同特性,如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足以用來和其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區分。(二)晚近和「多元文化主義」意義有關的一種人群分類方式,讓人得以進行「我群」和「他群」的差異識別,以便對社會資源和權力進行有代表性的分類。

2. 認同:

指涉及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長期所學習而具有的深刻的特殊價值意識與感情,和個人所屬社會的歷史記憶、集體意識,處於一種相互同意,甚至彼此增強的狀態。不只個人,社會中的次團體,如族群,也可能發生特定的認同。上述個人或者群體,如果和各自所屬的大社會中的支配地位的歷史記憶、集體意識,成為一種矛盾、相互衝突的狀態,對於此一個人或者群體來說,就產生「認同危機」,而對大社會來說,認同危機反應社會整合,或者說歧視、對少數隔離或疏離的問題。

3. 種族:

(一)自稱為科學的人種學研究,將人類當成一個物種,進行體質、文化、血緣等的分類認定;同一種族的人被認為有體質或者文化上的同質性。

(二)「種族主義」意識型態與制度下的社會人群分類結果。

4. 同化論:

「同化論」是一種主張或思維方式,認為不同種族、族群、民族文化,最終都會走向不分彼此,融合成為一個新的、更大的群體。事實上,同化論經常容易忽略少數、劣勢「不得不」同化的壓力,以及他們特殊的需求,而同化論對多數、優勢對「不同化」者所流露的排斥和孤立,則缺乏覺察。

5. 涵化:

是一種文化相互學習的過程,指不同文化族群接觸後、相互進行模仿、學習與適應,而相互改變的過程。

6. 民族:

(一)有時和族群、種族為同義詞。

(二)因為建立「人民主權」概念的政權,如現代國家,而發展的一種平等的「同胞」的概念類別,這樣的類別,可以用來鼓勵集體情操,解消內部歧異所帶來的問題,而團結一致對外。

(三)是「國族主義」,或者說「民族主義」的產物。

7. 種族主義:

(一)一套社會不平等制度的意識型態,假定社會可以依照人種「天生」、「進化」的不同特質,而進行各種上下階層、隔離政策的設計。種族主義通常是優勢者對於劣勢者所進行的人群分類方式。(二)和十六世紀以來,歐洲向外擴張的「地理大發現」與殖民活動,一直持續到今的種族歧視有關,相關的殖民者常用這樣的意識型態和社會設計,來合理化自身的優勢,並對於其他非我族類(「有色人種」)人進行壓迫、隔離歧視。

8. 民族主義:

(一)也稱作國族主義。

(二)一種政治主張,常常演變成國家意識型態,認為國家的主權以及疆域,和她的人民,有三者合一、「自然」而不可加以分離的絕對關係。國族主義主張國族內部應該是具有「平等、主權共享、無私或者共同起源」等特質的共同體,強調愛國、犧牲精神。國族主義對外國(人)的立場並不一致,有排外、有包容,也有侵略他人的或者抵抗他人侵略的。民族主義和政權形式並不相等。不論自由民主體制、法西斯體制,或者社會主義體制,都可能發展出特別的國族主義。

第10章 家庭

1.家庭類型:

只透過家戶中同居住的成員及期間角色關係所分類定義出的家庭種類,如主幹家庭、擴展家庭、核心家庭是以成員相互世系親屬關係分類的家庭類型;單薪家庭、雙薪家庭等是以家中成員經濟參與方式所分類的;單親家庭、同居家庭、同性伴侶家庭等是以家中主軸世代的婚姻狀況所分類的;收養家庭、無子女家庭(包括頂客家庭,及雙薪無子女家庭)是家庭內親子關係相關的;單身家庭則是依種以居住狀態分類的家庭類型。

2.新家庭經濟理論:

指將家庭的主要功能視為生產維繫家庭目標的產品,而認為家中成員會為家庭最大效能而共同努力最適合的決定的一種經濟學說。

3.家務分工:

家中成員對家庭生存所需勞務的分配投入狀況。家中成員對這種不提供市場報酬的勞務投入多寡往往受他們資源、權力、性別態度及家庭結構等多種因素影響。

4.資源交換論:

假設家庭成員會運用個人經濟資源來交換在家中權力與勞力的投入。在此假設之下經濟資源多的成員往往能避免付出勞力,且對家庭決策有較大的決定權。

5.作性別:

指在社會生活中,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利用行為互動來展示自己的性別。在此理論基礎之下,性別不只是個人所被規範的社會角色行為。個人是有主體意識的、主動的建構與他人間相對性別認同,性別是在作的過程中被展示出來而具有意義的。

6.家族企業:

由家族所有、並以家庭成員(特別是企業持有人的兒子)為唯一經營者的市場性營利組織。再家族企業中非家族成員的升遷相當困難。

7.代間移轉:

不同世代間透過家庭的機制在不同時期的經濟資源轉移,包括在子女成長時期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投資以確保日後的社經地位,以及父母老年時子女對父母透過金錢援助或同居共食方式的所行的資源逆轉。透過家庭內的代間資源移轉,社會得以保障無市場生產力世代的生命延續,在社會福利不發達的年代尤其重要。

8.家庭生命週期:

指家庭如個人生命及大自然的循環一般,也會經歷由生到死,並由主要造成家庭組成變化的事件(EX:生育、子女入學、子女離家等)所區分的各個生命階段,這整個循環過程稱為家庭生命週期。

9.家庭暴力:

指家庭中夫妻間獲親子間的暴利虐待行為,包含親代對子代的性侵害行為。

第11章 教育

1.隱性課程:

學生除了從正式課程和課本裡學到知識、技能、態度等,也從學校生活中的同儕相處、師生互動、教室文化、校內儀式(EX:上下課敬禮、升旗早操等),等經驗中學習。後者這部分非正式課程的教育效應稱為「隱性課程」。

2.人力資本理論:

最初由得到諾貝爾經濟獎的Theodore Schultz提出,認為人力可視為一種「資本」,和土地、金錢一樣可以投注於經濟生產;而教育具有提高人力素質的功能,故可視為一種投資,可以使「人力資本」的效能增加,導致對經濟生產的貢獻也增加。

3.配置理論:

衝突論者強調,現代化社會的個人,根據他所受的教育的年限和種類,而被分配於某種成人角色,這個過程和他真正在學校裡學到什麼並無關連。因此,教育真正具有的是選擇、分類、配置的功能。

4.文化傳遞:

意指透過教育的作用,將社會的文化代代相傳下去;所「傳遞」的則不只是知識,也包括價值觀和共同的社會規範。

5.文化複製:

衝突論者認為,教育體系幫助傳遞了原本具有宰制作用的意識型態,使不公平的社會結構得以維繫運作下去,被壓迫者購加以難以翻身;這種現象稱為「文化複製」。其中包括階級、性別、國家/人民之間的不平等關係,都透過教育而受到複製。

6.正當性理論:

教育體系因具有社會統治階層所強調的「擇優汰劣」作用,在學校中位於不利地位者受到淘汰,卻心甘情願接受這種安排,認可自己是因為教育成就低而受到這種待遇。也就是說,透過教育制度的安排,使每個人各得其所而安於其位,並使既有的社會秩序被承認為正當合法的。

7.特別保障法案:

美國所實行的一種保障少數團體的法案,對少數團體(特別針對種族及性別而言)的入學及求職申請,並給予特別配額保障。這樣的做法,是希望從教育機會著手,促進少數團體的向上流動機會。

第12章 宗教

1.新興宗教:

指不屬於既存宗教組織的新宗教,EX:再1990年代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宗教,並不隸屬既存的任何宗教團體,就是新興宗教。

2.制度性宗教:

具有獨立的神學理念、儀式和人事組織的宗教,EX:佛教和基督教。

3.擴散性宗教:

這種宗教本身並不具有獨立的神學、儀式和人事組織,而宗教元素擴散到所有世俗制度裡,本身不能獨立存在。

4.民間信仰:

以泛靈信仰為中心,受到儒釋道三教的影響,但無明確教義,也無自有的重要宗教儀式和宗教組織的一種宗教信仰。

5.教會、宗派、教派、和新宗教:

教會是指為社會大多數人所接受,有長久歷史、正式教義和規範的正統宗教團體。宗派是指由教會分離出來的,加添了一些新的教義,多半與教會有對立的關係。教派介乎教會和宗派,在性質上比較接近教會、多半是從教會分裂出來。而新宗教是指新創的宗教團體,不屬於原來既存的宗教教會。

6.政教分離:

是一種制度上的設計,主要是禁止宗教勢力控制政權而迫害其他的宗教,也在於禁止政府以公權力來影響、控制,甚至壓迫宗教。

7.世俗化:

宗教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成為分化中的社會制度之一,原有的神聖性減弱了,有時甚至成為商品或消費品因應人們的需要。

8.巫術:

利用操弄超自然的手段來達到需求滿足,多半是為功利的目的,並無道德或倫理的意義,也比較沒有更深一層的關懷。

9.術數:

有意圖的操作、技術或程序,憑藉不能用現代科學的途徑測定或認知的隱藏性力量,以及可獲致有意得到的經驗性結果。

第13章 醫療

1.生病:

指的是由這個疾病衍生的一種社會心理狀態。是經過帶有疾病的個人以及所處的社會文化消化處理之後,所呈現的「疾病」的表現。

2.生病角色:

規範生病行為的文化規範。環繞著的,是一連串的「期望」,以及這些「期望」所定義的「規範」和「價值」。這些「期望」不僅是對生病者本人,也是對和生病者互動的家人、朋友和醫療專業人員。

3.專業角色:

一個職業須具備下列三個條件始可稱之為專業:

(1)擁有一套知識理論體系,並透過專門的教育機構,長期有系統地訓練後進者;

(2)形成專業協會和社會組織,

(3)建立證照制度的權威性。專業人員通常代與較高,且工作的自主性亦較高。站在專業的立場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質,即為專業角色。

4.疾病:

指的是一種生理狀態,強調的是人類身體上不舒服的生理機制。

5.醫療化:

從健康和疾病的角度,界定人類的某些行為和狀態,而以醫療意義詮釋行為主體,即身體狀態的過程。

6.精神病:

包括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躁鬱、妄想症等之器質性的經神疾病。

7.精神官能症:

指的是以性格或環境為明顯發病原因,較為輕度的精神疾病,精神官能症病態之發生,需自個人幼兒期的挫折所造成的心理創傷和極端困擾的情緒經驗、其後所形成的性格傾向,以及社交生活中所遭遇之再度適度不良等三方面加以觀察。

8.社會支持:

源自於社會學中「社會凝聚力」和「社會聯結」。指的是儲存個人的人際關係網的資源。來自於人際關係網的資源有可能是工具性的,具有實質幫助的,也可能是情感性的,屬於精神支持。

第14章 經濟與工作

1.原始共產制:

這個生產模式的特徵是社會的重要經濟資源由社區成員共同擁有。

2.封建的生產模式:

地主將農民當作一種生產工具加以剝削,名義上農民有土地的耕作權,但必須提供部分收穫,稅金及勞動力給不生產的貴族。農民得到的回報主要是軍事上的保護以及法律秩序上的維持。

3.剩餘價值:

產品價值在減去工資(勞動價值)之後龐大的餘額。

4.疏離: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勞動制度此工人產生「疏離」的感覺,這個字眼的原始意義是指與自己的本性相違背。馬克思指出工人的疏離感有四個主要層次:

(1)工人對自己的工作成果的疏離;

(2)工人與工作過程的疏離;

(3)工人與其他人的疏離;

(4)工人與自己疏離。

5.福特模式:

大規模的機械生產,標準化的零件與組裝,完全相同的成品。

6.科學管理理論:

系統化的管理,將工作者結合,以非常確定的規則,整合最細微的生產動作,以得到最大的生產效率。

7.技術貶抑理論:

工作的組織方式使勞動過程不需要依賴工人的知識與技術,管理階層決定整個工作的流程,而剝奪了工人擁有技藝的可能性。

8.彈性生產:

中小型企業的專門化生產,在競爭且不穩定的國際性市場中,以網絡式的生產結盟,提高生產的速度和效率,適應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

9.正式經濟部門/非正式經濟部門:

正式經濟部門是指工作和經濟生產提供穩定的工資,並受政府的規約。非正式經濟部門又稱為「地下經濟」,這是未受政府(國家權力)所規約的經濟活動。

10.  初級/次級勞力市場:

初級勞力市場是指工作較穩定,工資和福利較佳,在職訓練和升遷機會較好的工作,在工作規則的管理上較有公平適當的程序。次級勞力市場則是指通常不很吸引人,工資低,環境差,沒有一定的工作程序,更談不上升遷的機會。

第15章 權利與政治體系

1.正當性:

指涉權力的行使被視為合理和有效而言。

2.傳統性權威:

指涉由於世代相傳習以為常所接受的權威類型。例如嫡系相傳的王位,其正當性的來源是傳統信仰。

3.卡里斯瑪權威:

指涉由於特殊的天分和非常的能力和魅力,使得人們相信領導者的天縱權威。

4.法定/理性的權威:

這樣的權威類型之正當性基礎在於人們相信合法的法律和規則,而權力的使用也是基於客觀位置所賦予的權限。

5.微視權力網路:

這個綿密的權力網路,透過知識的論述權力,而將人們層層包圍在權力關係中。

6.國家機器:

指在特定疆域領土之內,具有正當使用暴力權力和執行統治權威的一套複雜的組織和制度。

7.威權主義:

指政府的最終權威落入一個人或少數人手裡,統治者可能是舊有的王朝,其繼承人,或是軍事獨裁者,透過暴力和政變得到政權。

8.集權主義:

是指由單一政黨控制的政府,它深入監督和控制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9.市民社會:

指國家機器之外的非政治領域,包含公民的自由結社、自主和公共的結論、自律和自我組織等。

(社會學的重要概念)

1. 社會學的想像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一種將我們生活週遭經驗與社會生活世界的深層結構關聯起來的思考方式。也就是我們的經驗不只是個人的現象,同時也與整體社會結構和型態有密切相關。

 2. 社會行動 (social action)

指人有意識的行為,而不是本能或無意識的反應舉動。

 3. 社會結構 (social structure)

如同大樓的「骨架」,界定了社會關係的類型,也提供人們社會行動的參考。它是人們在社會團體或大社會中與他人水平或垂直等級地位關係的類型。

 4. 文化 (culture)

指造就人們生活方式中的各項語言、信仰、價值觀、行為規範等抽象的符號系統。 (或一群人或一個社會所共同持有的各種風俗、價值、信仰、知識和表達符號。)

 5. 權力 (power)

指人們對他們所要作或去完成的事之決定能力。越有權力的人越有能力抗拒別人的意見而能夠完成想要作的工作。

 6. 社會體系 (social system)

指社會各部門之間相互影響所形成之整體。社會的運作與每個部門之間息息相關,因此一個部門的改變常常造成整體的調適。

 (現代社會)

 7. 現代性 (mordernity)

就是我們通稱的現代社會,它是指18、19世紀以來由於工業化與資本主義發展所造就的一個特殊而複雜動態的社會過程與結果。

(社會學的分化)

 8. 微視社會學 (microsociology)

是以社會關係、社會互動與社會心理為主體的社會學研究。這類社會學家研究的興趣包括社會化、語言或行為溝通、社會網絡的形成與轉變、小團體內部的決策模式等。

 9. 巨視社會學 (macrosociology)

是以社會結構、社會整體變遷與社會制度為主體的社會學研究。這類社會學家研究的興趣包括整體政治經濟變遷模式、經濟和階級結構、歷史或跨社會比較研究等。

 (典範)

10. 典範 (paradigm)

一個「科學社群」最基本的一些共識,包括這群研究者共同接受的預設、理論、方法及範例等。任何科學活動都離不開背後的典範,因為唯有透過一定的典範,科學研究的問題意識、概念定義及研究程序才有所依據。

 (理論)

11. 衝突論 (Conflict Theory)

強調社會裡存在著不同的群體、利益和價值,彼此間經常會產生衝突,因此社會學必須有能力去探討衝突的起因、過程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馬克思主義為衝突論最激進的形式,而韋伯的理論也含有對現代社會衝突根源的解釋。

12. 功能論 (Functionalism∕Functional Theory):

將社會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認為每個部分對於整體的生存都有一定的功能。涂爾幹、帕深思和盧曼等人分別以不同觀點說明這些功能,而墨頓則應用「反功能」、「顯性功能」、「隱性功能」概念補充社會學的功能分析。

13. 互動論 (Interactionism∕Interactional Theory):

以符號互動論和現象學的論點為基礎,強調社會行動者具有主體性,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意志對外界反應。因此社會世界可視為行動者相互「共謀」而「建構」出來的人為情境,觀察者需要對互動過程進行詮釋,才能理解行動的意義。

 (方法論與方法)

14. 方法:不斷發展更可靠的工具來幫助研究者製造出更多的知識。

15. 方法論:

檢討知識本身的獲取及檢證過程,涉及社會科學如何保證其知識的「客觀性」與「有效性」。也就是說,「方法論」是以邏輯推理的方式來反省科學家使用的「方法」。

 (研究方法論 (Methodology)

16. 因果關係:

指事情的前因與後果間有著規律性或法則性的聯繫,亦是科學解釋所期望的「知其所以然」狀態。但社會科學企圖說明的因果關係,極少屬於「必然」的法則,多半是以「或然」的概念來解釋現象間的關係。

17. 變項:

科學研究中,將欲探討對象或研究概念加以具體化,也就是用可觀察或測量的變項來界定概念內涵。「變項」具有不同的「變值」,「自變項」是研究者可主動操縱的變項,「依變項」則是操縱自變項後可能受到影響的變項。

18. 相關性:

意指兩組事件或變項間有規則性的關係存在,通常這種關係表現在一個變項改變而另一變項也有改變。科學的假設與驗證往往是為了確定哪些變項間有真正的相關,而哪些是虛假的相關。

19. 信度:

指研究的可靠程度,也就是對同樣事情,用同樣的方法重複研究時,得出同樣結果的比率。若每次的結果都能一致,則信度很高,反之,則可推論研究設計不良,無法取信於人。

20. 效度:

指研究的有效程度,若研究者所蒐集的資料,不能有效達成解釋的目的,其效度便有問題。因此在研究設計中,必須對資料與事實間的效度加以衡量,才能提高解釋效力。

 (方法的類別)

21. 量的方法:

以一定的調查方式取得資料,並對原始資料作定量分析,如多變項分析、多元回歸分析等,各式各樣的統計檢驗。這類量化研究常需應用電腦及統計套裝軟體,有較為精準與標準化的優點,是目前社會學實證研究的主要方法。

22. 質的方法:

凡是非量化的研究方法,都可歸類為質化研究。其資料通常以定性方式處理,使文字或符號,而非數字來表示,其優點在於能傳達較豐富的意義面向。

 (文化的社會生成)

23. 社會生成 (social formation)

一種認定文化的產生並非來自天成或神意,而是來自人類的社會生存需要的觀點和立場。透過這個觀點,我們可以解釋文化的誕生原由和建構過程。

24. 主流文化:

為當下多數人所共同擁有的各種風俗、價值、信仰、知識和表達符號等。

25. 次文化 (subculture)

相對於主流文化而言,由較少人數或弱勢團體共同持有,並且流通於特定社群內的文化價值。其重要性對這些社群成員而言,並不亞於主流文化。

26. 反文化 (counterculture)

拒絕或挑戰主流文化,並提出與主流文化對立的創新文化規範、價值者。

27. 相對自主性 (relative autonomy)

一種相對於絕對自主性的說法。這種說法強調文化並不全然從屬於政治、經濟或軍事等的運作與支配,它具有某種程度的內在運作自主性。

 (文化的組成要素)

28. 價值 (values)

可視為一套社會成員信守,並認為是必須加以維護或實現的的原則。它的存在提供社會成員一套判斷是非、善惡,甚至美感的基礎標準,是以一種廣泛而抽象的形式存在於社會之中。

29. 規範 (norms)

一種成文或不成文的生活規約,得以判斷人的行為是否得當,使社會控制的進行有所依據。相對於價值的抽象存在,規範則較特定明確。

29+ 國家機器 (state apparatuses)

國家用以貫徹政令和統合人民思想與意志的制度性機構。各種正式的政府組織和非正式的人民團體與組織,都可能扮演這種角色或具備這類功能。

30. 符號 (symbols)

以符號的形式而言,它可以是一種物體、姿勢、聲音、顏色或圖案。人類社會的組成,除需價值與規範的維繫外,尚需符號作為意義凝聚與表達的工具,此需求是建立在人類社會必須以某種溝通形式作為建構社會的基礎條件。

30+ 圖騰表記 (totemic emblem)

以自然的圖騰物為對象,所描繪、刺青或雕刻出來的符號標記。它是氏族建構不可或缺的條件,而其神聖性在圖騰信仰中也是最高、最不可侵犯的。

31. 語言 (languages)

和符號的作用一致,用以提供我們一個溝通和認識世界的管道。通常每個社會都會有一套自己的語言。

 (集體記憶)

32. 集體記憶 (collective memory)

一個團體或組織所具有的獨特記憶。它的存在與建構使團體成員擁有一個命運共同體的經常感受,同時也可增強團體成員的政治和社會認同。

 (文化相對性與多元性)

33. 文化震撼 (cultural shock)由於文化差異造成認知與心理上的衝突。

34. 文化相對論 (cultural relativism)

一種觀察和對待文化的立場。這種立場認為我們應當以社會的生存環境來考慮文化的良窳問題,而不是用一種假定適合所有社會的普遍標準來衡量。

35. 種族中心論 (ethnocentrism)

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自己的行為、價值、規範和信仰視為唯一合理的方式,並以此作為判斷他人生活為優或劣的思考模式。

36. 誇富宴 (potlatches)

出現在物產豐富地區的一種初民交換方式。這種方式通常以大型宴會來達到物資流通和人情交換的目的,甚至也可以在其中建立個人的聲望與社會影響力。

37.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一個經由資本、媒體、衛星和網路溝通所形成的全球一體化趨勢。它的出現與現代資本主義的全球分工、市場競爭以及科技文明的快速進步有著直接的關係。

38. 文化衝突 (cultural conflict)

隨著兩種不同文化的接觸,或一種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侵入而產生的衝突現象。

 (後現代社會)

39. 後現代社會 (postmodern society)

一個以科技為基礎,以消費、傳播和訊息符號為發展主導的社會型態。在文化的發展上,它強調的是一種去中心化和承認差異的發展型態。

40. 消費文化 (consumer culture)

隨著科技與資訊發展而形成的文化形式,使符號性消費成為當代主流。而大量的生產,與其隱含的複製和模仿,使得「真品」不再存在。那些透過大眾媒體所創造出象徵權力、聲望、地位和品味的消費,其實都只是一種對複製品與符號的消費。

 (社會與我)

41. 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意見和評價的綜合。影響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有很大一部份是透過和別人互動交往,設想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逐漸成型。

 [by Cooley]

42. 鏡我 (looking-glass self)

我們把別人當作一面鏡子,用這面鏡子來「看」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個人以看到的別人評斷為基準,發展出對自我的某種感覺。

 [by Mead]

43. 自我 (self)

由「me」和「 I」兩部分組成。「me」指的是受外在整體社會影響的那一部份的我,只是一些想法念頭,無法作出具體的行動。唯有經由「 I」,才能把想法念頭付諸行動,而使得自我有種自由、主動的錯覺。

 [by Freud]

44. 本我 (id)

受本能左右的我。而本能是指不需經學習,天生就會的行為。

45. 自我 (ego)

真實的我。是理性的我,會衡量所處的真實世界,來調節本我和超我的張力。

46. 超我 (superego)

理想的我。會作有力社會的行為、追求完美的我。

 (社會化的定義)

47. 社會化 (socialization)

是個人獲得人格和學習社會團體習慣的終身社會過程。

48. 態度 (attitude)

個人對某一事物的喜好程度。態度的形成深受外在環境之影響,父母、同儕及大眾傳播媒體等都會影響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的喜好程度。

49. 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對於我們個人的態度、價值和行為的形成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人。

 (社會化的來源)

50. 歸因 (attribution):解釋和理解行為的過程。

51. 組織社會化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個人為了成為組織的一員而學習該組織價值、規範和所要求行為的過程。每個團體組織都有一套自己的訓練課程,來幫助新進人員。

52. 再社會化 (resocialization)

一種在範圍上更徹底且更迅速的社會化過程。對於原有的價值和行為,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放棄,並學習另一套新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社會化與刻板印象)

53. 刻板印象 (stereotype)

對於某一社會團體成員之行為和特質的一套看法。這看法可以是負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54. 偏見 (prejudice)

對某一社會團體的成員持有負面態度。例如,上司認為女性比男性會處理家務,但在處理公務上比不上男性,就是一種偏見。

55. 歧視 (discrimination)

會導致對某一社會團體成員有不利後果的行為。歧視指的是作出實質的行為,而此行為會損害某一社會團體成員的利益。

 (團體的定義)

56. 團體 (group)

是指具有相同規範、價值與期望的一群人,彼此規律地和有意識地互動。

 (團體的類型)

 [by Cooley]

57. 初級團體 (primary groups)

一種傳統社會普遍存在的團體。團體成員關係親密,成員會有我們 (we) 的感覺,彼此用非正式的關係來往,同時也彼此分享情緒。

58. 次級團體 (secondary groups)

是工業社會現代大型組織中普遍存在的團體。團體成員關係是依照組織角色互動,關係較片面,也比較正式化,人際關係短暫,缺乏親密非正式的關係。

 [by Sumner]

59. 內團體 (in-groups)

一群人形成的團體,他們彼此有我們團體的隸屬感。中國人習慣用「自家人」來比喻內團體,換言之,內團體成員所建立的集體感情與認同是如同自家人一般。

60. 外團體 (out-groups)

生活中很普遍區別團體的現象。被排除於內團體之外的一群人,往往會產生他們不屬於某些團體,而有被排斥或歧視的外團體成員感覺。

61. 參考團體 (reference groups)

是一種人們思考與行為的標準受其影響的團體。參考團體可以是具體所參與的團體關係,也可以是沒有直接參與的團體或人群。

62. 社會網絡 (social networks)

是一種由社會聯繫 (social ties)聯結起來的社會結構式。也可解釋為人與人在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關係中,直接或間接地連接成蜘蛛網狀的關係結構模式。

 (組織的形式)

63. 科層組織 (bureauacracy)

是西方資本主義工業社會中的一個普遍的組織形式。組織結構特性有分工 (division of labor)、權威層級 (hierarchy of authority) 、成文的規則和規定 (written rules and regulations)、非私人性 (impersonality)、技術品質為基礎的聘僱法則 (employment based on technical qualification)。

63+ 彼得原理 (Peter Principle)

這個定律強調每個人在科層層級依照能力往上升遷,總會面臨到升遷到某個位置是不適合自己也無法勝任的現象。

64. 日本式組織 (Japanese organizations)

組織結構特性包括終生雇用、共識化的決策方式、集體負責、緩慢評估與升遷、非正式的控制、非專門化的內部生涯流動與全盤性的關懷。

65. 志願組織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立基於社員共同的興趣,成員志願義務付出時間與金錢參與的組織。

 (未來的組織)

66. 網絡化組織 (networked organizations)

面對全球化的市場與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更有創新和彈性的組織模式。此組織的特性有無界限、溝通虛擬或面對面∕正式或非正式、即時或非即時互動、多重團隊合作、扁平層級與創新學習的目標。

 (醫療角色)

67. 專業角色 (professional role)

站在專業的立場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質,即為專業角色。

一個職業具備下列三個條件始可稱之專業─

  (1) 擁有一套知識理論體系,並透過專門的教育機構,長期有系統地訓練後進者;

  (2) 形成專業協會和社會組織;

  (3) 建立證照制度的權威性。

 (醫療化)

68. 醫療化 (medicalization)

從健康和疾病的角度,界定人類的某些行為和狀態,而以醫療意義詮釋行為主體,即身體狀態的過程。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apguide&aid=13033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