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者:日誤判 給「中」動武理由
2012/09/12 08:40:16瀏覽236|回應0|推薦1

日本政府昨天與釣魚台島主簽訂買賣契約,國際關係學者解讀,此舉是日本過於樂觀判斷情勢、忽視國際效應的作法。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長蔡增家表示,日本以鞏固對內政權為由,做出如此激烈政治動作,改變了釣魚台現狀,會因小失大,讓中國大陸軍事武力有機會越線,「只怕是引狼入室了!」

日本政府昨日完成將釣魚台國有化的簽約儀式,外界解讀,此舉提升區域關係緊張。

蔡增家分析,日本執意要將釣魚台國有化,從日本立場來看,原是打算讓事情單純化,避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登島或做出其他動作,便於管理;但日本卻嚴重誤判國際情勢發展,改變了釣魚台現狀。如中國大陸方面已逐漸提高發言層級、措辭更為強硬,讓區域關係更為緊繃,甚至給了中國大陸動用軍事武力的理由。未來日本在面對中國軍事崛起時代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部分學者分析,日本激烈動作,是源自民主黨與自民黨間權力鬥爭與政權保衛戰。蔡增家雖認同這是部分原因,但他也指出,日本離島主權問題,也是一大因素。

蔡增家指出,日本在北方四島被俄國「踩」,在獨島方面又被韓國壓著打,只好找釣魚台開刀,讓國內激化的民族主義情緒找到發洩的出口。蔡增家認為,釣魚台爭議應該在昨天簽約是最高潮,因撥款還需經日本國會同意,此事是否會拖延到日本大選結束後,還待後續觀察;中國大陸在日本完成正式撥款前,恐也不會亮出最後經濟威脅底牌。

台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張登及則認為,日本在內部政權鬥爭激烈下,在野黨不太可能讓執政黨拖延國會撥款時間,否則執政黨將站不住腳;而中國政府目前也正值政權接替的混亂時期,若不對日本採取強硬態度,恐怕接班人習近平等人會招致軟弱批評。

張登及分析,目前日、中雙方只要沒人正式登上釣魚台,都還會處在「互探底線」,並避免再加深區域關係的緊張。(中時電子報/管婺媛)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684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