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猶太母親沙拉談如何將子女培養成富豪(圖)
2011/06/10 22:24:41瀏覽312|回應0|推薦1

http://news.sina.com   2011年06月10日 02:40   紅網

  孩子在家裏吃個飯,你還要找他收費?你就是傳說中的“虎媽”?   孩子在家裏吃個飯,你還要找他收費?你就是傳說中的“虎媽”?

  ——不是,我不是“虎媽”,“虎媽”的教育方式可圈可點,但是,過於嚴厲的教育手段容易讓孩子失去自信心。

  如果你一直在中國,孩子高考時會不會也去送考,還滿心忐忑?

  ——肯定是的。其實,孩子們都滿了18歲,早應該獨立了。

  愛、智慧、勇敢,哪一個最重要?

  ——智慧。人如果沒有智慧,又怎麼會懂得愛?有了智慧,才懂得愛是什麼,怎麼愛,有了愛,人才會變得勇敢。

  答問者,名叫沙拉·伊麥斯,一名生長在中國的外國人,經歷過革命與戰火,經歷過財富與貧窮,現在,她是以色列一家鑽石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但她說,自己最驕傲的身份,是一名猶太母親。

  她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都在30歲以前擁有了億萬資産,最小的女兒“學會了優雅的生活”,即將來北京一所大學留學。

  近日,沙拉來湖南參加活動,記者對她進行了採訪。

  文/瀟湘晨報記者 儲文靜 圖/記者 邵驍歆

  A

  當場“斥責”聽衆

  湖南展覽館瀟湘書市,一對母子走進會場,母親手裏捧着一本剛買的新書,兒子抱着一個ipad。

  會場很大,大部分區域都是展售區,陳列着各種暢銷書,預留的演講區相對狹窄,但早已擠滿了聽衆。作為促銷手段,書市常常邀請暢銷書作者前來演講,這個下午,沙拉正是演講嘉賓。

  “愛孩子是人類的本能,一旦被賦予了教育的因素,就變得不那麼簡單了。只憑父母對孩子的滿腔熱愛是遠遠不夠的。許多深陷在誤區中的中國父母,正在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講台上,沙拉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間或插入幾句上海話。

  棕色的頭髮和眼睛、馬褲、長馬靴、藍色套頭圍巾,61歲的沙拉渾身透着一股說不出的神氣。

  突然,神氣變成了嚴厲。

  沙拉停下來,指着講台下那個抱着ipad玩游戲的男孩:在以色列,十幾歲的孩子是不可能擁有這種東西的,也不會允許一直這樣近距離地玩,這樣眼睛會壞掉的。聽衆紛紛側目,男孩母親的臉一下子紅了。

  這一幕,很契合沙拉當天的演講主題:特別狠心特別愛。

  或許,正是這種“特別”,讓沙拉跨越兩個國度,培育兩子一女:以華、輝輝、妹妹。以華、輝輝都是鑽石商人,都在30歲之前成了富豪,妹妹服完兵役後,即將結束旅行,進入大學。

  “我不想僅僅因為自己培育出億萬富豪,就炫耀自己的育兒經。我曾也是一位中國母親,也曾被猶太母親批評,所以,今天我更能理解中國母親的心情。”沙拉說。

  1930年代,在猶太民族遭受劫難的時候,沙拉的父親立維·伊麥斯輾轉流亡到“東方諾亞方舟”上海。

  1950年,沙拉出生。雖然母親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但是,在父親的庇護下,沙拉還是度過了幸福的童年,直到12歲,父親去世。

  其後,沙拉和大多數類似家庭的同齡人一樣,艱難地生活。

  和別人不同的是,她經歷過三段失敗的婚姻,生育有三個子女。

  B

  生孩子與養孩子

  “我是一個失敗的妻子,但是,我不能讓不幸的婚姻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我要做一個成功的母親。”如何讓三個孩子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裡健康成長,是沙拉麵臨的最重要、最棘手的問題。

  1992年,中以建交。這對沙拉來說是一個機會。她本身就是以色列血統,而“猶太人教育”又享譽世界,於是,她帶着三個孩子,到了以色列特拉維夫。

  當時,以色列戰事頻仍,特拉維夫地處北方邊界,更是硝煙瀰漫。沙拉說,當時自己帶着孩子去看被炸彈摧毀的街道,還告訴他們:如果戰爭讓你活下來,你就必定是一個勇敢和成功的人。幸運的是,戰爭過去了,他們活了下來。

  移民以色列時,沙拉42歲,以華14歲、輝輝13歲、妹妹3歲。由於剛剛離開中國,住在特拉維夫的沙拉一家表現出了許多“中國化特徵”。

  比如,孩子們不用疊被、不用燒水、不用做飯。每天,孩子們放下書包就坐到了書桌前,不管多麼忙、多麼累,沙拉都不會讓孩子動一下手。和多數中國父母一樣,沙拉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們能考上大學。

  為了賺錢養活孩子,沙拉在路邊擺了個小攤,經營着自己在上海學到的絶技——包春卷。她每天送孩子們去學校讀書,自己上街賣春卷,在孩子們放學前把飯做好,把房間整理好。

  直到有一天,鄰居大嬸看不過去了,跑過來指責沙拉:生孩子是誰都會的事情,養孩子是另外一回事。

  “鄰居太太告訴我,猶太家庭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這樣的教育手段看上去比較殘酷,但我還是決定,改變他們,培養他們。”

  C

  “勞動倫理學”

  沙拉在家裏建立了一項新制度——有償生活制,家裏所有東西都不再無償使用,包括餐食和服務。

  在家裏吃一頓飯,每個孩子都需要支付100新阿高洛(New Agorot,以色列貨幣單位,100New Agorot約人民幣2元),請母親洗一次衣服,孩子需要支付50新阿高洛。

  在收取費用的同時,沙拉也給孩子們提供賺錢的機會。比如有一次,她以每個30新阿高洛的價格批發給每個孩子20個春卷,讓他們自行出售,利潤可自行支配。

  放學回來後,3個孩子賣春卷的方式截然不同:

  以華在學校舉辦了一場“帶你走進中國”講座,他自己主講中國見聞,並把春卷分成小塊供聽衆品嘗,但是,每個人都需要支付10新阿高洛購買入場券。這場演講,他接待了200名聽衆,收入2000新阿高洛,除去上繳給學校的場地費和支付給母親的成本費,他賺了900新阿高洛。

  輝輝選擇了批發出售。他以每個40新阿高洛的價格,將春卷全部賣給了學校餐廳。除去成本,他賺了200新阿高洛,還與餐廳達成了一個供貨協議:每天向餐廳提供100個春卷。

  妹妹選擇了傳統的零售,她每個春卷賣50新阿高洛,賺了400新阿高洛。

  沙拉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們都成了精明的猶太商人。

  三個孩子曾經分別給了沙拉一個許諾:車鑰匙、別墅鑰匙、首飾盒鑰匙。現在,沙拉說,自己已經收到了車鑰匙和別墅鑰匙。

  “有人說,猶太人天生是商人,你的這種有償生活制度,是不是只能培養商人?”記者問。

  “絶對不是。與父母共同奮鬥、為家庭分擔責任的孩子,才是具有完全人格的孩子。他會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不管在哪裏做什麼,都能做好。有償生活的目的,不是催促孩子賺錢,而是讓他們懂得‘勞動倫理學’,調動他們的生存積極性,幫他們樹立生活理想,培養他們的責任感。”沙拉說。

  D

  子宮圖和篝火圖

  在沙拉看來,不少中國家庭的教育走入了三大誤區:嬌寵溺愛,過多關注;偏重智育,以分數衡量孩子的成功;以智代德,忽視對獨生子女的道德培養。“不少中國家長,總是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財産,而西方的家長,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把他們看成是自由獨立的個人;不少中國家庭的家庭教育,都是學校教育的延伸,而西方的家庭,更強調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

  猶太人會要求孩子考高分嗎?

  ——不會,在中國,很多孩子考上大學就不會再努力學習了。在以色列,孩子們的中小學非常輕鬆,滿18歲後不是去上大學,而是去服兵役,培養社會責任感。

  猶太人會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嗎?

  ——不會。以色列絶大多數孩子不會去玩手機和電腦,他們玩跳繩,他們擁有童年的快樂。

  猶太人會“兒子窮養女兒富養”嗎?

  ——中國不少家庭的“女兒富養”,是讓她從小吃好的、穿名牌,長大不會受騙。以色列人的“女兒富養”,其實是素質教育的富養,培養她很好的手藝。猶太人的富家女一定會洗衣服、會做飯、會熨衣服、會帶孩子,很耐心,懂得孩子在場時不跟丈夫爭吵,兒女們不會看到父母吵架,只看到父母的擁抱。

  沙拉用兩幅圖畫形容中國、以色列父母對孩子的愛:

  中國父母愛孩子的畫面像一幅子宮圖,當孩子走過幼年,父母在內心深處還設立“虛擬子宮”,這樣最大的可能是讓孩子産生依賴心理,形成一種虛假的“子宮安全感”,久而久之就被培養成平庸無能的人。以色列父母愛孩子的畫面則像一幅篝火圖,沒有固定的模式,也算不上錦囊妙計。畫面中,父母用篝火點燃孩子的人生和前程,遙望他們像一輪新的太陽從地平綫升起。

  “子宮圖與篝火圖不矛盾,沒有子宮般的愛,就沒有溫度,但是,不用篝火點燃這種愛,再多的溫度都是沒有理智的感情用事,都是缺乏智慧和藝術的愛。”沙拉說。(From 紅網)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53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