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0/13 07:47:23瀏覽8930|回應8|推薦149 | |
從德國回到台灣,抖落一身征塵,時差效應雖然似還存在,但上星期在慕尼黑啤酒節裡,大口喝啤酒的豪邁,和酒精引發的歡愉氣氛,似仍久久未散;這是第三次去啤酒節,但行前心裡仍有不少期待,因前兩次都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
慕尼黑(英文:Munich,德文: Munchen)的啤酒節,是現今世界最大的民俗節慶,每年都吸引六百萬以上遊客入場,像個盛大的嘉年華會;啤酒節的德文是Oktoberfest,其實翻譯為十月節更適切,但又非完全在十月舉行,通常在九月下旬到十月初,總共16~18天,2019年的啤酒節從9/21~10/6,根據官方網站統計,共吸引630萬遊客,喝掉730萬公升的啤酒,人數及啤酒數量,其實並未創下紀錄,也比不上去年的650萬遊客,及750萬公升啤酒,因為今年舉辦期間,有數天下雨,天氣不隱,影響當地人參觀意願;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資料,來自慕尼黑所在巴伐利亞邦(Bavaria)遊客,佔所有遊客的72%,是最大宗,下雨天勢必影響這部份遊客的意願,同一份統計,外國遊客佔12%,前五大是美、英、法、奧地利及荷蘭。
慕尼黑啤酒節起源於1810年,當時巴伐利亞王儲路德維克(Ludwig),與薩克森公國(Saxony-Hildburghausen)的公主德蕾莎(Therese)結婚,慕尼黑市民都被邀請參加,當時在城門前草地舉辦的這場皇家婚禮,這草地特別被命名為「德蕾莎草地(英文: Theresas Meadow,德文: Theresienwiese)」;王儲1825年加冕成為國王路德維克一世,這個盛宴變成啤酒節的源起,一直到今日,甚至連Theresienwiese名字也一直未改;2010年啤酒節歡度兩百週年紀念,到今年已足足有209年歷史,中間曾因戰亂,停辦24次,所以到2019年,共舉辦了185次。
啤酒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普及的酒精飲料之一,以成文歷史所記載,在殷商甲骨文卜辭中卽多次出現蘖(穀芽)和醴(甜酒)字眼,周朝書經說命篇中也有「若作酒醴,爾惟曲蘖」;而西方啤酒最早成文歷史亦可追溯到西元前3100~3500年新石器時代的伊朗及埃及,東西方人類很早就會釀製啤酒。
所以啤酒不是德國發明的,但全世界第一個啤酒釀酒廠Weihenstephan,卻是位在慕尼黑機場附近的弗萊辛(Freising),最早還隸屬修道院的一部分,1040年取得弗萊辛地方政府執照的釀酒廠,現在還在營運,也附設有餐廳,個人1990年代去慕尼黑出差時,德國同事也曾帶我們去朝聖;慕尼黑地區也是全世界啤酒釀酒廠,密度最高的地方。
1516年當時巴伐利亞公爵Wilhelm IX,及與他共治的弟弟Ludwig X,發佈一個德文為Reinheitsgebot的命令,卽所謂的純酒令(英文: Purity Law),規定啤酒內除了水、大麥和啤酒花之外,不得有其他成分,這條法令歷經五百餘年,中間是有些字句調整,但直到2019年的今天,還被嚴格尊行,也造就慕尼黑成為啤酒之都。
啤酒節當然少不了啤酒,供應啤酒節的啤酒,除了必須符合所謂純酒令的規定,還必須在慕尼黑地區釀造,有六家釀酒廠完全符合規定,這六家包括Hacker-Pschorr-Bräu、Augustiner-Bräu、Löwenbräu、Paulaner、Spatenbräu及Hofbräu-München,這些啤酒廠,依據19世紀初的配方,特別釀造的啤酒,滿足大量遊客,以一公升的酒杯,配上外型有些像蝴蝶的麵包(Pretzel)、白香腸和烤雞,開懷暢飲,盡情乾杯(Ein Prosit),氣氛嗨到最高點,不小比率的遊客,還會穿著巴伐利亞傳統服飾,這些啤酒還有個專利名稱叫「Oktoberfest Bier」。
1898年,德國強迫清政府租借山東膠州灣,1903年德國商人在青島成立啤酒公司,採用德國技術及原料釀製啤酒,傳說這種酒對人脾胃有益,根據德文的Bier,譯為啤酒,是中國啤酒的濫觴;台灣啤酒則是在1919年,當時已是日據時代,由所謂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延聘德國技師,開始釀製啤酒,所以不管大陸或台灣的啤酒,都有德國人的影子,也有德國風味;日本以Bier或 Beer為麥芽所釀製,稱為麦(麥)酒,台語稱啤酒為「麥仔酒」,應該是受日文影響。
德國產品可靠,不花俏,德國人的性格一向給人中規中矩的印象,但在啤酒節上,看到男女老幼遊客,暢飲啤酒時的奔放,淋漓盡致,有時都難免會懷疑,這裡是德國嗎?就像古典音樂,常是浪漫的象徵,但偉大的音樂家,日耳曼人最多。
▲▼啤酒節場地,六家合格供應啤酒的釀酒商,每家都會搭建一到兩個臨時性的大帳篷,裡面擺設大致像這樣,都是長條型餐桌和椅子,位子窄窄的,跟飛機餐一樣,這是Hofbräu-München,簡稱HB的帳篷之一,一個帳篷可以容得下一萬個左右賓客同時喝啤酒作樂。
▲▼每個帳篷點的啤酒,都是這種容量一公升的馬克杯;服務生送啤酒大約都是一手拿五杯,加上杯子,重量都近25公斤,沒兩下子,還很難勝任。
▲帳篷內都會設樂隊及表演者的舞台,這是白天,聲量規定不能超過80分貝,晚上氣氛會更嗨。
▲送餐的服務生一般用這種不小的圓形托盤,重量應也不輕。
▲▼帳篷內也有賣花、麵包、心型薑餅(Gingerbread)及紀念品服務生來回穿梭,下圖站起男士手上拿的即是蝴蝶形麵包(Pretzel)。
▲啤酒節會場到晚上霓虹燈紛紛點亮,更增添歡樂氣氛,人也會更多,德國一般商店只營業到晚上八點,啤酒節則到十一點。
▲▼場地入口的保全甚嚴,一排穿黃色背心的卽是警衛,所有手提包都要打開受檢,後背包、大型行李都不准帶入;1980年啤酒節會場曾發生炸彈攻擊事件,也造成傷亡。
▲另一家名為Löwenbräu啤酒供應商的帳篷,一樣充滿歡樂氣氛。
▲▼不低比率的遊客會穿著巴伐利亞傳統服裝入場,男生服飾稱Lederhose,包括格子襯衫、吊帶皮褲或棕色短褲、長白襪,傳統女生服飾稱Drindl,包括白色襯衫、馬甲和圍裙。
▲▼六家供應商中,除了上面的兩家,以下為另外四家供應商的帳篷,基本上大同小異,此為Paulaner(上)及Hacker-Pschorr-Bräu(下)。
▲▼此為Spatenbräu(上)及Hacker-Pschorr-Bräu(下)的帳篷。
▲▼此為Augustiner-Bräu帳篷 (上),參觀時正好廠商以馬車送整桶啤酒來 (下)。
▲▼▼啤酒節會場一瞥。
▲▼▼除了六大啤酒供應商的大帳篷,會場也有販售各類食物、服飾、紀念品等的攤位,有些也蓋得不小,美侖美奐。
▲對國人而言,到歐洲旅遊,很不方便的項目絕對是洗手間,不只數量少,收費也不低,通常是0.5或1歐元,有時遍尋不著,還真急死人,啤酒節會場的洗手間大致還算方便。
▲慕尼黑啤酒節的場地德蕾莎草地(Theresienwiese)離中央火車站(Hauptbahnhof)不遠,搭U4或U5地鐵只要一站,走路也只要十多分鐘。
▲市中心區瑪莉安廣場(Marienplatz)旁的遊客中心内,所張貼一張慕尼黑啤酒節海報。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