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江南
江南,自古風光秀麗,由於地肥水沃,豐富的天然資源,成就了不少魚米之鄉.乾隆皇三下江南,不就醉心於其如夢似幻的雅緻風情.江南多水鄉,大大小小,有些還名傳四海呢.曾經造訪過 “ 中國第一水鄉 ” 周莊”當時即被處處的畫景迷醉.再次來到江南,更不忘再探另一水鄉-同里.
同里和周莊齊名,緊臨太湖及京杭大運河,位於江蘇省吳江市內,始建於宋代,是一個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鎮,由於五湖環繞,水域縱橫,居民倚水為田,傍水為市.水占全面積的五分之一,真是家家臨水,戶戶過舟.放眼望去,盡是小橋、流水、人家,如詩如畫.境內十多條河道把同里佈置宛如水上之都,於是被人譽為 “ 東方的小威尼斯 ” .
那一天,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去,上海市街上的人車早已擁塞難行,天空微微的金黃,隱示著又將是一個晴朗日照的好天氣,好不容易穿過重重車陣,來到乘車處,看到四周都是引領遙盼的人們,想必許多人也趁著好天,出遊散心.
前往同里的人不少,整部巴士座無虛席,車行沿途,景色旖旎多采,先是都市的風貌,大車小車行駛匆匆,爾後漸變幻為平疇綠野,小屋三兩戶,風行稻偃,禾浪綿綿.眼前的景色隨著車速,一幕幕快速閃過,然而每個影像都久久地停駐在腦海深處.
來到同里,時值中午,許多的旅遊三輪車正一字排開,等候著顧客上車,每回到了古樸小鎮,總忍不住坐上一趟三輪車,三輪車雖談不上舒適快速,但它有著一份特有的情感,就像一部古董相機紀錄了歷史的變遷,記得小時候僅坐過幾回,不久三輪車就全面退隱.我在三輪車上,心也跟著滾在石板路上車輪,不斷地顛簸振盪.
車伕不僅負責駕車,也同時擔任導遊的工作,他邊騎邊介紹,同里的旅遊重點是 “ 一園、二堂、三橋 ” .指的是退思園、嘉蔭堂、崇本堂及太平、吉利、長慶三橋.在導遊車伕的帶領下,依序參觀了一園及二堂.
退思園,有著江南園林的特色,亭台、樓閣、回廊、曲橋、假山等,一應俱全,進入此園,當可窺見昔日達官貴族們的頤情家居,行走奔忙的僮婢,及闊步昂首的官人,都似乎立現於眼前,是錯覺還是幻覺,令人二眼迷茫.
至於二堂,都以雕刻藝術著名,二者外觀內貌都十分相近,所以並未留下特殊深刻的印象.由於車伕機械式的講解與趕場,往往覺得看得不夠盡興,索性謝過他的熱忱,還是下車自己閒逛比較自在.
如此閒情漫步於水都小鎮,沒有催趕的壓力,真是格外輕鬆.輕步來到 “ 三橋 ” ,它的古典氣質真讓人流漣忘返.同里戶戶臨水,處處有橋,橋是同里水鎮的一大特色,據記載,同里各式橋樑逾百座,至今僅存四十九座,其中鎮中央建於清代的 “ 太平、吉利、長慶 ” 三座橋,尤富盛名,三橋在同一河道上,毗鄰相連,相距不過十步.河的二岸貼立著粉牆黛瓦的古建築,臨水處亦遍值成排樹木,加上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的三橋跨立,風姿綽約,真教人大嘆, “ 此景衹應天上有 ” .
三橋除了藝術價值高外,另有祈褔的作用,此地居民有 “ 走三橋 ” 的習俗,他們相信婚嫁,及大壽之日若能抬轎繞行三橋,定可求得幸褔平安.於是,從古至今,每逢喜事人們都會抬著花轎,在鼓樂聲中,過三橋,歷代皆然.
由於水資源的優沃,魚蝦產量自然豐富,當地居民許多仍是以販魚為業,他們有自己的小筏,平日來往於河道中,捕魚撈蝦,頗為愜意,湖畔有個黃昏魚市,人潮熙來攘往,為小鎮平添幾許熱鬧.其實在同里,除了取之不盡的魚蝦蟹蚌外,芡實、菱、藕、荸薺等水鮮,也是應有盡有,其中芡實是同里的特產,俗稱 “ 雞頭肉 ” ,還被美譽為水中蔘.
然而看著水道中來來往往載著遊客的遊船,忍不住也想體會,渡船口有個售票處,搭遊船得到這裡排隊等候.同里的遊船管理頗有制度,遊船屬於船家.接待遊客由旅遊公司統一管理.鎮裡河道窄,遊船多,旅遊公司替所有的遊船編了號碼,每天只准一定數量的遊船參與營業.
小小遊船整齊羅列於渡船河道中,有的有蓬頂,有的則無,船身是木製,而蓬為竹制,其模樣讓人聯想到古畫中的 “ 一葉扁舟 ” ,小船是靠船伕搖櫓前進,碧水繞舟,晃晃悠悠,坐在微波蕩漾的船裡,看岸上的風景,別有一番滋味.沿著河道有許多石頭砌成的小台階,那是給人們汲水或洗物用的,船從一位正在洗衣的婦女眼前划過,她專注地連頭也沒抬.小船緩緩前行,岸上風光雅緻,輕輕掠過眼前,美不勝收,接著前方出現石拱橋,我們穿橋而過,像是穿過了一輪水中的明月.
離開水路,重新踏上懷著古風的石板路走進時光的隧道裡,同里的建築多為明清時所建,佔了全城之半,走在老街上,木樓、木樑、老屋瓦舉目盡是歲月遺存的痕跡.許多宋元以來沿用至今的街名,時時提醒人們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街道與街道之間,有許多小弄相通,這些窄弄十分狹隘僅容一人行走,晴天才能抬頭見光叫 “ 朝天弄 ” ,簷寬無需躲雨的叫 “ 遮陰弄 ” ,而長度達三百公尺不見底叫 “ 穿心弄 ” .
另外,還有一 “ 明清街 ” ,是同里的商業街,明清街又稱新填街,原是片荷花蕩,後來鎮裡人口增多,乃被填平造屋,日子一久漸成了鬧市,站在街頭,透過題有 “ 明清遺風 ” 的石門樓望去,一一條石板鋪成的道路二邊,明清建築鱗次櫛比,五顏六色的布招高掛相迎,對映著暗紅色的樓板、窗框、扶欄,行走其中,竟不知是今是昔.
和暖的微風,緩緩吹拂,水鎮正浸染在一片暈黃,提醒著遊人,是該回程的時候了.我踏著沉重的步履,不捨離去,回頭再望,同里已漸漸遠離,水鄉風情,古鎮悠思,都緊緊縈繞揮之不去.心裡默默期許,來日再訪江南,相信水鎮還是水鎮,同里永遠是同里.
-稀客. (背景音樂-小城故事/稀客自唱)
相關文章:水鄉行腳
江南三行記(共有十三篇,為笑記性質)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chaimmei/f_2615344_1.gif)
註一:今日本想貼空屋怕怕的續集,但稀客的插圖尚未完成,衹好先向急於知道下情者,道聲抱歉了.這幾天是清明掃墓好時節,稀客有些忙碌,若回言怠慢了,請多多包涵.^^
註二:此篇是稀客第二次造訪江南時所寫的,後來陸續又去了幾次,所以有相關文章可尋.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chaimmei/f_2615344_1.gif)
此篇文章屬“經典散文”分類項,若您有興趣,歡迎繼續延伸閱讀.
稀客文章尚有以下各分類 |
|
新書公告 | 有關新書的相關文章及公告 | 嘻笑人間 | 稀客看世界,有瘋有癲,笑笑無妨. |
時光記趣 | 別人糗事,自己糗事,糗人糗己. | 經典散文 | 假正經時寫的散文. |
吃香喝辣 | 稀客吃得少,卻愛寫吃,笑談吃喝篇. | 疑神疑鬼 | 稀客膽小,卻愛談鬼,目前主題“空屋怕怕” |
日本笑記 | 稀客多次前往日本,次次皆新奇趣,目前進度“日本初行記”。 | 心情隨筆 | 心情抒發,像日記又像雜記。 |
光陰故事 | 短篇散文串成,為稀客的光陰故事。 | 狗狗與我 | 我和狗兒們之間的故事,當然以狗為主. |
行遊憶趣 | 愛冒險旅遊的稀客,不忘記遊記趣. | 自畫自唱 | 稀客傳統繪畫,插畫及啍哼唱唱 |
童話散文 | 作白日夢時寫的. | |
|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chaimmei/f_2615344_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