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月十一日
2009/08/29 19:02:59瀏覽169|回應0|推薦0

陰多雲,時晴。

今天吃了豐盛的早餐,三顆小饅頭、一杯牛奶,外加一顆蘋果。這樣悠閒地準備早餐,靜靜地生活,我想開學後,大概不容易做到吧!

上午,看完了《荻島靜夫日記》。午餐,與友人同行去學校吃飯。學校到處都是新生,新的面孔帶來新的氣息。吃完飯,去了一趟福利社,買了優酪乳。回到宿舍後,倚在床上看起了《空海》。或許是太累了,看沒幾頁,竟打起盹來,索性書一擱,乾脆睡去。

午後五點多方醒。去了學校,跑了九圈操場。久未運動,對於運動的量,就以慢慢增加地方式來進行吧!

吃完晚飯,在學校待了一會,便回到宿舍洗澡。洗完澡,上線與友人聊了一下,又做了一點運動,繼續看起《空海》。

空海在《即身成佛義》中,以六大相應融攝為體,說明諸佛與眾生無二無別,再以四種曼荼羅為相,諸佛三密相應之加持為用,以此論證世界一切事物從本體到現象,皆是相互聯繫、作用,無礙無別,相即相入。

這帶有對現實世界──包含物質與精神的肯定傾向。

或許有人認為佛教不是強調世界虛幻、人生是苦的觀點嗎,何以空海不是如此?出離心的確是佛教的根本,這是必須貫穿到一切的。但是,出離不表示否定,因為最終對實相的覺悟,會產生對現實真正的肯定,不黏著的肯定。因此看似不同的觀點,卻是不悖。

空海的《聲字實相義》則是闡釋物質與精神、主體與客體的同一,不只對立,而且相互滲透、轉化。聲字則是這一實相的表現,擁有無窮的涵義。這是對密教的真言,作出確立地位的闡釋。

《吽字義》更深入論說真言的意義,認為吽字含有因緣、空性、生滅諸法,藉由念誦修行,可與諸佛相應。另外,空海認為禮拜曼荼羅不僅僅是對外在本尊的皈依,更需通過禮拜的形式,來啟發自己內心的曼荼羅,而與諸佛相應。

作者在《空海》這本書中,將日本佛教分為三個發展階段:佛教初傳與南都六宗時期,這時偏重在經論的研究、消化,尚未有以信仰為中心的教團。

再來是北嶺佛教時期。平安時代興起了最澄的天台宗,與空海的真言宗,它們出現了以信仰為中心的教團組織,並融入了日本的習俗,活躍於貴族之間。因其寺院多建立遠離都城的北部山嶺,故稱北嶺佛教。

最後是鐮倉時代的新佛教時期,許多新宗派紛紛出現,使佛教普及到民間,更強調了精神上的信仰,而不只是修寺造佛的外在行為。

不過對於上述南都六宗尚未有以信仰為中心的教團的說法,自己倒是抱持著存疑態度,或許這也是因為某些事情很難如同科學一樣絕對地去劃分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151151&aid=326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