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24 12:21:10瀏覽1696|回應0|推薦32 | |
﹝年輕人的吶喊﹞ 十二年國教即將於明年﹝2014﹞正式上路,為因應此一重大教育變革,教育部強制規定,每一位國高中教師都必須參加五堂課十八小時,關於十二年國教理念與實施策略、有效教學、差異化教學、多元評量、適性輔導等課程研習,至於實質效果如何,不無疑問。 其實,十二年國教不只老師必須了解其內涵,學生、家長更應該清楚明白才行。但令人憂心的是,十二年國教政策太龐雜太繁瑣了,試看教育部針對十二年國教,共提出三大願景、五大理念、六大目標、七大面向、二十九方案,結果大家似乎都把焦點集中於「入學方式」,至於其他眾多的十二年國教方案,有誰關注呢? 問題是,連十二年國教的入學方式也令人難以明白。實在不懂,教育部何以非得堅持「免試入學」不可?既然免試入學,又為什麼要舉行國中會考?會考原本規畫為精熟(A)、基礎(B)、待加強(C)三個等級,後來卻為了避免抽籤學生人數過高,另外加上A++、A+及B++、B+四種標示。換言之,未來會考分級將採取「三等四標」方式來畫分,而且成為超額比序的重要依據,這樣還能稱作免試入學嗎? 至於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更是複雜,比序項目包括「志願序」、「多元學習表現(含均衡學習、服務學習)」、「國中教育會考」,比序順次又細分為第一至第六,甚至於得換算積分來進行比序。這般的錄取方式及比序項目,恐怕只有「專家」才弄得懂吧! 再者,除了一般的高中職第一次和第二次免試入學,尚有「免試獨招」、「技優」、「產業特殊需求類科」、「運動績優」、「實用技能班」、「建教合作班」、「完中直升」……等免試入學管道。入學方式這麼「多元」,學生、老師和家長明白嗎? 免試入學化簡為繁,治絲益棼,偏偏還來個變相舉行考試以篩選學生的「特色招生」,此特色招生考試強調藉由「閱讀理解素養」及「數學素養」兩考科之施測,來檢視國中畢業生的學習力。至於怎麼命題,學生和老師如何準備,依然讓人無所適從,內心充滿焦慮。 十二年國教箭在弦上,可是我們不禁要問,有關單位真的準備好了嗎?最可憐的是,明年第一次參加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的國三生,豈一個慘字足以形容! ﹝本篇改寫,題為「為國三學生憂心」,刊於2013年9月24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