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中職推展品德教育芻見
2013/04/02 19:13:57瀏覽1261|回應0|推薦20

﹝大地遊戲‧搖呼拉圈﹞

一、建立教育核心價值

教育部啟動「臺灣有品運動」後(註1,引發社會諸多討論。一般雖對推動的策略、方法及經費運用,有許多不同意見,但絕大多數肯定在當前推動此項運動的必要性與價值。能夠引發討論,充分顯現社會大眾對於這此項工作重要性之體認。

「臺灣有品運動」希望將品德、品質、品味的觀念推廣到校園,深化成為各級教育的核心價值,選定「品德教育」、「藝術扎根」、「終身閱讀」及「環境永續」作為初期推動之四項主軸計畫。

「品德教育」計畫透過教師生命成長與專業成長,運用創新品德教學方法與教案,鼓勵學生服務學習與生活實踐,也辦理家長品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品德;「藝術扎根」計畫邀請藝術家(團體)進入校園,引導學生參觀藝術展演活動,培養學生藝術欣賞的涵養;「終身閱讀」計畫透過小一學生贈書活動,充實學校及公共圖書館館藏,營造親子共讀的環境,培養人人終身閱讀習慣;「環境永續」計畫則藉由永續學習環境之營造,透過教學活動,內化並培養學校師生對在地的關懷及尊重環境的態度。這些計畫都是在追求「品德」、「品質」、「品味」的核心價值,充實教育內涵。

實則「品德」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點(註2,只是解嚴以來,眼見社會一味追求經濟發展,功利主義高漲,法治精神低落,政治人物知法玩法,說一套做一套,表裏不一,國家觀念混淆,不負責任之爆料文化習以為常,逆倫亂倫事件屢見不鮮,道德規範蕩然無存,產生嚴重社會危機,身為教育工作者自是樂見政府之有計畫推展「品德教育」,並於各自崗位全力配合、支持。

二、具體作法

目前高中職教育每以升學為導向,在「品德教育」方面確實有待加強。本校有鑑於此,尤其重視「品德教育」之推展,並將其列為校務工作重點項目,頗見成效,獲得主管機關、家長及地方人士之肯定,殊堪告慰(註3。品德教育經緯萬端,然擇重點落實推動,避免流於形式,持之以恆,終見成效。關於本校「品德教育」具體作法之犖犖大者,茲分正式課程、生活教育、課外活動三方面略述之,尚望高明指教。

(一)正式課程

各科視教學單元加強機會教育之外,每學期教學研究會擬訂討論題綱,結合人文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環境教育、鄉土教育、性別教育、倫理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列入教學進度,編印補充教材,並推薦相關書目,配合班級讀書會成果發表,發揮品德教育成效。再者,利用班會時間,舉行品德教育專題討論,研讀參考資料,導師藉以闡述品德教育之重要性,進行分組討論與心得分享,由導師總結,內化品德教育之精神。

(二)生活教育

所謂生活即教育,透過校園生活,從小處著手,推展品德教育,可收潛移默化之效。除了落實整潔、禮節、忠勇、負責、勤儉、孝順、學習、和平、仁愛、有恆等中心德目,訂定具體實踐規條,舉行班級生活競賽,加強其榮譽感外,本校全面推行「禮貌運動」,形成生活教育一大特色,提升學生生活素養,使學生平時皆能以「禮」為出發點,促進校園溫馨、友善、融洽之氣氛,教職員工則於學生敬禮、問好時適時答禮,隨時糾正禮節不週學生。導師與任課老師亦注重機會教育,內心之啟發與行動之要求並重,養成學生自動自發、注重禮節之精神,輔導糾正學生錯誤觀念,貫徹「推行禮貌運動」政策。學務處更規劃舉行演講、徵文、漫畫、專題討論等活動,加強禮貌教育宣導,藉收潛移默化之效;每學期期末各班遴選一名禮貎週到學生,各年級遴選榮獲獎勵卡最多班級,公開頒獎表揚,以資鼓勵。

又,為發揮學生自治精神,提升品德自我規範,關於服裝儀容等生活常規事項,透過普選成立之「學生自律委員會」討論決議及施行。

再者,除每班固定遴選模範生外,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活動,培養學生服務熱忱,建立榮譽心及責任感,以激發互助合作精神,訂定實施「服務學習楷模」表揚辦法,甄選以每年級一名為原則,經核定獲獎學生,於期末休業式或開學典禮公開表揚,做為「品德教育」表率,發揮見賢思齊之導引作用,。

(三)課外活動

教育最忌流於口號、八股,寓教育於活動每得潛移默化之效。多年來,為加強「品德教育」,規劃辦理多項相關活動,成果豐碩,茲擇要略述如下:

1、配合「教孝月」,舉辦慶祝母親節高一合唱觀摩,學習表達感恩,藉此讓學生們把心中對母親的愛唱出來、說出來、做出來。此項活動,邀請學生家長代表出席,連續辦理超過二十年,深受家長與學生喜愛。此母親節合唱觀摩,由一年級每班獻唱指定曲、自選曲各一首,曲目皆與「母愛」相關,國台語兼而有之,讓師生、家長都擁有溫馨、快樂、難忘的一天,從活動的參與中,深刻體會教孝的真諦。

2鳳凰花開,驪歌聲起,於畢業典禮前夕,舉行高三畢業班感恩聯誼活動,由應屆畢業班向師長三年來的辛苦教導,獻上由衷的感謝與敬意。應屆畢業生利用各班教室電腦液晶投影機,將三年來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分別配上精彩圖文和音樂播放出來,透過知性、感性活動,讓高三同學留下美好回憶,在知恩、感恩、惜福的互動過程中,增進師生情感。

3、成立仁愛工作隊,運用全校師生力量,發揮個人潛能,採志願義務服務方式,配合政府措施,發揮仁愛精神,增進社會福利。以本校鄰近地區為範圍,全校師生為工作隊員,每週定期協助社區環境衛生之整理,成立「慈幼」社團,結合班聯會幹部等,負責連繫、規劃各項仁愛慰問工作及義賣活動。再者,師生加強與社區低收入戶之聯繫慰問,發揚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大愛精神,培養良好品德。

4、辦理生命教育體驗活動,激發關懷弱勢的同理心,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活動中,設計多種生命教育體驗方式,包括:高三體驗母親大腹便便的「懷胎十月」,將裝有三公斤重量書本的背包揹於腹前;高二體驗肢體殘障的「有手真好」或「有腳真好」,外加一件長袖襯衫,將一隻手綁在胸前,或是將一隻腳包紮起來;高一則於聯課活動時間,用手帕或眼罩蒙住雙眼,體驗失去靈魂之窗的「黑暗探索」。全校教職員跟學生一樣,共同參與「生命教育」體驗活動,期使大家在面對任何困境時,擁有正向的生命態度,學會愛惜生命,懂得關懷及感恩,對人、事、物都能懷抱一顆柔軟的心。

5、配合本校「126」校務工作計畫(註4透過校外參觀、訪問、實作等活動,讓學生於實際體驗中,與生活結合,安排各年級至國父紀念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三峽清水祖師廟等場所參觀,撰寫心得及學習單,擇優獎勵,於校刊公開發表,藉以拓展學生學習領域,引起學習興趣,提升人文素養及陶冶品德。

三、「品德教育」成敗之關鍵

「德」乃五育之首,其重要性不問可知。關於「品德教育」,縱有正式課程、生活教育、課外活動等方面之配合、推展,不過,身教重於言教,位處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能否真正做到「以身作則」,實為「品德教育」成敗之關鍵所在。

當「品德」變成話題,「教育」就更值得深入思索反省了。比如「品德教育」之中十分重要的德目「誠實」,教育無不是教導學生誠實的,可是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於有意無意之間,讓學生學到了不誠實?此即教育學者所謂與「顯著課程」相對之「潛在課程」的一種。以校園常見的教學觀摩會為例,一位年輕、熱情的小學教師,被推選擔任該校教學觀摩會主持人,雖然這位教師平時上課認真,教法生動,深受學生歡迎與敬愛,可是他求好心切,為使這次教學觀摩會圓滿成功,怕有冷場,就事先規定學生,當老師提問時,每一位學生都必須舉手,並且大喊:「老師叫我!」然因學生良莠不齊,老師便又規定,會的人舉右手,不會的人舉左手,如此一來,老師自可分辨。教學觀摩會當天,學生果然充分配合,不管會或不會,每位學生都高舉小手要求老師叫到自己,只不過有左右之分罷了。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熱絡,被點名回答問題的學生也都表現得宜,似乎大家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位參觀的老師在檢討會上,一致肯定這是十分成功的教學觀摩會。此位年輕老師順利完成任務了,天真的學生卻從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不知不覺學到了不誠實,而這位老師對於教學觀摩會為稚幼的小小心靈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極可能還渾然無知;這也正是「品德教育」的反示範!

其實,教育理論及方法多言無益,未若直接從生活中去實踐,而實踐的過程又莫如「以身作則」最為重要。以吸菸為例,即使「菸害防治法」立法通過,全面施行,唯禁菸成效不彰,除因公賣局產銷並開放洋菸進口外,部分教師、家長本身即癮君子,這樣如何嚴格要求學生或子女遠離菸害呢?

「品德教育」絕不是訂定計畫,熱鬧一陣,喊喊口號而已,如何真正誠實地以身作則,細水長流,使之落實於學生日常生活之中,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省思與重視。

四、共同營造優質社會

「臺灣有品運動」是一個沒有時間性也沒有既定框架的運動,必須持續進行,因應每一階段的需求,規劃不同的主軸計畫,最終完全融入每個人的生活,融入所有的教育活動,進而成為臺灣社會內化的核心價值。

近年來,國內許多民間團體關心此類相關議題,表現出色,政府自然也責無旁貸,教育部除扮演啟動、協調、整合與參與的角色,還應該和民間團體、各級學校,甚至家庭,共同推展,形成全民運動。而各級學校本為推展「品德教育」的主要場域,「臺灣有品運動」允宜從學校加強品德教育做起,共同營造臺灣成為有品德、有品質、有品味的優質社會。※

【附註】

12009617國內各報。

2:早年教育部即一再提示各校,重振校園倫理,發揮教育功能。民國80年,教育部函示各校加強學生誠實教育,希能培養誠實美德,進而影響社會風氣。民國93年,教育部頒布「品德教育促進方案」,重點包括日常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道德生活教育、學習生活教育、公民生活教育、勞動生活教育、職業生活教育、休閒生活教育等,期能培養學生成為知行合一的現代公民。

3:清傳高商接受教育部「建立學生輔導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方案」評鑑,列為優等。

4:清傳高商自92學年起,訂定「126」校務工作計畫,落實精緻教育辦學理念,提升行政效能與品質,發展學校特色,促進學生適性發展,兼顧升學與就業,期使學生因應時代變遷以及多元化資訊社會之需求,成為知書達禮、一流的清傳人,具備兩種以上外語、鄉土語能力和取得兩張以上技能證照,並效法「六一居士」歐陽修,重視人文陶冶,做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新六一居士」。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pou&aid=7414448
 引用者清單(1)  
2014/09/30 05:36 【udn】 購買前先比價!永遠 計畫 懷抱 成長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