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嶼﹞
臺灣先民多來自福建南部泉州(今晉江縣)、漳州(今龍溪縣)一帶,所以臺灣福佬人向來說的是「閩南語」。閩南語跟其他方言一樣,都保留了中古音,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值得深入去研究。
閩南語跟普通話不同,沒有「輕脣音」(即脣齒塞擦音、擦音),在古代輕脣音都是讀「重脣音」的(即雙脣塞音及鼻音),像中古音沒有「ㄈ」,所以凡是「ㄈ」往往都讀成「ㄅ」、「ㄆ」或「ㄏ」,比如「帆」,臺語讀ㄅㄤˊ或ㄆㄤˊ;「佛」,臺語讀ㄅㄨ的入聲(入聲者,字音短促而急,如臺語的「出」、「入」、「別」、「發」……等皆是,但普通話卻沒有入聲);「房」,臺語讀ㄅㄤˊ;「方」,臺語讀ㄅㄥ;「飛」,臺語讀ㄅㄟ;「蜂」,臺語讀ㄆㄤ;「芳」,臺語讀ㄏㄥ;「法」,臺語讀ㄏㄚ的入聲;……等。
中古音也沒有捲舌的「ㄓ」、「ㄔ」、「ㄕ」、「ㄖ」,這些音大都讀為「ㄉ」、「ㄊ」、「ㄙ」、「ㄒ」或「ㄌ」等,如「竹」,臺語讀ㄉㄟ的入聲;「豬」,臺語讀ㄉㄧ;「蟲」,臺語讀ㄊㄤˊ;「直」,臺語讀ㄉㄧ的入聲;「知」,臺語讀ㄉㄧ;「展」,臺語讀ㄉㄧㄢˋ;「茶」,臺語讀ㄉㄟˊ;「廚」,臺語讀ㄉㄨˊ;「脣」,臺語讀ㄉㄨㄣˊ;「傳」,臺語讀ㄊㄨㄢˊ;「窗」,臺語讀ㄊㄨㄤ;「輸」,臺語讀ㄙㄨ;「屍」,臺語讀ㄒㄧ;「汝」,臺語讀ㄌㄨˋ……等。
所以說,臺灣人容易把輕脣音的「飛」讀成ㄏㄟ、「髮」讀成ㄏㄚˇ、「風」讀成ㄏㄨㄥ,或是把捲舌音的「師」讀成ㄙ,可謂其來有自。
此外,韻母方面,閩南語無ㄩ音(即「撮口呼」),故ㄩ往往讀為ㄧ,許多人自然而然將「原」讀ㄧㄢˊ、「院」讀ㄧㄢˋ、「閱」讀ㄧㄝˋ、「居」讀ㄐㄧ、「去」讀ㄑㄧˋ、「魚」讀ㄧˊ、「雨」讀ㄧˇ、「娟」讀ㄐㄧㄢ、「暈」讀ㄧㄣ。我們不妨從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必可相互印證,同時也會增添不少「恍然大悟」的趣味。
閩南語無捲舌音,普通話無入聲字,二者發音原本有別,因而臺灣人說普通話,發音不準是常有的事,但相對於所謂的「京片子」,卻被說成是「臺灣國語」。其實,語言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工具,說話最重要是必須讓對方聽得懂。至於發音是否標準?倒不必太過在意,順其自然就好,勉強自己捲舌說話,很容易弄巧成拙,給人十分彆扭的感覺。以前,如果一口「臺灣國語」,經常會成為被取笑的對象,不過近年來本土意識抬頭後,「臺灣國語」反而帶給人親切感,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