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家圖書館的讀者
2011/06/11 08:18:19瀏覽573|回應1|推薦20

圖書館照理講,應是最安靜的地方,最適合讀書、寫字的所在,但如果你常去圖書館走動的話,一定會發現,臺灣的圖書館仍嫌吵雜,讀者的水準尚待提升。即連位於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對面的國家圖書館也有這樣的缺點。 

研究所進修期間,每月至少要上國家圖書館二至三趟,每次半天或者一天,為著手研究的題目蒐集文獻資料,所以我可說是國家圖書館的「老主顧」。據我長期觀察,最常運用國家圖書館館藏的讀者,當非各大學研究生莫屬,他們也是水準最高的一群讀者。相對的,偶爾可以看見,有些年長的讀者來圖書館享受空調,仰坐在沙發上,舒服地睡著了。而讀者人數最多的則是大學生了。由於近年來大學數量激增,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不可諱言,素質明顯不如以往,尤其每屆期中、期末繳交報告的季節,偌大的國家圖書館幾乎人滿為患,各處影印室必然都大排長龍,每見年輕學生成群圍坐,或聊天或討論,往往干擾他人而不以為怪。長時間以書本占據閱覽室座位,或者「大哥大」不關機,鈴響後大談特談者亦屢見不鮮,令人皺眉。所以,得等放寒暑假,大學生返鄉、打工或玩樂去了,國家圖書館才又恢復清新、靜謐,選在這時候前往,心情最是愉快。 

雖然國家圖書館的讀者水準參差不齊,不過有兩件小事倒足以顯示,國家圖書館讀者的公德心還不錯。某次當熟悉的音樂響起,閉館時間已到,收拾後,匆忙間將一把在上海豫園外頭城隍廟街的國營商店買下的真絲扇子(扇的正面乃工筆手繪中國歷代詩人四位,背面則為書法題李白七絕一首;竹質扇骨一邊刻詩詞,另一邊刻國畫,雕工不俗,令人愛不釋手),遺忘在國家圖書館三樓報紙期刊室的男廁內,隔天再度前往該處,問詢工讀生得知,原來讀者拾獲後將之交予服務台保管,於是我這把古色古香的摺扇就「失而復得」了。 

還有一次,我到國家圖書館六樓藝術資料室找尋有關「老莊思想於中國山水畫之實踐」這方面的參考書,辦妥外借手續,至室外的影印機影印資料,歸還後,轉到報紙期刊室查閱過期報紙,直至走出圖書館才發覺,將影印時擱置於地板的黑色手提包遺留在六樓。手提包中除了錢袋、捷運卡、筆、資料卡,尚有身分證件、數張信用卡與一串鑰匙,果真丟掉,非同小可。我急忙跑上國家圖書館六樓藝術資料室,只見黑色手提包好端端躺在原地,多少人從旁經過,卻都路不拾遺。我打開手提包審視一番,樣樣不少,一顆緊繃的心總算放鬆下來。 

以上兩次失物,如在他處,結果極可能「一去無回」,讓自己懊惱不已,所幸遺失地點是在國家圖書館,而且都順利找回失物,可見國家圖書館的讀者水準還是很高的。也因為這樣,我更喜歡上國家圖書館了。你呢?你平時上圖書館嗎?你是不是一位夠水準的讀者呢?※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pou&aid=5311979

 回應文章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11/06/11 14:35

就國家圖書館藏而言

我有時蠻羨慕北部的朋友

筆者久居中部地區

常上各地圖書館報到

不可諱言地說

現在的大學生讀書素養普遍不如以往

之前也因寫論文之故北上多回

在國圖也看見您所說之景象

不過您所說的失物復得倒是值得稱許再三

歐宗智(ccpou) 於 2011-06-11 19:22 回覆:
或許我的運氣也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