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9 20:31:17瀏覽760|回應0|推薦11 | |
面對文學藝術作品,每人由於素養之高低而領會各有不同。文學藝術作品被歸類為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或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個人的認知也不會一致。 所謂文學藝術的「懂」與「不懂」,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只有深淺之別,並不存在「懂」與「不懂」的問題,以下觀點頗值參考。 「詩貴有奇趣,卻不是說怪話……詩貴有閒情,不是懶散,心會不可意傳;又意境到那裡不肯使人不知,不肯使人遽知,故有此閒情。」(清‧何紹基) 「凡是真正的藝術作品均具有深度,因為它具有深度,當然都不是容易懂的;所謂人人能懂,最多只能說是懂的表面層。」(姚一葦) 「一個藝術的愛好者,當他欣賞作品時不肯浮光掠影式的淺嘗即止,或者說已察覺出藝術的艱深精妙處,同時他不畏難,敢於向難處挖,向深處掘,在這種情形下,我敢說繆思女神已在向他招手了。」(姚一葦) 「詩的藝術本質先天性地決定了它和欣賞者的關係只是一種感染、一種觸動、一種激活、一種啟悟、一種邀請──使你和作者一起跳脫日常生存狀態,進入另一生命氛圍和言說方式,去激動或沉浸一會兒。」(沈奇) 文學藝術無論晦澀與否,讓人「懂」與「不懂」,或者「似懂非懂」,總要能引起共鳴才行,而「雅俗共賞」應是最理想的境界。當然,若只是創作者自high,完全不理會讀者觀眾的感受,這樣的作品不必公開發表,留在家中「孤芳自賞」即可。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