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6/01 21:52:28瀏覽2070|回應1|推薦32 | |
﹝詹明儒《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
書名: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 作者:詹明儒 出版:臺北:前衛 日期:2023年3月初版
(一)開拓臺灣文學新境 繼2016年小型大河小說《西螺溪協奏曲》之後,詹明儒(1953-)創作不輟,於2023年推出30萬字重量級的《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臺北:前衛),充分展現資深小說家的剛強後勁,令人刮目相看。作者自言,小說書寫到一個程度,便會很想跳脫舊有模式,另尋創作途徑與意趣。此次詹明儒大膽進行創作實驗,期許自己在臺灣文學史中,鑽爬岀一條新路,在寫作手法上,由寫實主義改為魔幻寫實主義,蔡寬義稱之為「臺灣魔幻歷史小說」,錢鴻鈞謂這種形式、筆路為一種「敘事革命」,推崇詹明儒之不迎合市場,選擇追求小說的藝術性,確實深具開拓臺灣文學新境的實驗精神與勇氣。 綜觀《鳶山誌》,不只是以作者退休後長期居住的三峽為背景之歷史小說,其中也加入了神話、傳說、鬼靈、自然生態等元素,書寫史前臺灣北部的風物想像、臺北盆地的族群勾勒、古今天災人禍的肆虐現象、在地新舊住民的互動變革,以及歷代三峽人的共同願景,可視為三峽旅鎮的前世今生,也投射岀整個臺灣人的命運倒影。江明樹說這是「日久他鄉變故鄉」的深情書寫。 《鳶山誌》的敘事主軸是一名三峽作家,罹患了多重衝突、多層矛盾的身分錯亂症,包括精神分裂症、時間過敏症、疫病驚恐症、政治熱衷症、身世焦慮症、歷史強迫症、妄想症等。作家逃出恩主公醫院精神科問診室,茫茫然尋找解脫之道,其間他同時具有在地文史踏查者、鄉土寫作者、藝創工作者、童書插畫家、風箏製作者、生態觀察者、動物保護人士、畫家李梅樹等複合身分,也是情志複合體,卻又靈肉分離,或為神明或為遊魂散魄,乃至忘了我是誰,一頭栽入網遊世界,見證臺北盆地天災人禍的滄海桑田,融入扮演北臺灣原住民、唐山漢人、日本人、中國人等族群交逼的患難角色,不斷地變臉再變臉,令人驚嘆不已。 除了創作實驗在形式上的創新,《鳶山誌》最值得注意的是全書的主題意涵,即宗教信仰、族群關係和意識形態之多元包容。 (二)尊崇宗教信仰 傳統上,宗教衛道者強調文學的教化功能,藝術工作者則一直注重文學的欣賞原則。其實,文學兼具「教化」與「欣賞」的價值與意義。無論如何,文學作品承載了作者的宗教信仰或哲學,文學作品是否善美、偉大,應該依據作品內容中宗教思想的深度和廣度為其評估標準。詹明儒自謂:「宗教就好比人生的壓艙石,只要有神靈長駐我心,什麼風浪都能撐過去吧。」其《鳶山誌》之宗教內涵正是最值得重視的主題結構。 詹明儒無疑是多神論者,認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人未到,神先來,事未發,神已知,世間一切,冥冥中都有神佛存在。他仰望神明,有所謂「黃金仰角」,即四十五度,這看神是神、看佛是佛,看仙是仙、看靈是靈;並以道教外徵的三峽祖師廟為例,其兼具佛家的前身內涵,謂天道恢宏,萬法歸宗,人性提升到極至處,神佛自必合而為一。書中,算命師大郎先仔即於玄牒批註:「若因世道衰微嘆,你非我來我非你。不如無執這顆心,他成佛來你成仙。」總之,人們只能盡其在我,力行佛理,找回天理良知。 《鳶山誌》的仙公生壽宴,以及山林火金姑祭、山桐花祭,道佛眾神雲集,好不熱鬧,而且媽祖婆與日本天照大神成了好姐妹,作家不禁呼喚:「噢,媽祖娘娘,天照大神,我們共同的母親啊!」佛教達摩祖師和基督教先驅馬偕牧師惺惺相惜,達摩祖師留下佛偈:「同道啊,先到後到,終是趕到,此道彼道,都是好道呀。同德啊,此德行去,萬里天德,彼德走來,苦就是福喲。」連介於神鬼之間,人性若有還無,情志若無還有的精靈怪妖們,亦擺桌於露天的林蔭空地,別開生面的自成一區。其敬天地鬼神,由此可見。 此外,作者認為,所有神佛仙聖都是外來的,只有「血肉沃肥斯土、骸骨填實斯地、功德垂庇斯民」的有應公與有應嬤,才是在地命運相同的魂魄,才是本土命脈相通的底蘊。世人卻往往只知拜大廟,不知拜小祠,作者則敬鬼神而不分大小,同樣崇拜土地公、土地婆、地居主、有應公與有應嬤。 詹明儒說,自己的信仰更接近濟公活佛,即使放浪形骸,仍然保有佛心,虔信濟公之世事能忘便忘,謂:「何事,絕對忘不得?說破了,也無啥事啦。唉呀,就是記得吃,記得睡,記得生,記得死啦!」更有著寬大包容的胸襟,接納不同的宗教,以平等之心待之,由《鳶山誌》可以得證。 (三)促進族群融合 臺灣是移民社會,為了生存,歷史上發生許多族群衝突,遺留一連串的族群詛咒。以三峽小鎮來看,在四姓諸多齟齬和怨隙中,劉、蘇兩姓彼此結恨,痛下「互不嫁娶」的世代毒誓。如今那些販夫、走卒、街客,也許就是古老漳、泉、粵墾民,爭地械鬥倖存者的後裔,雖尚存傷痛昇華後的族群意識殘型,幸總能內化先民的血涙教訓,不再無事生波。 回顧三峽漫漫三百年來,總是漢人設禁,漢人闖禍,平埔族與泰雅族承當苦果。不過,書中平埔族的文仔嗹說:「我們有好人,漢人也有好人,只要心存善意,一切好說啦。」身上流著平埔族和泰雅族血統的王阿藷感嘆:「漢人要活下去,平埔人和泰雅人,同樣也要活下去呀。」大家不分族群,要相互包容。現在泰雅、平埔及漢人,早已三位一體,三族同命矣。 《鳶山誌》在族群融合與和解方面,除了漢人和原住民,還寫到臺灣割日之初,三峽隆恩河之役戰亡的軍曹櫻井茂夫後代來臺親善追悼,以及三角湧支廳長達脇良太郎從軍來臺時,犯煞病厄,獲寧冒洩漏天機之罪的大郎先仔指引,一本悲心,相互體恤,而能保住性命。再者,三峽蘇大興以臺裔日本兵身分,隨軍橫越臺灣海峽投入中國戰場,在清理戰場時,看到一名中國老婦撫抱著一名傷重少年,哭泣著,這位中國母親,形貌勞苦,體態佝僂,後腦杓盤著一團類似臺灣嬸姆的老髮髻,迎面一看,他油然一陣哀傷,恍如看到了一幅自己母親,日夜守盼在三峽家門的悲戚身影,怎不令人為之動容。最後,《鳶山誌》特別提到身後總是「拖著一抹半透明藍影」的李里長,他是江西老兵來臺第二代,已經在古鎮成家立業,落地生根,育有一對混血後代,因其母是臺中人,其妻是臺東阿美族之女。以上莫不象徵臺灣多元族群的相互包容、尊重與融合,可見作者維護臺灣社會祥和的苦心孤詣,值得讀者反思。 (四)超越意識形態 政治的對立與和解,是《鳶山誌》沉重的主題。算命師胡大仙勸告鄉土作家,最好能凡就凡,能俗就俗,儘量避開容易被人非議的政治話題。然鄉土作家仍勇敢去面對歷史的原罪以及意識形態的藍綠對立。 有史為鑑,歷史總是一再重演,世事總是一再反覆,整個臺灣最大罪源,就是各朝各代的存亡衝突,各世各代的原罪對立。面對歷史,人們的原諒和遺忘,卻是被刻意性遺忘或是被選擇性記取,如此反而造成難以化解的偏見。綜觀臺灣當今社會亂象,歸根結柢,往往涉及藍綠意識形態。眼看朝野惡鬥,族群撕裂,怎不令人痛心! 關於三峽人的意識形態,《鳶山誌》指出,三峽人早從草萊初闢的四野灰濛,泉、漳、客的分別械鬥,滿清、日本殖民的一片雜斑,壓縮成兩抹現階段,若有似無的藍綠遺痕,且藍中摻有一層半透明綠,綠中混有一層半透明藍,色調並不單一。所以說,三峽是半透明哀愁的旅鎮。作者特別闡述,所謂「三角湧藍」,又稱為鳳蝶藍,在歷史衝撞、時空破碎的年代,應該是一種想借用大鳳蝶美麗而脆弱的雙翼,努力讓夢起飛,卻抹上另一層淡淡哀愁的顏色吧?這層淡淡哀愁,也許間接附加在,吾人情志、身世、族群、政治、經濟的困境內,也許直接包藏在,世人生命悲歡離合的本質裏。進入二十一世紀,改朝換代已是臺灣常態,人們應抱持哀矜勿喜的心態。作者感嘆著,天空何時才能朗日高掛,五顏六色七彩並現,共同脫胎換骨為那道終極白光呢? 作家寫道,情志可互相指涉,靈魂能彼此投映,他跟李里長錯身而過,竟然發現自己的「綠影」,交疊在對方的「藍影」,瞬間彩染出,另一層更為明亮的「青光」;原來,藍綠光譜,也可以如此相互交映,好讓彼此身影,顯得更加清麗與輕盈。此說有其象徵意義,畢竟唯有放棄意識形態對立,相互包容接納,一起迎向未來,這才是臺灣唯一的出路,有識之士當心有戚戚焉。 (五)面對整座臺灣的天空 詹明儒有心面對整座臺灣的天空,以及整部臺灣的歷史,勇於實驗,力求突破,其創作企圖、野心、氣魄昭然可見。然小說最困難的是,如何說出一個好故事。當然,有了好故事,吸引讀者一窺究竟,還得有生活當基底,小說才不至於太乾。《鳶山誌》裏作者也現身說法,謂「有了時間、地點、人物、產物都還不夠,更需要一個精彩動人的好故事,一段刻骨銘心的好情節」。綜觀之,《鳶山誌》堪稱巨大工程,敘事圍繞三峽文史、生活與地景,並有從頭到尾貫穿全書的精神病患,隨心所欲地穿梭古今時空,乃至與神鬼極度互動,充滿幻覺,令讀者目不暇接。只是,整體言,缺少一個有衝突、有高潮、吸引讀者的故事,且場景轉換頻頻跳躍,情節銜接難以無縫,其敘事結構有待斟酌。 小說最後,作家回到家中,與對臺灣現況不滿的女兒徹夜議定留學事宜,他寬容下一代對時代、國家、社會的質疑,寄望子女「大可不必當烈士,但一定要當個好鬥士」。至於主題意涵對於宗教信仰、族群關係,以及意識形態的多元包容,顯示作者極其崇高的襟懷,構成全書的意義結構,也象徵著臺灣未來的出路與生存之道,在在發人深省。祈願有更多愛書人閱讀詹明儒苦心書寫的《鳶山誌》,走在三峽小鎮的天空下,慢慢感受「三角湧藍」的獨特魅力。# ──濃縮版刊於2023年6月《文訊》第452期
﹝詹明儒《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