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0 23:31:24瀏覽2283|回應17|推薦125 | |
法國導演路易馬盧依據童年時的真實經歷, 拍攝了一部二戰時期的故事-「童年再見」,以一個法國和猶太兒童, 在德軍佔領區寄宿學校的一段真誠友誼, 呈現那個紛亂的戰爭年代。劇中沒有血腥的屠殺, 也沒有對戰爭暴力的描寫, 猶太男孩最後因身份揭露被帶走時也只是安靜的順從, 在最後一幕回探好友時, 留下最茫然的、無助而令人難忘的眼神。 從孩子們純真的眼中來看世界, 卻對戰爭作了最有力的控訴。 2008 年以來, 波濤洶湧的經濟巨浪襲捲了整個世界, 人們不知節制地耗用資源以滿足過多的物質需求, 終究讓世界經濟在過度膨脹的信用夢幻中崩解, 也讓企業間採取無薪假與裁員的動作不斷。 在過去, 我所服務的公司, 我與諸多夥伴一起投注熱情與青春的地方, 一向是不裁員的, 而現在也開始以所謂的合議離職, 變相地要求考績落後的員工去職了。 我們有一位總是默默工作、不喜言談的同事, 雖是中階的主管, 但仍常把自己當成工程師, 不想與人爭功諉過, 也不擅長與上位長官寒暄來往, 只把自己當成部屬的 Leader, 而不願被稱為老板, 當部屬工作負擔太重時, 常會跳下去一起解決, 向上爭取資源受挫時, 也只是忍氣吞聲把責任往自己肩上扛起。在我們那兒, 談到 "Engineering Style" 可不是甚麼讚美的話, 通常指的是只會作分析計算, 不會揣摩上意, 不懂人情事故, 視野與整體考量不夠週全的伙計, 而這卻是他最常被指責的話。這樣的人在這波景氣寒冬中, 相形之下就很危險了, 雖然工作認真、勞心勞力, 但是work hard 卻沒有 work smart, 在競爭激烈的主管圈中, 考績不如人而老板又不挺之下, 終究成為這波人事解職中的犧牲者。 在被約談的當下, 沒有太多時間準備與收拾, 當簽下那份合議離職的文件後, 即被告知不要聲張, 不要讓過多的動作影響他人, 而且最好儘快地離開公司, 原有的工作無須交接, 沒有機會向伙伴道別, 當然也不會有送舊聚餐的歡笑與祝福, 考績是否公平的事他已不想多說了, 只在臨走前留下最無助與不捨的回望。當我看著那一幕時, 眼淚竟有忍不住奪眶而出的衝動, 這樣一位只是盡其在我、默默工作的人, 他會因為多留片刻而去破壞公司、影響同仁或竊取機密嗎? 在無情的人事體制下, 難道不能讓為公司多年付出的員工, 保有他一點最基本的尊嚴呢? 那回望的眼神, 讓我再次想到「童年再見」裡的那一幕, 在他靜靜地被帶走時, 留下無語而深沉的無奈。而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向他道別,「再見了! 工程師」。
背景音樂: Highway Back Home, Anuragi Piano Solo 圖片來源: 網路分享
「童年再見」: 1987 , 導演 路易馬盧 法國導演路易馬盧依據童年時的真實經歷, 於1987 拍攝了一部二戰時期的故事-「童年再見」,反映了一個法國兒童和一猶太兒童在德軍佔領法國時兩人之間的感情,很能引起歐洲觀眾的共鳴。 在納粹佔領法國時期, 主角朱利安辭別母親來到巴黎鄉間的一所寄宿學校, 認識了一位新來的波卡同學,波卡沈默寡言並常受到同學的欺負, 但朱利安發現他特有的數學與藝術天份, 也樂於與他為友, 並因而培養彼此深厚的友誼。後來朱力安發現了波卡原是一名猶太人, 朱利安保守兩人間的秘密, 不過波卡還是被另一名同學出賣而遭到納粹捉拿。在臨行前回首望向好友, 驚懼、惶恐與茫然若失的眼神, 留下令人難忘的經典畫面。 此片曾榮獲1987年威尼斯電影金獅獎、1988年法國凱撒影展7項大獎、1988年英國電影最佳導演獎。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