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06 13:37:20瀏覽1199|回應0|推薦12 | |||||||
談媒體 問:你怎麼看台灣的媒體? 答:媒體是整個歷史遺留下來的現象,台灣人民是有藍綠之分、外省本地人之分,在阿扁這樣一個很會利用綠、很會利用本土來搞政治本錢的,很容易就把分裂搞得更明顯;第二是阿扁把整個台灣封起來,不三通、不理美國,就把所有人困在這樣一個小地方裡面互打,所以媒體有明顯的藍綠,是歷史的遺產。 問:很多人覺得壹傳媒來台後,敗壞台灣的風氣,你同意嗎? 答:肯定不是敗壞啦!最少我們給了台灣傳媒很大的競爭力,也改變了他們的做法;其次,我們最好的是建立了一個沒有藍綠的媒體,這很重要。 問:但不代表要把屍體放在頭版吧? 答:我們也不是很多屍體放在頭版哪。你可以說這是sensational(羶色腥),也可以說很真實,也可以說我們對這個社會比別的媒體更關心,你要了解我們的生活環境、哪個地方交通意外多,要了解哪些是騙人的,哪些有錢有勢的人其實很醜惡……對整個社會而言,(我們)把黑暗的部分暴露出來,怎麼會是壞事。你們不能否認,我們在這個社會也很受尊重,最貴的報紙賣最多份,我們的雜誌也是賣最多,很多讀者爆料也是給我們不給其他媒體,對我們的信任多。 不是我們有本事,是他們習慣權威壟斷 你說壹傳媒做了什麼,我可以接受,但是有一點一定要正視的,就是壹傳媒真的改變了這裡的傳媒風氣、生態,以前你們的傳媒很權威的,目中沒有讀者的,現在可以這樣做嗎?就是因為他們還這樣做,所以給了我們很大的市場呀!做傳媒不可以目中沒有讀者,只想告訴讀者相信什麼、應該做什麼、什麼是對是錯,你是老大啊?你是我爸爸啊?我爸爸也不會這樣,傳媒不過是傳媒而已!以前的傳媒亂了方向。 問:你覺得媒體是艱困行業嗎?包括許多國外平面媒體都面臨危機…… 答:媒體沒有艱困,主要是台灣的媒體太長時間在一個沒有變化的壟斷環境裡面,突然間整個市場在變,他們手足無措。比方舊的幾個報紙要學我們,一定沒有我們做得好,然後又怕老讀者走了,兩頭不到岸,就死了。這給了我們很大的機會,我來的時候就看到這個,不是我們有本事呀!是他們太習慣了壟斷和權威。很多人搞媒體是為了身分、身段。 問:台灣壹週刊從開始時的二十萬份左右,現在掉到十三萬份,如何面對市場疲態?又,你在香港如何因應激烈競爭? 答:壹週刊一開始跌就是蘋果開始好的時候,現在重整壹週刊,希望慢慢做回十五萬份以上。我們是自己打自己,像《忽然一周》今年之內一定會來,你自己不打自己,遲早有人打你的。我們不可能進得去大陸,但是三通以後,我們還是可以有很大發展,台灣還是有很大的潛力。 媒體在香港競爭激烈,但有個好處是,因為競爭激烈,使我們要做革命性的改革。報紙受到網路的威脅只會愈來愈大,因此報紙本身一定要轉型成所謂兩棲的媒體,跨網路和平面。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一定要變,把網上跟網下的讀者都籠絡。轉型是很大的機會,因為我們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媒體。 談投資 問:港股漲了一大段,你有在香港股市投資嗎? 答:沒有,我的投資都在台灣,慘了。但是沒有後悔。這一年來少賺了很多,因為我主要是投資台灣的銀行股,但是沒問題啦,我的投資比較長遠一點。 問:你看好台灣股市的原因是什麼? 我看好三通會開放,股票我只買金融股 答:我看好三通會開放。台灣對大陸開放,美國就會對台灣開放了(指FTA),整個台灣那時才會開始走向世界。 問:除了金融股,你還看好台灣哪些股票? 答:我的錢不多,除了金融沒有了。我覺得金融很好呀,但價值被非常嚴重低估,我是玉山金的大股東,從來沒賣;建華金賣了一點點,但仍持有很多。銀行跟媒體是我進台灣覺得一定會好的兩個生意,以前媒體是國民黨的喉舌,一開放後沒有政府在後面一定很難做,所以能夠做得好的一定會好;以前銀行是國民黨的口袋,政治上要什麼錢就拿什麼錢,所以很多壞帳,但市場一旦開放,能夠做得好的一定會好。道理一樣的。 問:你還看好哪裡? 答:以前在美國的投資,現在放到這裡來,我在加拿大還有一些酒店;我私人超過一半的資產投資在台灣。不動產(公司購)我只買了一兩年,這裡買地很麻煩,一塊地七十五個人持有,一塊一塊慢慢買,一塊完整的地要買一年才買到,像拼圖一樣,很離譜的。三通以後台灣地產一定好的,在這裡(內湖)買地可以做工業、商業用途。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