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5/09 15:01:29瀏覽1512|回應4|推薦47 | |
母愛是可以在披頭散髮,蓬頭垢面中,自然流露。而父愛卻常藏在西裝口帶裡。父愛與母愛的分際就在這。 我寫(媽)這篇文章<請參閱媽一,二,完>的時候,幾度端詳小時候和媽在嘉義公園拍的相片。那雙腳上的布鞋,還是媽親手縫製的。看媽抱著像寶特瓶的我,可以確定媽臉上的笑容是快樂的。這種笑容在我的妻子臉上發現過。也常在公園,在車站,在機場,在許許多多的地方,看到作母親的,用驕傲,滿意,甜蜜,充滿愛的笑容投射在自己的小孩身上。那怕她的小孩再笨,再醜,再Special(身心有障礙)。 記得五歲時調皮的我,扮演飛天超人,從眷村的矮牆跳下摔斷了腿。媽好幾次推著竹編的嬰兒車,生銹的輪軸,變形的輪胎。嘰嘰喳喳,顛顛跛跛地走幾公里的山路,送我到陸軍醫院照X光,上石膏,拆石膏。 溫哥華住久了,特別懷念老家嘉義的陽光。在那陽光普照的早晨,天空是蔚藍的,路邊的野草是嫩綠的,空氣清新到可以聞到花草的香味。媽的笑容點綴著飽含陽光的晶瑩汗水,顯得格外燦爛,媽是快樂的。我們子女們覺得媽吃了一輩子的苦,沒享過一天福。曾試著追憶媽的歡樂時光多年而不可得,如今我終於頓悟,照顧小孩, 是病,是痛,是殘,是障,永遠是母親甜蜜的負擔,是驕傲的天職,母親的快樂就在其中。 幾年前,看過(禪說)中的一個楊黼求佛故事<以下摘自網路>... 話說古時候的楊黼熱心學道,他離開相依為命的母親,獨自到四川,想拜無際菩薩為師。在半路上遇到一位和尚,問道:「你要去那裡?」楊說:「要到四川找無際菩薩。」和尚再問:「你認識無際菩薩嗎?」楊說:「不認識!」和尚又問:「不認識!找他做什麼?」楊說:「聽說無際菩薩道行很高深,想拜他為師。」和尚說:「與其找聽說中的菩薩,不如去找真實的菩薩。」楊問:「那裡可找到真實的菩薩?」和尚說:「你現在回家,若看到有披毯子、反穿鞋子的人在迎接你,那位就是真實的菩薩。」 楊立刻急速趕路回家。到了家門已是深夜,他的母親聽到兒子的叫門聲,從睡夢中醒來,高興得來不及穿衣,隨手抓條毯子披在身上,匆忙中又穿反了鞋子,趕快開門迎接兒子。楊看到此情景頓時恍然大悟,從此以後他把母親當成菩薩般的尊敬,專心侍候、孝順母親,不再有外出學道的念頭。因為他已從母親對他的愛心,領悟出佛菩薩的大悲。 母親是塵世間的菩薩,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母親對小孩的愛是天生的,是沒有期待,沒有前題,沒有相對條件的。而父親(至少我是如此),對小孩的愛卻比較像後天的,受禮教,受社會價值觀所影響。我的小孩,每天放學回家,進門的第一件事(還沒養狗之前),一定是找媽媽分享學校的事。而老婆總是擺下手邊的工作,芝麻綠豆的事一樣熱絡的回應。到我這的都是他們"過濾"過,好歹也有個橘子,柳丁的分量,才值得一提。有個小傷,找老爸,他們也都知道Answer, 不是 You deserve it. 活該,就是自己去Manage,再加上: Be a man.像個男人好嗎? 父愛與母愛的分際就在於..母愛是可以在披頭散髮,蓬頭垢面中,自然流露。而父愛卻常藏在西裝口帶裡。。 母親節前夕,我用川震的一首歌的歌詞作文章結尾,這首歌原是逝去的小孩在往天堂的路上,寫給他媽媽的信。願天下像他媽媽一樣,遭逢喪子之慟的母親,能有所依歸。我加上最後倆句,也願天下像我一樣遭逢喪母之慟的遊子,找到停靠的港灣。 天堂的路有些擠
最後以網上搜尋的母親節的獻禮,獻給全天下的母親。感謝原作者,並祝全天下的母親..... 母親節快樂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