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人的苦旅
2007/04/05 18:33:24瀏覽127|回應0|推薦2
记得中学卧谈时,一位如今已久未谋面的伙伴叨念,自己考大学的意愿来自父母的企望,他们想以为光宗耀祖。言毕,附议众起。如果说上大学是一种选择,那么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很多人用20年以上的时间来求学,但其中更多的人只期冀用读书来换取学习本身以外的东西;读书被很多人视为生活乐趣,但其中更多的人读之亦然不读亦亦然。当读书亦被功利化之后,所谓文人又算什么东西?

文化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央的声音。文化是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被某种文化或思想所影响和左右着。创造文化的人有千千万万,总结提炼者,可谓之文人,继而集大成者,谓之巨人。当我们仰望那些巨人时,愧之深深;当我们企图步其后尘,欲图一知半解时,立时就会被唾沫淹没。此为文人之一苦。

所谓文人,需用纸笔记载自己的思想,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文字。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四类人。一为学者型精英人士,此多为利益所驱,服务于既定阶层;二为作家类匠人,此多鞭挞时政,为民疾呼;三为御用文人类,此多粉饰太平,钻营名利;四为普通文字工作者,此多清贫寡人,默默无闻。一言概之,这四类人或为人不齿,或为人不敬。此为文人之二苦。

易中天火了,但有人斥其媚俗;余秋雨渐登大雅,但有人言其孤高。鲁迅如果生活在新中国必然举步维艰;郭沫若却意气风发,撰诗批揭杜甫非劳动人民,君不见落魄之茅屋竟有三重茅?李白一生放荡不羁,游戏人间,终究穷困潦倒;苏东坡谨小慎微,勤恳做人,终究为当朝所弃,不敢近京而居。父辈曾教导,学一门手艺在哪都不吃亏,不要玩什么文字,那样容易惹火烧身,不能用来养家糊口。他们或许感悟,真正想做一个有风骨、能够悲天悯人的文人,是万难行得通的。此为文人之三苦。

当文人们释放自己的智慧努力为经济建设殚精竭虑时,是否为功利所累;当文人们埋首某个领域而闭门钻研时,是否为世俗难容。文章千古秀,仕宦十年荣。或许潦倒之文人们就是希望死后能站起来。追古论今,当一切的一切都被用功利衡量时,文人注定是一生苦旅。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t6969&aid=87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