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等了七年
2005/12/19 09:35:07瀏覽328|回應0|推薦2
 

等了七年


 人透過雙眼,聚焦於人世點滴;而心中思慮,也會經由「注意力」匯聚在關切底「議題」上。人們面對人、事、物時,往往因為聚焦錯誤、搞錯對象,而引發情感焦慮甚或價值衝突。

 類似〔不完美的完美〕一類的說法,就是個典型。男、女即令彼此情意綿綿,蓄意「包容」彼此;缺點仍然是缺點,不喜歡的部份,仍是不喜歡。女人受不了對方的煙味、邋遢、喜怒無常、到處留情;
並不會因為愛他煙味就不是煙味邋遢就不邋遢了...。男人受不了女人的虛榮心、小心眼、嘮嘮叨叨;更不會因為有了她,虛榮心就不虛榮,嘮叨就不是嘮叨了。

 人們所能做的,頂多是設法移轉「注意力」,在眼不見為淨的情況下,淡化對方缺點在自己心中所造成的殺傷力。這也是許多女人心中的痛,明明恨死對方的煙味,恨透了做不完的家事;卻還要對著鏡子欺騙自己:因為愛他,所以必須委屈的吞下一切。固然兩人的甜蜜世界,一直是心中首要順位;但累積的怨懟卻直線上升,就等那天一次暴發出來,再無情地了斷彼此。

 學會調整心態、用不同角度思索問題,都不該掩蓋了「事物本來面貌」。把對方的小缺憾放在一邊,注意力投射在所有美好的一面,固然可以增進兩人「共生」期限;但也僅僅止於無關痛癢的部份而已。現代人慢慢走出了只為對方而活的奴婢情結;
在意對方,就得坦然面對心中真正的感覺;將殘害雙方關係的因素,一一攤在彼此眼前,好好討論解決。而不只是把焦點放在刻意「扭曲」價值,委屈求全以維繫雙方的「共生」關係。

 「缺點就是優點!?」,無寧是自我欺騙。拙作「不完美,就是不完美」2000年在夢寫家發表時〔夢寫家已改版,本篇與本人多數舊作一樣未重新投稿〕引來文友pizicato兄蒞臨討論,『只有當我們不再將焦點放在對事物的詮釋上,我們才可以還事情一個本來面目,而對事情的本身做出合宜的反應。』與本人原意相符。心理學,是大學時少數能引我注意的學門之一;建議大家有空時,不妨多參考一些心理學相關知識,對人際關係及處世心態會有不少助益。

 為了讓大家對「心靈之鏡」聚焦錯誤乙事,有更深刻的認識,在此謹以夢寫家文友滴兒(Dear)2000年力作《無言的結局》中女主角為例〔本文據稱是依真人真事而寫,大意是說:「女主角與弟弟、男友同赴海濱戲水,弟弟因挽救溺水的男主角而丟掉性命,女主角因此自責多(七)年。...〕,傷心事件「過去」七年了,女主角仍不能忘記,一再罪責自己,若不是自己,弟弟便不會出現在事發現場,都是自己的錯...。想必不少親朋好友,都曾委婉勸說:事情過去就過去了,想開一點之類的話。奈何當事人,只要心中思及,總是不由自主地聚焦在「自己是事件起點」之上,而陷入「永遠無法彌補」底旋渦中。其實女主角忘了:把焦點移往弟弟急急游向「姐夫」身旁,當時心中強烈的意念:「姐姐一生的幸福、快樂,是我無論如何,使盡了全身氣力,也要去維護的。」,弟弟的心願,姐姐過了七年還不能體會嗎!?焦點擺錯了位置啊!弟弟犧牲寶貴生命所要完成的心願,現在只剩姐姐有能力去完成了!姐姐,姐姐卻還停在原地。

 世間多少憾事,都是大小痴人兒錯置了「心鏡」焦距所致。但願當事人能及時轉移「心鏡」聚焦位置,以成全弟弟「等了七年」的心願!?

 --------------------------

 後記:

 本文可視為不完美系列三。人的情緒問題,當然只有自己能夠解決;不是教她淡忘,反而是請她去回想,更加注意弟弟當時的「心意」。若不是這份心意,就不會有急急救人的舉動。

 現代人有很多犯了臨床上稱為「憂鬱症」、焦慮、精神官能症等等,大都是無法有效處理情緒所致,而原因多半是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某些自己已經無法去改變的事情上。反而不去試試看,自己還可以盡力的部份。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yamboy&aid=12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