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2/09 10:21:12瀏覽369|回應0|推薦0 | |
談情不說愛(二) 甜不辣妹,秋節愉快!月圓人未緣底滋味難免落寞,但也因此免去人情刁擾;今晚雖沒有97年中秋與全食相遇的高張情緒,總算雲開見月免掉中秋賞月餅的尷尬;紅酒配玄桂,也是不錯的人間味。
台東都蘭灣附近常見人群弓身俯拾,海灘上到處貝石,撿撿貝殼沒什麼稀奇;找到都蘭山脈沖刷出來的藍寶石,才教人神情雀躍!就如流星雨或慧星來訪時,有人專程南下找尋理想聆賞地點,就為了一生一次的相會;也有人聞所未聞.毫不在意;珍貴與否,或許相聚底剎那自有感受。 懂得珍惜當下,很令人欣賞;但也不能以此阻絕人們追求心中夢想。往往人們口裡談到我愛XX的時候,其實最愛的是自己及己身感受。大學時室友交了位中文系女友,大家湊熱鬧幫忙鑑識一番,都覺得他眼光很好。一段交往後,室友「拋棄」了她;當時大家都非常氣憤他的『負心』。思路暢通以後才驚覺:錯的是我們。就如報上不時現身的桃色糾紛,局外人甚至局內人(善意第三者)都無權過問。 當人們發現可以讓自我發揮『愛的本能』之理想目標,竭盡心力以後,總會不自主地企盼對等的獲得『回報』→公主(王子)的甜蜜回吻;這或許是所謂『愛情』中最讓人心悸的部份吧!愛到最後,漸漸發覺:真正愛的是『關心』自己的他,『在乎』自己的他,無怨無悔的他;原來還是愛自己多一些。當然也有部份人是愛上自己無私的『真愛』,多麼『偉大』的奉獻情操,越是遭受打擊,就更堅定心中悲劇英雄的滿足感。我想這兩種人都不懂得:真情無須期待,也經不起期待。 當你感到自己願意為某人或某事付出,就只是你願意而已,是否因為自己付出而使週遭時空有所變遷,是不能多所期待的。毫無動靜是『應有』結局,若偶有回應,就以欣喜心情迎接吧! 現代人常把交友,言情當成商場競爭;不但講求效率.投資報酬率,還天真的以為付出籌碼,就得收回代價。一天到晚忙著計較:誰比較關心誰?誰的愛多一些?連婚姻也成了法律上的特殊契約行為(而不是情愛的自然延伸),『愛』成了牽絆彼此的天羅地網(而不是相互吸引的自投羅網),人間悲劇多半不是偶然! 兩人世界並不存在因果關係,如果你愛就只是你願意,他愛也只是他願意,誰都沒有權利多要求(期待,約束)對方。兩情相悅的可貴,正如不同樂器間的共鳴;但人畢竟不是樂器,共鳴不可能時時存在.永不變調。是否兩人會繼續『願意』下去,或是忍受『慣性』定律,都不該是情感存續與否的理由。天上辰星,亮,就是亮了,滅,就是滅了,不必哀憐,別問理由;愛情也是如此。別說什麼應不應該,悔或無悔的話語,愛情只是一種『情緒』,來就是來了,去就是去了。 聽起來似乎有些殘酷!(生命也是如何),但冷與熱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收放之間就看彼此如何互動。或許妳會認為:我只是試圖藉此說服妳,撩撥妳的情緒,或許是,或許不是。沒認識妳以前,這些觀念就已成形;很少與人談到這些,因為解釋起來很難三言兩語痛快解決。妳來信中,一直傳達妳和他感情很好的訊息(想說服我或是說服妳自己?)。男女往來,雖不能用比較的觀點,但也不能用『版權所有』的概念。撿不撿貝殼,重點不在貝殼,不在撿了幾次;而在那引你『動手』俯拾的心悸,那才是人間情愛的動力。 談到自負,離開大學以前或許是吧!從小不必為任何考試煩惱,即使高中時『躺著看書』,填志願時還是只有公立學校身影。大學時少有教授能引起我上課動機,球館成為我最常去的地方;往往期中考前才能見到我的身影,考前一個晚上k下半本(厚厚的)生硬書籍是常玩的把戲,有次就這樣拿了98分,差點氣炸那些準備多時的同學,當時真是頗為得意。直到我『遇見』莊周,認識佛洛姆後,我才了解什麼是真正的「知」。 即使就讀博士班,人們『研究』的不過是前人已有結論的成果(或有充足脈絡可尋),讀『懂』了是應該,『不懂』是理解力有問題吧!但是理解與了解之間,卻是天差地別!往往直接接收他人結論的『知』,只是間接『經驗』的累積,少了驗證,缺乏過程,想真正了解,還差得遠呢!從前唸書時,馬德里.西班牙歷史,不也曾朗朗上口嗎?一趟西班牙之旅後,雖然還是不免走馬看花,比起從前是否體會更多?但談到『了解』,還是很遙遠吧!世上所有知識領域,不都是如此嗎!諾貝爾獎得主也只是在其專業領域上比妳我更進『幾步』而已,現今吹噓不已的所謂『高』科技,都是未來『古老』.『落後』的破理論。智能反應快捷.音感敏銳.肌力驚人.彈性特佳等等先天秉賦並不值得炫耀。所以相對而言,喬丹.王菲.愛因斯坦....就不如 Miro 豐饒創造力的價值。 文字直接反胦人的思考模式,有沒有價值,在於能不能於人們『咀嚼』後,發酵養份供其吸收,正如數千年後,我之『問候』莊周。我留下的字句,也許可以發揮些微作用,多年以後,見証妳我的這一段存在。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