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25 14:57:50瀏覽536|回應3|推薦11 | |
UDN一位德高望重的格友曾經指責一位本省吳姓作者“販賣苦情”。這位吳姓作者的作品,一直是為底層老百姓發聲,悲天憫人著稱。他曾經寫過,一個讀過書的人,不能以學問欺負沒有讀過書的人。他一直都用很言辭犀利的作品反K黨,但他說的很有道理,文筆又好,又會講故事,不但製作電影,廣告,還自己出演。是我非常欣賞的“品質保證”的文化人。但是呢,自從D黨執政開始,他好像就非常安詳,滿意社會的一切。所以UDN那位格友的指責,非常有道理。
之所以要提吳姓文化人,主要是給今天要介紹的伍綺詩做鋪墊。她是一個亞裔第二代天之嬌女,但仍然販賣亞裔家庭“黑暗”的文化面而出名。我覺得她是一個很做作的人。看她怎麼說寫作:
“「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说的全职女作家的标配,伍绮诗在三十而立时就实现了,如今和丈夫、儿子一起生活在马萨诸塞州剑桥。从职场回归全职写作,没有了生计的顾虑,写作仿佛一个无边自由的游乐场:「有一段时间,我必须嚼着瑞典小鱼软糖、喝着樱桃可乐才能写出东西来。有时习惯于喝一杯很酽的伯爵茶,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秘诀。无非是坐下来,重新读读我前一天写好的东西,然后让故事继续下去。」除了日常的小说创作,伍绮诗习惯于从经典作品中寻找灵感,每一次重读,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杀死一只知更鸟》《麦田里的守望者》《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基督山伯爵》等都是她手边书。”
她很懂得掌握華裔女性的心理,尤其是哪些已經讀了常春藤名校,在全美大企業工作的女性 -- 她們都已經走到了很多本地美國人都沒有走到的高度,爲什麽就走不上去?最后她們將這些歸咎于原生家庭的不過關。開始氣憤自己的父母,鄙視他們的軟弱無能。等等。等等。
她寫的《無聲告白》,其實是很符合政治正確的 -- 亞裔在美國就是抬不起頭,爬不起來。
方方日記都可以被捧紅,她的小說也一樣。
再後來寫的《小小小小的火》,其實是一種鼓動 -- 鼓動亞裔對自己文化的否認。這次把各種人種的女性都加進去,其實也是一種政治正確 -- 讓女性們忙著搞女權,吃飽飯沒事干的精力全耗費在自我反省女性的權利,就沒有精力去搞政治革命。
寫日記的方方的生活水平與其收入極度不匹配 -- 包括數千萬人民幣的豪宅,旅行等等。吳姓文化人因自己的才華改善生活原本是我們的榜樣,但生活富裕之後全然沒有感謝政府與社會,仍然販賣著苦情,就有點交代不過去。而現在這位很愛賣弄西方詞彙如“瑞典小魚軟糖”,“櫻桃可樂”,“伯爵茶”以及著名美國經典小說的亞裔作者,一樣販賣上個世紀的華裔的無奈而數鈔票,心中絲毫沒有對華裔家庭在美國生活階級流動的不易的感觸,華裔社群的成長的感動。或許她很清楚,華裔社區的成長是非常緩慢的,不如販賣華裔的負面才是一條康莊之道。
銷售人血饅頭,收割總是滿滿的。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