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士特索瑞
說到「稱謂」,可以說是人生一個成長的縮影。
以前小時候常常到我媽工作的工廠幫忙打工,我年紀最小,大家都叫我:「阿弟」。幾乎專科五年每個寒暑假都在那裡渡過。「阿弟」之稱,一直伴隨我到20歲,到了十七、八歲時,真的不喜歡這個稱謂。很想跟他們說:「我長大了,不要再叫我『阿弟』了。」
當兵時以及剛出社會時,大家同僚同事間都習慣用「姓」來叫人,例如有人姓劉,就叫做:「劉仔」,有人姓楊,就叫做:「楊仔」(好像羊),我姓「杰士特」,我被叫做:「阿杰仔」。可是,到外面和客戶接觸,我會被叫做:「杰士特先生」或「杰先生」。第一次被這樣叫著,心情上覺得蠻……..『長大』的。習慣之後,我也會稱別人:「某某先生」、「某某小姐」的。
我後來又插班進大學,那個班上已經有三十個同學等著我去認識,我實在記不起來他們每個名字,有一次要叫住那時的班代,我只知她姓蔡,忘了名字,情急之下,叫了:「蔡小姐!」我們班代楞了一下說,「杰先生,有什麼事?」
套用一下廣告詞,「那時,真是有夠尷尬!」大學的同學間都是稱「名字」,所以王小明,就叫「小明」,李大華,就叫「大華」。那我呢?就叫做「索瑞」。後來我又當了幾年的代課老師,所以又一段時間我被稱做「杰士特老師」或「杰老師」。
在家裡呢?哥哥姊姊的小孩大多唸國中國小,被叫「叔叔」、「舅舅」、「姨丈」的,也倒還習慣…….,但是……
有一天的午後,我自己一個人在東豐自行車道騎著腳踏車。因為不是假日,所以沒有像菜市場一般擁擠,只有偶而相遇的兩三人群。騎到石岡水壩的入口前,有一大段爬坡道,我氣喘吁吁地騎了上來,因為上坡所以特別用心踩著踏板….隱約聽到:「阿伯!請問….」一個年約高中生的年輕人喊著,我沒有理會,繼續我的上坡。對方提高音調:「ㄒㄩ~~阿伯!請問….」我左右看了一下,沒有旁人,肯定是在叫我,停下腳踏車,轉過頭來說:「我有這麼老嗎?」那個年輕人看了我一下,愧疚地說:「不好意思,叔叔…請問后里馬場是這個方向嗎?」
我當然有告訴他,他完全走錯了方向,要往回走,回到起點,往左邊那條路才是往后里馬場的方向。只是心中真是不….ㄕㄨ尢ˇ,生平第一次被一個高中生叫「阿伯」,我看起來真的有這麼老嗎?想起來昨天被推銷信用卡,那位小姐還稱我「這位大哥~」呢。
更慘的一次。正當我在午睡片刻,才剛入睡,電話鈴聲就響起,心不甘情不願地抓起電話筒「喂!」的一聲,可能睡覺的關係,說話的聲音有被擠壓的感覺,電話的那一頭,楞了三秒鐘傳來很緊急的聲音:「阿~~公,阿~公,我出代誌啦!嗚~嗚~」(旁邊還有打人聲,哭聲)我也楞了一下,正待要說:「乖孫子」之類的話時,對方自覺判斷錯誤,很快就掛掉電話。
天啊!生平第一次被叫:「阿公~」這應該是我目前最老的稱謂了。還蠻懷念被叫「阿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