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安/助理教授
台灣號稱步入已開發國家,所以如果一個縣市連幾10個資優生都找不出來,那真是教育的可悲。有了資優生之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人才的培育,而人才培養必然涉及教育資源的分配。可是這幾年來,國家窮了,加上教改人士以民粹方式操弄經費的議題,在社會上誘導出資源齊頭分配的論調,遭殃的不只是這學期補助遭刪除的國立高中音樂班。
不久前,某基金會指稱部分縣市的數理、語文資優班是變相能力分班;但教育部又說要推動「菁英班」,說是要網羅頂尖的數理人才加以培育,已經讓敏感的數理資優班家長嗅出經費大挪移的前兆,甚至開始把小孩轉學到會開班的縣市去。
以嘉義縣市為例,嘉義市教育局打算廢除國中資優班,改在各校普設所謂「資源班」,表面上,更多學生可以共享資源,可是資源稀釋的代價卻是砍掉雲嘉地區辦學最優秀、獲獎無數的數理和語文資優班;嘉義縣則在幾所美術、音樂資優班招生困難的當頭,要開辦新港藝術中學。政客把左手的錢拿給右手,教育的前景卻沒有變得更明朗。
目前資優班的教學當然有需要檢討的地方,台北的建中開班教拉丁文,可是南部有英語資優班的老師要求學生看哈利波特,一學期竟然看不到10頁!目前教育部提供給資優教育的支援不足,除非老師充滿理想與熱忱,很容易就放牛吃草,家長以為上了幾堂才藝班似的科目就算是資優教育!嘉義市就有國中資優班畢業生考不上高中,竟然是敗在專業科目的荒唐事。
目前多元入學的制度,弄得資優生只要靠一兩科就可以升學,不少短視的家長把這一兩個主科當成升學的「巧門」,自己想放棄其他科目也就算了,甚至干預整個資優班的教學,結果資優班學生反而喪失了考普通科目的能力。如何在全人教育和專才教育中拿捏,值得省思。
【2005-10-07 聯合報 C7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