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呈現多元民主訴求結果之選舉
2012/01/15 03:42:59瀏覽613|回應0|推薦1

/解構年代公關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劉建鄰

2012年總統大選、立委區域選舉及政黨立委不分區選舉結果出爐。筆者認為,選舉結果等於已經呈現筆者選前就說過的:多元民主聲音訴求。

2012選舉非常緊繃,筆者選前就認為,這場選舉不論那一個政黨勝選,得票數都將不會大贏對手。主要原因在於執政者即使可以當選,這三年多來,已經失去很多民心。在野黨若可以當選,雖然提出訴求也某種程度代表民意,但卻無法全面性讓更多台灣人消除疑慮、得到人民信任。

天氣很好的情況下,投票結果出爐:總體投票率卻只有七成多,等於偏低。這樣的結果等於說明了許多不出來投票的中間選民或非中間選民對所有候選人都無法信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雖然贏得大選,得票數不如上屆;這樣的結果,也許也應驗了國民黨這三年來失去許多民心的說法。

國民黨為何贏得大選?馬英九在選後說:人民肯定他在清廉、經濟及兩岸關係上面的努力。對於這樣的說詞,筆者認為,馬英九此次選舉除了在兩岸關係(九二共識)及發展經濟議題上大打安定牌得到選票,還延續上次總統大選反貪腐的訴求,得到一些選票。

馬英九可以說還在享受紅衫軍反扁、反民進黨、反貪腐訴求的成果;在這場選舉開始,就訴諸人民:希望再看到過去八年貪腐的民進黨再回來執政嗎?選舉結果證實,反貪腐這張牌雖然不像四年前那樣有效,但似乎有發揮相當的效力。選舉結果似乎證實,許多人民害怕過去貪腐、不與對岸協商的民進黨再回來執政。

反觀民進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雖然敗選,但得票結果也呈現了將近一半選民訴求。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原本宣佈要參選總統時,國內及國際上許多人期待看到蔡英文是不是有不同於馬英九的政策,結果卻都沒看到。從這場大選開始,蔡英文選擇從台灣最南端出發打選戰;這樣的打法,似乎想先鞏固中南部選票,再往北部進攻。

選戰一開始,蔡英文就提出要:公平正義的訴求。後來又提出跟進筆者等相關評論:不要白色恐怕及不要看到執政者爛用國家資源及國家機器等訴求。這些訴求可能都得到了許多選民支持。

到了離選舉大約兩周,出現了企業支持「九二共識」等訴求,蔡英文也跟進筆者相關評論,提出主權訴求及議題:質疑中共提出九二共識的內涵及目的是要在經濟及政治上佔台灣便宜,甚至想要統一台灣。這樣的議題確實有正當性並得到許多選民支持。

只不過,在此時,人民問蔡英文若執政是否會維持兩岸現在的關係,蔡英文卻只說會概括承受。這樣的說法,蔡英文可能會讓許多人民擔心她是否有很好的兩岸及經濟發展政策(蔡英文的十年政綱確實讓許多人看不到實質內容)

再說親民黨,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雖然只得幾十萬選票,但卻拿到政黨立委不分區選舉選票超過5%,可得到政黨補助款超過上億元,成為立法院另一黨團。選前筆者也質疑,親民黨宋楚瑜是否與李登輝合作,要與國民黨談立法院長或行政院長的位置。新黨黨主席也跟進這個說法。

對於宋楚瑜參選總統,許多人認為,宋楚瑜會瓜分泛藍軍的選票,甚至有媒體說投宋楚瑜就等投蔡英文。選舉結果似乎說明宋楚瑜並沒有瓜分到國民黨馬英九選票;泛藍軍總統大選選票,似乎最後真的集中投給了馬英九。

選舉結果似乎也說明2000年總統大選兩組藍軍候選人可能瓜分了選票,最後被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的結果沒有再度出現。筆者認為,這樣的結果的主要原因在於2012的親民黨沒有足夠的資源如2000年可以成為選舉第二大品牌(親民黨得票數在2000年第二高),來讓民進黨魚翁得利當選。

在沒有足夠資源情況下,2012年親民黨如何打選戰?有人說親民黨是在搶反馬的票。筆者認為,可能不只是如此。選舉結果而言,筆者認為,親民黨總統及政黨立委不分區選舉選票超過5%票源在於:中間選民選票(同時反馬及反蔡的票)、泛藍軍選票(反蔡票或肯定馬英九反貪腐的票)及泛綠軍選票(反馬票)

筆者認為,2012年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巧妙地運用「區隔文宣」訴諸選民,雖然總統大選似乎被藍軍棄保,雖然打「區隔文宣」有時會讓選民感到衝突,但是,筆者認為,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可能是三位總統候選人中口才最好的,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也許針對每一個區隔選民市場,打馬、打蔡,都能講出人民心中的話,等於提出許多具正當性議題之訴求。

至於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原本預估至少有一百五十萬票,為何只拿三十七萬多?筆者認為,親民黨雖然同時拿到中間、藍軍及綠軍的選票,但是,拿的票只是較少數中間選票及淺藍及淺綠的票。

 

這話怎麼說?筆者認為,親民黨總統大選原本的選戰策略若如黎老大所言:不讓蔡英文漁翁得利,基本上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可能本來就認同被泛藍棄保。

 

另一方面,宋楚瑜從選戰開始就砲打馬英九,並接受泛綠媒體採訪。在這樣的情況下,宋楚瑜基本上不會拿到深藍的選票(沒有強烈批綠或被歸類與綠靠攏,可能得不到深藍選票),而且還會拿到某些綠營的選票(批馬並接收綠媒體採訪,自然會得到綠的選票)。

 

因此,這樣的選戰策略若持續下去,不論是有意操作,或是自然形成,親民黨終究可能是瓜分了綠軍蔡英文的選票。而不是瓜分了藍軍馬英九的選票。

 

但是,為何筆者說是拿了淺綠的票,而不是深綠的選票?主要原因在於,宋楚瑜批馬的力道還不如深綠政黨(如台聯)。(宋楚瑜沒有如台聯質疑藍軍馬英九是否要中共統一)

 

又為何筆者說是拿了淺藍的票,而不是深藍綠的選票?主要原因在於宋楚瑜雖然有批評民進黨,但卻沒有如深藍政黨批評綠營民進黨是否搞台獨或者說不清楚的台灣共識,或者質疑民進黨會不會再成為過去八年貪腐的政黨。

 

親民黨若拿不到深綠選票(必須大力批馬)、深藍(必須大力批蔡),加上中間選民投票率不高,或者訴諸中間選民議題還不夠,親民黨總統大選及政黨票自然不會像第一、二大黨那麼高。

 

上述選戰策略與狀況,可能就是親民黨總統大選只拿到三十七萬票,但政黨票卻還能超過百分之五的原因。

再說台聯黨。台聯黨政黨立委不分區選票超過9%,可得到政黨補助款超過近兩億元。筆者認為,這樣的結果的原因在於:台聯黨李登輝提出與民進黨相同之主權等議題之具正當性議題。

對於新黨及其它參與政黨不分區立委投票,為何立委不分區選票都不到5%?筆者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議題操作與訴求。舉新黨來說,新黨選前一直強調:藍就是藍。綠就是綠。新黨也許某種程度助長了泛藍軍總統大選的棄保效應,但新黨不分區立委投票率,卻不如同樣強調選舉顏色版塊的台聯黨(新黨強調泛藍,台聯強調泛綠,新黨卻政黨票比台聯黨少很多),及不一定特別強調選舉顏色版塊的親民黨(親民黨不一定特別強調泛藍卻可以拿超過七十幾萬票的政黨票)。

筆者認為,議題操作與訴求,是2012總總大選、立委區域選舉及政黨立委不分區選舉的重要因素。議題操作與訴求,要能打動人心,不是講煽情的語言,是要提出具正當性的作法與訴求才能達到效果。

2012年總統大選、立委區域選舉及政黨立委不分區選舉結果。沒有一個黨大勝。每一個政黨都提出了某些具正當性的議題,也同時被人民感到某些疑慮與不信任。等於已經呈現多元民主聲音訴求。

老天等於再給馬英九一次機會。但不代表只有贏的政黨之訴求才是有民意基礎。希望朝野政黨今後真的能協商或合作,採納全體人民的意見,不再只為己黨之私,共創台灣未來。

2012/01/16於聯合報首頁 國內要聞 / 專家觀察剖析 推薦:

解構年代公關顧問有限公司:http://www.bobotimes.com.tw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botimes&aid=6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