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0 17:33:39瀏覽239|回應0|推薦0 | |
評:寄望能提出有效的引導對策!但更希望能鼓勵產業退休人士返校分享職場經驗更實際!更快速!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陳智華/台北報導】 2012.12.18 02:57 am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昨天在全國科技會議中表示,台灣學術評鑑太過強調SSCI、SCI論文數及獎牌等量化指標,並未考慮社會需求,使產學分離。他認為應建立更完善、多元的評鑑制度,不要一味追求論文數量或排名。 許多與會專家抨擊國內學術評鑑制度,工研院電子所副所長詹益仁說,他曾幫忙評鑑五年五百億大學,發現績效指標就有十幾個,論文分等計分,專利也分台灣、美國、大陸等量化,簡直「走火入魔」,令人懷疑台灣是不是充滿KPI的社會。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也說,第一次聽到學校評鑑要看KPI,他「很驚訝」。研究計畫提出來後,評鑑應是檢討錢的使用有沒有達到目的,不是先訂一套評鑑方法、看有沒有達到目標。量化指標是最糟糕的,也不希望台灣產業「看不到遠景」。 翁啟惠指出,台灣專利卻只有材料、奈米、半導體及數位科技等方面領先中國與南韓。但環境科技、食品化學、藥物、通訊、控制、光學、土木、機械工具及醫材等領域,都是南韓領先我國。 另外,國內專利發展與學術之間的關連性低,導致產業發展須仰賴外來技術。台灣每年政府、民間的科技預算共約新台幣四千億元,政府科技預算一千億元;但去年台灣引進技術付權利金、商標費用支出,就高達約台幣一七四○億元。 另外,分析期刊論文與專利的關聯度,台灣二○一○年僅八‧一三個百分點,世界平均則有十六‧一八個百分點。顯示我國產業多依靠外來技術。 教育部長蔣偉寧則表示,過去學術評鑑、校數評鑑原本只是訂基本門檻,後來卻變成以門檻當成追求目標,未來會做調整,傾向用「自評」來評量。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