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宴會專案管理:餐宴用酒安排實務
2012/06/21 22:17:04瀏覽4560|回應0|推薦6

宴會專案管理~餐宴用酒安排實務

(作者:睿呈 知書也達禮~禮賓工作會客室

 

警告: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未成年請勿飲酒。

----------------------------------------------------------

 

「吮玉液兮止渴,嚙芝華兮療饑。」

漢朝 王逸《九思·疾世》

之前本部落格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宴會專案管理」實務,其實,宴會除了對餐食準備需要仔細考量之外,還有另一部分需要費心「斟酌」的,便是「酒水」的安排。說是「酒水」,實際上是指「用酒」及「其他飲料」的準備,這方面對宴會的辦理來說,可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裝扮工作」;特別是「用酒」的學問,如果妥為安排,可謂餐宴增色不少,還記得舉辦餐宴的目的,不就是「賓主盡歡」嗎?所以「用酒安排」就是屬於餐宴中「助興」的角色,也是宴會氣氛的「催化劑」,如果談到「餐宴辦理實務」,「餐宴用酒」的相關工作與經驗,也必須一併說明才算完整。

一、有關餐宴專案中對酒類應有的基本認識

一個辦理餐宴的負責人,除了對於菜色的安排要有當的知識,同樣的,對於餐宴用酒也必須要有基本的認識。否則,準備不對的酒不但浪費了桌上佳餚,減少了味覺的享受,如果在較為正式的餐宴中,更可能被賓客解讀為不懂品酒用酒,少了一種款宴檔次,對餐宴禮賓實務來說,花了錢還達不到餐宴效果,真的是一件很冤枉的事。

因此,餐宴的主辦人對酒一定要有一些基本常識,才不會貽笑大方。首先,本文先說明酒的初步分類,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1發酵酒 :顧名思義,便是將釀酒原料經發酵後,產生的發酵酒液直接取用,或者經過壓榨及過濾等等程序後所製成的酒;一般而言,酒精濃度多在20%以下。 此種酒類舉例來說,如果依照酒類原料區分,常見的有:

     1果酒:例如紅葡萄酒(Red Wine)、白葡萄酒(white wine)、梅酒等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所謂「氣泡酒(sparkling wine) 也是屬於「發酵酒」的一種,酒精度從814%,富含二氧化碳,用白葡萄壓汁後,在發酵中途就先裝瓶,在瓶中完成第2次發酵的作用,而且自然產生的二氧化碳就保留在瓶中適飲溫度為5-10。氣泡酒中最有名的,就是「香檳酒」(Champagne)。依據法國政府規定,只有在法國「香檳區」(Champagne)出產的汽泡酒,可以稱之為「香檳酒」,其他地方的只可以叫做「汽泡酒」(sparkling wine)

2)穀物酒:例如啤酒(原料小麥)、清酒(米)、小米酒、紹興酒、花雕酒、黃酒等等。

 以上英文多以”Wine”稱之。

 

2蒸餾酒:這是由上述的「發酵酒」再過經「蒸餾」的程序製而成,酒精濃度多在20%以上,酒性較烈,英文多稱為”Liquor””Spirit”。例如:高粱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 (Vodka)、龍舌蘭酒(Tequila)、蘭姆酒(Rum)、琴酒(Gin)等等。

 

3合成酒 是在蒸餾的過程中,或是在蒸餾之後添加一些香料、果香調味、藥草等的配方製成。例如:蔘茸酒、薄荷酒、烏梅酒、五加皮、紅麴葡萄酒等。有時蒸餾酒加上各種口味的調味,也稱為「利口酒」(Liqueur)。

二、有關餐宴專案對於酒類使用安排實務

在本文所討論的是以國際間的正式餐宴為例,一般而言,可以將餐宴過程的酒類使用,區分為「餐前酒」、「餐中酒」及「飯後酒」: 

1、                餐前酒(Aperitif

   約在開宴前30分鐘飲用,如威士忌(Whisky)、雪萊酒(Sherry)、馬丁尼(Martini)、琴東尼(Gin and Tonic),等等的酒類。正式宴會有時安排餐前酒會,也就是讓先到的客人有機會互相認識聊天;餐前酒會除了以上所說的純酒類,也常會用這些酒當成「基酒」加上果汁、汽水(Soda)、薑汁汽水、通寧水(tonic water)等等調製成為「雞尾酒」(Cocktail),或者將相關的材料皆調在一酒缸裡,而成為「潘趣酒」(Punch)。準備餐前酒的作用,除了製造開宴前讓賓客相互認識社交的功能,飲品本身也幫助促進食慾的作用,為宴會營造氣氛有相當的幫助。在餐前酒會上,也會提供一些開胃小點心,例如像是小餅乾、洋芋片等等零嘴,而對於不喝酒的人,也會供應一些軟性飲料,例如可樂、汽水或果汁等等飲料,當然想喝礦泉水也是可以的,另外在歐美地區也常見供應氣泡礦泉水,只是對國人來說,可能就喝不太習慣。


2、                餐中酒(table wines

   曾經有句英文銘言:A meal without win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意謂「食中無酒,猶如一天中不見陽光」,可見餐宴中佐酒的重要性。對於餐會正式開宴後的用酒使用,就是所謂的「餐中酒」(又稱之為「席上酒」)。

   在西式餐宴中,餐中酒主要以「葡萄酒」為主,而葡萄酒又可分為「紅葡萄酒」(紅酒)與「白葡萄酒」(白酒)。大致上來說,如果餐中有牛肉、羊肉或豬肉等紅肉類,則佐以「紅酒」;如果是有「魚肉」等海鮮類或雞肉等白肉菜餚,則搭配白葡萄酒,對於「葡萄酒」的種類與品嚐,現今早已經成為一項「顯學」,書籍汗牛充棟、品酒課程比比皆是,這是另外一項專業領域,在本文就不加以贅述。

     餐中酒除了紅、白葡萄酒之外,中式餐宴也常常供應「紹興酒」、「高粱酒」或「威士忌」等烈酒,而且安排實務上會在席上準備公杯,讓賓客自行取用斟酌。在目前國內的餐飲安排上,如果供應威士忌也會準備冰塊讓賓客取用(on rock),否則直接飲用就成了”straight”喝法。在正式的西式餐宴中,多會安排主人、主賓致詞,或是在一些正式典禮中的儀式祝酒,就是常用「香檳」或前面所提到的「氣泡酒」相互祝酒,正便是在正式與儀式性較高的餐宴場合中所慣用的用酒實務與慣例。


3、餐後酒

在西式餐宴中,餐後酒的用意在於幫助飯後的消化,並且維持餐宴的美好氣氛,這類酒多半酒精濃度較高且甘甜香醇,例如常使用「白蘭地」、「波特酒」(Port)、「薄荷酒」(Peppermint)或其他甜酒等等。但是此項在目前餐飲實務上已經不太常見。

 

三、有關餐宴酒杯酒器使用知識安排實務

1、一般正式餐宴會使用有5種杯子:

水杯(water goblet):正式宴會為高腳杯(high ball glass,collins glass),一般餐宴也可使用直筒式(high ball glasscollins glass)。酒杯可以包括紅酒杯(red wine glass)、白酒杯(white wine glass)以及香檳杯(champagne glass),杯具安排如下圖所示:

 

 

在這一小節本部落格之前曾經提到一些重點(請見:「宴會專案管理~談餐具擺設與餐桌佈置 」一文:http://tw.myblog.yahoo.com/protocol-tw/article?mid=280&prev=345&next=263&l=f&fid=22

上圖所示僅為參考,作者本人在實務安排上,依左到右手依序多為紅酒杯、白酒杯(現今多省略)、水杯。香檳杯為極為正式的宴會(如國宴)中有致詞、贈勳儀式完畢後,賓客相互舉杯敬酒時使用,具有相當的儀式性,就算有也是擺在紅酒杯與水杯間的上方,3個杯子成「金字塔型」排列。

2、其他酒類搭配酒杯的常識

  

   除了上述酒杯的使用,在其他場合對於不同的酒類也必須搭配不同形狀的酒杯,在功能與目的上方能「相得益彰」,以下就「看圖說故事」一一來解釋給讀者瞭解:

(1)         白蘭地酒杯:

杯型成鬱金香花朵形狀,注酒適量後,飲用者以手掌捧握杯球,可慢慢搖晃,用意在使手心溫度促進酒香的溢出,可先以鼻嗅之品味酒香,再徐徐飲用品嚐酒液的香醇。

(2)              雞尾酒杯:杯型成倒金字塔型

(3)              威士忌酒杯:杯型成直桶型

(4)              葡萄酒杯:紅白酒均可使用

(5)              紹興酒杯(一口杯)

           黃酒類、高粱酒等中國酒均可使用

(6)              搭配黃酒類或高粱酒等中國酒使用之「公杯

(7)              紅葡萄酒使用之「醒酒器」(Decanter):

用途在開宴約30分鐘左右,先開紅酒倒入「醒酒器」中讓酒液與空氣接觸,使得紅酒飲用更為順口。

四、瓊漿玉液、觥籌交錯~談餐宴飲酒程序安排與敬酒禮儀

   敬酒」也就是「祝酒」,通常是在正式宴會上,由主人來引

言致詞(remarks)歡迎賓客,之後再請主賓致答詞或謝詞

response),或者只是為了簡單祝酒講句簡短的「祝酒詞」

通常祝酒詞內容越短越好。

如果是安排正式的致詞與謝詞,就程序來說,西式餐宴多在上甜點之前才講話,而且儀式性重的酒會、典禮中致詞完畢,敬酒多使用「香檳」祝酒,中式餐宴則習慣在餐會一開始就說話,酒類用席中用酒即可。

   再來談到參加餐宴的飲酒禮儀,敬酒宜由主人率先開始,可不要其他人就自己與他人敬了起來,請餐宴場子是屬於主人的,「喧賓奪主」可就失禮的很。敬酒時,中國酒系列的用杯要以雙手握杯舉起敬酒,更具誠意的甚至「舉杯齊眉」。至於以葡萄酒杯敬酒的方式,記得以指握杯子中段的杯柱,可不要手握杯球本身,因為喝葡萄酒可不是這種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式正式餐宴中,「敬酒」,尤其用「香檳杯」敬酒互助,只能與鄰座的人碰杯互敬,而不能隔著他人敬酒,當然一般餐宴的敬酒,現今有就沒有這麼嚴格了。

   對於現代的餐宴來說,賓客常因健康或開車等因素不喝酒,也已經改變以往的習慣,可以用果汁或茶水代替酒來互敬,也都不算失禮,從這也可以觀察「禮儀」

也會隨時帶觀念的改變而與時俱進的。最後,恐怕還必須嘮叨一句,「打通關」或強迫他人乾杯的餐飲習慣,只有國內早期才有的現象,現在因為健康與取締酒駕的種種原因,目前這種惡習應該不太多了,而就餐宴禮儀來說,也是不禮貌、甚至是非常粗魯的行為,為了健康與安全,「酒」用於餐宴上的角色與功用,就是「點綴裝飾」,餐宴目的是「賓主盡歡」,還要加一句:

健康平安」,

這才是辦理成功餐宴的圓滿結局與真諦。

 

參考資料:

睿呈,《現代公商務禮儀-理論與實務》,台北:博客思出版社,2010

《公商務活動專案與禮賓工作實務》,台北:博客思出版社,2012

 

警告: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未成年請勿飲酒。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ny881112&aid=656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