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5 17:46:52瀏覽578|回應0|推薦15 | |
道教是我國固有之本土宗教,源遠流長,歷久彌堅,與民俗相揉和,是大多數國人共同信仰之宗教,不但對我國社會產生過長久之安定作用,並且對我國之文學、書畫、音樂、塑雕、戲劇、舞蹈等藝術及天文、地理、曆算、醫藥、冶煉、化學和建築等科技,有過重要的發明、貢獻和影響,與我國之學術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及民族革命史,亦有密不可分之關係。 道教宗源於黃帝,闡揚於老子,成教於道陵天師,世稱黃老之學。遠在伏羲時,已有卦象之造,用來解釋天道,決定人事和以祭典崇祀神鬼。黃帝時已經知道順符天地的自然法則及死生之說,建立明堂,封禪山川,以政行道,以道輔政。其後一千五百多年間之賢君,均遵黃帝之道,敬天修禮,以道治國。至周代時,太上道祖老子,不但通曉王家之學術,繼承了黃帝的道理,他的思想超脫自然,而且崇善反暴,世稱黃老之學。其後的莊子,承襲黃老學術,當時各大家之學術思想,亦大部分源自黃老思想之道家,逐漸形成黃老道及方仙道的盛行。其時我國的祭祀制度和宗教活動已經非常完整,而對老子的崇拜,自秦漢已經成為普遍的宗教信仰。西漢文景時代,由於推行黃老之治而天下太平。東漢時學道之士張道陵,以道家之思想,陰陽家的學術和神仙家的方法,結合當時盛行的老子信仰,形成一個有組織、有制度的教團,正式用道教之名從事闡道利生宗教活動,古代奉道之士的方士,亦漸稱為道士。 張道陵行教初期,號稱天師道,信者以四川漢中一帶為主,嗣後張衡講道傳教,長江以南地區,道教方始漸盛。魏晉南北朝時,道教已經十分流行,知識分子多信老莊之道,蔚成一時風尚,五胡亂華之際,亦藉道教組織及民族意識,而發揮其高度潛力。南北朝時,陶宏景及寇謙之都被稱為國師,朝中大臣多為二人之弟子,道派大盛,傑出的道教先師,對道教理論的確立,經典的編纂、修養的成就及科儀的刪訂,均有卓越貢獻,迄至唐代,道教已經風行天下盛極一時。宋代天子多崇信道教,政教配合,最為和諧,是道教最為安定之時期。 遼金時代,華北一帶新道派興起;金元之際,元太祖奉全真派長春真人邱處機為國師,力維道士之安全,大河南北百姓多賴道教庇護,中原方未遭致慘禍。但以道教民族意識濃厚,元中葉以後,朝廷對道教崇信漸衰,道教因而衰退。朱元璋創建明朝,多賴道教異端的紅巾之力,得國之後雖表面尊崇道教,但實暗壓抑道教,使道教型態大變。滿清入主中華,道教大受貶抑,但民間祈禳敬祖、習俗婚喪,仍本道教成規,但道教本旨已經彌晦,市井游閒之徒及種種愚昧落伍之迷信行為,多托名依附道教,使道教蒙謗至深,部分知識分子,因不明道教本義,輒以淺見詆毀道教,而迄今依然。 道教不但極力主張崇尚自然,化育萬物,同時也強調老子的「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為行道濟世的指導原則,「慈」就是教人應有悲天憫人的仁心和化育眾生的襟懷;「儉」是要人清心不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知足不辱,不可暴殄天物,浮華失真而迷失本性,失德離道;「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要人忍讓不爭,謙恭柔順,為而不有,成而不恃,知榮守辱,知止不殆。人能慈愛,即可利民,人能節儉,即無貪求,人能忍讓,即無爭奪,故以人能無貪無欲,不爭不奪,世間即無紛爭,自然可以利物濟世,福國利民。 道教信仰,在我國民間多是深信不移的,也是我國社會長久以來的安定力量。由於道教以道家思想和經典為理論基礎,因此尊黃帝為始祖,奉老子為道祖,張道陵為教主。 以上資訊摘錄自內政部之《宗教簡介》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