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也寫東西……」鄭小兒科醫師鄭永穆先生,伊格言的父親,是我兒子的家庭醫生。最初我帶著家鄉書寫的作品與他分享,他這麼告訴我,卻格外低調,我亦不好意思多問。
我所不認識的伊格言(2)──鄭醫生的兒子是作家
2003年某日,鄭太太來訪,送我【甕中人】,伊格言第一部小說作品,魔幻鄉土風格之作,如今已堪稱新世代必讀經典。但我隱約感受得到,鄭醫師對於兒子未能承衣缽而有些許無奈或說複雜的情緒,就像天底下所有父親一樣吧!
隨著日子久了,伊格言經常出現在報章雜誌上,我總先能在鄭小兒科診所牆上看到剪報。喜愛寫書法的鄭太太,一直忙著為診所藥局繪製海報或診所標示,後來多了一樣樂趣,便是製作兒子的新作宣傳海報。鄭醫師漸漸地,也不忘在看診之際,與老病患虛寒問暖之時,聊一聊孩子的新作。這位老爸頗以兒子為榮哩!這期間的心境轉折其實並非外人能理解。
「養兒啊,不是為了當成炫耀的工具或希望他能照我們的意思去做。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覺得過得快樂,身為父母的又何嘗不支持!」就在【噬夢人】出版前夕,看著診所貼滿預告消息,我婉轉地問鄭醫師:「您的心情一定有所轉折。而今,您應該頗為釋懷,也以兒子為榮吧?」鄭醫師就是這麼回答我的:養兒啊,不是為了當成炫耀的工具……
「就讀北醫醫學系大四時,我的兒子選擇自動退學,中斷他的學醫之路,以同等學力轉考中文研究所。」前些日子,鄭太太與我分享鄭醫師的一篇文章,那是他為台南縣醫師公會刊物所寫的文章,應也是第一次分享與兒子這一段心路歷程吧!他文章是這麼開頭的。「那是2001年的事了。」伊格言大三就有這樣的想法,「然而他直到最後才告訴我他的想法。」自動退學需要簽署家長同意書,「我當然是萬分不願意。這當然也不只是一個簽名而已,而是牽涉到我的兒子的人生規劃,以及我自己對他的期待的問題。」儘管鄭醫師還請朋友相勸,但兒子就是不為所動,「如果他沒有改變心意,那麼我只能支持。」
伊格言從小就展露對文學的興趣。就讀南一中數理實驗班時當校刊主編,校內作文比賽都拿第一名,高三時還曾因學校作業疏失漏報台南市國語文競賽,鄭醫師回憶說:「他氣得回家摔門」。伊格言修大一國文時,選修現代小說受到老師讚賞,鄭醫師早就知道兒子有點文學天份,只是沒想到兒子竟會選擇離開醫學系。
鄭醫師直言,他最初很擔憂兒子將來「中文碩士」的出路不明確;畢竟相較之下,醫師的收入較為豐厚穩定。然而「兒子告訴我,醫學系唸得很痛苦,他已監力。」兒子似乎也努力去求取平衡,他讀中文研穵所,比起創作,學術與教學的路反而是一種保障,一個退路,兒子說:「能創作最好,如果不能,走學術也可以;我也有天分,我願意去做。」「我必須坦承,那幾年裡,我們父子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差的,溝通也有問題,」鄭醫師坦言,前些年他始終拋不去內心的疑慮。
伊格言考上研究所同時即奪下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隨著【甕中人】(印刻文學生活誌,2003)獲選德國萊比錫書展、法蘭克福書展選書,2007年入圍曼氏亞洲文學獎,這是他首次入圍國際獎項,而且還是文壇新人,2008年再入圍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2009年3月獲邀參加萊比錫書展。兒子接連獲得難得的殊榮讓鄭醫師有了新的想法。
「2010年8月我兒子登上【聯合文學】雜誌8月號封面,為即將於9月出版30萬字的長篇小說【噬夢人】熱身,」言談之間,鄭醫師流露了寬慰的眼神,也更起勁地將診所佈滿書香,希望更多人停下腳步享受閱讀的樂趣。
「鄭醫師的兒子是個作家」已成為台南縣地方上的美談。回首這些年,鄭醫師說:「我也有了意外的收穫,我學了很多。」他在給台南縣醫師公會的文章更以切身經驗與醫師朋友們分享教育心得,他直言:
「經濟基礎穩定固然是幸福的要素之一,但絕非幸福的唯一標準。有許多人,有錢買不到健康,買不到理想,買不到快樂,我作為一個父親,無非希望我的兒子幸福快樂……這世上還有許多美好的價值、許多成就感是豐厚的金錢所無法保證的。」
鄭醫師深知創作也是辛苦的,但看到兒子從中得到的成就感,他深深的一句:「我願意支持他!」道盡了一切。而伊格言將【噬夢人】獻給了父母親。(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