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時代與環境的變遷,不同養分洗禮下的年輕人,龍應台不願意用「草莓族」、「月光族」等來以一蓋全。她說在他們的時代中,有一些人的思想是真的深刻的,也有一些假裝深刻的人,當然,也有那些不深刻卻也活的好好的人。所以她認為,每個世代的環境不同,造成的是不同優勢的知識份子,而不會全然的優或全然的劣。
引出沙特:「人除了必須是他自己之外,其餘什麼都不是,除非人首先理解這些 … 」。龍應台指出 1970 年代的大學生,懂得很少,心智卻很大。他們閱讀思想巨人的典範,透過閱讀沙特的存在與虛無,認真思考如何積極的入世。
舞台跨越國界 競爭也來自於世界
龍應認為台灣幾十年來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民主化」與「全球化」。全球化為近幾年重要的課題,網際網路興起拉近世界的距離,全球成千上億的人們藉著網路了解彼此,大學生對地球村的形成必須有更深一層的思考。 龍應台以澳洲在正規教育之外針對國小六年級的課外教學為例,讓小朋友從小就接觸全球問題,課程中列入全球氣溫暖化、貧富差距、沙漠化、水資源分配等,內容涉及廣泛,課程最後的一個重點:要求孩子們在瞭解事實之後,去思考自己可以為這樣的現狀做些什麼?藉此讓孩童理解全球性的問題,進而培養國際觀點 龍應台也強調國際觀點的重要,自從台灣退出聯合國後,人們最基本的國際觀點漸漸抹滅,台灣的人們開始不在意外界的發展,很多國內政局的紛擾,若借鏡國際已發生的事件,會出現不同層次的思考,進而會有不同的改變。但以基本的全球化教育,澳洲從國小實行全球化教育,台灣的全球化認知顯然差距甚多。
她舉出之前在華府演講的例子,當時演講題目是關於台灣 2300 萬人被國際隔絕的人權問題,但聽完半島電視台副總裁講有關巴勒斯坦人的處境,龍應台猛然發現「台灣的問題算什麼?」。因為視野太小,容易把眼前的小問題擴大,台灣的領袖也是。因此她強調強調,了解外面的世界實在太重要!
全球化的影響 認同定義的模糊
全球化也顛覆 60 年代非常堅固的國家主權。以一個希臘人來說,他可以自由的移居法國,在那工作、選舉,「愛國」這個概念實在很難去定義。龍應台提出可不可以當我們在談認同的定義時,不是綁在土地或國家上的標準,而是以一個「議題」為導向的去定義。她告訴學生們,有一年當她在哈佛演講時,遇到兩位哈佛的博士生,他們都是 10 到 15 歲時就已經離開台灣到美國唸書,他們深深感受到「認同」的困擾。當時她所給予的建議即是:培養多元化的思考,在人跟人的接觸中,去培養認同,而非狹隘的拘泥在土地或國家上。
現今教育的核心 培養高品質的公民
由於教育普及,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高度成長,三十年前與現今大學生的地位大 不同。過去高等教育希望培育出國家棟樑,進而引導並影響國家未來發展,被社會寄與很大的責任。 龍應台認為,現今培育大學生的目標,應以培養高品質的國家公民為主,有知識之外,深知自身責任的重大;有擔當之外,有明辨是非的思想;有判斷能力之外,還要加上道德與同情心。正如同羅家倫所言的「俠」, 要有氣魄,敢於站出來關心公眾事務,勇於用肩膀扛起責任,對人有悲憫之心。如果只具備的知識與行動力,恐怕就會變成毛澤東或是希特勒,反而導致嚴重的災難。
將大學教育目的導向公民教育,她同時列舉雅典國王在弔念戰死士兵的國殤 演講詞,指出希臘雅典公民教育理念與今日理念不謀而和,過去雅典城以多數決作為決策方向、以公民參與是智慧決策的必要前提、並強調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這些觀念都是最古老但又最亙古不變的原則,最重要的是,雅典城深知國家不投入教育,將無法免於戰爭災難。 龍應台指出在順應民主化的歷程中,高素養的國家公民是其中關鍵,而大學教育更要以陪養高品質公民的理念邁進。
未來走向戰爭?還是和平?
「你覺得現在自己是身處在不安、不確定、危險的環境嗎?」龍應台問台下聽眾,但龍沒有給答案,而是呈現一個統計圖表,顯示有上千萬的人在 20 世紀死於戰爭與屠殺。龍應台提醒學生們,戰爭與和平僅是一念之間,也是一線之隔。千萬別活的太天真,因為這不是一個和平的時代。她舉出沙特的話:「人是什麼,要看人做什麼,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龍應台強調歷史的後果,來自於每個人的選擇。
龍應台說:「當你已經知道全世界每年都有 600 萬的孩童死亡數字,且這樣的結果不是因為世界糧食短缺,而是因為運輸與分配的人為因素所導致,你怎麼還可以說「我不知道」?」。龍應台深刻體認「無知是一種罪惡,而非赦免的藉口。」,她指出你們不可以對世界一無所知,那將在世界的舞台上提前讓自己出局。
大學生必備條件:獨立思考、知識、行動力與品格
龍應台最後提出了他認為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配備,分別是思辨能力、知識、行動力與品格。龍應台解釋思辨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並不等於獨立思考,而是孔子說的「慎思明辨」,必須能篩選接收到的知識與事實、看出是非真假。她更列舉馬丁路德的解釋,獨立思考意指「教育必須教會我們的人,在眾多證據中篩選,認清是非、分辨真偽」,判斷接踵而來的訊息,淘選後選擇正確的加以吸收,現今的現狀是必須自行承擔的,而現狀的產生在於過去種種的選擇,沒有獨立思考的個體,只能一而再的後悔現狀。她建議學生們可以每天閱讀各大報的社論,試著去推翻該社論的論調與想法,培養自己慎思明辨的能力。
其次為 廣博的知識以及行動力。藉由知識拓展,眼界的廣度和深度才會深刻。 「台灣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龍應台不諱言的指出,因為台灣被國際孤立太久,已經被剝奪正常在國際村社交的能力。龍應台教給大家的應對之道,就是「要更努力獲取知識、突破現實,補足在全球知識的落後」。她認為只有在建立自己的知識之後,才能打開世界的那一道窗,另外,台灣的孩子還需要摒除自己的自卑感。她提供大家一個增長全球化觀點的好方法,即是每天固定的上英文網站瀏覽、增進國際視野。
而行動力指的是具體而行的力量。世界如何被影響?如何替自己的主張串連, 發揮影響度,她指出並非是跳海港抗議或者盲目的跟隨掃街等,而是深刻的去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做,並加以改善目前的現狀。眾多的言論行動改變了世界每個角落,她鼓勵大學生要有所為,並且身體力行。她鼓勵大家當對某一個國際議題感興趣時,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尋找國際志工組織,並主動連絡,可能是前往內蒙古改善沙塵暴的影響、可能是幫助孟加拉改善貧富差距的問題,藉此開展國際觀點,並具體行動改變世界。
最後,龍應台點出品格的重要。良知是展開一切行動的基準,強調正直的有所為,對比品格失落的無所不為,危害性很容易區分。她說,在德國柏林圍牆倒下之後,出現了許多審判,其中有一個審判是針對圍牆下防止人們越界逃脫的士兵,士兵當時的辦詞是:「這是我的工作,我必須防止人們越界脫逃,所以我不得不射殺他們。」,審判最後,這些士兵仍被判處有罪,法官的說法是:「縱使你是在工作,是服從國家命令,然而,有一個價值是凌駕這之上的,那就是人的良知」。
破除成功的基本定義 鼓勵學生多一點想像
龍應台最後提出關於「成功」的新觀點。她指出,成功並不只有當上 CEO 一種型態。年輕人應該要有足夠的想像,所謂的成功也可以是到海地教書、到雲南幫助原住民、到內蒙關心沙漠化問題,或到緬甸解決地雷問題,幫助那些被地雷炸成重殘的孩子。
龍應台比較各國學生,思量了許久,含蓄點出台灣的學生常「故作可愛狀」,常常表現出不成熟的樣子,拒絕當大人。但他也說明,一個孩子所展現的姿態,主要來自這個社會成人所對待他們的態度。她指出以德國來說,德國的孩子在還是 16 歲時,老師就已經不叫他們的名字,而是改以「某某先生、某某小姐」來稱呼,不用「你」來叫他們,而是用「您」來稱謂。
她曾經觀察過自己當年 10 歲的兒子,她說:「有一天我兒子去看了一場戲回來,告訴我他很生氣,因為看了一場很難看的戲劇,他們全班 20 個同學都一致覺得這是一部很糟的劇。故事後來的發展是,孩子們的老師在聽完小孩的抱怨後,慎重的寫了一封信給該劇的導演,而這位導演更是尊重的跟這群孩子與老師約了時間,將劇場人員、燈光師等全部約來跟孩子們對談」。龍應台鼓勵大家,如果沒有這樣活潑的教育與環境,要自己去創造活潑的空間,自求生路。 對於台灣的環境,龍應台指出台灣的發展是非常複雜的,黑白之間產生了無以數計層次的灰色,兩者之間都有各自的道德正當性,存在其中沒有其他的秘訣,只有不停的學習與自我突破。對於台灣大學生,龍應台期許,「大膽,有奔放的熱情,一定會培養出屬於自己的實力。而實力,就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