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23 10:00:18瀏覽19336|回應13|推薦39 | |
一早看新聞,怎麼行政院長、台北市長、內政部長都異口同聲說,擔心自己的小孩買不起台北的房子。趕快查了一下,江宜樺、郝龍斌都有一個兒子,陳威仁的兩個兒子都是留美的博碩士,一位在美國做博士後研究,另一位已返台在外商公司做事。那平庸的我,怎麼從來不擔心兒子會買不起房子呢?這個國家社會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怎麼新聞內容與日常生活差距這麼大! 我是外省第二代的眷村小孩,太太是台北縣人,結婚那晚,我們結算兩人的總財產是十九萬元。婚後租屋半年後,因為兩人都有穩定的工作,在父母出頭期款並向姊姊借款的親情支援下,我們在爸媽家附近巷弄,買了這間我們現在已住了三十年的三十坪公寓。還清楚記得,剛買房的那幾年,我們同時跟了七個會,幾乎全部薪水都拿去付會錢,銀行戶頭的存款常常只有兩位數。因為住附近,我們吃飯都回父母家,平日飯後負責洗碗、清理廚房;假日就回父母家幫忙打掃、做飯菜。所以,我和太太都學會了媽媽的好廚藝,而全家人都對這媳婦超讚賞的。後來在懷孕期間以及托幼照顧方面,爸媽對我們的幫忙也很大。工作多年後,我們的經濟寬裕了,先還了二姊的借款,後來也還了媽媽出的頭期款,但是二十年的房貸一直到太太退休後,才用退休金繳清。 我爸媽有六個小孩,兩男四女,我排行老四。爸媽現在都在天國,第二代的六個兄弟姊妹都年過半百,第三代也都長大成人,第四代已有兩位,他們叫我小舅公。從爸媽隨政府遷台起算,我的家族從無到有,在台北安居樂業、幸福生活了六十四年,一路綿延到第四代。關於買房置產,直到現在,家族中也只有我和外甥在台北買了公寓,我哥一家到現在還是在台北住出租房,外甥買內湖公寓的頭期款也是他媽媽(我的二姐)支援的。所以,現在年輕人買不起台北房子是很嚴重的問題嗎?我們這老一代也沒有人人都買房子呀!教會的陳伯伯前幾年把兩間房子分別過戶給兒女,妹婿的爸爸也早就把三間房子分別過戶給幾個子女;剛買下隔壁五樓的年輕夫婦也是父母贊助新婚購屋。今天下午,我在辦公室問了周遭的幾位年輕已婚同事,他們也全都不是自己獨力買房,都有父母大力資助。這年頭很少看見年輕人需要自己獨力買房的案例,我真不懂為什麼官員、名嘴、媒體要把「年輕人買不起台北房子」的話題吵翻天? 台灣即將同時邁入老年社會與少子社會,托老與扶幼的倒楣重擔似乎都要落在青貧世代的肩上,世代之間的和協與互助將會是社會安定的最重要根基。然而,上一代會老死,一毛錢也帶不走,房產財富都將由後代繼承。台灣不婚不孕的年輕族群越來越多,這也會讓住屋的需求降低。事實上,戰後嬰兒潮世代不但提供了下一代舒適的成長環境,所累積的財富也由後代繼承。在台灣年輕人高唱「居住不正義」、「世代不公平」、「貧富懸殊」、「薪資凍漲」的漫天抱怨聲中,除了選前因應民怨找特效藥之外,我們似乎也可以回歸和協的親子關係上,看到比較溫馨、可行的解決方法。 這篇文章和太太琢磨了兩天。停筆之前,看到今天的頭條新聞竟是張金鶚玩真的,要讓台北房價兩年降三成。我家的房子住了三十年,將來也會給兒子繼承。只要不賣,台北房價貴不貴也沒差。對於政府全面打壓台北房價,小市民沒有專業的意見。但是,請不要再用「年輕人買不起台北房子」當理由,因為這不是事實。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