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七個幸福的約定
2007/08/09 10:38:51瀏覽377|回應0|推薦1

吳若權  (本文作者為資深自由作家)

因為同時擔任行銷顧問、業餘創作、以及從事媒體公關等工作,最近幾年來我十分有幸在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中,遇見各式各樣的人,並且和他們相互分享成長的故事。

其中令我驚訝的是,很多人對我的生活感到非常好奇,我最常被問到:「如何做好時間管理?你為什麼可以同時做這麼多不同種類的工作?」「為什麼你做的事情,都是你真正感到有興趣的事?」「很羨幕你可以兼顧工作與家庭,你是怎麼做到的?」「你做的工作都是很有壓力的,但是你看起來始終很愉快,如何在忙碌的生活步調中,保持好心情呢?」「你很少交際應酬,身邊卻有許多好朋友,你是用什麼方法維繫人際關係?」……

由於一向自認為十分平凡,第一次被問到這些題目時,有些始料未及的錯愕,「我……沒有啊!」「我想,還好吧,有這麼難嗎?」直覺的反應正要脫口而出時,「知彼解己」、「雙贏思維」、「統合綜效」的提醒,有如山谷回音般迴盪在我的內心──這些誠懇提問的朋友,確實很需要參考我的經驗吧,如果我憑一時的直覺回覆,會不會讓他們誤以為我過度謙虛、或根本不肯分享呢?

史蒂芬‧柯維博士的系列作品,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我仔細地想一想,從踏入社會工作之後,透過企業的訓練和自己的進修,幫助我克服許多個性上先天的缺點、並且學會許多正確的觀念。其中,被《時代》雜誌喻為最具影響力的「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博士(Stephen R. Covey)的系列作品,立刻映入腦海,是影響我很深的著作。

當我開始踏入職場不久,就因為繁重的工作和高度的競爭,而意識到自我成長的必要。為了追求創新與突破,我很認真的閱讀許多書籍,而史蒂芬‧柯維博士系列作品中的《與成功有約》,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本書。而在許多有關時間管理的書籍中,史蒂芬‧柯維博士系列作品中另一本《與時間有約》,兼具理論基礎及實務應用,被我認為是坊間這類出版品的經典之作。

於是,我陸續閱讀完天下文化出版的史蒂芬‧柯維博士系列七本著作,對《與生活有約》這本書堪稱「結合生活應用於一身的故事集」,更是嘆為觀止。

史蒂芬‧柯維博士講的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而是追求成功者必備的七項最基本的習慣──「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就像練成高強武功之前,必須把「蹲馬步」這個最基本的功夫學好,只是有些人好高騖遠、忽略了它;有些人捨近求遠、錯過了它;有些人沒有持續、淡忘了它。

在《與生活有約》這本書中,史蒂芬‧柯維博士以收錄真實故事的方式,向讀者證明:只要妥善培養成功者必備的七種習慣,並且念茲在茲地應用在生活中,就能扭轉命運中的劣勢,將危機化為轉機,重新迎向成功的人生。

書中有許多真實的故事,可以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

老實說,初步瀏覽,但尚未仔細閱讀《與生活有約》這本書之前,我有兩點困惑。

1. 一位這麼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為什麼捨棄原先很精華的理論架構,改為採用像「讀者文摘」才會出現的心靈勵志短文,來跟讀者分享經驗,他究竟想說什麼?

2. 如果它是一本類似「證言式廣告」的合集,只為了向讀者保證作者先前提出的七個習慣真的十分有效,為什麼不直接用七個習慣寫作編輯的架構,而要另起爐灶、重新分類,並且將七個習慣打散在所有的真實故事中。

但是,看過史蒂芬‧柯維博士為《與生活有約》寫的序文,並仔細讀完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這兩個疑惑就會很快地得到十分具有說服力的解答。

如同史蒂芬‧柯維博士在《與生活有約》序文中所說:「我比較重視每個故事中主人翁實踐習慣的方式,而不是把每個故事當作某個習慣的佐證。」他並且在每個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的故事結束之後,加上自己的導讀文字,不但可以加深讀者對故事有感同身受的體會,也會幫助讀者在同情故事主人翁的遭遇之餘,很理性地回到「反省與思考」的原點,和故事的主人翁一起學習成長。

身為一個長期從事筆耕的作者,不免見賢思齊地想到,這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創作方式,可以和讀者完成更深度的心靈溝通。雖然,在我的拙作中,也經常在文前或文末,加入具有導讀功能的文字,但史蒂芬‧柯維博士深入淺出的提示,有它深刻而獨到的一面,值得參考。

《與生活有約》的故事,來自生活的各種層面,為了閱讀的方便,史蒂芬‧柯維博士將這些故事編輯成四大類別:「個人」、「家庭」、「社區與教育」、「職場」,但誠如他自己在序文中提到的「別太嚴肅」,我建議讀者毋須按著篇章順序閱讀,可以順遂自己當下的心情來決定要閱讀哪一則故事,以「風吹到哪頁翻哪頁」的方式來讀,也很瀟灑。

或者,當你心中對某一部分的事務感到疑惑,需要找一些具備參考性的指引時,從個別的篇章中尋找相關的經驗及解答,也會是一個很有共鳴的讀法。

善用七個習慣,勇敢面對人生,努力追求夢想

在邀請你正式翻開這本書的內頁,繼續往下讀它的精采內容時,請容我先野人獻曝,提供一則我所知道的生活實例,雖然我不知道故事的主人翁是否閱讀過史蒂芬‧柯維博士的系列作品,但在她勇於面對自己真實人生,努力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都可以看到史蒂芬‧柯維博士系列作品提出的七個習慣。我相信這個來自台灣本土的真實案例,可以讓讀者對《與生活有約》的意涵,有更具體而深入的體會。

*** *** ***

目前服務於花蓮中華工商的簡妙芳老師,原先是嘉義一家證券公司的營業員,每天協助客戶買賣股票,她的人生也在每天股票指數高高低低中,沉沉浮浮。

當時,她幾乎每天都會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的人生就要這樣下去嗎?」「我能不能做些改變?」「我在害怕些什麼呢?」……

她知道自己對證券行業沒有興趣,但是如果貿然辭去工作,又擔心自己沒有其他專業,找不到適當的工作,可能連照顧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辦到,還可能會拖累家人,勢必造成別人的負擔。【習慣五、知己解彼】

後來,她決定以比較安全的方式,逐步改變自己的人生。她用半工半讀的方式,利用公餘的時間修習教育學分,預先做好轉任教職的準備。【習慣一、主動積極】

簡妙芳回憶那段日子,真的覺得自己很辛苦,白天的工作壓力很大,晚上和假日又要上課,簡直是身心俱疲,必須依靠心中對未來理想的堅持,才能熬過去。【習慣三、要事第一】

一年之後,她完成了「教育學程」,獲得擔任教師的資格,經過申請,終於轉任老師。而且,她離開台灣中部的故鄉,遠到東部的花蓮服務。【習慣二、以終為始】

剛開始到花蓮時,她感覺無依無靠,但卻因緣際會,認識一位很好心的醫生,願意免費出借一幢的樓房,讓給學校的幾位老師居住,她也成為其中一名幸運的房客。醫生認為,房子沒人住,久了容易發霉。免費借給外地的老師住宿,總比租給來路不明的人士安全。【習慣六、統合綜效】

而幾位老師,也不好意思白住,除了主動繳交水電費,並且決定由大家輪流清潔打掃,將房舍做最好的維護。【習慣四、雙贏思維】

基於這樣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她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她笑著說:「鄉下學生,很單純,也很可愛。」

當然,有時候會有比較頑皮的學生。

「為了把他們從網咖找回來,害我穿著裙裝、還要追著跑。」她表示:時間久了,學生也能理解老師的苦心,即使再頑皮,漸漸懂得收斂。

日前,學校還特別邀請專家到學校講授「媒體素養」,希望同學們不要沉迷於網路,培養閱聽媒體的正確觀念。【習慣七、不斷更新】

從嘉義重新出發,簡妙芳愛上了花蓮,也愛上了真實的生命。

從這個來自台灣的本土的實際案例,我們能夠正真實體會──「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史蒂芬‧柯維博士系列作品提出的主軸,但他講的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而是追求成功者必備的七項最基本的習慣。

這就像是七個幸福的約定,只要你願意和自己相約,成功並不遙遠,從心出發,就能到達。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rry1964&aid=114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