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明正引領趨勢科技綻放異彩
2007/08/01 13:31:17瀏覽3117|回應0|推薦3

2007.07.30  中國時報  中時人力網企劃整理
 
已在國際電腦防毒產品市場居舉足輕重地位的趨勢科技公司,以其源自於企業願景、策略、執行、人與文化四大要素,透過跨國界組織模式的運作而相互串連,再經由人力資源相關制度的設計讓這四大要素產生互動,將組織力量發揮至極致;憑藉企業創辦人兼董事長張明正引領趨勢科技鳴動學習組曲 ,創造組織核心價值,勇奪行政院勞委會舉辦的2006年第二屆「人力創新獎」事業單位獎項。

充分展現人資發展的特色模式

誠如張明正所闡釋的:「能將上述企業願景、策略、執行、人與文化這四塊串連起來的是組織,如何讓這四塊小三角形產生互動,就要藉由優異的人力資源制度來達成」。換言之,該公司強調創新、溝通、改變、顧客與值得信賴的企業文化,並與訓練結合舉辦;另外以深化技術與專業領先的地位導入全球學習暨發展地圖、黑帶與綠帶技術認證及技術職涯發展藍圖,並建置全球e化線上學習系統,充分展現人力資源發展的特色模式。

去年行政院與Discovery頻道合作推出的台灣人物誌,將台灣人物之美推銷全亞洲獲極大迴響,今年台灣人物誌再遴選六位具代表性的台灣人物,將其人生及其經驗拍攝錄影,在2007年全亞洲合計23個國家播出,今年唯一入選的企業家即為趨勢科技張明正董事長。

張明正董事長曾獲 Business week 報導為美國商業週刊「亞洲之星」封面人物中的台灣企業家代表。2000年時更曾和陳水扁總統,一起當選英國前首相梅傑頒發的亞洲之星獎;而他所經營的趨勢科技亦為台灣第一家在日本成功掛牌上櫃的軟體公司,年營業額突破千億金。與鴻海集團的郭台銘、台積電的張忠謀等並列為台灣知名的企業家!

依各區人才優勢設置核心部門

由張明正伉儷一手創立的趨勢科技,三度蟬聯台灣10大國際品牌之首,更曾擠下發明微笑曲線理論的宏碁與稱霸歐美自行車市場的捷安特,這在堪稱資訊硬體王國的台灣可說是個異數,與賽門鐵克(Symantec)及MacAfee,在全球防毒軟體領域鼎足而立,讓台灣在全球軟體版圖佔有一席之地。

在面對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凡事講求效率與速度下,趨勢科技打破一般公司設置總部的概念,依各地區或國家的人才優勢來設置核心部門:例如在日本股票上市的考量,全球財務中心設於日本東京;全球病毒防治中心與24小時全球客戶支援中心設於菲律賓馬尼拉;以工程人才著稱的台灣則設立全球研發中心等;在同時考量即時反應當地客戶需求,而又兼具以功能與任務為中心,因而架構矩陣型的扁平化組織,透過全球連線的方式共同提供每個區域或國家客戶的服務與支援。

展現4C1T真正價值觀的趨勢人

「我們是真正國際化的公司。」趨勢科技全球執行副總暨文化長陳怡蓁驕傲地說。對照台灣軟體業的發展,趨勢走出了一條完全不一樣的路。

而隨著趨勢的組織不斷擴充壯大,人員的組成來自不同的國家文化、生長環境、使用語言、專業背景等,因此唯有建立企業的共同文化,才能讓員工盡情發揮自己所長的同時,也能將力量共同凝聚於企業的成長。為了達成公司的願景,趨勢科技的每位成員必需擁有 ─ 創新、溝通、改變、客戶、值得信賴〈4C1T〉的價值觀,在這樣的價值觀下所必須展現的行為是:不以自我為中心、執行力、客戶導向、責任心與快速學習的態度。為了讓大家成為真正的「趨勢人Trender」,展現4C1T的行為,趨勢科技一直以來希望積極形塑成為「工作的樂園」、鼓勵員工嘗試風險,並且打造學習型的組織環境。

在張明正的卓越領導下,趨勢科技的人資系統與架構,循著高承諾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設計,分別在文化塑造、績效管理與360度回饋、學習性組織等規劃相關系統與制度,以連結組織經營發展策略的需求。

掌握趨勢脈動塑造學習型組織

即以塑造學習型組織為例,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更是以身作則,利用搭機旅行的時間閱讀新書或管理論文,心領神會之餘,進一步推薦給員工、經理、高階執行團隊閱讀。或是在高階執行團隊會議召開前,先指定某書請大家閱讀,再提出心得分享;或是邀請管理學者蒞臨講授管理理論,如哈佛商學院教授琳潘〈Lynne Paine〉就曾受邀進行分享。此外,公司還提供買書津貼或經常性的發送好書給員工,光是趨勢台灣分公司內部就有10個讀書會,利用午餐時間分享心得。

為推動全球研發技術的交流與知識管理,趨勢的研發部門架構著許多不同技術分享的機制,其相關內容都會存放在公司內部網站以建立知識的累積與管理。至於在管理領導的訓練發展上,則分為新上任主管發展、中階主管發展、與高階主管發展三階段的課程設計;咸能將實務融入訓練,並掌握趨勢脈動,激勵員工落實組織變革,朝向遠大的策略目標邁進。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rry1964&aid=112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