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11 00:16:04瀏覽3690|回應1|推薦11 | |
某天看著一個介紹陽明山花季的節目。當然,這種節目對我毫無吸引力。花季嘛,誰不知道呢,而且陽明山我已經去過N百次,看這節目只是打發時間,腦袋放空盯著螢幕而已。 不過,當鏡頭帶過花園的時候,我瞄到在主持人的後面有座鳥居。 鳥居?這下我精神可來了,那個鏡頭雖然三秒鐘不到,但陽明山公園去過很多次,看畫面就大概猜出鳥居的位置,可是怎麼想就是想不起來曾在公園裡看過它,太神奇了。 今天下雨,原本的登山計畫泡湯,突然想起了這座鳥居,決定搭公車上陽明山去尋找它。 到了公園之後,很快的就發現了鳥居,原來就在王陽明像的後面不遠。其實距離花鐘還頗近,花園裡種滿了各種杜鵑,記得以前我還在這一帶拍過照呢。 可能以前對古蹟還沒產生興趣,就算看到它也等於沒看到,兩三年前的我根本不知道鳥居是什麼東西呢。這座鳥居滿醒目的,遠遠地就能看到它。 保存的不錯,從基座的完整性,看起來不像是外地移過來的,應該是原本就立於此地。鳥居的背面有寫字,不過已經完全被磨平,不知道上面原本寫些什麼,當然也找不到日期。
有鳥居代表很可能有神社,那麼,陽明山公園裡為什麼會有神社呢?我開始搜尋有關這座鳥居的資料,不過沒找到。但卻發現了另外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也算間接的解開鳥居之謎。 大家所熟知的陽明山公園(後山公園),在日本時代,是屬於山本炭礦株式會社的財產,而山本炭礦株式會社的創辦人是「山本信義」。 草山(就是現在的陽明山)和北投一樣,在日本時代已經是具有極高知名度的觀光點。礦業公司的大老闆:山本先生,初次上山遊覽時,看到草山優美的景色,就買下了今日後山公園的這塊地,蓋了自己的私人花園別墅,此時大約是大正十二年。 不過當年山本花園的範圍並沒有今天公園的這麼大,今天公園的規模是後來漸漸擴張而來的。 所以,既然這裡以前曾經是日人的私人花園,那麼在自己的花園建一座私人小神社,就沒什麼好大驚小怪了。
在距離鳥居不遠的地方,有座大型石碑,是表揚煤礦大亨「李建興」將陽明山公園捐給國家的一塊碑。台灣早年煤業全盛時期,大半的煤礦都是來自李家的礦場。 我一直懷疑這塊碑可能是從日本時代的某種紀念碑改來了,將中央鑿掉改建,因為它和我看過的許多日式紀念碑的款式很像,但我也沒找到確實的證據,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鳥居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和這塊李建興捐地碑不相干,但從背後的歷史看來,還是有一些些相關。 後山公園這塊地本來是屬於日人「山本信義」的財產,登記在「山本炭礦株式會社」的名下。戰爭結束日人離開後,政府成立了一家叫「工礦公司」的組織來接收所有日本人大大小小雜七雜八的產業,其中也包含煤礦業,位於土城的「山本炭礦」礦場當然也被國家接管。 後來政府計畫實施耕者有其田,需要資金,就把工礦公司所轄的部分產業賣給民間,當時與政府關係良好的李建興就買下了原屬於山本炭礦的產業,除了將土城的山本礦區成立海山煤礦之外,也順理成章的取得了位於陽明山的這塊原屬於山本炭礦的地。 其實陽明山這塊地對李家來說,算是取得礦場之外的 bonus。將公園捐給政府,對於當時政商關係已經如日中天的李家,捐地不僅沒有損失, 在政界地位反而更上一層樓,所以無論以什麼名義捐地,都是一場穩賺不賠的交易。 碑文中我覺得很有趣的一句是:「自言微 總統神武光復斯土建興兄弟寧有今日」。 翻成白話意思就是說:「李建興自言:沒有神武的總統光復台灣的話,建興兄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嘩~捐地不忘吹捧一下總統,李氏兄弟拍總統馬屁拍到了極點。 若以今天的角度來看,用「神武」來形容總統簡直不可思議,不過在民國四五十年代,這樣的文章很稀鬆平常,呵呵。 這座「孝友崇義碑」碑文雖極盡拍馬屁之事,但也透露出某些過去的事件,仍值得看看。 沒想到看似平凡無奇的陽明山公園,背後隱藏了這麼多故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