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溫和補腎的金匱腎氣丸
2010/10/11 09:36:07瀏覽1867|回應0|推薦1

中國網 

 

方藥:幹地黃240克,山藥、山萸肉各120克,澤瀉、茯苓、牡丹皮各90克,桂枝、炮附子各30克。 

用法:將藥物混合研細,煉蜜和丸,每丸重9克(含藥量約4.5克),早、晚各服1丸,溫開水送下。或根據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減,水煎服。現代更有片劑、口服液等劑型可供選用。 

功用:溫補腎陽。 

主治:腎陽不足。症狀為:腰酸腳軟,肢體畏寒,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質淡而胖,苔薄白不燥,尺脈沉細。 

補陰之虛,助陽之弱 

金匱腎氣丸可補陰之虛,助陽之弱。方名腎氣丸者,因氣屬陽,補腎中之陽氣也。方中有六味地黃丸(地黃、山藥、山萸肉、澤瀉、茯苓、牡丹皮),以滋腎水,又含附子、桂枝壯腎中之陽。 

中醫所說之“腎”不同於西醫解剖學上的腎,中醫是按照功能給腎下定義。中醫認為,一身陰陽皆根于腎;腎主骨生髓,與生殖發育密切相關。腰酸腳軟,肢體畏寒,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皆屬腎陽不足之表現。 

陰中求陽,少火生氣 

方中藥物配伍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陰中求陽”;二是“少火生氣”。 

中醫認為,腎為水火之臟,含腎陰腎陽,陰陽互根。所以,凡腎虛之症,必有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但其臨床表現有偏陽虛或陰虛的不同。金匱腎氣丸是為腎陰陽兩虛、腎陽虛偏重者而設。腎陽虛者得之,可收“陰中求陽之效”,腎陰陽兩虛者得之,則有陰陽並補之功。 

腎氣丸中用六味地黃丸滋補肝腎之陰,用附子、桂枝壯腎中之陽,用陰中求陽之法,以達到溫補腎陽之目的,“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方中溫補腎陽的附子、桂枝與滋補肝腎之陰的六味地黃丸用量之比為1:12.5,附子、桂枝用量不足全方的1/8。從而體現了“少火生氣”的中醫理論,也說明本方意在徐生腎氣,而不為速壯腎陽。 

抗衰防老,增強免疫 

從東漢末年至今,腎氣丸對補腎方劑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許多補腎名方都由此而來,如宋代錢乙六味地黃丸、嚴用和加味腎氣丸、十補丸,明代張景岳右歸丸、右歸飲等。宋代以後多認為腎氣丸具有陰陽雙補的作用,是駐顏延年,抗老防衰之良方。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本方具有抗衰老、增強免疫、改善微迴圈、類性激素樣作用,對糖、蛋白質、脂肪代謝有改善作用。 

腎陽不足,辨清可用 

本方治症的主要病位在腎。其基本病理變化是腎氣不足,水液代謝失常。其基本效用是改善水液代謝,調暢小便。應用腎氣丸應具備的基本症狀是:腰酸腳軟,小便不調,舌質淡胖,尺脈沉細。臨床多用湯劑,靈活加減。 

根據中醫的傳統理論和臨床實踐,結合現代藥理和臨床研究,現多用腎氣丸加減治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礙、更年期綜合徵、腰痛、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哮喘、慢性肺心病、復發性口腔潰瘍等屬腎陽不足者。 

【注意事項】如有咽幹、口燥、潮熱、盜汗、舌紅苔少等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症狀者不宜服用。 

附:金匱腎氣丸與六味地黃丸的比較

方名

 金匱腎氣丸

 六味地黃丸

 

藥物組成

 

 地黃、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

 

 (幹地黃)、附子、桂枝

 (熟地黃)

 

功用

 

 補腎

 

 溫陽

 滋陰

 

主治

 

 腎虛

 

 腰酸腳軟,下半身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反多,腳氣,消渴,舌質淡胖,苔薄白不燥,尺脈沉細

 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遺精,舌燥咽痛,牙齒鬆動,消渴,小便淋漓,舌紅苔少,脈細數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耿俊英/任天池)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wesome2000.tw&aid=448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