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28 23:18:05瀏覽1822|回應3|推薦4 | |
2007/3/28,台灣新聞與電視媒體界,黑暗與混戰的一夜!媒體出現前所未有的「日全蝕」現象。 TVBS連夜發布聲明指出,日前播出黑道分子周政保嗆聲影帶,根據新聞部主動追查拍攝過程,發現影帶是南投駐地記者史鎮康拍攝,因此緊急懲處相關失職人員;TVBS並為新聞控管不周,向社會大眾致歉。 一整晚,媒體同業撻伐、忠實觀眾失望、政府官員痛斥,網友一句:TVBS已成TV「掰」S,並發起拒看T台運動。 唉……,台灣的新聞與媒體,噬血、羶色腥、缺乏國際觀等負面評語,已不足以形容;如今,連「誠信(INTERGRITY)」的核心價值,也在一連串的「腳尾飯」、「瀝青鴨」、「黑道嗆聲影帶」等作假與不實報導中,踐踏的蕩然無存! 顯見,台灣,正在崩解中。看看我們的生活吧,黑心事件與社會怪象層出不窮!從黑心電視、黑心床墊、黑心糯米粉、黑心粽子、黑心死豬肉、黑心玩具,到黑心梅子酒不一而足。社會也是怪象連連:台鐵怪盜事件、腳尾飯爆料事件、瀝青鴨事件、戴奧鋅汙染事件、黑道嗆聲影帶事件…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六大生活需求都蒙上揮之不去的陰影,嚴重威脅每一個人的生活。如此亂象,正表示個人與組織行為出現嚴重的裂痕,引爆生活步調失序。 我們的主管機關、民意代表、新聞媒體集中全力於查報與爆料。黑心事件與社會怪象既已層出不窮,表示背後潛藏更大的問題,並非查報、爆料這種表面化的作為,就可以根本解決問題。因為,被查報對象若已喪盡天良,查報人的查報,形同趕屍。若趕屍人也失了魂,愈爆愈荒唐,恐將引起更可怕的結果,換來民眾更大的恐慌,更大的痛苦。 以此次T台所犯下的新聞道德嚴重錯誤,「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似乎已不足以形容當事人的行為、甚至是「準犯罪」動機了!隨著時代的開放與多元化,各類影集的犯案技術虛擬情節在電子媒體推波助瀾之下,人們犯錯的動機與手法的確令人歎為觀止。以前的人們行事風格深思熟慮、戒慎恐懼,唯恐犯錯傷了他人,現代人事前欠周詳考慮,甚至先斬後奏,等到發現做錯了,一句「歹勢」就希望獲得原諒;毫無誠意的道歉有麼意義?沒關係,因為台灣人們是健忘的! 我們幾乎已可如此大膽論斷:「周政保嗆聲影帶造假」事件,將讓一個專業新聞台,一個引領台灣媒體風潮的電視台的誠信毀於一旦,不只用來爆料的模擬鏡頭被拆穿,也有人開始懷疑T台過去所做的種種熱門報導或節目也有造假之嫌。 大家有沒有想過,假使「周政保嗆聲影帶造假」事件未被拆穿,所有類似可能假造的事實是否永遠被掩蓋,被當成事實映入民眾的認知系統中,而在諸多假事件所鋪設的羅網中,還是始終有被錯愛的英雄。人們根據這些錯誤架構起來的認知體系,再去解讀外界的訊息,甚至生活在這個虛幻的訊息網絡中,不啻置身海市蜃樓中而不自知。 台灣人心浮動,社會風氣窳敗,有數不清媒體與節目是為迎合民眾的原始情慾與偷窺探秘的需求,甚至許多商業廣告也化妝變形,以民調或新聞的方式來瞞天過海,達到行銷目的。數不清的重製社會事件或標榜揭發社會內幕的節目,有多少是用新聞戲劇化手法,去滿足民眾聽故事,看八卦的欲求?有多少人會用「火眼金睛」去深入探究它的真與假。 不僅如此,就是一般的電視社會新聞,因為拍不到事件現場鏡頭,也不乏以記者演出或模擬鏡頭來取代,電子媒體如此,文字媒體在沒有畫面時,也會以繪出煽情圖畫,來滿足讀者的想像。 推而廣之,從政治人物到所謂名嘴,以口舌所塑造的議題,有更多虛幻的成分,卻往往以華麗的辭藻包裝,使得以假亂真,讓社會在虛擬的議題中產生衝突與分化,他們再從中漁利,這有如賭場做莊、抽頭者永遠是贏家一般。 社會種種亂象的根源,就在於社會發展欠缺核心價值,思想難以沉澱,擁有權力與資源者又汲汲於政治鬥爭,使社會人心仿如飄萍,無處著根,東風吹來向西走,西風吹來向東走,自然容易受到煽動與蠱惑,事件的真與幻自然難以分辨,成為民粹的溫床! 令人憂心的是,在收視率與傳閱率的壓力下,當前許多媒體往往未盡查證的責任,任令有意作秀的民意代表或「借刀殺人」的爆料者其片面之詞的散播,或是即使兼採兩造說法,也先存預設立場,報導既不平衡,也不客觀;甚至有時還成為「幫兇」,與不實來源成為「共犯結構」。這種濫用社會公器的作法,顯然正是當前諸多亂象的罪魁禍首。傳播媒體或有經營的壓力,也有時效上的限制,然而我們也必須提醒,正確比迅速更為重要,只有客觀平實的報導才能建立公信力,也唯有善用社會所賦與的權力與公器才能發揮正向的社會功能,盡到人民所期待的社會責任。 最後,我要說的是,媒體集體當共犯,天天色羶腥、搞八卦拚收視率的電視台,台台有分;如果接下來NCC與新聞局,以「凌遲」T台來殺一儆百,不僅是假正義、假太平,更是天大笑話。更是凸顯過去官員「只敢拍蒼蠅、不敢打老虎」,還被特定政黨置入作亂的「管制失靈、政府失能」亂象!! 針對目前的新聞亂象,我建議:衛星電視換照委員會提出應於一個月內成立自律組織、訂定自律公約等附款條件,並建議建立公共參與、公共監督的機制;沒有落實附款規定的電視台,三個月後仍有可能被撤照。新聞局未來將召開媒體改革公民會議,凝聚社會共識,建立公民參與媒體平台。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