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2/31 18:01:31瀏覽4810|回應4|推薦36 | |
那天和台灣大商務長陳邦仁吃飯時,我問他,你以前在遠傳就做過商務長,去大陸花旗後,再重回台灣,去台灣大做商務長,明明是一樣的工作內容,你不會覺得沒有挑戰性嗎?他反問我,那你在經濟日報做了15年,每年不都是一樣的事,你不會覺得煩嗎? 我的答案是,不會,早期的我的確會有這種感覺,以前跑食品時,就有一種按著節氣過日子的感覺,從元宵湯圓、情人節糖果、端午節粽子、中秋節月餅、到過年,真的有一種日復一日感想,但是現在在科技的領域中,是科技的變遷驅使我不斷學習,不要說3G,現在都在研究4G,不要說WiFi,現在WiMAX 都來了,不要說藍芽,下一代的UWG才是新潮流,我還來不及趕上新知識的衝浪板,一波波的知識高潮卻已經來到世界。 以前跑新聞是霧裡看花,現在跑新聞卻有一種如魚得水之感,跑新聞不是算命仙,很難預料世界下一步要轉到那裡去,但是在累積很多的經驗、知識與人脈後,跑新聞其實就像算命仙,我要比採訪對象先想到他會如何布局,那跑起新聞來就有如魚得水之感。 一位銘傳的講師最近採訪我,來作為她的博士論文內容之一,她問我對於不少報社事務的看法,身為一個長期報導產業的記者而言,我寫過太多企業經營的新聞,我絕對贊成企業不是公益事業,先賺錢才能再談永續經營與企業責任,在求獲利之際,適時與市場妥協是必須的,絕不能把報紙當公益事業看,而是要當成商品來看,才能經營出優質的商品。 出色的報紙必須要有優質的人才,優質的人才正是報社得以與其他報社一較長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