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經濟的迷思與批判
2006/06/05 03:48:02瀏覽907|回應1|推薦8

深度書評(91年深夜初稿)
書名:台灣的知識經濟ˍ困境與迷思
作者:曾孝明
出版: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評論人:掛在月亮上的貓



摘 要

  近幾年來,『知識經濟』在臺灣已是個耳熟能詳的名詞,許多大師告訴我們知識經濟的意涵究竟是什麼,應該如何做,但是卻沒有告訴我們臺灣的知識經濟體制『現況和未來』又是怎樣呢?尤其是在臺灣政經情勢紊亂,產業紛紛出走之際,臺灣的知識經濟體制該如何即時修正,才能避免全面崩盤呢?作者對當前國家的科技發展與教育政策,提出不少新的論點與新資料,並一針見血地點出臺灣的知識經濟體制中的「困境與迷思」,書中諸多觀點不僅發人深省,更讓大家深覺諸多事態地嚴重性,也對臺灣未來的發展深感憂慮。

  在國家的諸多體制與政策裡,有許多是仿傚美國的政策與制度,然而「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失敗經驗卻常常發生,蓋因決策高層只是一昧地複製美國的制度與經驗,殊不知兩國之間大環境與主客觀條件「本質上的差異」。政府高層在學習歐美成功典範地過程中,若不能深入探討成功經驗存在的時空背景與其本質上的差異,那麼「南橘北枳」的失敗經驗將一再複製。作者主張我國應效法「主客觀條件」類似與「本質上」差異較小的北歐、荷蘭、瑞典等國家。此外,作者也成功地道破數字神話背後的迷思,並讓數字說真話,攤在陽光下接受大眾的審視。

  本書收錄了十五篇文章,分成四大部份,「導論篇」、「高等教育篇」、「政策篇」、「知識經濟篇」。這些文章中彼此雖有著高度的相關性,但每篇文章卻是非常獨立的,其核心論證的焦點也有所不同。究竟目前臺灣的知識經濟體制下有那些困境與迷思呢?而未來的發展又存在那些隱憂呢?作者從制度面.政策面.經濟面.主客觀條件(國內外環境本質上的差異)等不同角度切入問題的核心作分析,十分清楚地告訴我們國內諸多問題的嚴重性,也讓我們深刻體認到突破困境的迫切性。

  台灣學術研究的主要問題,在於長期缺乏良好的科技管理以及全盤性的策略規劃,導致許多政策在擬訂的同時就已經可以預期會是失敗的結果。沒有好的科技管理及措施,不但浪費國家資源,浪費人力,也會讓台灣的學術科技研究水準無法提昇。身為國家科技政策之最高主管單位的國科會,並未做好科技管理及科技規劃,且沒有落實政策執行地透明化,也因而衍生了諸多問題。

  決策高層政策性的錯誤,往往會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輕輒與預期結果背道而馳,徒然浪費國家資源而毫無成效可言,重輒失去領先的契機,甚至落入萬劫不復之險境。由於教育部與國科會的獎勵制度只重視論文篇數而不重視論文的質量,如此不僅扼殺了學術研究的創造力與生命力,也會助長學術詐欺或短視近利的歪風。獎勵制度的用意是好的,但因不當的獎勵制度造成許多學者為了爭取獎勵,只能做短期內可以看到成效的題目,也因而扼殺了學術長期性研究與投入的機會。拜國家長期的科技政策和獎勵制度所賜,國內造就了許多惡名昭彰的「論文製造機」、「學術流氓」,也衍生許多問題,諸如學術詐欺、剽竊、一稿多投之表面化、集中化等問題。然而,決策高層卻仍未痛定思痛,未能深切反省科技政策的根源性與問題性,實是國人之不幸。

  本書從國內理工科系學生的學習成效觀點切入,試圖去了解科技教育的盲點與應改善之處,並對教改運動的衝擊有深入而全面的探討。作者認為教改的挫敗導至教材的扁平化,而扁平化的衍生問題就是無法激發學生的潛能,也會造成教師教學方法的省略化,取而代之得是更多的計算,這樣的發展使得學生背誦的情形更加嚴重,無法培育出有創造力的學生。在探討教改對大學生素質的衝擊裡,作者做了很完善地分析,讓我們清楚瞭解到教改下衍生的許多問題。

  但是,在對於大學生電磁學成績大幅滑落的原因作探討時,作者忽略了一個相當重要的面向:那就是學生成績不比昔日的原因,除了教改的衝擊導致學生的分析.創造能力變差外,整個大環境的劇烈變化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學生學習風氣與週遭的生活環境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試問昔日的求學週遭環境裡,有那麼多的聲光誘惑、有那麼多的網路遊戲、有那麼多的BBS與網路聊天嗎?如果完全將學生成績低落歸咎於教改的衝擊與老師的教學問題,而忽略了學習環境變化對學生學習上的影響力,以及學生在學習上有那些負面因素,我想這個部份還有討論的空間。

  國內的高等教育究竟出了那些問題?為什麼國內的一流大學屢次自行公開宣稱已達國際一流學術研究水平,論文年產量排名世界前幾名的同時,其整體研究水準在國外排名仍難逃墊底的命運呢?本書十分詳細地介紹各種學術數據,也開門見山地說出原因,一語戳破數字神話的迷思,揭開數據背後的真實面貌。此外,學術評鑑的與教師制度的諸多問題,作者也做了詳細而有系統的探討與分析。國科會與政府高層及有些大學,企圖模糊真正的焦點,只提出一些片面數據,而將關鍵性的數據,刻意隱藏起來,避而不提,忽略真正的問題所在。此外,社會大眾和媒體,連真正學術水準指標的涵意都區缺乏認識,間接顯示國內的科技主管單位和大學,不但不敢面對現實,還不斷地長期誤導大眾。

  而國家科研經費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導致大學科技教育和研究經費過低,淪為科技乞丐。其中,高等教育的研發經費佔研發經費總額的比例更是屬赤道國家水平級的。無怪乎,國內大學的整體設備、資源不足,難以培育出優秀的人才;而國內大學普遍具有的輕.薄.短.小的研究本質,人力單薄.或設備不足,難以在同領域研究裡造成重大的影響力,更無法作實體大系統的研究。由於國內大學研究資源分散,火力無法集中,各作各的小研究,很難有重大的突破,更是造臺灣有限的資源一再重複投資,卻又不能發揮功效,造成浪費。(美國政府補助原則之一,不補助相同研究性質的計劃)。

  而國家的科技主管單位也應該整合資源,讓資源集中,以期作出更有效且更大系統的研究,此外,更應鼓勵各大學發展有其學術特色的研究,建立有學術影響度的大學。在政府的科技政策裡,國家須要長期性支持高等教育的科技研究經費,如此才能見到深遠而具影響力的成果。至於政府以大幅的經費支持財團法人開發“成熟產品”,不僅不易有高獲利率,而且會擠壓高等教育的研究經費,對臺灣科技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在此,作者也提出「使用者付費觀念」的衍生觀念=>產業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也需要回饋大學,改善其研究環境,提升研究條件,以孕育出更優秀的人至產業貢獻。

  『過度依賴以往成功的模式,可能導致整體企業的危機。』,「低稅+代工+創業活力」的昔日成功模式,如今已使臺灣的科技代工的獲利率降至谷底,並落入以量取勝,全球快速運籌遞貨的困境裡。然而,由於缺乏尖端技術,加上掌握太少製造所需的關鍵性專利,又迫使台灣的科技製造商走上代工之路。如此惡性循環,若不力求突破,臺灣的科技產業焉能有明天。而政府一昧地用戒急用忍政策,卻不知深入探討產業外移根本性的原因,去改調整台灣的科技政策,並鼓勵並輔導產業轉型至知識密集度高的領域。無怪乎,民間有著產業不走即是等死的體認。

  高比例台灣科技產業只願意買技術,買設備做代工,而不願意投入產品或研發工作,造成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最後只好產業外移(尋求更便宜的人力市場)。一味追求短期利潤,而不逐步邁向知識密集科技產品研發工作,無助於台灣科技發展前景。晶圓代工不僅是無奈也是長期的麻藥,其不僅獲利率不高,且會扼殺研究人才的創造力。
  

  國家戒急用忍政策的盲點與省思?決策高層根本沒認清國內產業經營的本質,為什麼有些產業須要外移?為什麼不移就是等死?如果國家的政策能體認多數臺灣人短視近利,抄短線,惡性殺價競爭的企業特質,進而輔導企業轉型.鼓勵產業往知識密集度的相關領域發展,那麼產業外移的比率就會降低,而國內科技產業地競爭力也會大幅提昇,並增加其附加價值。

  本書針對國內科技政策的問題性與根源性,皆有深入的討論。台灣學術研究的本質是OEM(原料設備加工)式,不論是生產的設備、程序、技術,乃至於生產所需的原料,都是從先進國家進口而來,整個工業生產製程,學術機構所作的研究幾乎無關。教育體系主要是在訓練製程操作和系統維修人才,卻很少去思考如何去培養能夠從事頂尖科學研究的專門人才,此為國家進步的一大致命傷。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後續修補型」的研究,既沒創意也沒價值。因為這種研究的學者多半只是盲目套用西方的理論、工具、和方法,故往往花了大筆經費,收效卻甚小。此外,作者並呼籲國家應重視國內學術研究和科技產業脫節的警訊,並設法加以改善此一情形。

  在知識經濟的範疇裡,本書從科研效率與研發內涵切入,並進而探討知識經濟之結構與其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科研品牌與科研水準之間的關係,最後作者對於知識經濟中大學與新創科技公司之間的互動,有精彩的分析,並對產學合作的精神與其正面意義有諸多著墨,當然學術不等於產業,產學合作過程裡可能產生的不良情形,作者在前面的幾章裡有特別的提到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並提出應設法避免學術功利化之衍生問題。


感想:
  

  看完這本書之後,讓我非常地震撼與振奮,此外夾帶一點遺憾。震撼的原因是原來國科會和諸多國立大學有這麼多的黑幕,而國家的科技政策上存在這樣多的問題,而自己在此之前竟也被這些表面的數字給蒙騙了。至於振奮的主因是慶幸國家還有這樣具有學術良知和道德勇氣的知識份子,而這樣的人正是我最為欣賞的。些許的遺憾是,一個知識份子的出走是否暗示著這只是國家頹敝的一個開端呢?

  衷心期盼曾孝明先生的著作能帶給許多知識份子的熱烈回響(而非學術界裡的茶壺風暴罷了),並進而啟迪他們能夠自我省思,適時地對國家決策高層提出針砭與建言。關於國家科技政策的根源性與問題性,我在本書中獲得了更清楚的答案,也對諸多科技政策、教育改革等問題有了新的省思,雖然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不過本書的肺脯之言與擲地有聲的理性批判,真是令人為之動容啊,也讓我深感獲益良多並對此書有相見恨晚之遺憾。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stronomy&aid=299595

 回應文章

雪狼狐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一篇與教育有關的轉貼
2006/06/07 12:45
兒子正在讀高二,考了一道歷史題: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公元哪一年死?最遠打到哪裏?
“第二問”兒子答不出來,我幫他查找資料,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是打到
現在的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
它的題目是這樣的: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
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
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
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
如果沒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夠強大,盎格魯─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
日耳曼會控制中歐,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教師一看,說:「棒,分析得好。」
但他們沒有分數,只有等級,A!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
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
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
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我們叫做抗日戰爭),
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
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裏?
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
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有一場激戰。
臺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
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
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
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
穿過馬六甲海峽,上中國南海,跨臺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海,這是石油生命線,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裏經過,
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馬上就會上場,那就打!
按照判斷,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
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
會從東海開始,從臺灣海峽開始, 時間判斷是2015年至2020年之間。
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
翻開我們的教科書,題目是這樣出的: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簽訂的叫什麼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
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
什麼時候丟了臺灣、澎湖、賠償二萬銀兩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
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背得滾瓜爛熟,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
那又怎麼樣,反正都賠了嘛!銀兩都給了嘛!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
天啊!不能完全責怪孩子,應該反省的是我們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