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08 07:03:57瀏覽6230|回應107|推薦447 | |
每一條路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文化都有自己歸屬的地方,因為每一條路都通往獨一無二的原鄉。先人用足跡書寫出族群、產業與生活史,當這些交錯縱橫的古道吞沒在時光的洪流中。蘇花眾古道,揭開了後山的神秘面紗。 二月三日。 陰雨,氣溫十度。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
東澳灣鳥瞰圖(遠方即陸客遊覽車事故處) 峰頂觀景台 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為鞏固邊防與安撫原住民,欽差大臣沈葆楨派臺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費時兩年開闢「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俾能通行輿馬,當時稱做「北路」(蘇花古道),沿途蘇澳--東澳--大南澳--大濁水--大清水--得其黎--新城--歧萊花蓮港--吳全城--大巴籠--周塱社--秀孤巒水尾。全程總計 308里。北路開通前的交通貿易都靠海路,陸路則僅為東西向的原住民遷徙路線、獵路。北路沿著峭壁開出,相當狹小曲折,路寬僅約一丈多,且路況不穩定,時有坍塌的情形,交通功能極為有限。但對於清朝開山撫蕃的政策下,有宣揚國威、防堵海寇、移民開墾、獲取資源等多重功能;然而此路修築後仍不時受到原住民侵襲,加上首尾間遠、駐防兵勇、維護不易、瘴厲疫病等問題,於完工後不及一年半即移紮駐營,任其廢棄。1881年曾有清朝營官何秀林帶兵重修,又有1889年劉銘傳副將劉朝帶再度疏通,但後者部將兵勇等人卻不日中伏,所帶官兵死傷逾半,在劉銘傳大軍圍勦後原住民雖投降,但實際上清末東澳以南路段可謂已經荒廢。 當年羅大春率軍開闢此路及守防期間,水土不服或遭襲擊犧牲清兵三百餘人,至今仍有三百多具清兵的遺骨供奉於蘇澳的金字山忠靈塔內,見證了這段艱辛闢路及守疆的壯烈往事。
羅大春(1833~1890),字景山,貴州施秉人。(右) 開路紀念碑 北路完工後,由於沿途原住民部落的反抗,難以維繫,因此約一年多就陷於荒廢的狀態。後來官府試圖重修, 但始終難以為繼。直到日據時代,曾整修這條路,稱為「大南澳路」後來闢建為道路以供車輛行駛, 於昭和7年(1932)完工,命名為「臨海道路」,即今日蘇花公路的前身。 古道入口處 陰雨綿綿,全副武裝。登山小撇步 : 壞掉的中大型雨傘(500萬級的最好),去骨幹,上方剪洞,套在脖子上。最好的防風防小雨衣 ( 圖示在回應區 )。 138 年前的蘇花古道,從蘇澳「走」到花蓮。斑剝的石頭,活的歷史。當年清兵及日警可要步步為營,遭遇襲擊,魂斷異鄉。 搶購~~~充滿活力的庶民經濟,漁船卸貨十分鐘內搶購一空,比台北「俗」一半。
日治時期叫臨海道路 (1932年全線通車) 廢棄的舊蘇花路段
美麗與危險同在 鈔票上的清水斷崖 光復後,此路改稱為「蘇花公路」,最窄的路面僅有3.5公尺,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有15公尺,相當險峻。1980年代開始逐步拓寬,到1990年才開放雙線通車。 蘇花公路早年單線通車時期,南下北上車輛均需在各管制站依管制規定放行,從北往南設有蘇澳、東澳、南澳、谷風、和平和崇德共六處管制站。此時車隊多為日間通行,頭車必為公路局之金馬號客車,行經斷崖路段,車中旅客往往無法看見狹窄道路的邊緣,僅見低處海色藍白,駕駛車行左旋右迴,讓人驚恐不已,筆者於民國五十幾年隨阿公阿嬤環島進香團車行至此,左輪幾與太平洋平行,驚嚇指數破百,幼時印象至今無法磨滅。蘇花古道距今一百三十餘年,歷經百年歲月滄桑,舊跡早已煙滅難尋。近年來, 政府委託學者調查,勉強找出其中的三段舊路,規劃整建為國家步道,既可以見證蘇花道路的開拓史, 又可提供民眾做為登山休閒的用途。「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即是其中的一段。 下次,路過蘇花公路,請停下腳步 ! 部落與人文,充滿驚奇 ! ◎ 數據資料來源 : 南澳鄉網站,台灣方志,國家教育資料網,蘇花百年,台灣山林網。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