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力量
感恩,
是化解不滿與怨懟的良藥,
一種不再計較的寬廣;
──心中只有感謝。
讓我們常思眾緣成之不易,
從過去的理所當然中,
看見他人的付出與自己所擁有的美好。
知恩.感恩.報恩--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法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就是告訴我們知恩、感恩、報恩的道理。四重恩,是指父母師長恩、社會國家恩、三寶恩、眾生恩。
我們從出生到學業成就階段,都是仰賴父母的生育、養育與照顧;求學階段,師長給予我們指導與教誨,使我們有謀生的技能與知識;社會與國家,給了我們安定的生活環境。如果沒有這些,我們的生活就會產生困難,事業也不能成就,這些人對我們都有直接與間接的幫助,了解這些對象於我們有恩,進一步要感恩、報恩。能知恩、感恩、報恩,人生就能知足常樂。
感恩報德化眾怨
「知足常樂」聽起來似乎有點消極,其實不然,「知足常樂」非但不消極,反而是活潑、積極的,用現代人的形容詞即為「敬業樂群」。人之所以有煩惱,原因就在「不知足」。例如,找到了一份工作之後,所想的是要怎樣往上爬,要怎樣才能出人頭地,所謂「這山望那山高」,當你所想的都是這些的時候,煩惱就產生了,如果能用另一個想法:「這份工作確實得來不易,它是社會上種種的因緣與助力,我才能得到這個工作機會。」自然就會珍惜與尊重這份工作。對社會與人群會存著一種「感恩的心」,用這種心態去對待工作與工作的夥伴,隨時都會感到愉快與滿足!
一般人不知道知恩、感恩、報恩,不知道國家、社會對我們有恩,不知道父母、師長對我們有恩,不知道三寶對我們有恩,不知道眾生對我們有恩,所以,感恩的心產生不出來。沒有感恩的心,就沒有辦法去實行、去做報恩的行為。沒有報恩的實際行為,就沒有辦法消業、轉業,沒有辦法建功立德。
飲水思源長善根
《六祖壇經》云:「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古德云:「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責備我、毀謗我的人,都是我的老師,因為他們指正我的缺點,使我能夠改過,所以不但不氣惱,反而要心生感恩。如此思惟,能使心量廣大,與道相當。所以,順境能助道,逆境亦能助道。
常存知恩、感恩的心,就能時時做到「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反省檢討」。什麼是「好事給他人」?例如一家公司如果沒有員工及消費者,就不能成就「董事長」這個職務;一個國家若沒有人民及文武百官,就不能成就「總統」這個職務;個人的成就,其實是大眾所成就的,所以成就的果實應該歸功於大眾,與大眾共同分享。什麼是「壞事自己反省檢討」?碰到挫折或失敗時,應該仔細地自我檢討,找出失敗的原因並加以改進,而不是責怪或歸咎於大眾。明白這些道理,心就會安定下來,對社會與人生的看法,就能積極而光明。
佛法的因果觀,也能啟發我們知恩、感恩、報恩的心。現在的社會亂象,就是不知道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人生似乎只有名利、財色、享受、佔有。有些人甚至還要革命、鬥爭,認為傳統的禮教、倫常害得社會不能進步。假使每一個人都相信有過去,就會尊重過去祖先乃至尊重世界上有成就的大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流血流汗所留下來的種種智慧遺產,使我們現在得以享用。假使沒有過去,怎麼會有現在?有這種尊重心,就知道要報恩。了解知恩、感恩、報恩的道理,進一步把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上,便不會再有計較、抱怨的煩惱。煩惱減少了,這念心就能平靜、安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和諧;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恩心,社會一定會愈來愈安定,愈來愈祥和。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