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感應篇(第二0八集)
2013/04/01 07:49:56瀏覽102|回應0|推薦0

太上感應篇

淨空法師開示

太上感應篇  (第二0八集)  2000/2/2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2-208

諸位同學,大家好!

第一個問題:三皈依裡「自皈依佛,當願眾生」與「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是何意義?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這個「眾生」是指法界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也是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包括在其中。「統理大眾」,狹義的是指僧團,廣義的是指法界一切眾生。「和南聖眾」,「和南」是禮敬,「聖眾」是指佛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對所有的這些聖眾,我們對他致敬,「和南聖眾」就是對所有一切聖眾致敬。

第二個問題:有來訪問的同修,將其他團體法師或居士的書籍、錄音帶,放在「淨宗學會」,應該如何處理?

這些東西要看它的內容,如果沒有排斥淨土的,都可以流通。如果排斥淨土,提倡修其他法門的,怕擾亂我們同修的修持,可以不接受;如果接受,要送到相應的道場。譬如禪宗,哪個地方有禪宗道場,送給禪宗道場;密宗的,就送密宗道場,這個處置就非常之好,解行一定要相應。

第三個問題:美國肯薩斯州學佛社同修研究《彌陀要解》,師父談到極樂世界的一天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劫,不知出自於何處?

時劫的長短,它的真相,我們了解這是概念上產生的現象,不是實在的。一劫可以濃縮成一剎那,一剎那可以轉成無量劫,所謂「念劫圓融」,了解這個問題,對於講時間長短差別,就沒有什麼大關係了。經上講墮在邊地疑城五百年,才能夠花開見佛,這個我們就要注意了,這個五百年到底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算法,還是我們這兒的算法?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年月日時,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一切眾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年月日時沒有。說五百年,是說我們這個世間的五百年,不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沒有年月日。

第四個問題:師父曾提到極樂世界成佛,只要三、四劫就能成就,因為極樂世界至今才十劫,可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表示等覺菩薩超過半數,所以應該三、四劫就可以成為等覺菩薩。世尊在《彌陀經》中給我們提到十劫,這個數字十劫,應該是指我們這邊的時間而言。若根據這個解釋,對極樂世界的眾生而言,才成立十天而已;且據師父的說法,到那裡只要三、四天就可以成為等覺菩薩。又自己修證功夫而言,不知如此的推論,是否合理?

這個推論都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能捨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與極樂世界就相應,這個非常非常重要。十劫,我們是從等覺菩薩超過半數這個地方去觀察的,應該是這種現象。這是說明在他方世界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到極樂世界時間是大幅度的縮短,這是給我們很大的鼓勵,但這是事實,決不是妄言,所以連華藏世界文殊、普賢都求願往生淨土,我們想應當是這個道理。

第五個問題:《無量壽經》第一品的科判中,文殊和普賢是判為出家菩薩。可是記得師父在《地藏經》中曾經提過,四大名山只有四位菩薩,其中一位地藏菩薩是出家菩薩,其他的菩薩文殊、普賢、觀音都是在家菩薩?

文殊、普賢有在家,有出家,地藏菩薩也有在家、出家,不是地藏菩薩全是出家,沒有在家的,這就講不通了,他在哪個地方示什麼樣的相。我們凡夫所以不能成佛,不能開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總是不能突破。大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諸佛菩薩沒有身相,隨類化身。你說觀音菩薩是出家相,還是在家相?他能現在家相,「應以比丘相得度者,即現比丘相」,這是三十二應當中有的,他現比丘相。我們問觀音菩薩是出家、是在家?諸位熟讀三十二應,你就曉得諸佛菩薩決定沒有一定的身相,所以他能隨類化身。如果你要這麼堅固的執著,你將來就決定不能隨類化身。

第六個問題: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都是虛妄的。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因緣所生法,也是虛妄的嗎?可是世尊在《無量壽經》上說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這又怎麼解釋?

我要問你,我們現前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如果你說是虛妄的,統統都是虛妄的;你說真實的,統統都是真實的。佛家講虛妄跟真實,另外有個意義在,很容易變化的是虛妄的。我們這個世界,無論是動物的「生老病死」,植物的「生住異滅」,礦物的「成住壞空」,剎那剎那不住,這是虛妄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的,為什麼是真實的?心真實的,境界就真實,經上講:「相隨心轉」,你要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境界就是真實的。你的心沒有生滅,相就沒有生滅;心有生滅,相就有生滅,相是從心變現出來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佛所說的一切不思議境界,你就親自證得了。你要是不捨妄想分別執著,你永遠墮落在佛學裡。你不是「學佛」,你是「佛學」,佛學還是搞六道輪迴,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今天還有一點時間,我在此地跟諸位報告一樁事情。昨天我聽居士從天目山帶回來居士的一卷錄像帶,我看了,其中她講了五個自己感應的事情。第一個感應,她的孫子生下來才幾天就得壞血症死了,屍體放在太平間。她的兒子把這個事情向她報告,她聽到非常難過。她說:「我學佛,我這個孫子才出世就死掉了,我勸人學佛,人家還能相信嗎?」她是非常悲痛懇求觀世音菩薩,求觀音菩薩幫助。第二天,他這個孫子從太平間裡活過來了,眼睛也睜開了,在那裡叫,手腳都會動了,這是她學佛的第一樁奇蹟。

這個事情使我想起在抗戰期間,我們是流亡學生住在學校,離開家庭,沒有人照顧,老師就跟父母一樣,老師照顧我們。那個時候我們有個同學得重病死了,屍首也是放太平間。我們的師母周邦道的夫人,那時候她沒有學佛,她知道這個事情,到那裡去一看,說:「不行,這個人決定不能死。」為什麼?中國講兩房單傳,這個人若死了,他家裡面祭祀就斷掉了。所以她那個時候在關帝廟前許願,寧願減自己的壽,一定要叫這個學生死不得。那是真誠懇切的祈願,痛哭流涕。那個同學活過來了。活過來之後,人家告訴他死過去了,知不知道?他說不曉得,他只覺得自己被人關在一個黑屋子裡,一點光線都沒有;但是他聽到周師母的聲音叫他,叫他的名字,他聽到這個聲音,然後看到有一點點光,他就跟著這個光走出來,就活了。精誠所至!他們這兩個情形非常類似。所以死去的人也能夠把他叫回來,佛法不可思議。

第二樁事情,就是鬼附身。我們居士林念佛堂杜美璇居士被鬼附身,那個鬼是老林長陳光別居士的冤親債主,我們把這個事情說給她聽。她自己這個事情是她第三個兒子,小兒子出了問題。她的先生去找她,他說:「你們學佛,你看看你的小兒子得神經病了。」她回家去看究竟怎麼回事情?小兒子一看到她,抓到她的手叫她「女兒」。她先生就打他兩個耳光,她的大哥也打他。

居士說:「你們不要打,冷靜一點,細心來觀察。」她聽到這個聲音不大對,她就問這個附身的鬼:「你到底是鬼,還是神?」

他就說:「我是鬼。」

她就問他:「你是誰?」

他就講:「我是你爸爸。」

居士仔細聽這個聲音是有點像。結果再證實,她說:「你既然是我的爸爸,我大哥的小名叫什麼?」他說出來了,果然沒錯。她說她大哥的小名沒有人知道,所以證實確實是她爸爸來附身的。

他死了已經有二、三十年,問他死後的狀況?他說他墮在地獄,承蒙這個孝順女兒修行有成就(這就說明一個人修行,一家人都沾光,都得福),我們沾光才從地獄裡出來。而且說她的母親也出來了。他說妳一定要告訴大家,地獄太苦了,地獄是真的,不是假的。

她就問他:「你是什麼原因墮地獄的?」

他說:「在世做人心行不善,吃喝嫖賭,盡幹壞事,連家庭也不顧,讓老婆到外面討飯養活子女。以後晚年回來之後,習性不改,還是虐待家人,因這個業因墮地獄。地獄裡所有的刑罰都受過了,苦不堪言。」然後告訴她,他們要去投胎,這是從地獄裡又到人道來了,他到人道來投胎,這就說明六道輪迴是真的。所以現在她的先生也學佛了,全家都得度了,全家都學佛。她說學佛現在沒有障礙了,以前先生障礙她,現在全家學佛了。

我要把她講的這些故事節錄出來,只節錄這一部分就可以了,她講這五個親身的感應。從這些地方,我們就真正得到佛家講三轉法輪的作證轉,這些人給我們做證明,六道輪迴確確實實有。真正修持修得好,不但自己得度,墮落在地獄裡面的家親眷屬都能夠得度。佛門裡常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這是學佛的大孝。

你們想想看,你對父母怎樣盡孝道,父母要是墮落在惡道,沒有辦法拯救。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想到了,佛家說的這個孝,那不是世間人所能夠相比的。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遵循經典教誨,如理如法修行,決定得生淨土。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建立堅定不移的信心,要認真努力。

諸位必須要知道,上一次百國興隆寺同修的報告,北朝鮮的山神,不是假的,他們說天上也不安全,地上不能住,仔細觀察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好。他們有一百多山神,集結在一起念佛修淨土,想找一個法師去領導他們,這都是給我們做證明,給我們做見證。

黃念祖老居士晚年,每天他的工作量很大,他著書,但是筆放下來,佛號就提起來,每天沒有少過三萬聲佛號;念得多的時候,他念十幾萬聲,往生淨土,瑞相希有,這是我們的典型,是我們的好榜樣。

求生淨土的祕訣,沒有別的,《無量壽經》上講得那麼清楚,「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二六時中不離佛號,所有一切塵緣統統放下,這個都是不相干的事情,有一天命光,老老實實念一天佛,遇到有機緣幫助別人,全心全力幫助人,這是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真正覺悟,沒有一個不念佛求生淨土。凡是念佛不認真的,都是沒有覺悟,都還是迷惑顛倒,依舊墮在這個世間,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天天搞這個。這個東西是輪迴業,這是惡道之因。我們有幸,我們有真實的福報,得人身,聞佛法,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這些示現給我們做出證明,跟佛在經典上所講的無二無別,增長我們的信念,增長我們求生淨土的決心,我們這一生就決定得度。

希望我們同學們在一起,共同勉勵,自度度他。自度度他當中,一定要曉得自度最重要,不能只顧幫助別人,把自己念佛往生疏忽,那就錯了;念佛往生應當排在第一位。我們身體還在這個世間,隨緣隨分,盡心盡力,幫助社會,幫助眾生。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遇到一定要做,遇不到不需要去找。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太上感應篇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745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