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3 08:57:24瀏覽245|回應0|推薦0 | |
認識佛教 (第二集) 1991/12 美國邁阿密 檔名: 昨天我們將佛法的定義以及教學的宗旨、說法的依據,給諸位報告出來了。今天要跟諸位說明佛法教學的綱領。在沒有介紹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瞭,佛說法是非常活潑,是因人施教,因此這個法就沒有定法,所以顯示出異常的活潑。同時佛的教法,無論他怎麼說法,都離不開大圓滿,換句話說,全是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 因此,法門是真正的平等,就如同《華嚴經》上講的「主伴圓融」,一個為主,其他一切都是伴。像佛,如果我們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一切諸佛就是伴;以毘盧遮那為主,釋迦牟尼佛也是伴;以阿彌陀佛為主,毘盧遮那佛也是伴。任何一尊佛都可以作主,也可以作伴,「主伴圓融」,佛如是,菩薩也不例外。假如我們學佛,我們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諸佛都是伴;以地藏菩薩為本尊,觀音菩薩也是伴。明白這個道理,佛的經典也是如此,我們以《無量壽經》為主,一切經都是伴;以《金剛經》為主,《無量壽經》也是伴,《華嚴》、《法華》都是伴。這才看到它真正平等,真正的自在無礙,然後我們才能夠談教學的綱領。因此我們佛門當中,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是讚歎這個法門是第一。說這個法門第一,並不顯示其他法門就是第二,這諸位一定要搞清楚,這樣子才不致於犯過失,犯什麼過失?就是自讚毀他,這就犯了大戒,這就不好了。 在修學綱領上來講,像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的因緣,是韋提希夫人家庭裡面遭了很大的變故,於是對於人間之苦,她才真正見到了,於是就要求釋迦牟尼佛,「這世界太苦了,實在沒意思,有沒有更好的世界、更清涼的世界,沒有造惡的世界,我能夠去往生?」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就把十方諸佛的世界以神力變現在她面前,讓她自己去觀察,讓她自己去選擇。她實在也不負釋迦牟尼佛的期望,她選中了西方極樂世界,選中之後,就要求釋迦牟尼佛教給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 佛在沒有說方法之前,教她修三種淨業,並且告訴她,這三種淨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一句話非常重要。有了這一句話。三世諸佛是指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切諸佛修行證果都要以這三條為基礎。好像我們蓋樓房一樣,不管你蓋多高,不管你蓋什麼樣的形式,地基是一樣的,所以這三福就是佛法共同的基礎,一定要從這個基礎上建立,才能成就一切佛法。這三種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三種淨業也叫做三種福(我們說修福,也是這三種福),第一種,佛跟我們講了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種。第二種,「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種,「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三條一共十一句。我們在經上看到,佛常叫著「善男子,善女人」,什麼叫善?善的條件是什麼?就是要具足這三種淨業,十一句統統做到了,才是經上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可見得那個標準很高。 我們讀誦的經典多半是大乘,大乘必須要具備三福。如果是小乘經,具備兩條就夠了,就是小乘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是人天,人道、天道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前面一條就夠了(前面四句就夠了)。我們今天講《地藏經》是大乘佛法,《無量壽經》是大乘佛法,裡面所提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十一句統統要做到,一句做不到都不叫善男子、善女人,可見得那個善是有標準的。往往我們讀了,我是善男子、善女人?拿這個標準一衡量,差很遠,不夠,這要知道的。 佛說法,無論是講基本的修學方法,還是給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理,字字句句都與大圓滿相應,也就是說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沒有一法不圓滿。這三福十一句也是字字圓滿。 我們看第一句「孝養父母」。佛經從印度梵文翻到中國,中國的文字是非常的特殊,它是非常美麗的圖案,而且含義非常之深,是一種智慧的圖案。這個「孝」字是會意,我們要體會這個字的意義,它上面一段是「老」,下面是「子」,這就是告訴我們,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是一個,不是兩個,不像西方人講的,父子有代溝,有代溝就不孝了,沒有代溝的。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換句話說,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孝」字,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孝」字。所以什麼人能夠把孝道做到圓圓滿滿?給諸位說,只有成佛。如果不成佛,這個「孝」字怎麼做也做不圓滿。 所以孝親不但是奉養父母,戒經裡面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是把孝順父母這種孝心發揚光大,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孝道,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是師道,師道一定是以孝道為基礎,沒有孝道就談不上師道了。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會去恭敬老師,這在理上是講不過去的,這種情形必然有企圖,去巴結老師,這是不懷好意。如果孝順父母,尊重老師是理所當然,應該是如此的。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才知道佛菩薩、中國的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的孝道。 《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佛門的孝經,唯有孝敬才能夠開發我們自性無盡的寶藏,孝敬是開發自性的工具。因此在這三種淨業裡面,它排在第一種,它排列在第一句,它是根基的根基,這是非常的重要。在中國,中國人都敬祖先,祖先去我們很遠很遠,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我們逢年過節還要紀念他,為什麼要紀念?諸位明白這一個道理,就曉得紀念的意義了。因為他跟我們是一體的,是沒有分隔的,我們連遠祖都念念不忘,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順的道理!遠祖都還念念不忘,所以這個人一定會孝順父母。孝順父母的人就會尊敬師長,假如他不尊敬師長,不聽老師的話,不好好的學,父母就憂心、就操心了,這就不孝了。兄弟一定很和睦,他不和睦,父母也憂慮,也不孝了。他一定做事情認真負責,一定奉公守法,為什麼?不使父母擔憂,不讓父母牽掛,所以孝道確確實實是性德的究竟圓滿,佛教給我們從這個地方學起。 能尊敬老師,佛是我們最早的老師,三千年前開端的老師,我們連這個老師都尊敬,都念念不忘,眼前的老師哪有不尊敬的道理!同樣一個道理,所以我們供佛像,是返本報始,是報恩的意思,這是一定要知道,而不是把他當作神明看待。這是為什麼佛弟子要供佛像、要供祖先,它有非常深的教育意義在其中,讓我們看到祖宗的神位,看到佛菩薩形像,就想到孝敬,孝親尊師。 佛法在《地藏經》上的大圓滿後面,接著就講慈悲,「三福」孝親尊師之後也接著是慈悲,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曉得,慈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孝敬擴大就是慈悲。 慈悲為什麼頭一個「不殺」?這用意很深很深。如果要不熟讀《地藏經》,要不把《地藏經》參透,你對於這一句真正的含義就沒有辦法理解。真正參透了才曉得,一切惡業當中,殺生這個惡業最重,為什麼?一切有生命的眾生,沒有一個不是貪生怕死。雖然殺生是冤冤相報,牠受果報的時候(這個畜生今天被我殺了),牠是不是會想到「前世我殺他,今天我應該被他殺」,牠是不是這樣想法?前生我吃他的肉,今生我的肉應該供養他的,如果牠這樣想,就沒事了。假如牠不是這麼想法,懷恨在心,你殺我,我來生一定還要殺你,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仇恨愈積愈深,這是最可怕的。所以講到慈悲,慈悲包括的面是無限的深廣,佛特別提出這一樁事。換句話說,殺生就是不敬老師,因為老師教給我們五戒,根本戒的第一條就不殺生,我們今天還殺生,哪裡聽老師的話!這就是不敬老師。不敬老師也就是不孝父母,父母希望我們聽老師的話,依照老師的教訓去奉行,在今天也不聽老師的話。所以這一殺生,慈悲心不但失去,孝敬統統都沒有了,所以這意義很深很深。 後面一條是「修十善業」,十善業是世間善法的標準。佛告訴我們,能夠修這十種善業,決定不墮三惡道。上品的十善業就能夠生天,如果再加上禪定、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就生到天上,很高的像色界天、無色界天。 十善,他把它歸納為三大類,身、口、意。身有三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是對在家同修們說的。如果是出家,就要改成不淫欲,要把它斷得乾淨)。在三界之中,佛跟我們分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果淫心沒有斷,他修的善修得再高,修的定修得再高,也只能生在欲界天。欲界有六層天,愈往上面,情欲愈淡。由此可知,真正修禪得禪定的人,得初禪(世間禪),定功把淫的念頭統統伏住了,決定不起現行,所以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統統都沒有了,雖然根沒有斷,他有禪定的功夫,這一個念頭不會生起來,不會起現行的,這才有資格生初禪天以上。大家要曉得這一個事實,你就知道參禪不容易。你去參禪,財、色、名、食、睡這五欲還動不動心?如果動心,初禪天都沒分。真正不動心,禪定才能成功。所以學禪的人很多,得禪定的人不多,得小定(未到定),那個有,真正得禪定的人就不多了。得禪定生的天生得很高,在欲界天之上。這是講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很不容易做。 偷盜是不與取,我們今天投機取巧想漏一點稅,漏稅是偷盜,是偷國家的,罪犯得更重。我偷一個人的,我將來還一個人的債;我偷這個國家的,這個國家這麼多老百姓,人人都是我的債主。美國有兩億人口,兩億人都是我的債主,這還得了!還不清。所以真正學佛的人一定是奉公守法,決定不敢投機取巧。所以不犯盜戒、不犯淫戒、不犯殺戒,這叫身三業。 口有四種,口是說的言語,有四種善法。第一個是不妄語,妄語是存心欺騙他人,也就是不誠實。第二種是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在甲面前說「乙說你的不是」,在乙面前說「甲說你的不是」,這是鬥亂兩頭,挑撥是非,無論是有意無意。我們這個社會有很多人都不是有意的,無意當中他會挑撥是非,所以有的時候傳話的時候,愈傳愈訛,把意思傳達錯誤了,本來人家沒有這個意思,他在這裡說話,這裡添一點,那裡添一點,加油加醋,就把人家的意思全弄顛倒了,所以這是很大的過失。小者叫兩個人不和,大者使兩個國家打戰,這過失很重,決定不能夠疏忽。第三個是惡口,惡口就是說話沒有分寸、沒有禮貌,很粗魯,使人聽了之後很難受,粗野。第四種叫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可是用意不善。譬如像現在社會上許多的電影,許多的歌舞、音樂,聽起來很好聽,看起來也不惡,他教人什麼?都是教人造殺、盜、淫、妄,這一類的統統是屬於綺語。口要離這四種惡業,口業就善了。 第三是意業,也就是我們起心動念。念頭裡面歸納為三大類,不貪、不瞋、不痴。貪是講貪愛,包括吝嗇,所以常講慳貪。我們沒有,拼命在希求,希望得到,這是貪心。已經有的,放不下,捨不得,不肯幫助別人,這叫吝嗇,這是慳吝。這是我們修學佛法最大的障礙,所以佛教給我們布施,布施就是把貪心捨掉。有一些學佛的老同修對世間法的名聞利養,他不貪了,這很難得了,可是他貪佛法,這也想學,那也想學,諸位想想,他的貪心沒有斷。佛是叫我們斷貪心,不是叫我們換貪的對象。從前貪世間法,現在貪佛法,還是貪心,貪心還存在,這是錯誤的,這是絕對不正確的。所以佛法、世法統統不能貪愛。 其次是瞋恚,實在講為什麼會瞋恚?貪不到就瞋恚,如果貪到了,他就不起瞋恚心了。瞋恚是很大的煩惱。貪瞋痴叫三毒煩惱。慳貪是餓鬼的業因,人死了為什麼會變餓鬼?貪心沒斷。為什麼會墮地獄?瞋恚沒斷。為什麼會變畜生?愚痴。什麼叫愚痴?世法、佛法有真有假、有正有邪、有是有非、有善有惡,他辨別不清楚,沒有能力,把假的當作真的,把邪的當作正的,這是愚痴。並不是他有意這樣,他是無意的,為什麼無意?愚痴,沒有智慧。所以三毒煩惱是我們真如本性裡面最嚴重的障礙。佛法的修學,特別是禪宗,禪宗祖師大德提倡應該從哪裡修?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心就是貪瞋痴,貪瞋痴是錯誤的,把它修正過來。所以從心,就是根本修。 身三、口四、意三合起來叫十善業。我們統統都能夠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才能算是世間的善人。我們世間法裡面講善男子、善女人,必須要符合這個標準,但是佛在經典裡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這還不符合,因為那個標準比這個還高。可見得這個最低的標準,我們已經不容易做到了。 台灣這些年來,政府提倡選拔好人好事來表揚,到底是不是好人?有沒有具足這四條?要沒有具足這四條就很難說了。所以李老師從前在台中,台灣剛剛選完第二屆,大概是第二屆好人好事,他老人家在黑板上把這四個字寫起來,「好人好事」,把「好」字旁邊圈一個圈,圈一個圈就念去聲,念「好(ㄏㄠˋ)事」,好人好(ㄏㄠˋ)事,意思就變調了,這就未必是好人。好人的標準要守佛法這四條,真的不容易做到,但是這是善的最低標準,不能不修的。 「三福」的第二條說的是二乘福,就是小乘的佛法。我們知道大乘是以小乘佛法為基礎。在隋唐的時候,小乘傳到了中國,而且也盛行了一段時期,但是這時期很短。唐朝的晚年,小乘就衰了,到以後小乘在中國就沒有了。經典存在,而且翻譯得相當的完整,跟現在巴利文的經典一比較,巴利文經典只多出五十部經,可見翻譯得非常完整。為什麼小乘佛法在中國失傳了?諸位要知道,從前學佛法的人都有儒家、道家的基礎,儒學與道學(這個道家不是道教,要搞清礎)這個基礎足以代替了小乘。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確確實實也很接近大乘,所以以後就用儒跟道代替了小乘。因此過去學佛的人沒有不念四書五經的,沒有不念老莊這些典籍的,是這個原因,我們也要把它認識清楚。 今天我們修學大乘佛法,小乘經不學,儒家、道家也不學,就好像蓋大樓地基都不要了,第一層也不要了,要想從二層蓋起,這是空中樓閣,所以怎麼蓋都蓋不成功,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沒有見到真正佛法人才的出現。不像過去代代都有高僧大德,都有真正修學的在家居士出現,這一代沒有了,為什麼沒有了?就是大家把基礎疏忽掉了。 小乘建立在人天的基礎上,就是建立在前面這個基礎,前面講的孝親、尊師、慈心、修十善業,要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由這個基礎才真正能夠入佛門。有了學佛的條件,這一入佛門就先拜老師,受三皈依。三皈依是非常隆重,非常的嚴肅,是一樁大事,不是小事情。這是我們正式要拜釋迦牟尼佛作老師,我這一生依照老師的教訓來修學、來修行。正式拜老師,老師一定把學佛的指導原則教給你,從今天之後,我要修行,修行要有一個標準,把這個標準傳授給你,這個標準就是修正行為最高的指導原則,這叫傳授三皈。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古時候講三皈,大家都懂,不會錯解意思。佛教傳的年代久了,傳到現在,我們一聽佛法僧,把意思都解錯了。聽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我也皈依這個佛像,這大錯特錯;聽到皈依法,就想到經典;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統統都把意思錯解了。在唐朝時候,禪宗六祖大師大概他就曉得,怕後人對三皈誤解,他老人家傳授三皈就不是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這樣說法,他完全從意思上講,把這個名詞省略掉。你看在《壇經》他傳授三皈,他講「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我們一聽,不至於誤會。然後給我們解釋,「佛者覺也」,佛就是覺悟的意思;「法者正也」,法就是正知正見;「僧者淨也」,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我們修行主要的依據,是要依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這叫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而不是皈依某一個人,這是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否則的話,這一入門頭一堂課就搞錯了,一錯就錯到底了,你還能有什麼成就? 說到這個地方,我要把三皈真正的意思跟諸位說明,這就是真正的傳授三皈。如果你們接受了,從今天起,你是真正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如果真正是佛的學生,經上講,就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如果你是假的,就沒有了,你要真正發心皈依。 先說「皈依佛」。什麼叫「皈」?「皈」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從久遠劫以來,在六道裡輪轉,實在講無依無靠,這是非常非常的可憐,這也是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沒有遇到一個好老師。今天遇到好老師了,老師教給我們,你要從迷惑顛倒回頭,依靠什麼?依靠自性覺,你自性本來覺。所以皈依佛,佛不是外面的佛,是自性佛,淨土宗常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彌陀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釋迦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統統是自性佛。所以我們皈依的是自性佛,就是自性覺,佛就是覺的意思。從今天起,我要覺而不迷,無論我對人、對事、對物,我要覺悟,決定不能迷惑,覺而不迷,你就是真的皈依了。如果你皈依佛了,還是迷惑顛倒,還是顛三倒四,你也沒有回頭,也沒有依靠,你那個皈依是有名無實,是得不到護法神的保佑,得不到感應。所以一定要認識清楚,是皈依自性覺。 第二「皈依法」。「法」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完全與事實真相符合,也就是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在佛經裡面講「正知正見」,或者是講「佛知佛見」,「佛知佛見」就是「正知正見」,這是法,這是自性的法寶,也不是從外面來的。皈依,皈是從我們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回過頭來,我們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所以「法」也是自性的知見,不是跟著別人走。所以佛之偉大,佛之令人敬佩,佛沒有牽著我們鼻子走,佛完全叫我們做一個頂天立地獨立的人,這是他值得我們尊敬之處。 「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面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凡夫接觸都會被外境感染。怎麼感染?染上貪瞋痴慢。見到順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貪心,貪就是染污。不順自己意思,起了瞋恚心,被瞋恚染污。所以諸位要知道,五欲七情統統是染污,這都是心地的染污。佛告訴我們,我們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沒有染污,現在我們要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自己的清淨心,這叫做皈依僧。 所以三皈依總結起來說,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淨而不染。佛教給我們修學的三大要領,就是三個標準,修正我們的行為,這三個標準就是覺、正、淨,這是三寶。我們自性三寶,覺、正、淨,每一個人都有的,都具足的,你今天要用它,從前把它忘掉了,沒用它。佛告訴我們,從今天起要用覺、正、淨,時時刻刻要想到覺、正、淨,念念之中要想到覺、正、淨,要用覺、正、淨來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這叫做三皈依,這是你真正皈依了。 佛教給我們修行的三個原則,這就是三寶,三個標準。可是諸位要知道,這三個標準是一樁事情,是一而三,三而一。你想想一個覺悟的人,他的見解會錯誤嗎?他的心會不清淨嗎?心不清淨,見解不正確,就沒覺。同樣的,一個正知正見的人怎麼會不覺?怎麼會不清淨?心地清淨的人一定覺悟,一定正知正見。因此這是一而三,三而一。佛給我們開了這三個門,好像這一個佛堂有三個門,你從任何一個門進來都對,你只需從一個門進來,三個全都得到了,統統得到。所以我們在這三個標準,只要用一個就可以了,就成功了,全部都得到了。 因此在中國大乘宗派裡面,禪宗就選「覺」門,它就選這個門,所以禪宗要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它走這個門進來的。教下(禪宗之外,都屬於教下),像天台、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宗,這些走「正」門,用經典來修正我們的見解、思想、行為,他走正門。我們念佛修淨土宗的,還有修密宗的,這兩個宗是走「淨」門,完全修清淨心。所以是一而三,三而一,這就是許多宗派在三個標準當中選一個,雖然選的不同,可是功效、成果完全一樣。沒進門的時候不同,覺、正、淨不同,進了門來的時候完全一樣,這樣我們才知道,法門真的是平等,沒有高下的差別。 但是「覺」門真的要上根利智,要很聰明的人,心很清淨的人,否則的話,這個門走不進去。你看六祖在《壇經》裡面所說的,他老人家所接引的對象是上上乘人,如果不是上上根機,這覺門走不通的,你不會開悟的。「正」門,一般根機都可以走,時間很長,要念很多書,就好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要念好多年,路很長。淨宗(淨土)跟密宗,路短,它修清淨心,實在講是兩者當中。所以在這末法時期,為什麼這兩宗很盛行,有它的道理,既不要上根利智,也不要走很長的路。這兩宗當中,特別是念佛的淨土宗,比密宗攝受還要廣泛,成就還要容易,更容易得清淨心。 所以我們把自性三寶要認識清楚,知道我們是如何選擇這個標準做為我們修行的依靠,這裡就真正有了皈依處,真有皈依處了。否則的話,雖然每一個法師來,都給你授一個皈依,其實從哪裡皈?依什麼?到現在還莫名其妙,這就是錯誤了。 上面跟諸位講的是自性三寶,理也許能夠體會到一些,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找不到一個依靠,我想一定是如此,還是找不到一個依靠。我們現在把話說回來,就是要落實。 每一宗有每一宗標榜的經典與修學的方法,譬如華嚴宗,「佛」是毘盧遮那佛,就是我們修學的榜樣,我們跟他學,要學得跟他一樣;「法」就是《華嚴經》;「僧」就是文殊、普賢,毘盧遮那佛的兩大助手,菩薩僧,我們就落實了。如果是法華宗,「佛」是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我們就是依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佛寶;「法」,《法華經》是法寶;「僧」,《法華經》上所說的這些菩薩,統統都可以做為我們修學的榜樣。 在淨土宗,我們依靠的佛寶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我們依靠阿彌陀佛。法寶就是《無量壽經》;僧寶就是觀音、勢至,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學大勢至菩薩的專一。你看《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他是自從開始皈依起,一直到成佛,他修什法門?一句阿彌陀佛,就這一句,他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假」是借其他法門來幫助。不需要,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從初發心到成佛就夠了,你看這多簡單、多容易。怎麼個念法?他老人家教給我們一個祕訣,「淨念相繼」,四個字把念佛的祕訣傳授給我們。什麼叫淨念?「淨」是你念佛的時候,不夾雜,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這個心就是清淨的,用清淨心來念。「相繼」是一句接著一句,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是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祕訣,決定成功。 夏蓮居老居士編了一部《淨修捷要》,給念佛人做為早晚課誦的參考,裡面寫的「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從來沒有人這樣說過的。我一看到他老人家這樣寫法,我非常讚歎,他講得太正確了,大勢至菩薩是盡虛空遍法界專修念佛法門的初祖,他是第一個人,是法界初祖。我們再回頭來看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部講《華嚴經》,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菩薩是娑婆世界的初祖。《無量壽經》傳到中國,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建一個念佛堂,志同道合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專修念佛法門,依《無量壽經》,他是我們中國淨宗初祖。所以我們今天講淨宗初祖就有三個人,要問是哪一位初祖,中國初祖是慧遠大師,娑婆初祖是普賢菩薩,法界初祖是大勢至菩薩。 我到美國來的時候,我的老師特別囑咐我要把淨土宗傳到美國來。達拉斯建立了一個佛堂,他老人家給我題一個匾額,「華藏蓮社」。「華藏」是我常用的,因為我在台灣講《華嚴經》講了十七年,所以我都用「華藏」,在那邊華藏講堂。老師就跟我講:好,你就用「華藏蓮社」,把淨宗傳到美國來。這一次我們道場建好了,佛堂有二十一尺高,我從大陸上請來的佛像是木頭雕的,西方三聖四尺高,放在佛堂顯得佛堂太高了,佛像太小了,不能夠配襯,所以我就常常在想,這牆壁上最好能夠有大張畫的佛像,把這牆壁襯托出來。我就在動腦筋,畫的佛像一定要畫美國人的面孔,這是象徵佛法傳到了美國。 有個人聽我講經,他中國話講得不錯,聽我的錄音帶聽了很多,來看我,他說他會畫佛像,我就拜託他畫。過兩天他來告訴我,他說:法師,我不能賺你的錢,我收你一點成本費好了。我說:要多少錢?他說:我畫一張台幣一百五十萬,我給你畫兩張,我再送你一張。我一聽說要三百萬,把我嚇一跳。我說:阿彌陀佛,我沒有這麼多錢。就算了,就謝謝他了。 這一次到美國來的頭一天,有一個人送了一卷佛像給我,我不知道什麼人送的,不是我收的,是基金會的總幹事簡豐文居士代我收的,不知道是什麼人送的,也不知道是什麼人畫的,送來的時候囑咐這佛像是供養達拉斯佛堂的。我給它打開來一看,很大,油畫像,西方三聖,這一看還真不得了,阿彌陀佛是印度人,觀音菩薩是中國人,大勢至菩薩是美國人。我這一看,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很好,大勢至菩薩是淨宗初祖,初祖到美國,淨土宗一定真正到美國來了,所以淨宗學會真的在美國成立。夏蓮居提倡「淨宗學會」這個名稱,大陸上沒有組成,也沒有建立,第一個淨宗學會在達拉斯建的。所以大勢至菩薩現的是美國人的像,我歡喜得不得了。 這是淨宗的三寶,我們真正有了依靠,要學阿彌陀佛,要學《無量壽經》,要學觀音、勢至,他們就是我們修行的榜樣,是我們修行的標準,這叫真正的皈依。除了這三寶之外,還要跟諸位說明「住持三寶」。「住持三寶」就是佛像、經書、出家人,這些三寶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但是它的作用能夠提醒我們回頭依靠。因此我們學佛的人,家裡供佛像,供佛像是什麼意思?常常見到佛像就提醒我皈依佛了,皈依自性佛,我處事待人接物要覺而不迷,讓佛像來提醒我。如果沒有人提醒,時時刻刻會忘掉,又迷惑顛倒,佛像的作用就很大很大。所以這是講我們供養佛像的功德,它的好處在這個地方。 經書天天要念,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我們念《無量壽經》,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的,是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訓。佛在經上教我們怎樣存心,怎樣處事待人接物,要把《無量壽經》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我們的生活寫出來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變成我們真正的生活,你這算是皈依法,這是法寶。 出家人,看到出家人,不要管他持戒、犯戒,與我們不相干。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出家人對我好處就太多了,看到這個形象,就要想到我自己要淨而不染,這功德多大!這是「住持三寶」對於我們的功德。而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師,法師是僧團裡面一個代表,把三皈的意義、修學的綱要傳授給我們,我們從今天起就要依覺正淨來修行。 所以佛法所求的是智慧,是大圓滿的智慧,也就是圓滿的自性。佛法之所求,佛法之所修,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修覺、正、淨,你用什麼方法修?有無量無邊的方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不管用什麼方法,不管用什麼手段,統統修的是覺正淨,如果不是修覺正淨,就不是佛法了。所以方法很多很多,目標相同,所以殊途同歸,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我修淨土,我絕對不毀謗學密的,決定不能毀謗學禪的,為什麼?他走的是那個門,我們目標相同。好像我們坐車到此地來,他走路到此地來,我們不能笑話他錯了,他沒錯,他也到此地來了,他哪裡錯了?哪一條道路都通達這個地方。我在亨斯維爾,有一個同修來問我,他說:佛法這麼多法門,我們都迷惑了,應該修哪個好?正好地上有個球,有個球在那個地方,我就比了:佛教就像這個球一樣,你看,球面上無量的點,就好像法門無量之多,佛法教你求什麼?求圓心,任何一點,你只要一直修都達到圓心,不必找第二點、第三點,就路回家,何必還要繞圈子!他明白了,佛法所求的就是那個心,心得到了,全部都控制到了,全部都得到了。所以不管哪一個法門,祕訣是專,只要專修必定成就,能得定,能開慧,能得到大圓滿的自性,完全開顯。 所以住持三寶對於我們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大的貢獻。我們對於任何一個出家人都尊敬,好的出家人,我們親近他;不如法的出家人,我們敬而遠之,「遠」就是我們不跟他學,我們尊敬他,不跟他學,為什麼?他的形象給我很大的啟示,這叫真正皈依三寶。所以皈依三寶絕對不是皈依一個人,如果說皈依一個人,問題嚴重了,為什麼?將來你的前途是墮阿鼻地獄。怎麼說墮阿鼻地獄?這僧團是團結的,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僧團是一個僧團,我們這個世間好像是支部、分部,分到這個地方來,整個是一體。我們皈依這個法師,這個法師是我師父,那個不是我師父,你就在製造黨派,分化團體,這罪過就是「破和合僧」。 你們去看戒經,破和合僧犯什麼罪?墮阿鼻地獄,五逆重罪。五逆重罪是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你不皈依還好,還不造這個罪業,這一皈依,你就破和合僧,這就不得了。所以要知道,皈依只有一次,不要這個法師來皈依一次,那個法師來皈依一次,皈依好多法師,自己認為了不起了,這麼多法師都保護我,其實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誰也保護不了你。只有皈依自性三寶,才叫真正諸佛護念,龍天擁護。所以這觀念要搞清楚、要搞正確,千萬不能夠錯了。 傳授三皈,今天就真正傳授給你了。你們已經皈依,沒搞清楚,今天就搞清楚了,儀式不必要,法名也不必要,你皈依的師父都已經給你取法名了,不要再找我麻煩了,我是真正把三皈依傳授給你了。 第二種福有三句,今天講了一句,明天我們繼續再給諸位介紹。今天這一句「受持三皈」是入佛門最重要的一課,是我們入佛門的第一課,是非常的隆重,也非常的嚴肅,真正接受了,我們學佛就從今天開始。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