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淨空法師開示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一三集) 1995/5 美國淨宗學會 檔名:09-23-113 請掀開經本二百六十一面,第四行看起,註解第二段。 【一切法,通指世出世境行果而言。如是二字,指上來所說種種義,不外緣生性空。性空不礙緣生,故成平等法界。緣生不礙性空,故即諸法空相。由是觀之,如是二字即顯諸法一如,一切皆是。】 「如是」兩個字的意思很深,說得簡單透徹的確是在此地。我們知道所有的佛經,展開經文第一句話就是「如是我聞」,而「如是」真實的含義,就是此地所說的,在前面也曾經做過詳細的報告。經文上告訴我們:「發菩提心,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這個「如是」是指前面經文所說的;所說的很多,不但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也包括在其中,所以世出世。一切法,經典上常常把它分成三大類,三大類就全都包括了。一個是「境」,境是境界;一個是「行」,行是行為,就是一切眾生的造作。世間有六道眾生,出世間是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他也造作,所以都有行。「果」是現象,無論是正報,就是身體的形狀,依報是生活環境的形狀,都用一個果來代表。所以境、行、果就把所有一切法都包括盡,全都包括了。 「如是」這兩個字,佛教給我們「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就是經前面所講的,種種的道理、種種的事實真相,我們在這個地方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緣起性空。由此可知,「緣起性空」這四個字,在整個《般若經》裡面,也可以說它是總綱領,大總持法門,不外這個原則。世出世間法、佛法也是緣生的,只要是緣生,就沒有自性,這個性就是體,它沒有自體。這個現象怎麼生出來?是許許多多因緣變現出來的,沒有自體。 我們說許多因緣、許多條件變現出來的,這個講得很淺很粗,初學佛的人容易接受。如果深入的講,性空真的是《般若經》上講的畢竟空、究竟空,確確實實了不可得,這是性空的深義。性空是體,體不礙現相,現一切的現相不妨礙,這就是性空不礙緣生,所以法界是平等的。法界之所以不平等,不平等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面變現出來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平等,一切法都平等。我們現在講這句話,這個意思諸位多多少少都能夠體會到一些。我們現在很清楚、很明白的曉得,世出世間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相,是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的相續現相,確確實實「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我們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些妄相為什麼生的?是從念頭上生的。所以佛給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不想,就沒有這個現相。只要有想,那個相是隨著你的想在那裡變,變的速度非常之快,真的是億萬分之一秒的速度在那裡變。這是我們粗心的凡夫,不但不能夠觀察,也無法體會得到。縱然有相當定功的人也不行,世間的四禪八定,那個心可以說很清淨了,對於這個現相他看不到。佛告訴我們,什麼人能夠看到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的相續相?佛在大乘經上說過,八地菩薩。八地是不動地,八地菩薩見到這個現相,這就是經上講的八地菩薩見到阿賴耶識。這是阿賴耶識的現相,這個相的確是幻相。從業因果報相續來看,這個現相是平等的,從一切眾生妄想執著,就把它變成不平等。諸位要曉得,變成不平等,並不是真的不平等,那個是錯覺,是虛妄的,實際上是平等的,平等法界。 緣生不礙性空,為什麼不礙?因為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它怎麼會礙自性?性空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的清淨心。所以萬相紛紜,與自己的清淨心不相妨礙,沒有妨礙。你要說外面境界妨礙,是因為你執著這個境界,你分別這個境界。如果你對當前境界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境界對你就不相干,確實沒有妨礙,所以緣生不礙性空。故即諸法空相,這一句是做一個總結論,從這裡看到一切法的空相,空相是真相。 由是觀之,如是二字即顯「諸法一如,一切皆是」,這八個字是《金剛經》後半部所說的綱領。跟前半部的意思恰恰相反,前半部是講一切皆非,一切都不是,後面講一切都是。為什麼?前面因為你智慧還沒有開,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只要帶著一絲毫妄想分別執著,一切皆非,無有是處。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告訴你一切皆是,無有一法不是。由此可知,是跟非是一不是二。你們想想看,如果是非是二,那就又錯了。是非是一,諸法一如,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 【知、見、解三字。連說,則意各有指,大有區別。】 知、見、解要是單獨的講,每一個字裡頭都含著有三個意思,都含這三個意思,可以互相通用的。可是這三個字連在一起講,當然每一個字有它各別的意思。如果意思都相彷彿,那何必說三個?說一個就夠了。這三個連在這裡講,意思就不一樣。「嘉祥云」,這是唐朝時候,嘉祥法師有《金剛經》的註解,他在註解裡面說: 【知是世諦智,見是第一義諦智。】 那這兩個字的意思就不一樣。「知」是知俗諦,「見」是見真諦,那個意思就深了。「達天云」,達天是清朝的,前清達天法師,他也有《金剛經》的註解,他在註解裡面講: 【知是比量,見是現量。】 這兩個人講法不一樣。比量是推理、是推測,現量是親眼見到的,親證的。譬如我們今天在《金剛經》裡面,確確實實體會到不少的道理。而這些道理並不是我們見到的,有一部分我們可以從推理的方面了解,那是屬於比量;還有一部分,我們是聽佛講,我們才明瞭,聽佛所說的,那叫做聖言量。聖人講的他不會欺騙我們,他講的一定是真實的。由此可知,見的意思深,見就是我們講的「你親自證得,你親眼見到」。譬如佛給我們講的,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佛說了,如果你真正見到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是八地菩薩。八地菩薩才見到這個事實真相,是他的現量境界,那不是從理論上推到的,也不是聽佛所說的,是你親自見到的。這是舉出《金剛經》不同的註解,他們的說法。「今依《無著論》云」,《金剛經講義》這一句,江味農居士採取無著菩薩的《金剛經論》,無著菩薩給《金剛經》做的註解。他說: 【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缽舍那故見,此二依止三摩提故解。此義是明三者皆智。】 這三個都是智慧。因為依止方便不同,所以就立三個名詞。奢摩他、毗缽舍那、三摩提,這三個名詞,佛在《楞嚴經》上講得很多。而天台大師解釋《法華經》的三止三觀,三止三觀與佛在經上講的梵文,這三個名詞都是梵文音譯過來的,意思非常接近,這三個都是禪定的意思。禪定範圍非常之廣,禪定裡面有止有觀。至於哪一個名詞是止,那一個名詞是觀,實在講都可以通用,也就是止裡面有觀,觀裡面有止,只是在修學過程當中,你偏重在止上,或者偏重在觀上。而止與觀,我們前面曾經講過觀行,與止觀的意思也接近。止偏重在定,觀偏重在慧。止觀等運,止觀是平等的,沒有偏重的,這個叫禪那。《楞嚴經》上,佛所教導菩薩修行的總原則就是這三條,三條無論依哪一條去修,都能夠成就。這三個字,也就是依止的不相同,所以立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下面有解釋。我們看底下: 【奢摩他,此云止、定也。】 也就是從奢摩他所起的智慧,就叫做「知」。這個意思比前面嘉祥法師、達天法師講的,的確是要深一層,這是江味農居士取無著菩薩的說法,他的確是有他的道理。 【智從定生,名知。】 這個知是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從妄想分別裡面生的。我們世間人有沒有知?沒有知。自己以為有智慧,其實完全是迷惑顛倒,在佛法裡叫邪知邪見。清涼大師講:有解無行,增長邪見。行是什麼?行是修定。這一點諸位要記住,只要是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不管哪一個宗派,顯教、密教,方法儘管不同,修的是什麼?都是修定。定就是清淨心,無論用什麼方法,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定,統統修清淨心,所謂是法門無量,殊途同歸,都歸到清淨心上,這就是學佛;如果不是修清淨心,那就不是學佛。佛是什麼?佛就是清淨心。佛法就是戒定慧,戒是手段,定是樞紐,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智是什麼?實在講,定心起用就是智慧,也就是清淨心起用就是智慧。所以智慧是從定生的,名知。 【觀此,是知為真諦智矣。】 這個智慧是真實的。諦,就是實在的意思。真諦兩個字,這是佛門的術語,我們在經典上看得很多,就是真實的意思。諦就是實實在在,這是真實的智慧。 【此與本經三心不可得、諸法緣生即空、開佛正知之義恰合。約內證邊說。】 知,是從內證這一方面來講的,這個智慧叫它做知。本經說明三心不可得,能夠執著的我沒有,空了。諸法緣生,緣生性空,也不可得,你所執著的一切法不可得。能執、所執都不可得,你的心就定了。如果你以為有所得,你的心就沒有辦法得到定。一定要知道,能所俱不可得。這是佛把這些道理方法都教給我們,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會用功。怎麼用功?要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看破。看破就是放下,所以看破跟放下是一不是二。前面引用《圓覺經》上講「知幻即離」,知幻就看破,離就放下了。知幻跟離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我們今天為什麼放不下?看不破,樣樣都當真,樣樣都分別執著計較,這怎麼行!這是《般若經》對我們最大的貢獻,實在講就是把我們無始劫來堅固的妄想執著打破,這是《般若經》最大的貢獻。我們學了之後,如果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作用,這個起作用就是看破,讓我們的心定下來,智慧就生了。這個智慧叫佛知佛見,這不是世間人的聰明智慧。世間人聰明智慧跟佛菩薩的智慧不一樣在哪裡?世間人有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絕對不相同的。底下解釋第二個名詞,毗缽舍那: 【毗缽舍那,此云觀,觀即是慧。智從慧出,名見。】 前面是智從定生,定生慧,慧開了之後,那個智就叫做「見」,就不叫做知。這個地方很不好體會,我們舉例子來說。阿羅漢、辟支佛得定,他們有智,他們的智是從定中生的。我們在經典裡面讀到,他們的定是九次第定。這個定分成等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個等級。再往上去是四空定,又四個等級。我們常講四禪八定,諸位要曉得,八定包括四禪,不是四禪之外還有個八定,不是的,它是合起來講的。四禪定、四空定,合起來叫八定。這八個等級的定都是世間禪定,沒有出三界,也就是沒有超越六道輪迴。世間禪定達到第八定,叫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是生到第二十八層天,最高的一層天,但是他沒有辦法超出。這個定功再要加深,到第九定,超越了,八定是六道的邊緣,九定就超過去了。阿羅漢得的定是第九定,辟支佛得的定也是第九定。 從定裡面生的智慧,這個地方叫「知」。經典裡大家常常念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其實這裡面也是三個等級: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阿羅漢所證得的是正覺,知就是正覺。這個講法,大家比較容易懂了。阿羅漢的正覺叫「知」,菩薩的正等正覺叫「見」。毗缽舍那,毗缽舍那是從慧裡面開智。阿羅漢、辟支佛的定沒有開慧,沒有開智慧。定要開慧了,再起作用,我們就叫它做「見」。《心經》上觀自在菩薩照見,他沒有說照知,是照見,那個見就是慧裡面開智。慧裡面開智,就不是普通的菩薩,最低限度的位次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我們通常稱法身大士,那個就是戒定慧,慧開了。阿羅漢只到定,沒有開慧,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慧裡面開智,就是法身大士。這個智慧起作用,我們叫它做見,這是照見。 【觀此,是見為俗諦智矣。】 「俗諦」是無所不知,「真諦」是知理,萬法皆空。這是個理,理容易懂,這個大原則、大前提好懂。可是這些現相太複雜了,這些森羅萬象怎麼來的?什麼原因來的?怎麼變出來的?如何演變?到最後它的結局又如何?這個事情就太複雜了。這是俗諦智,俗諦智就是無所不知。這個見比前面那個知,要高出很多很多。 【慧則差別事相,無不洞見,故曰見也。此與本經五眼、是沙、不執一異,開佛圓見之義正同,約外照邊說也。】 對外面起作用這一邊來講的,叫它做見,它無所不知。前面是從它內證方面來說的。這樣分的話,意思就的確是很清楚、很明顯。經上講的「五眼」。「沙」是講的比喻的恆河沙,是指森羅萬象,這個境界相無量無邊,太多了。「不執一異」,如果執著是一、執著是不一,都是迷了。佛在經上說,為什麼不執著一異?一跟異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佛說一說異,一是從理上講的,從體上講是一,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的,自性是一。而古德怕一般初學的人不容易體會,用金跟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一,都是金,是一。但是金所製作出來的那些器不一樣,我們最常見的手鐲、項鍊、耳環,不一樣,那是異。但是都是黃金,從黃金就都是一樣。所以不能說一,也不能說異,要明白這個道理。不必去執著,你的見解才圓滿。執著叫偏見,不執著,這個見就圓了。開佛圓見,這個意思相同。 【三摩地】 就是定慧均等,也就是禪那的意思。 【此云等持,定慧均等,名之曰解,解是從定慧平等裡面起的作用。】 這個意思比前面兩個又要深一層。 【亦即知見二者之總名。此與本經深解義趣之言義同。】 《金剛經》上有這一句話,深解義趣。 【因其於一如皆是之理,契合無間。】 經文上講:如來者,諸法如義。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都是三摩地的意思,都是深解義趣。 【定慧均等,故能不生法相。】 不生法相,這個心就達到真正清淨。「不生法相」一句話,跟《六祖壇經》「本來無一物」意思是一樣的。真心本性裡面本來無一物,生法相就有一物,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不生法相的那個心,是真心、是佛性,禪宗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才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一個念頭都沒有。可是諸位在這裡不能產生誤會,一個人修定,修到所有一切念頭都沒有了,那是不是這個境界?不是的。為什麼不是?他修到這個境界,外面什麼事情他一無所知,他落在無明裡頭,那個不是。人家不生法相,本來無一物,是什麼都清楚,什麼都明白,心像鏡子一樣,它照得清清楚楚。那個修定什麼都不知道,心像黑板一樣,什麼都沒有,那個不行,它不是鏡子。所以修成功,那個心叫大圓鏡智,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一樣不知道。你不問他,他心乾乾淨淨,他照得清清楚楚,你問他,他沒有一樣不知道。千萬不能誤會:「什麼念頭都沒有了,我這個定修得很成功」,那個定也算不錯,將來往生到哪裡?四禪天有個無想天,無想天是外道天,到那裡去往生了,這是修無想定。諸位必須曉得,佛門裡面的禪定是定裡面的境界清清楚楚,他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他是樣樣都知道,樣樣都清楚,就跟鏡子一樣。鏡子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鏡子它如如不動,它也沒有起心動念,它也沒有說我要照哪個,沒有!統統照在裡面,用心像鏡子一樣,這就對了。 【「如是知」這一句,明其定力。「如是見」這一句,明其慧力。「如是信解」這一句,明其定慧均等之力。】 經過這麼一解釋,這三個字的意思清楚了。 【信字貫通三句。「不生法相」這一句,是由上三句所生之功效也。】 不生法相是個果,是個結果,是個成就,也就是你心真正達到了清淨,你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這是不生法相,統統沒有了。怎樣才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在我們念佛人來講是理一心不亂,不生法相是理一心不亂,不是事一心。你對於佛在《金剛經》上講的道理、方法、境界,你完全相信,你才能達到。完全相信,怎麼就會達到?諸位要曉得,信底下一定有行,沒有說我信了我不去做,沒這個道理。你要是還沒有做到,說老實話,你這個信解不透徹。信解真正透徹,哪有不去做的道理? 【有定有慧,契合一如。可見其於言說、名字、心緣諸相,一切皆離。諸相皆離,便引生根本正智,即是不分別智。智無分別,即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名「不生法相」。】 這一小節是解釋不生法相,不生法相是什麼樣子。不生法相,實在是高段的功夫,那就是定慧均等,所現的就是這個境界。契合一如,一如就是本性,萬法一如,有定有慧,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底下講,「可見其於言說」,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些諸相一切皆離。離,前面說過,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是離,並不是沒有言說、沒有名字,不是這個。釋迦牟尼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哪裡沒有言說?哪裡沒有名字?離是叫你不執著它,是這個意思,離一切妄想執著,離這個。因為外面這些言說、名字沒有妨礙,這些東西是什麼?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沒有妨礙。妨礙是我們念頭裡頭的執著,分別執著,這個才妨礙。一切皆離,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都不要去牽掛它,讓你這個心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諸相皆離,心到清淨了,真的一塵不染,根本智就現前,這是般若的本體。根本智是什麼?無知,般若無知。我們一般人拼命天天求知,這個錯了!那個求知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天天搞這個東西,智慧怎麼能恢復?這是顛倒行事。佛教給我們什麼都不求,心息下來,心定了,然後起作用就無所不知。所以你一定要達到無知,然後起作用就無所不知;如果你要有知,那就有所不知,那就顛倒。你雖然學一樣,你以為這一樣我知道了,其實你只知道它的皮毛,你絕對不可能知道它的究竟。這是佛法與世法決定不相同的所在,我們不能不知道。 《心經》上講的「無智亦無得」,無智則無所不知,無得則無所不得。到一切都真的無得,十法界依正莊嚴隨類化身。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能夠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菩薩馬上就有應,應以什麼身說法,就現什麼樣的身說法。無得就無所不得。這個能力實在講都是本能,自性裡頭本來就有這個能力,這個不希奇,不是從外面修得的,是自己的本能。本能今天我們喪失掉了,佛講就是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佛教給我們,一部《般若》,一部《金剛經》,教我們去妄想執著而已。只要把妄想執著斷掉,我們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統統恢復了。 離就引生根本正智,即是不分別智。這個一定要記住,自己心裡於一切萬法、世出世間法,確確實實沒有一絲毫分別,這是佛,那是菩薩,沒這回事情;這是佛,那是眾生,也沒這回事情。你起這個念頭,就是起分別,就是有執著,執著定了這個是眾生、那個是佛,麻煩的事情大了,這是迷了。自己確確實實沒有分別。用功怎麼樣?就在境界上學,練習,練習不分別。前面跟大家講了,於一切法中我們修行修什麼?就是在練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牽掛,就練這個。這是自己真正用功,真正在修行。可是在日用平常生活當中,人家問你:法師,這是什麼?你說:我這個不知道。這怎麼行?這個不行!這是紙片,為什麼我叫它紙片?你們叫它紙片,我沒有分別,我這個分別是隨你們的分別而分別,隨你們的執著而執著,這叫應用,這叫無所不知。自己有沒有?沒有。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佛在經上說,沒講一個字,沒講一句話。我們聽起來不懂,佛說四十九年的經,天天講經,怎麼說沒有說一個字?他確實沒有說一個字,他所說的,因眾生分別而分別,因眾生言說而言說,他自己清淨心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從他本身說,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說一個字;從我們眾生妄想分別,是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我們把這個境界、這個意思搞懂,你才曉得學佛是怎麼個學法。所以學佛的關鍵,就是一切皆離。你要不離,佛法你是決定學不到的,你怎麼可能學到佛法?你學一輩子,你還會妄想分別執著,你所學的是佛法的皮毛,佛法的外表,一分一毫都沒有入進去。你要想能入到裡面去,那就要離相,看你離的功夫、離的程度,經上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什麼叫無為法?無為法就是離,就是離相離見。離相離見有淺深程度不同,所以才有小乘四果四向、大乘菩薩五十一個階位。他們修的是什麼?方法法門再多,總而言之就是離。 《圓覺經》上四個字「知幻即離」,就用這個功夫。自始至終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我們講用功的總原則、總綱領,就是離相。我們平常沒有用這個名詞,平常我們講的是看破、放下,這個大家好懂。看破就是《圓覺經》上知幻,即離就是放下。用什麼功?看破、放下。佛法沒有別的,要真幹,真正肯放下。我們今天為什麼看不破?放不下!要想看破,要從放下做起。放下一分,就看破一分,多看破一分,就又肯放下一分,看破、放下相輔相成。這裡面就顯示出《金剛經》上講的「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看破放下的多少,看破放下的淺深。到有相當的境界,就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我們淨土宗裡面講的一心不亂。淺的一心不亂,我們叫它做事一心;深的一心不亂,我們叫它做理一心。此地講的不生法相,這是理一心,事一心還做不到。 在一般大乘法門,如果不到這個境界,不能算成就。什麼原因?它退轉,所以成佛不容易。《華嚴經》上講的有道理,凡夫修成佛要多少時間?無量劫,不是三阿僧祇劫,真的是無量劫。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進得少、退得多,進進退退,到不生法相這個時候,不退了。這就是我們淨宗裡面常講的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到三不退,不生法相是到三不退,這算是成就了。我們一般人在一生當中實實在在達不到這個境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自己冷靜去想一想,就知道自己的根性。這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哪一樣放下了?果然徹底放下,行!修學般若你夠資格。如果還有一樁事情,有一點點還放不下,你沒有資格學般若。你修般若,一生不能成就,這個難! 我們淨土宗的方法,跟這個一比,容易太多了;淨土宗只要達到一念不生的邊緣就能往生。不生法相是一念不生高段的功夫,我們講一念不生的邊緣,可以有個一分鐘、兩分鐘放下,統統沒有了,再過幾分鐘它又起來了,這就是講的邊緣,可以能夠有這麼一點點邊緣。這個功夫在臨命終那一剎那,只要幾秒鐘,不必要一分鐘,就行了,就能往生。但是在臨命終那一剎那,真的放下了,什麼牽掛念頭都沒有了,這個人就決定往生。如果在臨命終,「我還有兒子,還有孫子沒有見到」,完了,就不能往生。《飭終津梁》講,人往生的時候最好把家親眷屬隔開,不要叫他聽到、見到的時候動感情。實實在在說,平常要放下;否則的話,到那個時候雖然隔開,怎麼我的孫子還沒有來?還是不行,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就像我前年在台北,遇到一個老居士,他來告訴我,他念佛三年了,功夫不得力。我就勸他要放下,年歲大了,不放下就是功夫不得力真正的因素。他就告訴我,他說:法師,我什麼都放下了,就是孫子放不下。我說這就麻煩了,我就教他一個方法,你把念你孫子的那個念頭換成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親情很難放下,這是念佛念一輩子不能往生的原因。真的要離、要放下,不能有絲毫的執著,這個才行。這是淨土宗比其他大乘法容易的地方。 【知見信解,是不生之前方便。】 知見信解是佛傳給我們的。理論、方法、境界,我們知道了,我們明瞭了,見就是明瞭,我們相信了,肯認真去做。不生是功夫,不是我們一下做的時候這個功夫就現前,沒那麼快。宗門裡面,它的功夫分三個階段,這前面講過,第一個階段是觀照。什麼是觀照?觀照是時時刻刻提得起,提起正念,用《金剛經》上任何一、兩句話都行,常常把它放在心上。譬如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在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心裡面動了心,順境裡面生歡喜心,逆境裡面生怨恨心,這起心動念了,立刻想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妄念就停了,就沒有了,這叫觀照,這個叫用功。 所謂真正用功,功夫得力,就是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要能把它打掉。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都保持一個清淨心、平等心,這叫真正會用功,這是用內功。對外面事情隨緣,一切隨緣,學佛菩薩一樣;裡面一定要修清淨心、修平等心,清淨平等就是真心。知道萬法皆如,知道萬法皆空,了不可得。這是我們為什麼要放下,我們明白事實真相。明白事實真相,就是覺悟,就是看破;不把它放在心上就是放下。我們隨緣度日,你的生活就很幸福、很自在,你沒有憂慮,沒有牽掛。生活在這個世間,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命裡注定的,絲毫不能勉強。縱然遇到逆境也很自在,為什麼?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我自己造的,我當然自己要受。我所受的,不是別人造來給我受的,自己造的自己受。順境就順受,逆境也順受,這就自在。不怨天不尤人,所以叫心安理得。心為什麼安?理明白了,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所以心永遠是清淨的,這個安就是清淨平等的意思。這種功夫用深了,就會達到不生法相。所以這個功夫要真正用,這叫觀行,這叫真正用功。諸位千萬不要發生誤會,「用功是一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部經、念多少佛號,那叫用功」,那是形式上的用功,不見得是真功夫。真功夫是在一切境緣之中修清淨心,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叫真用功,這是真實功夫。知見信解,是不生之前方便,前方便就是預備的功夫。 【方便修足,便證本不生。】 功夫用到相當的程度,我們一般人講功夫到家、功夫純熟,妄念就不生;不生,說實在話,不生什麼東西?就是剛才講的,起心動念、妄想執著,這個不生。於一切境界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生是這個意思。 【其功行】 功是功夫,行是行為,就是生活,你的日常生活。 【全在知見信解上】 知見信解四個字,就是這一部《金剛經》佛對我們的開導,佛對我們的教誨。 【不生是其功效】 我們一般人常講的證果。證的是什麼?證的就是這個,不生了,不生就是證果,妄想分別執著再不會生了。 【本不生上,著力不得。】 到這個時候,心到清淨。心真的清淨平等覺了,這個時候著力不得,這是必須要知道的;我們一般講用不上力,你再一用力也錯了,你就又退轉、又墮落。為什麼?這個境界裡頭本來無一物,你要用一點力,就又有一物。所以十法界裡面是著力、用功,叫你努力精進,十法界的菩薩。一真法界裡頭不能用力,不但沒有這個事,念頭都沒有。我們要問:一真法界裡面還有四十一個位次,這是圓教從初住菩薩到等覺菩薩,他們用的是什麼功?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他們所用的功叫無功用道。無功用道很難懂,就是說完全用不上力,但是他進步了。 古大德跟我們講無功用道,用一個比喻教我們去體會。從前交通最方便的是坐船,因為以前車是很小的車,頂大的車是個馬車,馬車總沒有船載的量大,所以從前載量最大、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船、帆船,帆船藉著風的力量,走得就快,這是有功用道,努力精進。快要到岸一定要減速,帆下下來,搖櫓划船。但是距離岸邊不遠也不能划,那個櫓也要放下。這個時候,船距離岸邊很近,它自自然然往前進,這一段叫無功用道,一點力都不能用,可是船自自然然緩緩的往岸邊靠。古人用這個比喻。換句話說,在六道、在十法界,就像帆船划櫓一樣要用力;到一真法界,那個東西統統都不能用了。從圓教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是無功用道。此處用不得力,一用力就壞了,就墮落了。因為它是純粹進入到無為法,是高等的無為法。佛給我們講是隨我們的方便說,菩薩有四十一個階級,你要到一真法界問問菩薩,你是什麼階級?他都不知道。他平等的,他心裡頭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是十法界裡面的,沒有超越十法界。已經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在這個境界裡面本不生。 圓初住菩薩用真心,不是用妄心。這個地方「本」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不再用心意識。十法界裡面跟十法界外面的一真法界,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十法界都用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個大家就很容易懂了;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就不用心意識,不再用第八識。那是用什麼?轉八識成四智;轉八識成四智就超越十法界。所以他們用的心,跟十法界裡面佛菩薩用的心不一樣。十法界佛菩薩用的心跟我們用的心,還是一個心,還是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但是一真法界這個沒有了,完全不用了,把它轉成四智菩提。他用的是菩提心,《金剛經》上講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藐三菩提心在唯識宗裡面就是四智菩提。所以用心不一樣,那個是沒有分別妄想執著。 【著於不生,便是生。】 不能著相,一著你就又生心,生心就是又生妄想,生妄想就又墮落了。這是十法界到一真法界那個難關,達到這個境界,再稍稍有一個念頭起就又墮落,就又回來了,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一樁事情。再看底下這一段,不生亦無: 經【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法相是指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看小註: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此明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為什麼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能夠不生法相,這一段是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說出來了。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心裡面有疑惑,疑就生了。所以信解不容易,必須斷疑才生信,你的信心才生得起來。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不生法相,那就是實相。一定要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法相是什麼?法相是假名而已,是名法相。法相有沒有?決定沒有,本來即非;如來說即非法相。本來沒有,現在有沒有?現在還是沒有。我明明看到有,那是你看錯了。你要沒有看錯的話,確實沒有。是因為你看錯了,你以為有,實實在在沒有,所以生即無生。前面說過,生滅同時,生滅同時就是生即無生,你真的契入這個境界,就是證得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從廣義上來講,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如果從狹義的來說,嚴格的來講,七地、八地、九地,這三個位次叫無生法忍菩薩,《仁王經》上這麼說的。無生法忍分作三品,上中下三品,七地菩薩證得的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這個地位高了,太高了;再往上去就不叫無生忍,叫「寂滅忍」,這是如來果地上所證的。寂滅忍也分三品,十地菩薩下品,十地菩薩是法雲地;等覺菩薩中品,如來果位上叫上品;寂滅忍是最高的,無生法忍是次一等,一切法不生不滅。但是圓教初住菩薩可以說也證得了,他證得的是相似的,如果我們用天台六即的說法來講,他證得的是相似位。雖然沒有證到那麼深,但是他確實有這個意思,一切法不生不滅。 【所謂不生法相者,乃是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他從緣生上來觀察,觀察: 【緣生之法,當體即空,本性無故。既本性無,則不生亦亡。】 不生這也說不上。 【生即無生,生跟無生是一不是二,這叫真不生。】 生跟無生是兩個意思,生是生,無生也是生,都不是無生的意思。生與無生都無,這才叫無生。無生無不生,統統無。這個意思,我們也要很細心去體會。 【一切發心者,當在一如皆是上,知見信解。此正降伏,此即無住。】 這一段經文是正宗分最後的一小段,向下是本經的流通分,也就是正宗的意思到這個地方要結束了,這個地方是總結論。一切發心者,就是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向世尊請教的時候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就是說,這一切發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發了菩提心,一定要修菩薩行。菩提心是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就是說,我發心、我立志,我這一生要求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佛弟子。因為佛教給我們就是這樁事情,我們有這個願望,佛要幫助我們達到這個願望,這是真正覺悟。真正覺悟的人應該怎樣修學?要在本經後半部所講的,萬法一如、一切皆是,要從這上面來下手,知見信解;前面講,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從這裡下手,從這個地方入門。 尊者問:云何降伏其心?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見得後半部的經文解釋前面這幾句。怎樣降伏?你這麼樣去做,那就降伏了。佛說: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一如,就是萬法平等。諸法皆是,皆是什麼?皆是真如,皆是本性,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東西。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一如、皆是,為我們顯示出來,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我們的心,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這就降伏了,這才是真正做到無住。無住,就是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這才是真正的無住。 【果能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果然我們能夠如是知,我們淺而言之,從相上,我們了解事實的真相。如是見,對於這些事相所以然的道理我們明瞭,明瞭是如是見。我們自己現在雖然沒有親證,但是我們從聖言量裡面開了一點小智慧。我們冷靜的思惟,仔細的觀察,這個現相確實如佛所說。所以佛在此地教導我們,我們可以接受,我們用佛的方法,在日常生活當中提起觀照的功夫;也就是說,在生活裡面,一切時、一切處,拿著佛教給我們的,我們在境界裡比照比照,就能夠發現事實真相。所以這個經不是念了就完了,那個沒有用處。你說我聽了就明白了,也沒有用處。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要用它拿來對照,看看這個事實真相是不是如佛所說的,用這種功夫這叫修行。要把十法界依正莊嚴事實真相找出來,把它的道理發覺出來,學佛是這個學法。 【則雖法相熾然,初何嘗生。】 熾然是講複雜,非常非常複雜。我們一個人,一天到晚打妄想,這個念頭複雜的程度,跟大宇宙複雜的程度完全成正比例,相同的。為什麼?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大宇宙,就是我們複雜的念頭變現出來的。你的念頭不這麼複雜,哪有這麼複雜的現相?這一切幻相從心想生,我們自己複雜的念頭跟宇宙是一樣的複雜,所以法相熾然。想是四見,外面境界是四相,四見四相都是假的;不但四相不生,四見也不生。見是什麼?前面講,三心不可得就是講的見分,諸法緣生是講的相分,見相兩分都不可得。你真的看清楚、看明白,確確實實,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本性確確實實不生。現相怎麼來的?就是因為妄想,在本性裡面起了一個幻相,是這麼回事情。妄想做因緣,本性是本質,從本質裡頭變出來一個幻相。這個幻相,後頭所講,夢幻泡影,不是事實,沒有這回事情,所以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才是事實真相。你徹底觀察清楚明白,確實不生不滅。 【則不降伏而降伏,無住而住,住而無住,證入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這就是禪宗明心見性的境界,證入無相無不相的真實性,這就是明心見性。見到的是什麼?見到的是無相無不相。無相,是見到真的這一面,無相;無不相,是見到變幻的那一面,假的那一面。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假相,無不相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可是相與無相是一不是二,這個一定要知道。你把相跟無相當作兩樁事情就錯了,你永遠見不到真相;它是一不是二,萬法一如,真妄一如,這個要曉得,性相一如,理事一如。不是說這一樁事情一如,另外一樁事情不是一如,沒這個道理。一如是一切皆如、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金剛經》在此地教給我們降伏的方法,到這個地方完全抖露出來了。這就是不降伏而自然降伏,這就是無住而住,住而無住。實在講,住跟無住是一不是二,降伏跟不降伏是一不是二,證入一如皆是的境界。 【此節經文,是明即法相而無法相,即生而無生。此義是明,非但生之念無,並不生之念亦無。正是一念不生寫照,為本不生寫照,為下文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寫照也。如如不動者,生即無生之異名也。】 這一段經文,說明法相跟無法相是一不是二,即法相而無法相。這句話就是前面所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是法相沒有了,你才見到無法相,那個三歲小孩會懂。就在法相上見到空相;怎麼見到?不執著就見到了。譬如我們這一棟房子,這一個房子的相,我們凡夫見到,「這棟房子很大,建得很不錯!」就看到這個相,著了相。建築房子的工程師,他在這裡看的時候,他沒有看到房子,他一看這是什麼東西?這裡頭多少鋼筋,多少水泥,多少木料,多少人工,他看到這個,他沒有看到房子,可見看法都不一樣。如果是科學家來看,他看到是多少原子、多少電子,看的又不一樣,連那個建築材料也沒有了;就在相上見到空相。土地上本來沒有房子,房子是個幻相,不是實相,就在這個相上見到空相。一法如此,法法皆然,無有一法不是,在這裡就見到生而無生。我們看到一個新的大廈建成、落成,好像它生了,生即無生。它是許許多多材料架構拼起來而已。這個材料堆在那一邊,你不叫它做房子,架起來叫它做房子,架起來是這麼多,擺在那裡一堆也是那麼多。我們從這個地方細細去體會,才曉得佛跟我們講,生跟不生是一個意思。 這個地方說明,不但生之念沒有,一切法生、一切法滅,這個生滅的念頭沒有,確確實實沒有;並不生的那個念頭,不生就是滅,也沒有。這就是一念不生,這就是本不生,這個意思深。為什麼不從相上講,從念頭上講?相是幻相,幻相是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是能生,外面境界相是所生。念頭都沒有了,相哪有?它深在這一層,你才能真正契入諸法實相。這是《金剛經》後半部比前半部深的道理,前半部經義有深有淺,後半部唯深無淺。後半部是講性,講能變,前半部是講所變的相。所以,的的確確是本不生。 在前面我們多次說明,所有現象的真相,我們用一個很粗顯的話來講,因果;實在講,因緣果報剎那生滅的相續相。剎那生滅就是不生不滅,相就是不生不滅,因果相續。所以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十法界這個相是什麼?業因果報的相續相。業因果報有,相沒有,相剎那生滅,沒有。相從哪裡來的?就是業因果報變現出來的。把自己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裡什麼都沒有,在這裡頭變現這個幻相,變這個東西。因為它本來沒有,本無生滅,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也就是說一切不要放在心上,為什麼?沒有。我們講放在心上,心也沒有,三心不可得,心也沒有;換句話說,你想放的地方也沒有,哪有地方好放?這才真正乾淨。但是因為它因果在那裡變,因果有,所以叫你而生其心。生其心,你生什麼心,它就變什麼相。 相從哪裡來的?是業因變現出來的果報,就這麼回事情。而且它變現的速度太快,真的是億萬分之一秒的速度在那裡變。因為它變得太快,的的確確它是生滅同時。生滅同時,就沒有生滅,就不生不滅,這才是事實真相。諸佛菩薩明瞭,所以諸佛菩薩心清淨,這就一念不生。眾生不知道事實真相,以為它是真的存在。世間也有一些聰明人,曉得它不是真的,不是永恆的存在,但是他也誤會,以為它暫時可以存在:這一切現相擺在面前,像我們人這個身體,不能存在一百年,一百年以後沒有了,但是現在還有,現在還存在。這是個錯誤觀念,不曉得現在就不存在,哪裡要等到百年之後?現在就不存在。這是不了解事實真相,產生的錯覺,產生的誤會。所以,本不生。 同時這一段經文,為底下流通分裡面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在此地做個伏筆。這句話是佛教給須菩提尊者,尊者在這個世間,這是我們講現在學佛的人、出家人,出家人在這個世間為的是什麼?如果講為的是修道,不用出家,在家可以成菩薩,可以成佛,要想修成菩薩、修成佛,用不著出家。出家是弘法利生,續佛慧命,這是出家人幹的事業,就等於說我們在這個世間選職業、選行業,你選的是這一行,做弘法利生的事業。弘法利生的事業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做?佛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佛教給須菩提。諸位要曉得,這是講出世法,出世間的事業。出世間事業尚且如此,世間也要這樣,無論你是哪一行,無論你是哪一業,你要能夠做到這兩句,你就是那個行業裡面的菩薩。這兩句是底下的經文,到後面我們再來細說。如如不動,就是不生不滅,就是生即無生的別名,講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這到後面再細說。 【此節亦正是結顯經初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之義。】 這是世尊在前面簡單的答覆須菩提尊者,他問:云何應住?應如是住。云何降伏其心?應如是降伏其心。到這個地方正宗分講圓滿,這個意思才完全透出來。 【故科判曰結成。全經義趣,至是而包舉無遺,首尾完成矣。】 這個意思,把前面一開端前後統統都照顧到了。釋迦牟尼佛在前面所講的,那個意思我們真的是不懂。詳細來解釋、來說明,這個意思到這裡就圓圓滿滿的透出來了。我們曉得佛教給我們,應該要怎樣住,應該要怎樣降伏其心,這才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經講到此地,正宗分講圓滿,向下是本經的流通分。流通分經文雖然不長,義趣也非常的濃厚,古人所謂是序正流通三分,「如人舐蜜,中邊皆甜」,那個味道很濃。今天就講到此地。 金剛經講義節要 作者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