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3 07:56:18瀏覽330|回應0|推薦2 | |
淨空法師開示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八十八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 請掀開經本第二百一十一面,第五行,從小註第三段看起。 【佛之說法,無非對機,法亦緣生,緣生體空,故法本無法,說即無說。】 前面跟諸位說得很清楚,諸佛菩薩乃至於一些祖師大德們,講經說法確確實實是有說而無念。說一定是對機,如果沒有機感,機是能感,佛菩薩說法要能應,感應道交,如果沒有眾生這些機感,佛就無有法可說。縱然有感有應,前面說過了,在相上有說,實際上無念,無念也就是無說。因此我們曉得,既然是有能感所感,那就是緣生,所以說法也是因緣所生。不但是世尊為我們說一切法,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眾生說法,也不違背這個原則,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凡是緣生之法,都沒有自體,當體即空,「故法本無法,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這才能夠歸到前面經文裡面所說的一如、不一不異,才能夠符合這個原則。這個原則要用現代人的話來講,就是所謂真理,一定回歸到這個真理。佛門裡面,我們也常常聽說「萬法歸一」,那個一就是不一不異,也就是諸法如也,諸法一如,就是這個意思。能夠符合這個原則,這是正說;如果不符合這個原理,那就是邪說。法是正說、邪說,差別在哪裡?差別在這個地方。既然是緣生,因此法也不能夠執著;換句話說,也不能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錯了。心要清淨,心要空寂,心裡面不能有一物。 【佛何以能不起念隨緣說法】 很多人確實有這個疑問,我們也會有。我們要跟人家談個問題,心裡總要先有念頭,沒有念頭怎麼說得出來?尤其說得這麼有條理、有層次,一點也不亂。這個究竟是什麼原因?這個也給我們解答了, 【前修因時悲願薰習之力是也。】 總而言之,佛是過去生中在因地裡面,正如同我們現在一樣,我們天天發願,時時刻刻都發願要度眾生,要為眾生說法,成佛之後這個願力的力量很強大。我們知道,凡夫起心動念都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佛法,沒有想過為眾生。生生世世不起念則已,起念,頭一個是我,這個是業力,無始劫以來業力的薰習也了不起。《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頭所說,「業力能敵須彌」,可見得業力非常的強大。成了佛,業力消了,把業力轉變成願力,所以諸佛菩薩的願力非常廣大。 【此理《金光明經》說之最詳】 《金光明經》也是屬於般若部的,這個經裡對於這個問題講得很多,講得很詳細。底下引用一段《金光明經》裡面說的: 【經曰:佛無是念,我今演說十二分教,利益有情。】 諸位要知道,這個念頭沒有成佛的時候有,像我們現前有,有這個念頭;成了佛之後,為什麼沒有這個念頭?諸位要曉得,怎麼成佛的?離相離念才成佛的。如果這個念頭還有,沒離,那他是凡夫,他不是佛。佛決定是離相離念,雖然離相離念,但是無始劫來生生世世這個願力的薰習,這個力量在。這個力量如果不遇緣,這個力量不起現行,不起作用了,佛確實沒有這個念頭;如果有一個眾生要求佛,這個念頭眾生就有感,眾生有這個念頭,佛自自然然就有應,雖然不起念也有應。為什麼不起念也有應?無始劫願力薰修的作用就起現行,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眾生有感,佛有應;雖有應,確實無念。 佛現身無念,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八相成道,他有沒有念?沒有念。絕對不是說:這個地方眾生機緣成熟了,應以佛身而得度之,我要到那裡去投胎,去八相成道現佛身。要是有這個念頭,他就是凡夫,他就不是佛菩薩。確確實實沒有念,示現八相成道、住世八十年,沒有念,沒有這個意思。也沒有說,「我一定要在那裡住世多少年」,沒有。來無念,去也無念。那為什麼剛剛好住世八十年,不住世一百年,不住世六十年?這個問題都在一個「緣」字,機感相應。這個地方有眾生的感,他就多住世。這個緣要是盡了,他就滅度,他就不住世。佛住世、菩薩住世,乃至於真正有修行的善知識住世,完全是看這個地區的眾生,還有沒有得度之機。這樣說法還是不太好懂,我們要說白一點,佛住世就是問一問這個地方,還有沒有人相信佛的話?還有沒有人聽佛講經說法,能依教奉行?如果有,佛決定住世;如果沒有了,佛就不住世。所以佛住世不是為自己,是為這個地方有沒有眾生肯跟他學習。這個學習要真學,不是假學,假學沒有用。我們很想聽經,聽了一句也做不到,那個沒有用處,那個佛不住世。聽了真幹,真正改過自新,有這麼一個人,佛都不會走,所謂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真正肯依教奉行,肯認真修行,佛都住世。由此可知,佛滅度,就說明那一個時代、那一個地區的眾生,已經不肯依照佛的教訓去修行,不肯依教奉行,佛住世毫無意義,示現般涅槃。 【又曰: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於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盡未來際,無有窮盡。】 這一段的意思,跟《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完全相應,也是說明佛為什麼不起念說法度生,從來不起念。由然是自自然然,一絲毫勉強都沒有。自自然然是由過去生中,往昔是過去生中,慈悲善根之力。這個慈悲善根之力,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發願度眾生,像我們現在依照古佛這個四弘誓願來發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因中所發的慈悲大願。成了佛之後,不但是成佛,實實在在講,從我們《金剛經》的教義裡面來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從這個時候起,就沒有念了。《金剛經》的標準,四相四見斷掉了,沒有了,就證得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樣的菩薩,在十方法界就跟如來果地上一樣,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眾生心目當中希望佛來教化他,應以佛身而得度者,他自自然然就現佛身。至於他現什麼樣的身分,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三十二應身沒有念,不作意的。「我要現個什麼身」,哪有這種念頭!自自然然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而眾生那個感極其微細,這個我們要曉得。 以釋迦牟尼佛為例子,世尊當年出現在我們世間示現成佛,夜睹明星,悟道成佛。他成佛了,人家看這麼一個出家人,在菩提樹下打坐,誰知道他成佛?誰去親近他,請他來說法度生?沒有人,沒有人認識。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啟請,佛立刻就入般涅槃,就走了,我們肉眼凡夫不知道佛應化在世間。由此可知,這個世間人,以後佛教化這麼多眾生,這都是機感。我們這個感連自己都不曉得,就好像電波一樣,太微弱了,自己都沒有發現,可是佛那個地方就感動了,佛就有應。可是佛現身,還是要有人啟請,世間沒有人啟請,有菩薩們幫忙,菩薩變化成淨居天人,淨居天就是四襌。四禪很特別,四禪有九層天,除了正常的三層天之外,還有個外道天,叫無想天,那是外道天,修無想定到那裡去往生的,這都是凡夫天,四層是凡夫天;除這四層之外,還有五層,叫五不還天。那裡面是修行人,大小乘統統都有,這些人他們知道,他們有很深的禪定;換句話說,極微細的感動他發現了,這一觀察,佛成佛了,這還得了!沒有人啟請,他們趕快就下來,變化成人身向佛請法,佛這就住下來,就不入般涅槃,淨居天人代我們啟請。等到他一開口說法,我們這才知道這個人了不起,這個人有學問、有道德,我們應當跟他學。這是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的,所以感應的力量在最初是相當薄弱。 於彼有情,這些有情就是有感的,也就是講機緣成熟的,與佛有緣。我們大家與佛統統都有緣,緣的厚薄不一樣,淺深不一樣。緣淺的,這一接觸佛法,聽個幾次經就不來了,這緣淺的;一部經聽完了,欲罷不能,還想聽的,這緣深的;機緣有淺深不同,這是一個說法。另外一種說法:緣深的,這一生當中就證果,這一生證果;緣稍微淺的,這一生當中開悟不能證果;緣再淺一點的,這一生當中他能夠行善,他能夠修福,他不能開悟,這又是一種說法。總而言之,與佛的緣有淺深厚薄不相同。於彼有情,隨著他的根性,隨著他的意樂,意樂是他喜歡。世尊當年在世,為什麼說了這麼多經,說了這麼多的法門,是隨眾生的根性,隨眾生的愛好,這個意樂就是愛好。還得要隨眾生的「勝解」,他能夠理解的,有些經講得很深,許多人不能懂,只有少數的人懂;少數的人,佛也不捨棄他。有些人智慧比較差一點,根性魯鈍,佛就跟他講淺一點。這就說明,一切大小淺深的根器遇到佛,佛為他說法都能得利益。佛說法隨眾生的根性、意樂、勝解,都是自然的,都是無念,「不起分別」,不起分別是無念,皆是無念。都是自自然然,「任運濟度」,濟是救濟,度是幫助他,幫助一切眾生。「示教利喜」,這一句是說,接受佛教導的這些眾生,他們所得的利益。剛才說過了,根器大的、緣深的,得大利益;根機淺的、緣薄的,得小利益。於是佛法就有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是大分,細分太多太多了。教給眾生,利是利益,使他得利益,使他得法喜、得歡喜。末後這兩句:盡未來際,無有窮盡。從圓初住開始,一直到究竟果位,他們的應化都是盡虛空遍法界,哪裡有感,哪裡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不起分別而自然合度,所謂任運是也。】 這是解釋什麼叫任運,任運是自自然然,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決定沒有起心動念。這個樣子,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叫任運,任運是這個意思。我們做不到,我們都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的感應很粗很粗,這個粗的感應的確有。中國諺語所謂母子連心,母親這一生當中,時時刻刻都念著兒女,如果這個兒女很孝順,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候,也是念念想著母親,彼此當中有感應。但是這種感應有念,那個感應的波就很大,幅度很大。佛菩薩跟一切眾生的感應,那個波非常微細,甚至於我們自己都不曉得,但是確實有感,佛才會有應,這都是任運的。 【何故能如此耶?由於往昔在因地時,悲願具足,深觀緣生,薰習成種之力使然耳。】 這裡面講的意思,跟前面《金光明經》上講的可以說是一樣的。但是有一句,「深觀緣生」,這一句不能夠忽略,這一句我們應當要學習。時時刻刻,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把佛在《金剛經》上講的這些道理,給我們說的這些事實真相,就要在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要提起來勘驗一下;這個在佛法術語,就叫提起觀照的功夫。那個利益無邊,利益是什麼?開智慧,破迷開悟。自自然然你也就放下了,這個放下就如同諸佛菩薩,漸漸在一切法裡面,學習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跟一切眾生往來,慢慢的也有一點任運的味道了,任運好!非常自然,一絲毫都不勉強,心地清淨,智慧增長,那個的確是有受用。這就是深觀緣生,薰習成種的力量。在果地上,到你證到圓初住,那就是真實的果報,就能夠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 【經曰: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 我們先說這一段。「如如」就是講的真如本性。為什麼說兩個如?第一個「如」是體,是真心的本體,第二個「如」是它起作用,起作用就現相,所謂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性相不二、性相如如,就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如如兩個字,把虛空法界所有一切法都說盡了,一個是性,一個是相。「法如如」,把體性說到了,依法相跟法性。再依「如如智」,如如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也沒有分別,也沒有動念,本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這個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所以很難懂,是圓初住以上的境界;也就是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他們的境界。他能夠得大自在,就是《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三十二應就是大自在的落實。現身自在,身相自在,想現什麼身相就現什麼身相。壽命自在,壽命長短自在,無有一樣不自在。後面一段這是講到說法自在: 【依法如如,依如如智。】 只要我們讀到這兩句,就知道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所依的。不像我們現在,我們現在依什麼?我們依的是業。無量劫以來所造的那些善惡業,我們依這個就很不自在,所以我們的身是業報身。果跟報還要搞清楚,我們這一生得人身是果,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的因,修因你就得果,得這個身是果。這個人身這一生的享受那叫報。果是果,報是報。譬如,同樣我們得人身,果是一樣,報不一樣;有人富貴,有人貧賤,那個報不一樣。果是果的因,報是報的因。這個報,佛跟我們講修布施,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果則是修五戒十善。可見得果報各有因緣,因緣非常複雜。 【而說種種佛法,乃至聲聞法。】 這是舉一個例子,聲聞是小乘。說種種佛法,五乘佛法都說。下面有解釋: 【法如如,法謂法性,如謂真如。後如字,謂一如也。】 這就是我們剛才講,性相、體用,一個意思,說是法性真如一如也。法性就是所有一切萬法的體性,我們稱之為法性,這是籠統的說。分開來說,這是佛經上常講的,有情眾生叫佛性,無情眾生叫法性;但是佛性不能包括法性,法性可以包括佛性,法性的範圍大。這是情與無情這樣的分法。真如就是自性的本體,法性就是一切法相的自性,它跟真心本體是一不是二,叫一如也。 【是說法性真如而一如,此根本智之異名也。如如智,如是一如,後如字,謂真如。智謂根本智。即真如根本智一如,即後得智之異名。根本智照真,後得智照俗。】 這幾句話需要解釋一下,否則的話很不好懂。法如如,此地解釋為根本智,根本智無知,《般若經》上所謂「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叫根本智,佛法的修學,我們知道它的目的是求智慧。戒定慧三學,戒是手段,定也是手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才是目的。慧就是智慧,智慧有體、有用,智慧之體,就叫它做根本智;智慧的作用,就叫它做後得智。求智慧先要求根本,像樹一樣,你要是沒有根本,哪裡有後得!後得是什麼?枝葉花果。沒有根,哪來的枝葉花果!先求根本。根本智是什麼?無知。根本智就是離相離念,所以般若無知,離相離念就恢復自性。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不是從外頭求來的,是我們真如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佛法常常把水比作心,這很有道理,把水比作心。水在平的時候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境界照在裡面照得清清楚楚。水為什麼能照?它本來就能照。我們的心為什麼一切都知道,有那麼大,它本來就是這樣,就像水能照一樣。從能照來講,叫它做般若智慧,但是它一定要清淨、要平,它才能照。如果這個水起了波浪,混濁不平,照的作用就沒有了。我們今天的心,既混濁又起波浪。波浪是什麼?分別。混濁是什麼?執著。執著,心就不清淨;分別,心就不靜,就動了。所以叫你要持戒、要修定。持戒修什麼?恢復到自己心的平靜。持戒,恢復清淨心;修定,恢復平等心。心要是清淨平等,照的作用就起來了。所以這叫無知,般若無知,這叫根本智。 後得智,如如智,依如如智,如是一如。它這個字是一個樣子,一共是用了四個如如,四個如如講法不一樣,前面的依法如如跟底下後頭的依法如如,不是一個意思。後面這一句是承前面這一句來的,後面這個「如」是一如,如如下一個如字是真如,一如跟真如是一不是二。智,這是根本智。「即真如根本智一如」,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真如跟根本智合起來,合成一,這才叫做後得智,這句話很重要。我們今天拼命求智慧,有沒有智慧?沒有!所求得的是什麼?佛經裡面所講的世智辯聰而已,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我們離開這個文字,離開文字好講一點,我們講它的意思,就是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要跟根本智合在一起。這個話你要是聽不懂的話,我們從比喻當中來說,就是一切現相要跟水在清淨平的時候合在一起,裡頭不就照清楚了嗎?清淨的水的本體,那叫根本智;水中所現的一切現相,那叫後得智。水乾淨,平是平等,沒有波浪,這叫根本智。現的這些現相,清清楚楚,一點都沒有錯,那叫後得智。 我們為什麼沒有這個智慧?剛才說了,我們的心污染,不乾淨,我們的心動;照也照了,照的那個相,現的那個相,是零零碎碎,斷斷片片,連不起來,所以你見不到真相,你所見的是妄相。這個波現的是這麼一塊,那個波現的是那麼一塊,好比是這樣的,把事實真相把它分開了,分成許許多多的碎片,只看到碎片裡面很小一部分的現相,而沒有辦法看到整個全體的景觀,就好比是這個比喻。這裡頭的文字是這個意思。 「根本智照真,後得智照俗。」真是體性,一切萬法的法性,也就是照體。後得智照假的,照現象,照一切萬法的現象;根本智照它的體。譬如,《金剛經》上有兩句話,合在這個地方意思就很明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那是後得智照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根本智照真。一切法、一切現象,緣生性空,了不可得。但是要知道,智慧起作用的時候,一定是後得智跟根本智同時起來的。所以他兩邊不著,這是佛苦口婆心教導我們的。凡夫著有,不知道空,偏在俗這一邊;二乘人著空,捨棄了有,偏在執著性的這一邊。於是凡夫有用無體,二乘有體無用,這都是病,都不圓滿。佛教菩薩兩邊不著,兩邊不離。不著空,沒有離有;不著有,沒離空,兩邊都是不即不離。心地清淨,不著有;講經說法,不著空,空有兩邊都不著,這就是智慧現前,根本智跟後得智現前。了解這個意思,就懂得佛菩薩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因為他有根本智,無說;因為他有後得智,他有說。所以,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是講的這個意思。下面有這個比喻: 【水鏡無塵而發光】 這用兩個比喻,一個是水,一個是鏡子。鏡子也能照,如果這個鏡子上落了很多灰塵,它就不能照,一定要把灰塵擦乾淨。《壇經》裡面,神秀法師的偈子比喻,心如明鏡臺,要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就用鏡子來比喻,所以要把它擦乾淨。 【依於此光,故能現相。】 這從比喻上說,水在乾淨的時候,一塵不染的時候,不起風浪的時候,跟鏡子在不染灰塵的時候,都有照的作用,都能夠現相。 【佛性亦然】 這是比喻佛性。佛性就是覺性,我們的真心本性就像鏡子一樣,就像水一樣,一塵不染,平靜的時候,就是清淨平等的時候,它自自然然的現相。這個現相,就是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這個起感應道交是自然的,確確實實沒有念頭。 【無念空寂,則智光圓遍。】 這個智慧光明圓滿,盡虛空遍法界,哪個地方有感,哪裡就有應。十個地方感,十個地方同時應;一百個地方感,一百個地方同時應。這一點諸位要曉得,不會說這個地方先,那個地方後,沒有。沒有先後,沒有分別,所以他才能做得到,這就是世俗所講的神通。世俗人看到,這是神通,分身,無量無邊的分身,我們在《梵網經》上念到「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就是千百億化身,同時變化的,統統都沒有念頭;如果有念,就不能變化。我們今天沒有辦法變化,什麼原因?念沒斷,因為有念,四相四見,四見就是念,就是念頭。四相四見沒斷,所以一個身也變化不出來;如果說四相四見都斷掉了,就千百億化身,那個就是智光圓遍。 【依此智光,故空寂無念中。】 一定要做的,這就是根本智,空寂無念就是根本智。 【而得種種之事自在成就】 事自在成就就是千百億化身,這屬於後得智。 【可見自在成就,正由無念空寂而現智光。】 說明後得智正是由根本智而來的,無念空寂是根本智。明白這個道理,知道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們,他們是怎麼說法的,說到令一切眾生都能夠相應,都能夠開悟,都能夠契入。這法叫妙法,妙在哪裡?無說而說就妙,有說而說就不妙了。要在這裡學,要在這裡下功夫。但是我們是凡夫,業障深重,從哪裡學起?還是要從有說而說學起。但是你一定要記住,必須從有說而說一定要進入到無說而說才行。這個事情難,難在哪裡?我們煩惱不能斷;斷了煩惱,破了無明,這才能入這個境界。 我們看近代的一些祖師大德們,諦閑老法師,這是近代大家公認的,沒有話說的,圓瑛老法師,這都是很難得的善知識。民國初年講《華嚴》的應慈法師,講戒律、講淨土的慈舟法師,不是上次來的那位慈舟法師,名字相同。這些大善知識,我們很清楚、很明白,他們沒有離相,他們沒有離念,他們不是圓初住的菩薩,但是他們說法也相當契機。甚至於我在臺灣親近的李炳南老居士,他講經說法有沒有說?有說。他講經的那天要準備一天,他那一天不見客,準備一天。可是他老人家常常跟我們說,他用那麼長的時間,那樣用心的準備,一上講臺,他所準備的東西統統用不上,所說的不曉得從哪裡來的?但是他還是要準備。這個道理我們要懂,這是比此地講的那是差很遠,低了很多,從層次上來講,低了很多。這是什麼道理?以前李炳老把這個方法傳給我,我這個講經,這一生講經,得力於李老的傳授,四個字:「至誠感通」。我們沒有能力斷煩惱,我們用真誠的心求感應。講臺上所說出來的,感應道交,不是自己有能力說的,這個話是真實的。 最近在中國、在外國,有不少的同修把我的這些錄音帶都寫成書。很多人寫成書,我沒有看過。最近我在看一份《無量壽經》,他們整理出來的講記,要我改改。我看了之後我有很大的感觸,我寫不出來,真的寫不出來,怎麼會講出來?這是實實在在的。不但長篇的大經我寫不出來,短篇的文字我也寫不出來。我有很多年很多年沒有寫文章,一封信我都懶得寫,寫不出來。《無住生心》那個小冊子也是你們看到的,那是有一些同修找我講一點東西,講個十分鐘、十五分鐘,錄下來,他們把它整理出來文字,我一看看也不錯。怎麼講出來的?不知道!這就是李老師講的「至誠感通」,我們用真誠之心,求佛菩薩加持。弘揚佛法,宣傳佛法,為一切大眾介紹佛法,本身沒有能力,可以求感應,真心就能求感應,妄心就不行。這裡真跟妄,我們那個標準也往下拉,提升不上去。我這個真妄標準是在哪裡?念念為利益一切眾生,念念為一切佛法,決沒有為自己的名聞利養,我這個「誠」的標準就是這個標準,這是很低的標準。不能有一絲毫的自私自利,有一點點自利,沾上一點名聞利養,不行!換句話說,你到我這個標準都達不到。我沒有別的長處,念念為佛法,念念為眾生,一切隨緣不攀緣;能夠隨緣不攀緣,你的心才會清淨。我不會說我要想做什麼做什麼,我沒有這個念頭,凡事隨緣。在生活當中愈簡單愈好,省事!我決定不會建道場,因為建道場太麻煩,事情太多,又要管人又要管事,這在一般講,那不是人幹的!一個人會過日子,一生清淨自在,心裡頭無有牽掛,無有憂慮,那個日子好過;心裡頭有牽掛、有憂慮,那個日子不好過。你說那可以賺大錢,賺大錢付出的代價太重,我也不幹,我寧願不要錢,我不願意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心清淨,才叫真正自在,才能真正與諸佛菩薩有少分的感應。這是說明有念跟無念差別很大,一定要到無念,這裡面才有智慧,這才能透露得出來;如果有念的話,這就不行,決定是障礙。說了這麼多,我們再把話拉回來: 【今謂如來作念我當說法】 如果我們起了這麼個念頭:「如來動了個念頭,要為眾生說法,要到這個世間來示現作佛」,這就錯了。 【便同凡夫,豈是如來。】 這是六道的凡夫,絕對不是佛菩薩。我們講菩薩,就是圓教初住以上,但是圓初住以上都可以稱如來,因為他見性了,他用的是真心。 【既不空寂,又豈能說法自在?】 凡夫能說法,不自在。為什麼不自在?沒有空寂,道理在這個地方。要想說法得自在,那個心要空寂,心裡頭不能有東西才行!我們在祖師大德裡面去看,最明顯的,說法自在的,無過於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他說法自在。他也沒有念過經,你把經念給他聽,他就跟你講,他講得很自在。你要問為什麼?他心空寂,他心像一面鏡子一樣。你念給他聽是感,他立刻就回應,回應的決定正確而沒有錯誤。為什麼?他的心裡頭沒有污染,他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貪瞋痴慢,所以他應的就純正,一點都沒有錯誤,道理在此地。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學佛的人修什麼?修清淨心。要想修得清淨心,這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諸位要記住,不是說你不要了,那你就把《金剛經》聽錯了,《金剛經》叫我們放下,「好了!回家去一切都放下,家也不要了,兒女也不要了,事業也不要了」,那成什麼話!那不把世間法都破壞了嗎?所以你不能聽錯,這個放下是心裡放下,心裡面決定不要再牽掛,不要再去想這個事情;不想這個事情,不牽掛,那我這個事情能做得好嗎?做得更好。為什麼?智慧現前了。你從前做事是用思考,用分別心,有得失心,有分別、有執著在做,做得不好,做得很累、很苦,做得不圓滿。現在統統放下了,一切都不分別、不執著,沒有妄想了,智慧現前,你做得比什麼人都好。你要不相信,你就拿講經做個比喻,你看菩薩,講經不起心動念,講得這麼好;我們這些人講經,起心動念,一天到晚在準備,忙得不亦樂乎,講得不好,不就是這個道理嗎?講得不好。你從這一點當中你去體悟,然後你才曉得,我們生活工作,心清淨、心平等,萬緣放下,一定做得比從前好,比以前做得高明,做得圓滿,你的生活也過得幸福,也過得快樂。因為你生智慧,你的生活裡面充滿了智慧。不學佛的人,你的生活一天到晚充滿了煩惱,你過的是什麼日子?煩惱裡頭過日子,那你怎麼不苦!佛菩薩為什麼快樂?在智慧裡面過日子,他不是在煩惱裡面過日子,轉煩惱為菩提,那個日子過得很自在,過得很快樂。這一段經文主要是教給我們這一點。 【正所謂以輪迴見,測圓覺海,無有是處。】 後頭一句是批評。凡夫對於佛菩薩,在那裡亂猜,在那裡推測猜想,全錯了!這個推測猜想是輪迴心,輪迴的見解,你怎麼能夠明瞭諸佛菩薩的境界,那不可能。這個地方要細心體會,然後我們搞明白了,我們才知道從哪個地方學習,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我們看末後一段: 【諸佛菩薩說法,如空谷傳聲,有感斯應,初無容心。】 這幾句話是形容,佛菩薩說法那個事實狀況說不出來的,真的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地的形容,像畫畫一樣,烘雲托月,月亮畫不出來,畫一些雲彩,當中空一塊,那就叫月亮。這個地方說法,就是有這個味道。佛菩薩的境界說不出來,從旁邊側面來形容,猶如空谷傳聲。空谷傳聲,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在山谷裡面我們長叫一聲,迴音,那個傳聲是迴音。你的音聲長,迴音就長;你的音聲短,迴音也短;你音聲響亮,迴聲也響亮。我們發出的音聲是感,迴音是應,感應道交,用這個來做比喻。「有感斯應,初無容心」,它確實沒有心。我們在山谷裡長嘯一聲,那山谷難道還起個念「這個人叫一聲,我趕快回他一聲」,沒有這個念頭,沒這種心。這就說明無念,說明空寂。 【大叩大鳴,小叩小鳴,適如其分,自然而然。佛之說法,如是如是。】 佛給我們說法,真的是恰到好處,所說的完全是應眾生的根機。我們現在中文翻譯的《大藏經》,釋迦牟尼佛當年所說的,說這麼多法,實在講是應當時之機,恰如其分。如果當時,我們這個地球上的大眾,沒有這種根機,佛決定不說這個法門,沒有感怎麼會有應?感應道交! 再說祖師大德講經說法,祖師大德講的經、說的法,都是釋迦牟尼佛的經,釋迦牟尼佛的法。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每一個時代,某一個地區,法師講《金剛經》,不一樣,講得不一樣。講得不一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看《金剛經》的註解就明白了。《金剛經》自古以來的註解有一百多種,沒有一種是一樣的,有一樣的那何必要註?都不一樣。為什麼註得不一樣?佛滅度之後,這些眾生要想學《金剛經》,機感不一樣。當然這種感應,沒有佛當年那種感應來得純,因為佛無念、無心。祖師大德他們的心比我們清淨,這是真的。如果他們心跟我們心一樣,那我們展開經看不懂,他也看不懂。為什麼我們看不懂,他能看得懂?他的心比我們心清淨。由此可知,你看經典裡面的義趣,你能夠看多深?你能夠看多廣?完全跟你的清淨心有關係,跟你廣學多聞沒有關係,決定沒有關係。你廣學多聞,說老實話,反而產生了障礙,這個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出來。 我們看有一些法師講經,我在早年學講經,有一個同學明性法師,這個人已經過世了,不在了。我們同學當中,他是最用功的一個。早晨天沒有亮,就起來打坐、讀經;到天剛剛明亮的時候,他就跑到山上,一個人坐在那裡,經本展開,對這些樹木花草講經說法。從前生公是對石頭,他對樹木花草,一個人好用功,就講經說法,每天這樣練,苦練,寫的講義一大堆。我們知道他很用功,有一次大家請他上臺講經,講了一次之後,沒有人再請他了。他是真用功夫,蒐集十幾種古大德的註解參考資料,湊成一個大拼盤,端出來什麼都不是,吃力不討好。花很長的時間,講一段經文,叫人聽了之後,不曉得你在講些什麼。所以,你廣學多聞有什麼用?蒐集十幾種註解,統統合在這裡講,到底是講的什麼?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驗。這個經法講得好,能夠契入人心,不是廣學多聞,完全是清淨心。你能夠在這一部經上講多深、講多廣,與清淨心有關係,與廣學多聞絲毫關係都沒有,這一點要很細心去體會。 六祖惠能大師,惠能大師講東西一樣參考都沒有。他跟法達禪師講《法華經》,講的是不多,但是法達開悟了,開悟就不要講了。跟無盡藏比丘尼講《大涅槃經》,那個時間長,無盡藏比丘尼也開悟了。六祖那個時候年輕,剛剛離開黃梅,在避難的時候遇到無盡藏比丘尼,他那個時候二十四歲。經沒有聽過,註解也沒有,也不認識字,無盡藏比丘尼把《涅槃經》念給他聽,他聽了之後就跟她講;這部經講下來之後,無盡藏比丘尼開悟了。學在哪裡學?學清淨心,學放下。頭一個要把名聞利養放下,那個東西害死人,要把五欲六塵放下,這些東西沾上一個就完了,你就沒有法子。所以念頭要轉過來,念念為佛法,念念為眾生,你用這種心去感,諸佛菩薩都有應,才能真正達到感應道交。請看下面一段經文,科題是「本無可說」,這是真實話,句句真實。 經【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你不要以為真的有所說,這個才與前面的經文相應。前面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是法寶,寶要好好的收藏,要好好的保護不能把它丟掉,怎麼可以捨棄?這個地方把所以然說出來。因為本無可說,所以佛法不能執著,法要捨,也就是說,心裡面不可以有佛法,有佛法就糟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一肚子裡裝了佛法,那完了,那就大錯特錯!所以法尚應捨。 【無法可說,意顯本無可說。何以本無可說,以本來無法故。既本無法,那有可說。】 這個話的意思很深,確確實實沒有法。再給諸位說,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沒有事,你天天做的那個事,做得很冤枉。天下本無事,誰去做事?庸人自擾之。庸人就是我們佛門講的迷惑顛倒,那些人有事做,沒事生事,叫無事生事,在做那些事。真正明白的人沒事,確實沒事,也沒法。沒法,為什麼佛說法四十九年?剛才講,眾生有感。眾生雖然有感,佛有沒有說法?佛沒有說法。佛沒有說法,眾生以為佛說法,這個很妙!佛本來沒有相,眾生以為佛現相。這個事與理愈說愈深了,但是全是實相,全都是事實真相,我們要了解。所以說,本來沒有法,本來沒有事,本來沒有六道輪迴,本來沒有大千世界,甚至於本來沒有十法界。不但本來沒有十法界,本來也沒有一真法界,這才是如來寂滅場地,才是圓滿的自性。我們看底下一節: 【法是緣生,說亦緣生。】 法是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緣生的,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這個感應就是緣,也是緣生的。諸佛菩薩在十法界裡頭,現種種身是緣生的,說種種法也是緣生的。 【說法者亦是緣生。既曰緣生,非無法、非無說、非無說者也。】 從緣上看,有;緣現相,有相。從相上看,有;從性上看,沒有。從相上看,有。「非無法」就是有法,「非無說」是有說,「非無說者」,有說法的人。可是你要曉得,這是從相上說的,相是緣生,剎那生滅,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要入這個境界。底下講: 【然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故雖儼然有說法,即復了不可得,言其說即無說也。】 這就是所謂「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說跟無說是一樁事情,一如。前面跟我們講的無實無虛、不一不異,一點都不錯,所以,哪裡可以執著? 【明了緣生之義,便知法本無法,故說即無說。】 萬法緣生這一段,為什麼要說得這麼多?為什麼講得這麼深刻?關係太重要。不但它是般若裡面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整個佛法裡面的精髓。你能夠明白了,你能夠體會了,就是開佛知見,我們常講開悟了。你能夠把你悟得的知見,用在你日常生活當中,把生活裡面一切錯誤的知見,依這個改過來,你就證果,你就契入這個境界。有聽《金剛經》的同修問我:「我們在一生當中,能不能明心見性?」我的答覆是肯定的,能。問題是你能不能放下?你能放下就能。放下什麼?《金剛經》上講得很簡單:四相、四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只要你心裡頭真的沒有這些東西,你就明心見性,你馬上就升到圓教初住菩薩,你就證得了。你為什麼不能證得?你不肯放下。無始劫以來,執著一個「我」,不肯把我放下,念念還都想我,這就糟糕!這就是你為什麼不能成為圓教初住菩薩,那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念念捨不得把「我」放下,關鍵在這裡。不但現在是「我」不能放下,「我所」都放不下,你說糟糕不糟糕!什麼叫我所?我所有的財產,我所有的家親眷屬,我所就是我所附帶的這些,附帶的這些身外之物。附帶的這些東西,你都放不下,「我」你怎麼能放得下?所以放下是有次第的,先從「我所」放下,從我所有的,就是先把身外之物放下;然後功夫逐漸逐漸提升,「我」也放下了。諸位要知道,「我」要是放下了,那就很恭喜你,為什麼?你生死輪迴沒有了。你想到,為什麼會有生死輪迴?我!我要是放下了,你不會害病。誰害病?我害病。我沒有了,誰害病?「我」要是沒有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因為有我,我煩惱,我很苦,我生病,我要老,我要死,都是一個我。「我」沒有了,這問題全都沒有了。佛在經上講三苦、八苦,全都沒有了,與你完全不相干,毛病都在這個「我」上。所以《金剛經》一開端,有我相、有我見,這不是菩薩,這是凡夫,六道輪迴的凡夫。有這個念頭,有這個見解的,叫輪迴心。天天幹這個事情,無論你幹什麼事,裡面只要有「我」在,你就造輪迴業。你是輪迴心造輪迴業,你怎麼能出得了六道輪迴?《金剛般若》裡頭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的是講得非常清楚,非常透徹。 讀《金剛經》,讀難,雖然讀,不懂意思。但是這一次《金剛經》我們細講,你聽了,我相信縱然不能把我、我所捨掉,多少也有點覺悟了,知道事實是這個樣子,這是多少能有一點悟處。如果這個悟處能夠相續不斷的話,真的有開悟的可能。你有這個悟處,你就覺得放下是對的,雖然現在放不下,慢慢的會放下一點。原本我這一個月要賺一萬塊錢,現在賺五千也可以了,就放下一半了。逐漸逐漸你對世間名聞利養會淡一些,這個淡就是放下。果然能一年比一年淡,你的功夫進展就很快。為什麼?真正能放下,你煩惱輕,智慧就增長,你對人對事對物一切的看法會轉變。從前的看法,佛經裡面講輪迴見,我們世間人講人生觀、宇宙觀,我們佛法叫輪迴見,這是輪迴心。你能夠轉輪迴出三界,能夠把輪迴見轉成佛知佛見,這個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所以要曉得,「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故雖儼然有說法,既復了不可得。」經上講一樁事,依這個說法為例,其實任何事情都是緣生的。我們生活緣生的,工作緣生的,處事待人接物全是緣生的,無有一法不是緣生的;既然是緣生的,統統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正開智慧! 【明了緣生之義,便知法本無法,故說即無說。說法者即空即假,即假即空。】 天台智者大師,為我們說出三諦三觀,三諦三觀不是佛說的,是智者大師從《法華經》裡面悟出來的,三諦三觀是天台家的學說。佛經上有沒有?有,雖有,智者大師沒見到,還是智者大師發明的。什麼經上有?《楞嚴經》上有。智者大師在世的時候,《楞嚴經》沒有傳到中國來,印度一些高僧在中國弘法的,到天台山去訪問智者大師,聽智者大師講三止三觀,非常佩服!就告訴智者大師,《楞嚴經》上佛有這個說法。於是智者大師聽了非常興奮。為什麼?有經典跟他印證,可見得他的發現沒錯!但是這個經沒有傳到中國來。那個時候到印度非常不方便,沒有這個機緣。他在天台山築了一個小台,拜經台,每天向印度那個方向禮拜,求這部經早一天到中國來,他拜了十八年,這個精神毅力了不起。一直到大師圓寂,這個經還沒來,但是到後來,唐朝中宗的時候,這個經果然傳到中國來了。智者是隋朝的人。所以《楞嚴》到中國的因緣也很殊勝,智者大師心裡頭求,求了十八年,這是感應道交。三止三觀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跟般若裡面講的「即假即空」,他加了一個中,他講空假中。空假中的原理,能夠應用在一切法上,世法、出世法統統都能夠符合這個原理。 【決不致妄作言念,罪同謗佛。正因無法可說,乃有說法及說法者之假名耳。】 經文「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有這個假名,有這個假相,卻沒有這個事實。所有一切萬事萬法,你要知道,都是假名假相,沒有自體。要知道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要能記住這四句也能開智慧。所有世出世間一切法,它有假名假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果你能常作如是觀,就是在一切法裡頭你常常有這個觀念,常常有這個看法,你對於一切萬事萬法自自然然不會執著,也不會去計較,不會去分別,不會去執著,你就接近般若了,你會開智慧。換句話說,你就會學佛了,佛法前頭講過要善學、會學,你就會了,絕對不至於想錯、說錯了。像前面,想佛還有法可說,那就想錯了,佛還有相可現,佛還有眾生可度,這都是想錯了、說錯了,這就是謗佛,罪同謗佛。謗佛,前面跟諸位說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謗佛,不會謗法。 【說法者無法可說,則學法者,當然無法可執。】 這個很要緊,這個說到我們身上來了。我們今天學佛法,你要是學了之後:「這個講得好,我要記住;記不住,還要用筆記本記住,唯恐忘掉了。」這樣學佛法,可以學一點佛學常識,真正的佛法學不到。為什麼?真正的佛法離言語文字,可是真正佛法也離不開言語文字,但是決定不是言語文字,要明白這個道理,要在這個地方細心去體會。經典我們要不要讀?要讀。要不要研究討論?需要研究討論,需要講解,需要認真學習,需要把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要把它記住。記的方法有兩種:一種人強記,他很認真勉強,一定要把它記住;一種人自然記住了,他並沒有想記,但是天天念,念多了自自然然記住,這個好!自然叫任運。自然記住的好!多看多聽,自自然然記住。可以多看,可以多聽,決定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為什麼不能執著?要曉得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法一切的修學沒有別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