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05 08:32:13瀏覽493|回應0|推薦2 | |
淨空法師開示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八十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八十八面,從第二行看起。開佛知見,第一段裡面明圓見,請看經文: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這一段經文,為我們說出佛有五眼,通常我們稱之為五眼圓明,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問答裡面的含義很深,決不是我們粗心大意的人只聽聽它的表面而已。我們從註解裡面來看: 【此見不局指眼見,猶言見地耳。知見皆從理智出,原非異體,但約有所表現曰見,約了了於內曰知。】 這是首先把這一段的大意,也就是科題,做一個簡單的解釋。開佛知見,說明圓見。「圓」有圓滿的意思,有圓融無礙的意思。「見」不局限在眼見上,而它真正的意思是講見地;也就是說,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多少,體會多少,這就是所謂的見地。對於這個事與理,可以說是無限的深廣;愈是地位高的菩薩,體會得就愈深愈廣。因此,小乘有四果四向的差別,大乘菩薩有五十一個階位的差別,這都是他們的見地淺深廣狹不相同。無論是淺深、無論是廣狹,凡是講到見地,都是從智慧裡面生起來的,從理智出的;也就是本經裡面所說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一,悟入的淺深不一樣,這個差別在此地。差別裡面有無差別,無差別裡面有差別。由此可知,差別跟無差別的確是一如,也歸到萬法一如。但是就有所表現叫它做「見」;如果就境界上了了分明,就稱作「知」。所以知見差別在此地。實在講,知見的意思非常接近,但是還有微細的差別。就表面上看,經上講的五眼,肉眼比天眼,肉眼就顯得粗,天眼就講到微細。天眼如果跟慧眼比,慧眼見得就深就廣。天眼不及慧眼,慧眼不如法眼,法眼不如佛眼,這就是從表現上來看的,說之為「見」。我們看下面的註解: 【凡夫肉眼所見有限,為煩惱所障故。】 凡夫的知見確實很淺。凡夫肉眼的知見,跟如來果地上佛眼的知見,相不相同?給諸位說,是相同的;都是依般若正知起作用的。為什麼肉眼跟佛眼不一樣?原來佛眼沒有障礙,肉眼有障礙,除了障礙都一樣。有了障礙,見的功能就不一樣,領悟的能力也不一樣,這是煩惱所障。 【天眼,有由業力報得,有由定力修得,凡夫齊此二眼。】 齊是等齊的意思,就是凡夫這個見的能力可以達到天眼。天眼,如果生到天上,那是報得,果報當中報得的;沒有生到天上,我們世間人也能夠得天眼,這個天眼是修得的。世俗人稱之為神通、通力。現在中國稱作特異功能,我們聽到他們的名詞裡頭講,說是X光眼,這都是屬於天眼。確確實實是有報得的,有修得的。 【若慧眼以上,非修出世法不能得。】 由此可知,凡夫縱然修行修得很好,修到神通發現,他也不過是天眼而已,慧眼他沒有,為什麼?慧眼要證得正覺之人才有。正覺是阿羅漢,一定要見思煩惱斷了,你才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佛、如來果地上有佛眼,所以慧眼、法眼、佛眼,都必須是在佛門裡面真正修行才可以得到。底下為我們解釋法相名詞的含義。 【慧眼,以根本智,照見真空之理。】 我們叫它做慧眼。由此可知,慧眼的標準是要證得根本智,我們佛門裡面常講大徹大悟,禪宗裡頭大徹大悟,教下裡面大開圓解,念佛人裡面得一心不亂,都達到這個境界。根本智是《般若經》上所說的無知,諸位一定要記住,般若無知。般若是稱性的真實智慧,真實智慧裡頭說無知。無知,給諸位說,絕對不是白痴,白痴怎麼能夠稱為根本智?從無知起作用就無所不知,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由此可知,無知就是講的清淨心,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禪定,這是甚深的禪定,世間法裡面沒有。世間法的禪定,佛在經上講四禪八定,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這種禪定,將來可以生四禪天,色界天,超出欲界。如果再修得四空定,他超越色界進入到無色界,無色界的四空天,所以這個我們稱之為四禪八定。雖然生到四空天,諸位要曉得,並沒有出三界;換句話說,他的定功能伏煩惱,沒斷煩惱,見思煩惱他有能力統統伏住,不起作用。在他定力起作用的時候,把煩惱伏住了,這個階段可以說他所得的是正受,他所得的是三昧。為什麼不叫它做「正受三昧」?因為它是暫時的,而不是永恆的。四空定裡面最高的一層是非想非非想定,四空定裡面最高的,它的定力能夠支持八萬大劫,這時間實在是很長,真正不可思議!它能夠支持八萬大劫,可是八萬大劫到了以後,他的定會失掉,依舊會退轉、會墮落。由此可知,三界六道裡面的定功,佛所說的五種受裡面,苦樂憂喜捨,它叫捨受,暫時的捨受,不能叫三昧。如果這個定得到,永遠不會失掉,那就叫三昧,那就叫正受。必須再用功夫、再努力,把那個定功向上再提升一層,佛門稱之為九次第定。 《楞嚴經》上佛也說得很詳細,第九定超越六道,超越輪迴,證阿羅漢果,見思煩惱斷了。這個時候慧眼開了,慧眼開了就是見到「真空之理」。真空之理是什麼?見到一切諸法的體性,「萬法皆空,了不可得」,阿羅漢見到了,見到這個事實真相。他的心清淨了,於一切法裡面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第九定的境界。在《般若經》裡面,稱這種境界為根本智。阿羅漢雖然知道一切法皆空,但是一切現象怎麼來的?他不明瞭。空會現相,相會變化,這個事情非常非常複雜,阿羅漢不能明瞭。阿羅漢為什麼不能明瞭?他不學了,他證得空理之後,他自己在那裡享受,不肯再求學。所以他的智慧不圓滿,只明瞭一部分,另一部分不明瞭;也就是他明瞭本體,他不明瞭現象。 菩薩雖然證得根本智之後,依舊不斷去學習、去參學。參學為了什麼?為了後得智,照見差別之事。對於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發生的?怎樣演變的?這裡面因因果果無量的繁雜,菩薩學習,都把它搞得清清楚楚,這種智慧叫後得智。我們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學佛的根本老師,就是他的指導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他是文殊菩薩的學生,在文殊菩薩會下得根本智。諸位如果細細去看《四十華嚴》,你要不細心,你不可能發覺文殊教善財教了些什麼,好像沒教他東西。正如同我們中國古來大德教他的弟子一樣,你發大心了,要想出家求道,求道就是求智慧,師父給你安一個工作,天天叫你去做工。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一個好的例子,見了五祖之後,說了幾句話,五祖就派他到槽房裡面去做工,他的工作是舂米破柴,做苦工。八個月跟五祖沒有見過面,你想想看,五祖傳了他什麼?我們看好像沒傳給他。惠能大師是真正得受用,那是教他什麼?教他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教他把一切知見統統放下,恢復到心地清淨,一念不生,這叫根本智。心清淨,心不動,也就是《金剛經》末後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修這個。你要真的去做,每天叫你去工作,工作是修身,諸位要曉得,身體是一個機器,機器要是不動,就要生鏽,就要出毛病。所以身要動,他每天破柴、每天舂米,在勞動,身要勞動,要動;心要清淨,心裡頭不能有一個妄念。他在黃梅是用這種功夫,完全在那裡修清淨心;「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用這個功夫。這個功夫成就,根本智成就了,根本智得到之後,智慧開了。老師不會再留你,老師如果再留你在身邊,他對不起你,一定要送你出去參學。所以五十三參,參學了。 參學是什麼?成就你的後得智;但是你根本智沒有得到之前,決定不能離開老師,你離開老師那就危險大了,你就會出麻煩。為什麼?你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沒有能力辨別是非,乃至於利害你都不能辨別,你不跟老師怎麼辦!由此可知,根本智得到之後就有這個能力,一切諸法,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哪是邪?哪是正?哪是是?哪是非?一接觸就明瞭,有這種能力這才叫根本智。這個時候才出去參學,參學是成就後得智,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般若的修學是這兩個階段。明白這個道理,無論從事哪一種學術的研究,世間學術、出世間的學術,乃至於這世間無量無邊種種的行業,也離不開這個原則。你看看古時候,古時候學手藝,譬如學木匠,跟一個木匠師傅作學徒,你也就跟一個老師,不能跟兩個老師,完全聽這個老師的指導,學規矩,那才能成方圓。在這個地方奠定基礎,也就是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後,而後才能達到巧妙,巧妙是自己功夫往上提升。老師只能教你規矩,不能教你巧;但是那種善巧一定是從規矩上建立,從規矩延伸的發展,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不依規矩,你怎麼能成就? 末後這兩句說得好,「得根本智後,方能得之。」才曉得根本智沒有得到,不可能有後得智;後得智,決定是從根本智裡面發生的。這個根本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是根,主幹;後得智是什麼?枝葉花果。枝葉花果都是從根本生的。沒有根本,哪來的枝葉花果?這個說法裡面含義就很深很廣。諸位要細心去聽、細心去體會,然後你才能得受用。現代人修學,特別是修學佛法,大多數違背這個成規,不求根本智,他就求後得智,不講求根本,講求枝葉花果,他講求這個東西。有沒有效?看起來好像也有一點效果,花也開了,果也結了。花與果是什麼?我們桌子前面擺的這些花果,沒有根、沒有本,它是死的,不是活的。就像花瓶裡面的插花一樣,雖然很美、很好看,不耐久,幾天就凋謝了。這是比喻現代人學佛談不上成就,沒有從根本上下手,這是很值得我們去反省、去檢點的。第四個小段: 【佛眼,智無不極,照無不圓,惟佛有之。古德云,前四在佛,總名佛眼。】 我們明白這個意思,前面意思都可以體會到。在我們凡夫只有肉眼,其他的都沒有。如果在天人,天人有天眼,肉眼也叫天眼;阿羅漢有慧眼,阿羅漢的天眼、肉眼都叫慧眼;菩薩有法眼,菩薩的慧眼、天眼、肉眼統統叫法眼;在如來果位上統統叫佛眼,五種眼都叫佛眼,這是智慧達到究竟圓滿。「照無不圓」,虛空法界、過去未來,佛沒有見不到的,沒有不明瞭的,這的確不容易。凡夫要修到這樣的果位,大經裡面說得好,需要經歷無量劫,不是三大阿僧祇劫。佛常講三大阿僧祇劫,並沒有講錯,三大阿僧祇劫是從什麼時候算起,你要知道,三大阿僧祇劫是從圓教初住菩薩算起。你要證得圓教初住,你到成佛的果位,三個阿僧祇劫就成功了;你要沒有到圓初住以前,沒有算在裡頭。所以要把前面這一段算在裡面,實實在在講是無量劫,這個話一點都不假。圓初住是什麼境界?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四十一品無明破了一品,這是圓初住的境界;我們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講的這個境界。 從經上這種說法,我們會感覺到非常沮喪,感覺到前途渺茫一點希望都沒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幸虧有一個特別法門: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希望,它好在什麼地方?不要斷煩惱,見思、塵沙、無明不斷,都可以往生。往生的條件,只要具足信願行三個條件就成功。要真正的相信,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要有懇切的願望,希望生到極樂世界,希望見阿彌陀佛。信與願,蕅益大師說得好,是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的條件。行是講念佛,專念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之外都不能念。你要知道,你念其他的,都是念六道輪迴,一切念頭都捨棄、都放下了,就是把輪迴放下,把六道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叫行。蕅益大師大師告訴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的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的淺深。大家注意到淺深,不是多少,念佛念得多,不一定功夫深;念佛念得少,不一定功夫淺。淺深是從什麼地方講?從伏煩惱上講。換句話說,念佛人煩惱輕、智慧長、心地清淨,這叫做功夫。如果他每天念的佛號多,念十萬聲佛號,他的妄想分別執著還很重,這個沒用處,雖念沒有功夫。諸位要知道,往生的條件,雖然講的是信願行,信願行要有功夫才能往生,信願行沒功夫不能往生。這個功夫就是心清淨,心愈清淨,往生的品位就愈高,心淨則佛土淨,要懂這個道理。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註子: 【佛眼智照。以俗諦言,遍河沙世界雨滴點數,悉知悉見,其他可想矣。】 佛眼這個見的能力,智照我們不說它,我們講他眼見這種能力,大家好懂。這裡舉一個例子說,以俗諦就是以我們凡夫的見解來觀察,這幾天此地也下雨,你們都看到了,天上下了多少滴的雨,你們曉不曉得?新加坡這個地方不大,雨水滴的數量也不會太多。經上比喻說,「遍河沙世界」,遍是普遍,河沙世界是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佛國土、大千世界。恆河沙數的大千世界,每個世界裡頭也都有下雨,雨水滴了多少點,佛都看得很清楚,看得清楚是見,知道它滴了多少滴,那是知,知見。佛有這個能力,悉知悉見,其他就可想而知。這些話大小乘經裡面都有,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說這個話,聽的人不相信。你一看就曉得。有人去測驗,就是考一考佛,你說你有這個能力,就請佛看這一棵樹,這樹上有多少片樹葉?佛一看馬上就說出來,說出來之後,也沒人去數那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人很聰明,把那個樹搖一搖,樹葉落下來一些,他把那個落葉數一數就知道了。然後再問,佛,你現在看看這有多少?佛又說一個數字,兩個一比果然沒錯,這才佩服了。才知道佛的知見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只要一見,連數量都清楚。 【故自無始來、窮未來際,遍虛空、盡法界,一切眾生,乃至一極微細眾生,死此生彼,根性族類,以及起心動念,前因後果,千萬差別,極細微之事相,無不悉知、無不悉見。】 佛真有這個能力,我們讀了這一段毛骨悚然,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想瞞著人不知 道,能瞞得過人嗎?人可以瞞得過,人是凡夫,可以瞞過他;諸佛菩薩瞞不過,極樂世界的人瞞不過。你看看《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他們的眼跟佛眼沒有兩樣;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那個能力幾乎跟佛沒有兩樣,我們起心動念他都知道。你想想,有什麼事情好瞞人的?今天世界上常常講的隱私權,你對誰隱私?佛這種能力,諸位要曉得,這是我們自己的本能,決不是只有諸佛有,我們沒有,我們有;我們的能力跟諸佛如來的能力是相同的,相等的。現在我們這個能力失掉了,這個失掉並不是真的失掉,本能怎麼會真的失掉?所以佛在經上常講,這叫迷失;迷是忘掉了,並不是真正失掉,迷失了。因為有障礙,煩惱障、所知障,妄想分別執著,這些東西障礙住了。幾時把障礙破掉,我們這個能力又恢復了,就這麼回事情。我們學佛,要希望成佛,成佛不是為別的,恢復自性本具的德能而已。所以大經上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成佛,成佛之後你得什麼?什麼也沒有得到,所得到的都是自己本來具足的,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自性以外,什麼都沒有,恢復性德而已。 這一段文,我也希望同學們要多念幾遍,要常常記在心裡。我們起心動念自然就小心謹慎,動一個善念,諸佛歡喜;動一個惡念,諸佛感嘆,怎麼又迷惑了!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只要你四相四見沒破,你在六道裡面決定逃不了因緣果報,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報,沒有辦法避免的。這是佛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迷惑顛倒,造作罪業,果報現前的時候害怕了,害怕有什麼用,無濟於事!菩薩跟眾生不一樣,菩薩聰明,菩薩怕造惡因,不造惡因他就沒有惡報。由此可知,菩薩才真正深信因果,起心動念他都小心、都謹慎。 【證佛性,慧為因,定為緣。因親緣疏,故定多不及慧多。定慧未能均等,故菩薩但分證法空,分見佛性。】 我們先看這一段。佛性就是自性,就是真如本性。這個地方講的佛性,不是講別的佛,是自己的佛性。什麼樣的條件,你才能夠證得佛性?一定要慧,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能證,真如本性是所證。慧從哪裡得來?慧從定當中得來。戒、定、慧三學,慧是主,我們要想得到的是智慧;戒、定是手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戒定慧三學,慧是因,戒跟定都是緣。三學的目標,你要是清楚明白,你就知道要怎樣的修學。持戒是我自己持戒,與別人不相干,這一點一定要清楚。我自己戒持得很好,別人不持戒,犯戒的犯戒,破戒的破戒,我看到心裡就難過,這個沒有用處。你心裡面起煩惱了,你還能得定嗎?因戒得定,你還能得定嗎?自己持戒,不要去管別人。惠能大師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別人與我不相干,我持戒是為了我心清淨。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得定的目的是開慧,要把目的搞清楚,這個三學就如法。現在我們看到持戒精嚴的人,你仔細去接觸,感覺得不如法。他戒律不錯,是持得很好,可是脾氣很大,貢高我慢,瞧不起人,認為自己戒律精嚴,別人都犯戒、破戒,瞧不起人。他不持戒還好,對人還有尊敬心,一持了戒,對別人沒有尊敬心。這個不如法,這不能得定,不能開慧。他所持的那個戒,是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如果嫉妒瞋恨心重的話,他戒律很嚴,將來往生到哪裡?生到阿修羅裡面去了,阿修羅的業因就是如此。持戒是有福,貢高我慢,墮阿修羅道,搞這一套去了。 因此,定多不及慧多,還不如慧多,這是大乘佛法重視般若智慧。但是,最好定跟慧要平等,這樣才好。平等能見性,能開悟;不平等,對於明心見性往往也生了障礙。所以講求的是定慧等持,這樣才好。因為它不平等,平等非常非常難,達到平等的時候往往就明心見性,就能夠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在不平等的時候,慧多也沒有辦法破無明。故菩薩但分證法空,他不能夠圓證。像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二住菩薩破兩品無明證二分法身,分證不能夠圓證。見性也是如此,分見佛性,明心見性分分見。 【唯佛與佛,定慧均等。】 真正達到等的時候,到如來果地上完全相等,定慧等,一絲毫的差別都沒有了。 【了了見性,如觀掌果也。】 了了是形容他清楚明瞭,他見性見得非常的圓滿透徹,就像觀掌中的菴摩羅果,這個果都是佛經上講的,佛經上所說的比喻。 【佛說五眼,旨在借五眼以明佛見圓融。】 可見得前面這一問一答,它的深義在此,讓我們在這裡面體會到佛的知見圓融。 【見性圓明,有如圓鏡。】 圓鏡是比喻。 【胡來現胡,漢來現漢,初無容心。】 諸佛菩薩用心,的確像鏡子一樣,決定沒有分別執著。胡是外國人,中國古時候叫外國人叫胡人。外國人照鏡子,鏡子裡面現外國人的面孔;漢是中國人,中國人照鏡子,鏡子裡面現中國人的面孔。不管是胡人、漢人照鏡子,鏡子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意思是諸佛菩薩用心像鏡子一樣,十法界依正莊嚴,他照得清清楚楚,就像一面鏡子,絕對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凡夫用心,用錯了心。我們也照,但是照見他要起分別,這個喜歡,那個討厭,他就生煩惱,他生這個東西。我們這個鏡子,心鏡照外面生煩惱,諸佛菩薩的心鏡照外面生智慧。諸位要知道,生煩惱就不生智慧,生智慧就不生煩惱。為什麼會生煩惱?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為什麼他生智慧?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差別的道理,一定要搞清楚。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定要記住經裡面的教訓,「外不著相」,不取於相,外不著相,不著相就是不分別;「內不動心」,不動是什麼?不起好惡之心,你的心就清淨,心就平等,清淨平等就是覺心,覺就是智慧,生智慧。 【正所謂不有而有,有而不有也。】 這兩句話說明了事實的真相。佛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如是,我們哪一個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如是?毛病就是出在打妄想,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這是我們的病根。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頭搞生死輪迴,根本的原因就是胡思亂想。妄想已經養成習慣,想不想還不行,想斷斷不了,這個麻煩真大!稍稍涉獵到經義的人,都知道這回事情,但是無可奈何!連學佛都打妄想,這才知道我們的病太重太重了。所以佛教給我們,你把妄想改變成阿彌陀佛,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非常有效果的方法。我一天到晚想什麼?想阿彌陀佛。可是我很想想阿彌陀佛,但是想不起來,這個念頭常常會被其他的妄念打斷,這個事情麻煩了。因此必須要有人提醒你,假使真的有一個人一天到晚嘀咕:「你要想阿彌陀佛」,你聽到這個太繁瑣、太討厭了,你又受不了!所以現在我們用什麼方法?供佛像,供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一看到,我就想到阿彌陀佛。現在又有念佛機,一聽到佛號,阿彌陀佛提起來了,這是個好方法。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所以念佛機非常有效。如果你家裡面的人,不厭煩的話,念佛機應當一天二十四小時不能中斷,佛號不能中斷,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想佛,就胡思亂想,就搞六道輪迴,這個事情非常的可怕。 【菩薩應開如是見,通達如是無我法。云何通達,唯在不執己見,不執一見而已。】 這一句是我們修學成敗關鍵的樞紐。菩薩應開佛知佛見,《法華經》裡面世尊講的「開示悟入」,目標就是佛知佛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那個功德就圓滿了。佛的知見是什麼?知道一切法無我,安住在無我法。如何通達?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把自己的成見捨掉,決定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成見裡面最深的,無過於我見、我相,這是成見裡面最深的。起心動念都有個我,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大錯特錯!諸位細細去觀察《大藏經》,佛從來沒有說,我怎麼說法?我怎麼想法?我怎麼看法?沒有!經典上「如是我聞」,那個「我」是隨順眾生說的,決定沒有執著有個我的念頭,沒有。所以他心生智慧,佛菩薩所說的一切法,他一接觸,通達無礙,他能夠明瞭真實義。我們今天有障礙,眼有障礙,看佛經看不懂,把意思看錯了;耳有障礙,聽不懂,也把意思聽錯了。障礙的根本在哪裡?在我見、我執。所以你要想破除這個障礙,真正通達佛所講的真實義,唯一的方法,不執著己見,不執著一見而已。 【云何能不執,首當大開圓解,令其見地徹底,則執情自薄。】 這個事情是真難,真正不容易。要不大開圓解,要不明心見性,要不能得一心不亂,做不到。可是這些事情難,非常非常困難!難也有辦法,什麼方法?大概我們現在所講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很不好度的,是一切眾生裡頭最麻煩的一類,知識分子老實說就是不老實,不老實的分子。最好的方法是讀經,為什麼?讀經對他來講比較契機,參禪、念佛他沒有這個耐心,沒有法子引起他的興趣,讀經,他喜歡知識,讀經。經要怎麼讀?一門深入。讀許許多多經,不行!不能生效果,讀一部經,一部經老老實實念,每天從頭到尾念,念上十年,心定了,定了就能開悟,就能入這個境界,這個法子妙!你們看《壇經》裡面法達禪師,法達禪師念《法華經》三千部,《法華經》的分量相當大,一天念一部,三千部是十年,三千是說個整數,是十年的功夫。所以在六祖會下被六祖一點,他就豁然大悟。再看《壇經》裡面講的無盡藏比丘尼,這個人讀《涅槃經》,《涅槃經》的分量比《法華經》還要多,三十六卷。在中國有兩種譯本,一個四十卷,一個三十六卷,比《法華經》要多好幾倍。她也是一生專門受持一部經,念到心定了,遇到六祖,六祖給她講一遍,她開悟了。這就是說明因戒得定。你念一部經,是戒、是持戒;持戒久了就得定,他心裡頭沒有妄想。他有時間就讀經,就讀一部經,一遍讀完了再讀一遍,一直這樣念下去,他心是定的,定就能開智慧,這非常非常重要。古來這些大德,不但是講給我們聽,事實人家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言教身教,說法轉、作證轉,我們還不能體會,那就沒有法子。真正能有所體悟,就應當依教奉行,一門深入。我們這一生才有個出路,真正能夠超越生死煩惱,超越六道輪迴,即使念佛往生也是高增品位。所以破執著非常重要,這是我們說出用讀經這個方法。 【即復力除習氣,離相離念,證得諸法一如,方為究竟耳。】 這是最終的目標,我們這一生雖然達不到,但是決定要向著這個方向去精進,盡心盡力去做,做到多少算多少,這樣就好了。不可以說這個境界太高,我做不到,算了,我不向這個目標做了,那就錯了!一定要向這個目標去走,向這個方向去走,這就對了。 【經中凡言於意云何】 這個句子在《金剛經》上很多。凡是這種句子, 【皆是探詢見地之辭也】 我們要懂得它用意之所在,這是世尊考驗學生的一種方式,測驗測驗他的功夫、他的見地,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他的見解,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凡言作是念、能作是念否、莫作是念、汝勿謂作是念等等。】 這些辭句也是在本經裡面常見的,這些辭句裡面的含義, 【皆是破其執見,令開圓見。】 可見得佛的用心非常微密,字字句句裡面都含有很深的意義,都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要緊的是眾生心要細、心要虛,虛是不能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能夠體會得佛的意思。這是說明不執一,一不能執。再看底下一段經文,異也不能執,心才清淨。再看經文: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乍看這個經文,的確很難體會到佛說這句話用意何在。我們看註解: 【如來說是沙,這是須菩提尊者答覆的。若不著相,則見相即見性,又何必說不是沙。此正明一切皆是,以遣微細之執。】 前面我們看到「即非是名」,這個地方須菩提沒有說,恆河中所有沙,即非是沙,是名是沙,他沒有這個說法。如果講即非是名,我們好懂,那個意思就是可深可淺。這個意思,「如來說是沙」,我們反而難懂,這個意思深。說明佛沒有一點執著,眾生怎麼說,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怎麼說,我隨順你怎麼說,佛沒有執著。如果註解裡頭不說明這一段經文,「正明一切皆是,以遣微細之執」,我們很不容易懂這句話他的用意之所在。底下這一段就有了。 【佛眼洞徹一切法差別事相】 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差別的事相,佛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佛能夠 【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恆順,你們怎麼說都好,佛就跟著我們說,在隨喜裡面成就了功德。功德是什麼?是定、是慧。不但定慧沒有失掉,定慧反而因之堅固,因之增長,這叫功德。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當要學習的。 【不壞俗諦】 俗諦是眾生的知見,眾生的見解,雖然佛曉得,你們見解是錯了,你們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佛並不馬上給你糾正,還隨順你,這個叫不壞世間法。 【故世俗既說是沙,如來亦隨俗而說是沙,以明如來之不執異見也。】 要是以如來眼光來看,恆河沙是什麼?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那是佛看到真相。但是佛沒有說破,你們說沙,佛也說沙,佛完全是恆順眾生,佛一絲毫沒有執著,他能夠順眾生。 【當知不一不異之義】 這裡面為我們說出來,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樞紐。前面我們曾看到「無實無虛」,這是一切法的真實相;「不一不異」,同樣也是一切法的真實相。說一個無實無虛不就好了,何必還要再搞一個不一不異?佛的意思到底在哪裡?說了無實無虛,怕你執著無實無虛;換一個話題來講,不一不異就是無實無虛,叫你離名字相。所有一切名字術語也是假設,這個地方就是怕你生微細的執著。有這個執著就是障礙,有這個執著,無明就不能斷盡。不一不異,「不一」是從相上講的,森羅萬象不一樣;「不異」是從性上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同一個法性,沒有兩樣。不一就是無虛,不異就是無實。無實無虛,有什麼兩樣?一個意思。便是法法皆如,諸法如義。 【此正佛之所證所得。即是佛之圓見。雖見而不立見,乃能於一切法不執而無我,乃能如是如是究竟證得。】 這一段話很重要,使我們想到佛在《楞嚴經》裡面告訴富樓那尊者一段話。尊者向世尊請教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以後在佛門被稱為根本大問。他這個問題問的是:「一切眾生,為什麼會起無明?」本來是佛,為什麼會起無明?無明從哪裡來的?怎麼起來的?將來成了佛,無明斷掉了,成佛了,成佛之後會不會再起無明?《楞嚴經》第四卷。這是大問題,根本的問題。佛告訴他「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答覆無明從哪裡來的,知見立知。此地是雖見而不立見,這高明!他沒有無明。我們見了之後要立一個見,立一個見就是執著有一個見,這就是無明。《楞嚴經》在我們中國號稱為開智慧的楞嚴,是滿有道理的,《楞嚴經》說得的確詳細,講得透徹。佛的佛知佛見是什麼?圓知圓見是什麼?就是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不一不異、無實無虛、法法皆如,這就是佛知佛見。果然契入這個境界,那個人心絕對清淨,絕對不會再有妄想分別執著。如果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你不但沒有入這個境界,連佛說的這幾句話真正的意思你也沒懂得。只不過是道聽塗說而已,聽人家這麼講的,真正的意思不懂。真正意思要是懂,哪有放不下的?諸位要曉得,我們這一切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放不下是你沒看破。圓知圓見是真看破,萬法一如,無實無虛,不一不異,你還想什麼? 世間人起心動念,大概第一個念頭「我想得個什麼」,你能得到嗎?無實無虛,不一不異,你得什麼?有什麼東西你能得到?只要有一樣東西還想得到,那就是無明,那就是雖見而立了見,他不是不立見,他立了見。這個地方的確相當的微細,你還是在一切法裡頭有執著,有執著就不是無我,有我!我所有的,這個與心性真相完全相違背。看看諸佛如來,他們跟我們做法恰恰相反,捨得乾乾淨淨,真正是一法不立。世尊當年在世所表現的,他的出身是王侯之家,是富貴的家族,他完全捨棄掉,去過一種托缽的生活,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過這個生活。這個示現,表現的是什麼?一切放下,統統放下,表現這個。 在中國唐朝時候龐蘊居士,這很多同修都知道。龐居士也難得,也做了一個樣子給我們看。他也是一個富貴的家族,他學佛了,道理統統通達、明瞭,看破了,看破之後放下了。他怎麼放下?把他家裡面的金銀財寶,全部裝在一條大船上,船滑到江中心,砸一個洞,整個沉下去,全部不要了。有些人問他,你既然金銀財寶不要了,為什麼不拿去做一點慈善事業,救濟別人?那是好事情!他留了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你們想想看這個味道,好事不如無事,人人都無事,天下太平;人人都想做好事,天下大亂,真正的好事是無事。他全部捨棄掉了,那生活怎麼辦?他賣草鞋,草鞋現在諸位看不到了,稻草編的,編的草鞋,大概在中國內陸可能還有。一雙草鞋賣幾文錢,每天編幾雙草鞋賣了,去過日子,他願意這麼做法,跟釋迦牟尼佛托缽那個味道很相似。這是示現給我們,看破之後能夠放下。與道相應,就是與法性相應,過一種純粹天真自然的生活,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的憂慮牽掛,捨得乾乾淨淨。這要不是真正看破,做不到!這個看破是講見地,你的見地到什麼程度?完全從生活當中能觀察得出來。 【一異不執,是破除我見之慧劍也。】 這個意思好!我執是最難破的,難在哪裡?不是執著一,就是執著異。這個一、異,不是執著有,就是執空;空是一,有是太多了,花樣太多了,是異。總是落在兩邊,總不能夠會歸到中道,中道就是兩邊都不執著。一異不執,就是空有兩邊都不執著,這樣才能夠破我相、破我見。 【我見難除,不外兩種理由。一、見理不明,二、自以為是。】 古來大德為我們分析說明的,確實很有道理。理,就像前面所說的,諸法如義,法法皆如,無實無虛,不一不異,這是理。你對這個理沒有透徹、沒有明瞭,所以你放不下。實在講,第二個還是從第一個來的,如果見理明瞭了,決不會自以為是;還是見理不明,自以為是那個麻煩就更大了。見理不明是所知障,自以為是煩惱障,這二障具足,你怎麼能破我? 【欲破我,首當明理。開佛圓見,徹明其理之謂也。】 開佛圓見,就是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你要是通達明瞭了,這就是佛知佛見。 【先說五眼以明不執一】 這個意思懂了嗎?五眼雖然說五個,實際上是一個,是講見地。肉眼,我們看到肉眼了,那法眼在哪裡?慧眼在哪裡?我們這兩個是肉眼,沒有看到佛有十個眼睛,沒有看到;沒有看到阿羅漢有四個眼睛,沒有看到。論見地,見地是一;從作用,這是有五,也就是他這個見地能力的大小、功夫的淺深分作五個,用這個方法來說明不執著一。佛問:如來有肉眼嗎?有肉眼。如來有法眼嗎?有法眼。那不執著,你說有,都有!而不是說,如來有佛眼,五種眼都叫佛眼。前面我們說到,眾生有肉眼,其他的眼沒有;天人有天眼,有天眼,肉眼也是天眼,不執著,一異都不執著,不執著一。 【為見理不明者說法】 對象在此地,破他執著一。接著又說恆河沙,就是這一段經文: 【以明不執異,為自以為是者說法。】 他的對象,前面五眼是對見理不明的人說的,這一段講恆河沙,是對自以為是的人說的。如果我們要不是很冷靜的來看這個經文,真的看不出來,不知道它在說什麼? 【今教以一異俱不可執,見將從何安立,則我亦與俱化矣。】 實在說,如果不能深入《金剛經》的義趣,這個功效做不到。幾個人念了《金剛經》就開悟?幾個人念了《金剛經》,四相、四見就破了?有,是有!好像自古以來只聽說有六祖惠能,有這麼一個人,六祖惠能以前沒聽說,以後好像也沒聽說。這才曉得難,這才曉得學般若難,不如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往生的人,你看多少!眼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就不少個,這就知道我們的根性不行。經雖然是講講,講講你才曉得,教好難,不容易!擺在面前,都不曉得佛說的是什麼意思;說出了,稍稍體會到,真的,確實有這麼深的意思存在,可是我們就是沒有法子體會。 虛實、一異、空有,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擺脫,不落在空邊就落在有邊,不落在虛邊就落在實邊,總是這個毛病。這兩小節經文真正的用意,就是教我們兩邊放下,兩邊都不執著,我們無始劫來的見妄,這《楞嚴經》上所講的,就是妄想,《楞嚴經》上講見妄就是平常講的妄想,才能斷得了,妄想分別執著才真正能夠打掉。 【不一不異之義,這個義理、義趣,為般若之綱宗。】 《般若經》的綱領,《般若經》的宗旨,就是這四個字。「佛法之要領」,也只有這一句。「可以貫通一切法」,一切佛法、一切世間法,都不出這個原理原則。 【此經令通達無我法者,先通達乎此。】 你要想真正通達一切法無我,你一定要曉得不一不異這個道理;知道不一不異的事實真相,你才能夠了知一切法,一切法真的無我。我是主宰的意思,一切法緣生,哪有主宰?緣生持續的力量,在凡夫叫業力。譬如我們今天得這個人身,我們現在明白,這個身體是什麼?是剎那九百業因果報的相續相。這是我們在佛經深深體會,了解這個身不一不異、無實無虛。但是這個身體在世間相續的現象,它能夠存在幾十年,這是什麼力量?業力,業力在支持它。雖支持它,這個身體有變化,有老病死的變化,這個變化也是業力在變化。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在業緣上能夠掌握、能夠控制,我們可以使這個身體能夠多支持一段時間,能夠讓他少病、少惱,確實可以做得到。明瞭了,可以支配環境,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身體;如果不明瞭,隨業流轉,自己完全做不了主。最上乘的,還是了解得透徹,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要通達無我法!要是安住在無我法,那就跟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遊戲神通無二無別。真正通達法無我,安住無我法,這個人就是乘願再來。他這個身體可以在這裡支持一段時間,那不完全是業力,裡面有願力。願力超過業力就是乘願再來,不必到西方極樂世界倒駕慈航再來,不必!願力一下超過業力就是乘願再來,我們整個這一生都改變了。沒有願力,我們這一生都是受業力支配。如果發的願真誠懇切,願力超過業力的話,這一生就改變了,就是乘願再來,這個不可以不曉得。一定要先通達乎此,你把不一不異的道理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此句,開之則為八不。】 《中觀論》上講的八不,「八不」是根據什麼說的?就是根據不一不異說的,所以這是八不的根本句。 【十不、十二不、十四不。詳參《講義》卷四,頁三十八。】 江味農《金剛經講義》第四卷,第三十八頁,他講得很詳細。八不、十不、十二不、十四不,他講得很詳細,我們這裡都把它省掉了。你們不怕麻煩的人,可以找《講義》來看。我們到此地來的時候,《講義》印的冊數比較少一點,數量也相當可觀,好像有一、兩千冊送到這邊來。我們《節要》的本子送到此地是一萬多冊,所以這個本子比較多。這一段後面還要接著來探討,義趣甚深甚廣,對於我們念佛實在講也很有幫助。念佛的功夫為什麼不得力?說老實話,也是放不下。《金剛般若》裡頭字字句句,它的主旨就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這一段是看破、放下關鍵的所在,所以相當重要,不能不多說幾句。今天就講到此地。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