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藏經玄義講記 (17)
2010/03/05 09:05:48瀏覽677|回應0|推薦2

地藏經玄義講記 (17)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詳解云,三種觀法,義蘊經疏。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修十乘觀法。直就陰心,顯三千法,即從行觀義。】

  『三種觀法』:「一從行,二法相,三託事。」下面的『四種三昧』、『十乘觀法』就是詳細解釋說明這三種觀法。這三種觀法天台大師在《法華經》註解中說得很清楚,是故說『義蘊經疏』。「經疏」指《法華經文句》、《法華經玄義釋籤》,即智者大師「九旬談妙」,解釋《法華經》的玄義,其分量與《法華經文句》差不多是相等的,稱之為天台三大部之一。

  『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大乘經上常說「無量三昧」,為何只有四種?無量三昧,從形式上可以歸納為四大類。四種形式,我們如何採取,則要觀機。特別是要觀察自己的根性、體力、精神狀況、生活環境,選擇得當,修學功夫容易得力。特別是末法時期的眾生,根性遠遠不如正法、像法時代。

  「四種三昧」:「一是常行,亦名佛立三昧。」佛立三昧就是般舟三昧。「般舟經,以九十日為期,專念彼佛。」彼佛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善知識吉祥雲比丘,善財童子參訪時,吉祥雲比丘在「別峰」經行、念佛,所修的就是般舟三昧,常行不坐不臥,故稱佛立。

  要修學這個法門,在修學之前,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體力、精神狀況,九十天不睡、不坐、不躺是否能辦到?佛在經論上一再教誡我們,不修無益苦行,因無益苦行對我們的道心沒有幫助。真正的道心是轉迷為悟,轉凡為聖。

  「三昧」是定,定是開智慧的方法,修學三昧之目的在開智慧。三昧得到之後就不會失掉,也有人得到之後仍會失掉,那是功夫不夠深,沒有契入境界就會喪失。凡是會失掉,歸納其根本的因素,不外乎嗜欲(嗜是嗜好、愛好)、欲望沒有捨得乾淨。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嗜好、愛欲一誘惑即起現行,立刻就迷失退轉了。

  修行功夫從何處勘驗?從嗜欲。如果我們的嗜好欲望,一年比一年淡,功夫就有進步,決定增長智慧。猶如明暗,黑暗少了,光明就多。因此,佛才說「煩惱即菩提」,相互消長。我們嗜欲淡一分,般若智慧就長一分;嗜欲多一分,智慧就少一分。諸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特別提醒我們不要執著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方能得真實義。

  二、「一行三昧,亦名常坐三昧。」

  《文殊問般若經》云:「九十日為期,專緣法界。」雖然是常坐,也要有調身的方法。如果每天坐的時間太久,沒有活動,生理受不了,會坐出病來。所以有些行者用功不如法,坐到最後兩條腿血脈不通,腿要鋸掉。此是打坐不如法,勉強撐持,到最後身體變成殘廢。所以禪堂的堂主,常觀察每個人修行的狀況,遇到障難,為其解決。

  禪與密,如果沒有真正善知識在旁指導,出毛病的機會太多了。所以一切法門,念佛法門最為穩當,沒有善知識在旁指導也行,只要老老實實依照淨土經典所說的理論方法去做,決不會出問題。

  行策大師教人念佛用功,採取分班制的方法,分成三班,每一班四位法師領導。一班繞佛,兩班止靜;繞佛的人出聲,止靜的人聽佛號默念。這一班繞一支香,第二班就接著,這一班換下來止靜。念佛堂二十四小時佛號不中斷,它是輪班制的。

  三、「半行半坐。」「法華方等等懺,限期不定,或三七、一七等。」打佛七屬於這一種。祖師大德造的許多懺儀的修行方法,都是屬半行半坐。如「三時繫念」,有坐也有經行繞佛。

  四、「非行非坐」,亦名隨自意。「諸經行法,不專行坐,并屬此攝。」諦閑法師教鍋漏匠的方法,屬於這一種。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趕緊再念,站著念也行,坐著念也行,走著念也行,隨意自在;這對於我們現代人是最為方便。我們用這種方式,幫助眾生念佛,成就眾生念佛,很受社會大眾歡迎。

  前三種三昧是「實相理觀」,後一種是「唯識事觀」,此是古大德的判法,提供我們做參考,決定不能執著。到底屬於理觀或事觀,其實沒有定論,完全在人。修行若是不入理,修般舟三昧、修一行三昧,也是事觀,不是理觀;甚至於只有事,「觀」都達不到。入觀功夫就得力,真有功夫,就是觀念改變、改變思想。

  觀的功夫有三層:最淺的是「觀照」,再深一層的是「照住」,最高的是「照見」。觀照就是淨宗講的功夫成片,照住就是事一心不亂,照見就是理一心不亂。無論從理、從事,都能成就功夫,是故念佛法門有理念、有事念。我們讀蓮池、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註解就知道了。並非理念才能得理一心,事念就得事一心。「理念」有功夫成片、有事一心不亂、有理一心不亂;「事念」也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理與事是兩個門路、兩種方式,兩種方式都一樣,都可以契入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照見,《般若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那是觀的最高成就。

  釋十乘觀法

  前面五重玄義,青蓮法師均冠有「不思議」三字,說明本經與《華嚴經》、《法華經》同為妙法。本段「總示觀法」,就彌顯重要,若無此「總示觀法」一節,前面五重玄義說為「不思議」,定會引起他人懷疑。因為本經自古以來都列在方等部,方等部乃是大乘入門,如何能與《華嚴經》、《法華經》相提並論?由此總示觀法一節可知,的確與《法華經》、《華嚴經》相同,當然屬於不思議境界,對五重玄義,更能加深信心。

【一、觀不思議境。一念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此境即空即假即中。】

  『觀』,就是現代人講的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看法。看法符合事實真相,即是「正知正見」。如果看法與事實真相相違背,就是「邪知邪見」。事實是什麼?事實是一念自性。一念就是自性,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是真如,二念就迷了,二念就變成阿賴耶識。一念即真心,二念就是妄心。諸佛菩薩永遠保持一念,凡夫一念才起來,立刻就墮入二念,落在三心二意。一念就住一真法界,三心二意就住十法界。

  『一念具足三千性相』,三千性相見前解釋。「三千性相,百界千如」,這兩句話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同義語,包括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萬事萬物,道理、現相、作用無一遺漏。

  「即空、即假、即中」,從體上講是空的。《金剛經》說得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是說能現之心不可得。所現的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末後偈頌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相是假的,性是空的,我們要認識清楚。懂得性是空的,性不可得;明瞭相是假的,相亦不可得,心就定了,妄想分別執著再也不會生起。

  然相是假的,但並非無相,有相就有作用。此就是《中觀》講的要用中。真正覺悟的人,會用中。「中」即是中道,中道才是第一義。平等是中,稍有偏差,有輕重之分就不是中。「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中道,一絲毫偏差都沒有。諸位要能體會到,真誠是中道,清淨平等覺是中道。不誠、不清淨、不平等一定有偏差,有偏差就不是中道。如何用中?我們能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用中。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一念,一念即是用中。這五句是一,若是分成五,就不是用中、就不是一念。此處講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念,盡虛空遍法界是用中。為何要用中?因體空相假故。

  真正覺悟的人老實,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處事待人接物不再分別、執著,不再妄想,其心是定的,此是功德。心定的人就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恆順隨喜中成就自己的清淨心。恆順眾生,在內心上沒有分別執著,在事相上還是有分別執著,然分別即是無分別,執著即是無執著,因為分別執著是隨順眾生,不是順自己;自己心地清淨,確實沒有分別執著。此就是永嘉大師所講的「分別亦非意」,分別而不落在意識裡,雖分別執著仍是一念。我們分別執著是二念、三念,是從三心二意所起的分別執著。覺悟的聖者,是由一念而生的分別執著,乃是隨順眾生。

  其理,《華嚴經》、《無量壽經》與《地藏菩薩本願經》,都重複過許多遍。佛菩薩無非是希望我們能回頭、能覺悟,能在這一生中契入此境界。這個境界,就是清涼大師講的無障礙的境界,不思議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由此可知,妄想分別執著是障礙,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事事無礙,就得大自在。觀自在菩薩能「觀不思議境」,能永遠保持一念,是故得大自在;大自在是如來果地上的受用。上根之人一聞徹悟,就入此境界。換言之,其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立刻就轉過來。此一轉,與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無二無別。

  我們能否轉過來,完全在自己。我們不是上根人,然上根根性是可以培養的。培養的方法,就是用一乘了義大經不斷地薰修。「薰」是理論上的薰習,糾正我們錯誤的觀念;「修」是行持上的相應,以佛陀在經典中所說的方法與境界努力去做。總而言之,一定要發心去做,天天做,年年做,鍥而不捨,如此不知不覺境界就轉了。若不從觀念上轉變,而從行持上轉變,則難之又難,所謂「可望而不可及」。此是凡夫長劫輪迴,修行不能證果之重要原因。

【二、真正發菩提心。依上妙境,發無作四弘誓願,愍己愍他,上求下化。】

  二、三、四、五、六,這五條是中根人所修的,是我們下手之處。十乘觀法是修行的總綱領,也就是建立正確人生觀、宇宙觀的綱目。

  『真正發菩提心。』

  「真正」意謂從真實心中發,而非泛泛之發心。《無量壽經》說三輩往生,皆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從上上品到下下品往生都要具足此條件。若只一向專念,而未發菩提心,則不能往生。由此可知,發菩提心是何等重要!什麼是菩提心?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什麼是真正發菩提心?此處講「無作」。為何無作才是真正的菩提心?「無作」乃是從一念真心而發,沒有作意,是自自然然從自性裡流露的。從三心二意發心,是有作;從一念自性而發是無作。

  菩提心是什麼?是悲憫一切眾生。虛空法界一切迷失自性的眾生,在六道受苦,我們亦是如此。六道眾生可憐,是故憐憫自己,憐憫一切眾生,度自己,也要幫助一切眾生,方是上求下化。我們為何求佛道學佛法?為自己永脫輪迴,超越十法界;以及幫助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也要跟自己一樣出離六道、超越十法界。真有此心,就是菩提心。

  我們一定要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有此大願的動力方能推動我們去斷煩惱、求學問、成佛道。「煩惱無盡誓願斷」就是轉惡為善;「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轉迷成悟;「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轉凡成聖。要達到這三個目標,除願力推動之外,別無他力。

  我們只有圓成佛道,「眾生無邊誓願度」之大願,才真正落實。為普度眾生而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自他不二,性相一如。依上妙境,發無作四弘誓願,愍己愍他,上求下化。

【三、善巧安心止觀。體前妙理,恆常寂然,名為定。寂而常照,名為慧。】

  『巧』是方法;『善』是如理。方法很巧妙,又不違背事實真相,是善。

  『體』是體會,「發菩提心」的道理,真正明白了。「恆常寂然,名為定。寂而常照,名為慧。」菩提心真正發了,要修定修慧,一切時、一切處,永遠不中斷。「定」是止,「慧」是觀,心安於止觀上,就是不離定慧,「恆常寂然」。一切境界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定慧等學」,既不偏於定,也不偏於慧,定慧均等。如是方是真修行,才是真功夫。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原則,與世尊一代時教的總原則相應。

【四、破法遍-以三觀破三惑。三觀一心,無惑不破。】

  「三惑」是指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破見思煩惱,得正覺;破塵沙煩惱,得正等正覺;破無明煩惱,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是學佛人修學之終極目的。世尊一代時教,乃至三世諸佛所有一切教誨,無不是以此為目的。是故才說法門平等,無二無別,殊途同歸。

  「破三惑」的方法,即佛經上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無邊的方法皆為破三惑而立,天台家修止觀亦復如是。

  「三觀」是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一心三觀。修一心三觀,就能破除三惑。破三惑就超越十法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入佛的報土,與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乃同一境界,即天台講的分證即佛。

  「破法遍」,「遍」是普遍,「法」就是法執。三惑都是從法執而生。破三惑,首先要破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最重的是我執,因此,我們要先從破我執下手。「我執」,即念念有控制一切人事物、佔有一切人事物的念頭,此是俱生煩惱,是生生世世的習氣薰習而來的。此乃生死輪迴之根本,很難斷除。破我執,先要找出它根本的因素,從根而斷。如何斷?看破、放下。「看破」是觀,「放下」是止。「了解事實真相」是看破,「捨棄妄想分別執著」是放下,此就是破法執,破三惑。

  佛法是覺法,佛道是覺道,是徹底覺悟宇宙人生真相之道。「真正發菩提心」,就是要發願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要有工具,身體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工具,這個工具我們要維護,不能糟蹋。怎樣維護?與自性相應就健康,就是維護工具;與自性違背,就是糟蹋工具。工具有病用藥物治療是治標不治本,治本之道是要與性德相應,即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我們若能念念與此相應,真誠不虛偽,清淨不污染,平等無傲慢,正覺不迷惑,慈悲無怨恨,身體怎會不好?諸佛菩薩身體健康,因與性德相應。與性德相應自然就能破三惑,比此處用三觀的方法更巧妙,真正是善巧方便。若無法與性德相應,就用「空、假、中」三觀之法。

  無量無邊的法界,皆從一念自性變現。一念自性,沒有跡相。我們六根緣不到,眼見不到,它不是色法;耳也聽不到,它不是聲法;心也想不到。佛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果然心行處滅,其境界就親證了。佛在大乘經講「唯證自知」,所謂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故說,此境界是不思議境界,不可思量、不可議論。不可議論就是「言語道斷」;不可思量就是「心行處滅」。

  一念自性,非空非有,非常非斷,非生非滅,非來非去。能現的理體如是,所現的法相亦如是。若能在一切現相上,見到一切法相亦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垢不淨」,就在相上見性了。能在相上見性,就是破相,就不會被現相所迷惑,知道現相是「即空即假即中」。一切眾生的「體性」是空,能所皆空,所有「法相」是假相,皆夢幻泡影,應當要作如是觀。

  「中」是講作用,諸佛菩薩示現在九法界教化一切眾生就是用中。中包容一切,無絲毫偏差。說得具體一些,用中就是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若夾雜有我見、自私、名利、貪圖享受等念就偏差了,一差則一切差。做到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行「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菩薩心、菩薩行。表現在生活上充滿了智慧,得大自在,對一切眾生隨緣而不攀緣,此即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之風範。

  修觀就是修正我們的觀念。我們觀察一切眾生之體,是一念自性,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就是一念自性。觀察它的相,是眾緣和合而現的。《般若經》說「緣起性空」,「緣起」是相,「性空」是體。相是眾緣和合而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教導我們觀察所有一切現相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豈能當真!所有一切現相剎那生滅。是故,在我們的感覺中,以為幻相似乎存在。其實,那是它的相續相。山河大地,剎土眾生,沒有一樣是真實的。

  我們在假相中學習用中,成就真實的功德。若不會用中,就是造業。三止三觀的核心是用「中」,中即真誠心。誠者真心本性也,「一念不生是謂誠」。我們無始以來妄想習氣太重,導致修行不能證果,其根源就在於不「誠」。

  佛教我們最方便的方法是「善巧安心佛號」,比「善巧安心止觀」還方便。一切諸佛如來為何偏讚念佛法門,道理在此。我們將心安住在佛號上,念念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外無一雜念,就是正念。念「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正念?非也。阿彌陀佛還是妄念。我們用一個妄念來對治一切妄念。有人說,那念「一二三四」也可以,為什麼一定要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與阿彌陀佛本願相應,將來決定蒙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念一二三四,可以控制妄想雜念,與極樂世界無緣。念一二三四念得再好,妄念念掉了,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依舊六道輪迴。

  一句佛號就具足三止三觀,圓攝無量法門。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都如是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含攝其中,「一心三觀」亦不例外。現前我們念阿彌陀佛,夾雜著妄想雜念,是故與一心三觀不相應,沒有效果。用真誠心、清淨心念佛,才有效果。

  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在念佛堂念佛,六根還是攀緣外面境界,沒有把六根收回來。眼東張西望,心還是妄想分別,如此念佛怎能相應,不是真誠心、清淨心念佛。我們念佛是為世間苦難大眾,為法界一切眾生,才與慈悲心相應。

  「三惑」,若「次第破」是漸修,「同時破」是頓超。念佛法門是圓頓大法,「反聞聞自性」就是「都攝六根」。耳反聞,眼反觀。不緣外面之境界,即是反,就是都攝。換言之,眼見色相,耳聽音相,立刻就清楚明瞭一切相的體相用,不會隨境界相轉。知道體空寂、相虛幻,知道現象的因緣果,就是反觀。

  老師教導我們,任何事物都要從八面去觀察。體、相、用、因、緣、果、事、理,從此八面去觀察,就不會迷惑,不會被境界所轉。對任何事物,一眼就能看穿它的真相。這些方法學了之後,要在日常生活中練習,用得非常純熟。六根一接觸六塵境界,八面同時現前,方不迷。如此對「止觀」之觀,才能體會一點門道。雖能體會,然深度不夠,若細微觀察,其深無底。

  「諸佛菩薩觀察入微」,「微」是其深無底、其廣無邊。是故諸佛菩薩能在一毛孔、一微塵中,觀察無量無邊法界。用三觀破三惑,在任何事物上都可行之。乃至正報一毛孔,依報一微塵,皆可作觀。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正確的觀察,妄想分別執著都空了。見色聞聲,一一法中都能同時破三惑,心地清淨。清淨心即是真誠心、平等心、正覺心、大慈悲心,性德圓滿現前。

  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道場、都是用功。契入此境界,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何為大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就是一心三觀,三觀一心。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剛才講的從八面觀察,一即是八,八即是一。觀察入微是一念,是同時;無先後,無次第。

  明瞭是看破,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是真正會用功。吃飯,粒粒米都是一心三觀;喝茶,每一口都是一心三觀,如此才能「性成無上道」。祖師大德說,我們不會吃飯、不會喫茶;聖者喫茶乃一心三觀,我們喫茶是起貪瞋痴慢!我們一定要深思、要契入,才會有所得,方有悟處。

【五、識通塞。苦集。十二因緣。六蔽。塵沙無明。為塞。】

  『塞』就是阻塞、障礙,阻塞我們的智慧,阻塞我們不能明心見性。佛法的終極目的,是要令我們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就是因為有障礙。佛在一切經論中說得很多,此處講的『苦集、十二因緣、六蔽、塵沙無明』,是天臺大師歸納而說。「苦」是世間的果報,「集」是世間的業因。「十二因緣」中,從無明緣行,行緣識,一直到老死,總共十二條綱目,稱為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有因有果,果是無法斷除的。因緣涉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過去的因緣,我們沒有能力超越時空,是故用不上力。而未來(是指來生)我們也用不上力。真正能夠用力之處,就是這一生中的因果,從「識」到「愛、取、有」。能從中斷除一條,就成就了。

  「十二因緣」,乃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輪迴的根本原因,我們了解其道理,方知何謂三世輪迴。十二因緣就好像十二個連環,能破除一個,連環就全部瓦解。從何處破?從「愛、取、有」。上根利智之人能看破世間一切理事的真相,是故能斷愛欲。中下根性的人不行,於是佛就教我們從「取」上斷。「不取」就是不著相。我常常勉勵同修們不分別、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是從「取」上下手。由此可知,「愛取有」,不是指事相,而是指用心。事相上不能離開,每天要吃飯,要穿衣。這都是事相,不是從事相上斷。斷是從心上、念頭上斷。日常生活像佛菩薩那樣一切隨緣,決定不分別執著,如此就有方法將十二因緣解開。

  第三種方法從「有」斷。所謂是「為而不有」,此是很高的境界。從有上斷多半是再來人,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我們看到他有愛,也有取,然沒有「有」,功夫很高。宗門所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此即是從「有」上斷,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像濟公長老所示現的,就是從「有」上斷。他的愛取是表演示現。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的很多,決定不會暴露身分。「作種種示現」只有一個目的,覺悟一切眾生,無論示現正面的,或者反面的,行善、作惡,都是在教化世人,幫助世人覺悟。

  如果循著十二因緣流轉,就是「塞」,則永遠在六道輪迴。「愛」是貪愛,「取」是佔有、控制,「有」是造業。業習種子落在阿賴耶識,牽引來生的果報,永遠無法超越六道輪迴。
「六蔽」,是菩薩六波羅蜜的反面。如何應付六蔽?用「智六度」。「慳貪是蔽」,佛教我們用布施對治。「惡業是蔽」,用持戒對治。「瞋恚是蔽」,用忍辱對治。「懈怠是蔽」,用精進對治。「散亂是蔽」,用禪定對治。「愚痴是蔽」,用般若對治。此六種煩惱稱為「六蔽」,六道眾生全部具足。

  「塵沙無明」,此是更微細、更複雜的煩惱,亦是無量無邊。塵沙比喻煩惱之多,如塵沙一樣。我們的智慧、心性閉塞不開,就是因為有煩惱遮蔽。如何拔除茅塞,令其開顯?就是四諦的「道、滅」二諦。「道」為出世間之因,「滅」是出世間之果;「苦」是世間之果,「集」是世間之因。四諦的排列次序是「苦集滅道」,把世間苦果擺在第一。「苦」從「集」而來。人間太苦,我們感觸很深。

  前面說的十二因緣就是塞。『滅因緣』,把十二因緣滅除,六道與四聖法界就通了,就能超越六道輪迴,證入四聖法界。

  塵沙無明是最難破的,要用什麼方法?「一心三觀」。怎樣得一心?淨宗用持名念佛。《彌陀經》說:「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破塵沙惑,心不顛倒破無明惑,方法妙絕。「老實念佛」。所謂老實,就是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只要一直念下去,自然能收水到渠成之效,與宗門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殊途同歸。淨宗比宗門的成就還殊勝,能得一切諸佛的護念,得一切諸佛的讚歎,是真正不可思議的法門。

  現代人修學,要從放棄對世出世法一切人事物控制、佔有的念頭下手。如果想控制一切人事物,佔有一切人事物,則無論修學任何法門都不能成就。何以故?堵塞了,決定不通。修學佛法,憑著自己的聰明伶俐,說得天花亂墜,將來該墮三途還是依舊墮三途,豈有成就可言!

  末法時期,淨土念佛法門修學方便,無論在何處所,一句佛號沒有任何障礙。有同參道友,可以在一起共修,沒有同參道友,一個人老實念佛也能成功。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放下萬緣,眼不貪色,耳不貪聲,舌不貪味,乃至於意不貪法。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耳聞外面音聲,收回來聞自性,自性清淨寂滅。「淨念相繼」,淨念是不懷疑、不夾雜,相繼就是不間斷。

  「淨念相繼」、「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我們何以做不到?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收攝六根。眼貪外面的色塵,耳貪外面的聲塵,六根攀緣六塵,是故功夫不得力。明瞭功夫不得力的原因之後,眼放下色塵,耳放下聲塵,鼻放下香塵,舌放下味塵,身放下觸塵,意放下法塵,六塵放下了,淨念相繼自然成就,功夫就得力了,往生才真正有把握。所以能修六度是智慧,一心三觀更是高度的智慧,如此我們才有能力超越十法界,通如來地。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Vol. 271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8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