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642集◎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P.1105 第2 發心畢竟二無別 至 P.1106 第2 成無上菩提)  
2014/03/13 20:36:47瀏覽157|回應0|推薦0

2012淨土大經科註-642◎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註課本(20129)

2012.10.21 啟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夏蓮居老居士會經

淨空法師科判

黃念祖老居士 註解

本集經文

講義下載: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 四種授記

  (P.1105 第2 發心畢竟二無別 至 P.1106 第2 成無上菩提)

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故一切經中於發菩提心之人數,均大書之也。如是菩薩既發大心,復行眾善,願生極樂,故均得往生見佛;復於諸方先後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丙三、普記十方 分二 丁一、授記法忍

  [經] 復有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 

  

  [解] 右明十方具緣眾生普得授記益。佛對眾生授當來成佛之記,名授記。此有四種:一、未發菩提心授記。二、已發菩提心授記。三、隱覆授記。他人得聞,當人不知。四、現前授記。得其一者,皆名得授記。「得授記法忍」,「得授記」,如前;「法忍」者,即彌陀第四十八願中之三忍。(《魏譯》為「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亦即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得佛授記,證入無生,成無上正覺。如是之人,故云「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

 

 

淨空法師開示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四二集)  2014/3/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64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千一百零五頁,前面我們學到,「得受記益」:
念老註解裡頭有兩句,在一千一百零五頁第二行,末後的兩句,「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這兩句參考資料裡頭有,我們把它念一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這是註疏的名稱,裡頭有說,「初發心住」,這是大乘圓教,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初住菩薩,初住叫發心住。「與究竟即」,究竟即是妙覺,是真正證得無上菩提。換句話說,從初發心到究竟即一共四十二個位次,一先一後。「雖分極異」,這兩段差別很大,「而證道則同」,證道是什麼?見性。它這個括弧裡頭給我們註明什麼叫分極,分極就是分際、就是界限。「故二不別」,同樣是見性。見性不會先見一部分再多見一部分,沒有這個道理,一見一切見,一切見一見。所以初發心見的性跟究竟位上所證得的性是一個性,沒有兩個性。當中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這是我們學佛這麼多年來有一點體會。試問:見性的條件是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裡頭還有差別嗎?起心動念才有差別,不起心不動念哪有差別?這個我們要明瞭。這個差別現象從哪裡來的?它確實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確實《華嚴經》上講了這個,很詳細。這位次從哪裡來的?每個位次都沒有起心動念,所以實際上講這是平等法界,叫一真法界。於是我們就想起來,這三大類煩惱都有習氣。你看,阿羅漢斷見思煩惱,習氣沒斷,習氣斷了,他就成辟支佛,就升一級。辟支佛見思斷了,見思習氣也斷了,那他斷什麼?再往上升,他要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了,他提升了,升等他是菩薩,塵沙的習氣沒斷,所以菩薩有塵沙習氣。塵沙習氣斷掉,菩薩就成佛,十法界的佛。相似即佛,這是十法界裡頭最高的位次,他斷什麼?他斷無明。無明斷了,他就離開十法界,十法界沒有了,也像六道輪迴一樣,一場夢。所以,十法界從哪裡來的?無明來的;無明一斷,十法界就沒有了。就像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見思煩惱斷了六道就不見,夢醒了再也找不到,痕跡都找不到。所以這兩個是夢境。十信位裡面的佛,十信成佛,他斷了無明,升到發心住,菩提心真發起來,這就用真心,不是用妄心。十法界裡頭就用阿賴耶,以為阿賴耶是自己的心。現在知道阿賴耶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捨掉了,用真心,轉八識成四智,就是說這樁事情。
我們想到都有習氣,見思有習氣,塵沙有習氣,無明肯定也有習氣,無明習氣沒斷,他回不了常寂光,習氣斷掉就回常寂光。最後一品無始無明習氣斷掉,等覺;這一斷掉之後就不叫等覺,叫妙覺,實報土不見了。所以我們今天知道,十法界裡面報身、報土是生滅法,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這裡頭是自性有隱有現,它沒有生滅。它那裡面的壽很長,很長的原因是什麼?要斷無明習氣。無明習氣沒有方法斷,你要一想方法,你起心動念了。所以他怎麼斷法?隨它去,時間久了,自然沒有。要多長的時間?三個阿僧祇劫,叫三大阿僧祇劫。這個壽命時間長。人在裡面呢?人在裡面永遠年輕,它沒有生滅法。一真法界就是無始無明習氣現的,習氣沒有就不現。所以它有現有隱,習氣沒有,它就隱,它就沒有了。沒有,不能說它是無,所謂沒有叫空,但是這空不是無,它有緣它就現,現一真法界,它能現。惠能大師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是現,沒有緣它隱,它不現,它有這個作用。
明白這個道理,這句話我們就容易體會,「發心住與究竟即,雖分極異而證道則同」,見性是一個意思,一個見性還帶著習氣,一個見性習氣斷盡了。習氣斷盡就回常寂光,回常寂光叫法身菩薩。法身沒有相,他的相融在光裡頭。常寂光是光明世界,裡面什麼都沒有。常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叫常;寂是清淨,沒有絲毫染污,沒有波動現象,就是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到極處,那個清淨心裡頭連無明的習氣都沒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清淨心裡頭有無明習氣,還有波動的習氣。有波動的習氣是什麼?他還有分別的習氣,分別沒有了,有習氣;染污沒有了,有染污的習氣,清淨平等覺,極少極少的,他沒有障礙。所以法身菩薩他在十法界度化眾生,智慧、德能、相好跟佛完全一樣,沒有絲毫差別,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者,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他沒有障礙,他沒有起心動念,現身、說法都是眾生的感。所以佛在《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果不隨眾生心,他自己起心動念就錯了,他不會起心動念,現身、說法都沒有起心動念。於是我們就明白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說法四十九年,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他如果起心動念,他是凡夫,他沒有。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這個概念要是沒有的話,對我們學佛產生嚴重障礙,障礙我們永遠不能見性,障礙我們永遠不能轉識成智。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什麼是真,什麼是妄,真搞清楚、搞明白,真妄二邊都放下,這就對了。真要放下,因為真裡頭三種現象沒有,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有呢?十法界這個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是生滅的有,我們感覺得有,那是一種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所以也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們就吃虧了。所以妄的要捨,真的也不能有,也不能夠放在心上,心裡面真妄二邊都沒有,這就對了,這才叫中道。中道是個名詞,如果執著有個中道,又被中道染污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要被佛法染污了,佛法不是真的,假的,是你因為有病,佛法是個藥,給你治病的,病好,藥就不要了;病好,再吃藥,就又生病。這是佛法的微妙處,也是佛法講到究竟處。宗教到最後它還有一個執著,有個神,佛法這個念頭都沒有。所以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這是最高的境界,這是究竟的境界。「故二不別」,初住跟究竟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
這兩樣初發心難,「前心難」。發心住就是分證即,天台大師把佛說了六種,叫六即佛,說得好。《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天台大師說,佛這個說法是從理上說的,理即佛,要從理上講,說得沒錯。不是從事上講,不是從相上講,從理上講,從性上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怎麼不是佛?當然是佛。但是我們現在是凡夫,所以是理上講是佛,事上講、相上講我們是六道凡夫。這個理上講,世尊在《觀經》上跟我們講,這是淨土宗所依據的理論,佛說了八個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重要的是是心是佛,這就是理即佛。淨土宗了不起,淨土宗著重在第二,第二句話是修德,第一句是性德,是心是佛是性德,是心作佛是修德。怎麼修法?就是念這句阿彌陀佛。
海賢老法師,一生就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九十年,你看他到極樂世界作佛去了,他那個念佛就是是心作佛,是修德。淨宗妙!就一句,他是一句成就。他的師弟海慶,比他早往生的,也是一句佛號。海慶這個師弟,也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八十多歲往生,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也沒有。所以給他寫小傳的人說,也許這一句佛號就是暗合道妙,不可思議!我們把這個關係統統弄清楚、弄明白,我們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個法門妙極了,不像其他的法門,其他法門真的跟淨宗比那是葛藤,剪不斷,理還亂,這單刀直入,什麼障礙都沒有,不需要講理論的,無需要講經教這麼囉嗦,就靠定一句佛號。所以這一句佛號是修德,是是心作佛。你看,他們兩個表演得淋漓盡致,表演給我們看。在這個之前為我們表演的,天台宗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哈爾濱極樂寺第一次傳戒的修無法師,他沒有出家之前是泥水匠,出家之後一生苦行,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他幹,在傳戒當中他給大家做示現,自在往生。都是一句佛號,這麼多人在表演這一句佛號,我們親眼看見能不相信嗎?
我們自己同修裡面,在美國舊金山,甘老居士的朋友,同參,也是一位老太太,也是一句阿彌陀佛往生的,往生得真瀟灑。她一家人可能不是全信佛教的,兒子媳婦,所以她根本就沒有讓他們知道。決定是預知時至,為什麼?她寫了遺囑,而且把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她都做好了,這個要時間。走的那一天晚上,家人都睡覺了,第二天早晨,因為老太太每天早晨起來做早飯,讓她的兒子媳婦上班,小孩帶去上學,她在家做家事。這天早晨起來,老太太沒起來,把老太太房間門打開,她坐在床上,穿著海青整整齊齊,盤腿坐在床上,叫她不答應,仔細一看走了,晚上幾點鐘走的不知道。她的老朋友甘太太,她的兒子打電話告訴甘老太太她們,這一夥學佛的同修都來看她。真的,了不起!真有智慧,她如果預先消息透露出來,就沒有這麼安靜。不需要人助念,這才是真的。
第二個我所知道的,我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在佛光山教書,佛光山的長工,名字我記不得了,跟我講將軍鄉,就是佛光山隔壁的一個鄉,佛光山是大樹鄉,隔壁是將軍鄉,台南的將軍鄉,有一個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這個老太太也是有智慧,一點風聲都不透。晚上往生,吃晚飯的時候,她叫她的兒子、媳婦家人吃飯,不要等她,她說她要洗澡。兒子媳婦很孝順,還是等她,等了很久沒出來,去看看,她確實換了衣服洗了澡,人不見了。再去找看到,家裡有個佛堂,她站在佛堂面對著佛像,手上拿著念珠,穿著海青站在那裡,叫她不答應,再仔細一看走了,站著走的。這些統統都是預知時至,不需要助念,走得這麼瀟灑,走得這麼自在!不告訴家人是免得家人擾亂,一絲毫干擾都沒有,真是安安靜靜的到極樂世界去了,佛來接引她走了。全都是事實!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不能跟念佛相比,念佛確實是個特殊法門,超越一切法門之上。問題在哪裡?難信,別的法門好信,這個法門難信。我們舉的這些例子,對這個法門完全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所以這叫什麼?老實人。什麼人能往生?老實,聽話,真幹,他決定往生。我們自以為聰明,妄想多、雜念多,不老實、不聽話,念了一輩子佛,最後不能往生。絕不是念佛法門不靈,是我們自己搞錯了,錯得太過分了。
我們看註解裡頭,發心住就是分證即,六即佛裡頭的「分證即佛」。六即,我把它說出來。第二個叫「名字即佛」。這是學佛的人,受了三皈五戒,甚至於受了出家戒,名字即佛是有名無實,不真幹,有名無實,這種人不能往生,而且非常多。李老師常說,我們自己家裡蓮社裡頭,一萬個人當中能往生的也不過三個、五個。這是李老師當時,六十年前講的。現在來說,大概一萬人當中只有一、二個。三、五個沒那麼多,現在只一、二個,什麼原因?都是名字即佛,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名聞利養放不下,七情五欲放不下,妄想雜念很多,所以天天念佛沒有感應,沒有出離心,沒有信願持名,所以他不能往生。這是名字即佛。第三種,修行功夫得力,「觀行即佛」。觀是修觀,就是看得破,行就是放下。真能看破,真能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真信真願,這個人決定得生,這叫觀行。觀行是很如法,功夫得力,這是一般往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再往上提升,就是「相似即佛」。相似即佛修得很好,我們剛才講的十信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相似即佛。為什麼說相似?他跟佛看起來完全沒有兩樣,就是用心,他還是用阿賴耶,不是用真心;用真心,他就是初住,法身菩薩。他沒有見性,但是用阿賴耶用得非常好,佛所說的他完全都做到了,他是真幹,用妄心,沒有用真心,就是沒有見性。相似即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就高了,他們是方便有餘土,不是凡聖同居土,相似即佛。相似即佛他要能夠把無明斷掉,他就是真的佛。真佛,這個地方所說的分證即佛,分證即就是發心住,分證即。為什麼?他沒有證得圓滿,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古人用月亮做比喻,他是初三、初四的月亮,是真月亮,不是假的。十五是滿月,滿月叫「究竟即佛」,這就是圓滿的。所以天台講六種佛。分證佛跟究竟佛是一個佛,不是兩個佛,就是圓滿和還沒有圓滿,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
所以「依相似之觀力,而發真智」。真智怎麼發的?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也就是說不用阿賴耶,那就用真智,用真智就是分證即。你看這裡,發真智,「始斷一分之無明」,無明煩惱斷了,「而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為發心住」。這個地位,智慧、神通、道力跟究竟佛差不多,幾乎沒有兩樣,雖然有四十一個階級差別,那全是習氣。習氣只障礙一樁事情,不能回常寂光,就是沒有辦法證得清淨法身,他有習氣;習氣斷乾淨就證得清淨法身,就回常寂光。回常寂光沒有身體,也沒有念頭,也沒有這個什麼世界、星球,統統沒有,一片光明。一切諸佛都在常寂光裡頭,像我們這個房間有十幾盞燈,燈統統打亮,光跟光融在一起,所以回常寂光,就是跟十方一切諸佛共同一個身體,光。所以《華嚴經》上說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一個光。這個光在哪裡?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都在常寂光中。所以我們的心,真誠心有感,佛就現相。佛現相不是從哪裡來的,就是《楞嚴》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他現相就在面前,他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我們求佛,佛就真現前;我們求佛這個念頭斷掉,佛就不見了。這種見佛叫現前見佛。《楞嚴》上說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當來是到極樂世界見佛,現前是現在。那我們知道,功夫用得得力的人,見佛的機會很多。
《高僧傳》裡記載的,慧遠大師當年在世四次見佛。我們相信,遠公是初祖,絕不騙我們。第四次是他往生,前面三次見佛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最後這一次佛來接引他往生,他告訴大家,他見到極樂世界,見到佛了。別人問他:極樂世界像什麼樣子?他就說過去曾經見過三次,跟《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可以用《無量壽經》做證明,你見的是真的、是假的,與經相應的是真的,與經不相應的是假的。所以經典第二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幫助我們建立信心,嚮往西方極樂世界;第二個作用是幫助我們證明,你見佛、見極樂世界,是真的,是假的。遠公往生的時候,蓮社比他早往生的人都跟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他連旁邊名字都說得出來。這是為我們三轉法輪裡頭作證轉,給我們做證明,一點都不假,我們要真信,不信就當面錯過,不能有絲毫懷疑。
這世界什麼都是假的,你想這個幹什麼?留戀這個幹什麼?不可以,決定成障礙。這個世間東西任何一樣全不放在心上,我們要學海賢老和尚,只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幹活心裡還是阿彌陀佛。你看,他在種地,他一生是標準的農夫。寺廟在鄉下,鄉下荒地他去開,開闢出來之後種稻米、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他一生開闢的土地一百多畝,非常勤勞。在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東西吃的時候,他靠自己的勤奮,種植糧食有收,救了很多人,以這個來做布施。所以他居住的地方,周邊,他平易近人,沒有架子,人家都喜歡他,對人一片慈悲。究竟即就是妙覺,「種智俱圓」,道種智、一切智圓滿,這叫「究竟即佛,此極果妙覺佛也」。天台講的六即佛。
《淨名》是《維摩詰經》,玄義裡頭有這麼幾句話,「故從始發心,終乎後念」,始發心就是初住,《華嚴經》上初住,後念就是究竟覺,「皆習中道」,中道是二邊不立,中道不存,就是他們心地清淨,世法、佛法都不執著,「恆觀不二」。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從理上講一切法空,從相上講一切法有,有是假有,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他是這個心態看整個宇宙,從初發心到究竟覺全是這個心態。恆觀不二,不二是什麼?沒有差別。不二就是平等,二就不平等。有清淨未必有平等,有平等絕對清淨。所以,清淨心是阿羅漢、辟支佛證得的,平等心是菩薩證得的,法身菩薩。「是故能入」,能入一乘。
下面舉《華嚴經》說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這個境界淨宗全有,我們這部《無量壽經》講的跟《華嚴》沒有兩樣。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到達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就像《觀經》上所說的。《觀經》說得詳細,《觀經》講每個往生的人,下下品往生亦如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薩,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個光明裡面有無量諸佛菩薩圍繞在講經教學。這什麼意思?告訴我們一切法裡頭教學為先,就顯這個意思。什麼問題,疑難雜症不能解決,一碰到教學全解決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不幹別的事情,在世的時候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不教學的。教學是什麼?所教的是從根本智上流出,後得智上又流回去,不可思議!有能力跟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每天可以說一切時、一切處,他老人家都分身無量無邊無盡無數,分這身幹什麼?去接引往生的人。十方世界念佛往生的人很多,他要分身去接他們,不接他們,他們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他找不到。每一個往生的人,有阿彌陀佛同樣的能力,也能分身無量無邊。這些人分身幹什麼?他分身去拜佛,遍法界虛空界有多少尊佛,就有多少個自己的身體,在那個地方禮佛供養修福,聽佛講經說法修慧,福慧雙修。所以諸位好好想想,福慧圓滿,趕快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可能一天就圓滿了。為什麼?你有無量無邊身,你聽無量無邊佛給你說法。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沒有,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有,我們千萬不能粗心大意,還能不放下嗎?當然要放下。我們今天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大圓滿了。我們今天研究經教,經教裡頭有很深的東西,我們不能體會不要緊,不必去操心,念阿彌陀佛。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個幾千遍,裡頭的意思自然通了,自然明白了。
這個現象我們能信得過,不是我一個人,李老師如是,過去道源法師如是,圓瑛法師如是,諦閑老法師亦如是。什麼回事情?講經的時候沒有預備到的,在講台上忽然講出很妙的意思,講完之後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別人讚歎,真的,這是我講的嗎?別人有筆記記錄下來,是你講的。我怎麼會講得這麼好?那是什麼?其義自見。用心用到真誠之處,沒有想到的,平常想不到的,這個時候意思出來了。每一個講經的法師都有這個經驗。準備功課的時候是很用心、很專心,上台之後可能所準備的很多都沒用上,講出來新的意思比準備的還妙。這就是證明其義自見是真的,不是假的。何況到了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自性裡頭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妙義全出來了,別人不問不知道,一問全露出來了。露出來自己驚訝,我怎麼會知道這麼多?自性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
所以此地講的,「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不由他悟,沒有人教你,自己開悟的。又說,「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就是能分無量無邊身,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亦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天台大師講分證即佛,真佛,不是假佛,他還帶著無明習氣,習氣斷了,他叫究竟佛。「《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跟此地所引的,「如是二心先心難」,《涅槃經》上「前心難」,一個意思。《大品般若》裡頭說,「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正法輪,當知則是菩薩為如佛也」。這就說明,明心見性就能像佛一樣,行菩薩道度化眾生。
惠能大師一開悟就能度眾生,第二個得度的,無盡藏比丘尼。得度是什麼?開悟了。第一個得度,惠明法師,追趕他的人,被他追到了。惠明沒有出家之前是四品將軍,他是來奪衣缽的。惠能大師被人追上,這個時候逃命要緊,衣缽不要了,放在路旁邊石頭上,自己趕緊躲藏起來。這個四品將軍居然拿不動,這個時候一下就轉過來,他就悟了:拿不動,肯定護法神守著,你沒有分,所以你拿不動。所以立刻念頭轉了,就叫到:行者行者,我是為法來的,不是為衣缽來的,請你出來見面。能大師出來了,坐在石頭上,他來求法。你看說的話都很平常,教導惠明法師,他們都是五祖的學生,都是惠字輩,稱他為明上座,告訴他:「不思善,不思惡」,這就是把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什麼你都不想的時候,「這個時候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問他這句話,他在這句話就省悟過來,就明心見性。在五祖道場那麼多年都沒有開悟,為什麼?用妄心。這個時候為什麼開悟?這時候用真心。用真心就開悟,用妄心就迷惑。在五祖道場那麼多年天天打妄想,這下妄想斷了,馬上就開悟,用真心可貴。悟了之後,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全用真心,不用妄心。
用真心就是菩薩,分證即的菩薩,比觀行高,觀行是妄心用得正,相似,用得正。我們凡夫用歪了、用邪了、用偏了,問題在這個地方。這一下扶正,處事待人接物、生活工作,對人對事對物全是真心。真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純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是小乘,阿羅漢跟辟支佛;沒有起心動念是大乘,分證即的菩薩,也就是華嚴圓教初住。所以他初發心,他就坐道場轉正法輪,這個菩薩跟佛沒有兩樣。「《法華經》:龍女所獻珠為證。如是等經,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涅槃,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寂淨,清淨寂滅。他契入這個境界。
我們今天在教相上來講,我們比不上這種人,但是在成就來講,我們超過他們。怎麼超過的?這一句佛號超過了,佛號裡頭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德號,阿彌陀佛是總德號,一尊佛都沒有漏掉,不但包括一切佛的德號,還包括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法,都在這句名號當中,你念這一句佛號,所有一切諸佛所說的經法統統在其中,一個字也沒漏掉。這是什麼法門,不可思議的法門,無與倫比的法門,幾個人能遇到?我們能夠相信,我是說我自己,我非常感激夏蓮居老居士。為什麼?他要沒有這個會集本被我看到,我有疑問斷不掉;沒有黃念老這個註解,淨宗的義理我參不透,換句話說,我這一生往生就有問題,就沒把握。所以我感激這兩個老人,替我做這麼多工作。這個集註裡面引用八十三部經論,這八十三部裡頭很多我沒有學過的,在這個註解裡頭學到了,還有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解,也是一大半我都沒有學過的。所以這個集註的內容太豐富,可以說是《大藏經》的精華。這部經跟註,《大經解》,就像唐太宗在經、史、子裡面選出來的《群書治要》一樣。他這一本《大乘無量壽經解》是群經治要,治我們什麼?治我們煩惱生死。最後歸結到一句佛號阿彌陀佛,我們才真正了解這句佛號的意義,這句佛號的價值,這句佛號的不可思議。有了這句佛號,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一切智慧功德都圓滿了。
海賢老和尚替我們表演的、表法的,這一句佛號身心健康,一生不生病,一百一十二歲不要人伺候,從來沒有麻煩過別人。他那個來佛寺只有兩個人住,他跟他師弟兩個人,那是個鄉下小破廟,只有幾間房子。你們仔細看照的照片,他的大殿沒有我們攝影棚大,我細心看過,沒有我們攝影棚大,可能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你就知道這個小廟。我們聽到他的弟子們報告,老和尚自己劈柴,做米。做米是什麼?把稻穀磨成米。都是自己幹,自己煮飯。幹什麼事情他都是念佛,他的佛號沒有中斷過,工作不礙念佛。念佛他多半都是心裡默念,你看他都嘴巴動,沒有聲音,一天到晚佛號不間斷。我們一般人講,最明顯的利益是什麼?健康,長壽。所以有人問他:健康長壽你怎麼得來的?他告訴別人:嚴持戒律,老實念佛。他講的是真話,一點都不假,嚴持戒律,老實念佛,保證你什麼病都沒有。
病從哪裡來的?戒律有虧欠,念佛不認真,從這來的。他十八歲腿上長了毒瘡,那個毒瘡是要命的。十八歲還沒出家,他二十歲出家的,出家之後沒生過病,九十多年沒生過病。他那個毒瘡,那時他媽媽在,媽媽給他求醫找藥,都沒用。他自己終於悟出來了,這是業障,再好的妙藥也沒有辦法醫治冤業病,所以他就把醫藥放下,一心念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日夜不間斷的念,念了一個月,這個瘡自然就好了,一生再沒有發過。他非常相信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你念他真靈,真管用!所以他的一生,真的就像他自己說的,阿彌陀佛不接他往生,告訴他,叫他表法。為什麼不叫別人表法?別人沒有這個條件,做不到。表法的人心量要大,要慈悲,要能忍辱,要能吃苦,要有愛心,不具足這些條件就不夠資格表法。他統統具足,所以阿彌陀佛要他表法。表法就是做好樣子給學佛人看,學佛的人一定要依他做榜樣,照他這個樣子來學習,沒有一個不成功,他能成就,人人都可以成就。他壽命不是那麼長,他那個壽命是阿彌陀佛延長的。為什麼?需要他,大家需要看他的樣子,所以他的壽命就得要長。也不容易,表法是要受苦,忍人之不能忍,為人之不能為。人家打他兩耳刮,不計較,他替我搔癢;把口水吐了他一臉,他給我洗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沒有怨恨心,那人不是善人,都把一切眾生看成菩薩,這些人做出這些事情來,一時迷惑幹出來的,所以應該要原諒。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普記十方」,分兩小科,第一科,「授記法忍」。
【復有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明十方具緣眾生」,具是具足,緣是緣分,十方世界具足跟阿彌陀佛有緣的這些眾生,普遍都得授記了。「佛對眾生授當來成佛之記,名授記。此有四種:一、未發菩提心授記。二、已發菩提心授記。三、隱覆授記。他人得聞,當人不知。四、現前授記」。四種只要得到一種,都叫做授記。『得授記法忍』,得授記,像前面所說的;「法忍」,就是彌陀第四十八願裡面的三種忍。
這個四種授記,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第一個是「未發心而與授記,或有眾生往來五道」。這個地方所說的五道就是六道,因為六道裡頭阿修羅不算,就是五道。阿修羅,《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有四種阿修羅,天有阿修羅,人有阿修羅,畜生有阿修羅,鬼道有阿修羅,地獄沒有。阿修羅在哪一道,就說他哪一道就行了,不單獨講阿修羅。單獨講阿修羅,專門講天道的阿修羅,所以它叫三善道,天道的阿修羅。阿修羅怎麼來的?修大福報,真修,但是德行不好,習氣很重,傲慢的習氣很重,嫉妒的習氣很重,樣樣都要爭第一,燒香也要燒頭一炷香,第二炷他就不幹了,他就不痛快,這樣修積的福。所以他有天人的福報,但是煩惱重,喜歡鬥爭,跟別人競爭、鬥爭。在天道,阿修羅常常跟忉利天王打仗,天上也不太平,這個要知道。真正太平,兜率天還可以,彌勒菩薩的道場在那裡,那個道場有護法神。色界天以上,這些事情就都沒有了,為什麼?他欲斷了,心地真正恢復到清淨了。四禪、四空天,這個天道裡頭確實有樂受,沒有苦受,享受樂的時間很長,只有到壽命終了的時候,他感覺到痛苦。在我們看那個痛苦很小,可是在他就覺得很嚴重。為什麼?他從來沒有受過苦,一點點苦就受不了。我們這受苦受慣了,看他那個不是苦;但是在他就受不了,就是嚴重的痛苦。
「或有眾生往來五道」,就是沒有出六道輪迴的眾生,但是他的根很利,「諸根猛利,好樂大法」。大法,大乘,對於大乘法喜歡,這是什麼?這是他有善根。「佛知是人自此過若干阿僧祇劫,發無上菩提心」。佛知道,佛知道六道裡頭這個眾生,不管他現在在哪一道,佛都知道將來要過很長的時間,他會發菩提心。「又過若干阿僧祇劫修菩薩行,度無量眾生令住於菩提」,佛知道。「又過若干阿僧祇劫成無上菩提」,他成佛了,成佛,佛的名號,佛的名字,他居住的剎土叫什麼名字,佛統統都知道。「乃至滅後法住歲數如是等」,他成佛度眾生,住在這個世間,他的正法、像法、末法多少年,佛都知道。「是名未發心而與授記,是十位已前之種性地也。(種性地:即種性住,謂別教菩薩,於十住、十行位中,道種成就,無有退失,數數增進,故名)。」這個底下,「(按:別教十住、十行位相當於圓教一信至九信位)。」如果是初住,就明心見性,沒有,他是一信到九信,這是別教的十住、十行。
如來遇到了,有時候給他授記、給他說明,他有大善根,當然也有大福德,但是還要經歷很長時間,他會發無上菩提心。雖然發心,還沒有真幹,又要過無量劫,真幹了,真正行菩薩道,度無量眾生令住菩提,還要過若干阿僧祇劫,才能成無上菩提,成無上菩提那就是初住以上,圓教初住以上。這個是未發心而與授記。可見得人所種的善根是不會退失的,退失是什麼?是忘掉了。這個善根藏在哪裡?藏在阿賴耶的種子裡頭。這就是佛經上常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我們今天勸人念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的種子在他阿賴耶識裡頭,說不定要經過若干阿僧祇劫,這個種子會起現行、會起作用。這個人生生世世沒出六道,善惡都有,慢慢覺悟,惡少善多,累積成善根,因為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淨土。往生淨土的條件要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具足,你決定得生。
我們今天細心來觀察這個問題,我們有沒有善根?有善根;有沒有福德、因緣?都具足。但是,雖然具足,它不圓滿,都是少分。而《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今天是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統統都有,不足。為什麼說少善根?我們現在有懷疑。為什麼知道有懷疑?沒有真幹。不懷疑的人肯定真幹,像海賢老法師他們這些人,他真幹!一句阿彌陀佛日夜都不休息,都念在嘴裡,睡覺睡著了可能不念,一醒過來他第一句話肯定是阿彌陀佛,為什麼?他養成習慣了。無論幹什麼,決定不妨礙念阿彌陀佛。處事待人接物不離一句阿彌陀佛,這種人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所以他決定得生。我們成天是妄念太多、廢話太多,我們的時間統統糟蹋掉了,不念佛就造業,而且造的未必是善業,這個麻煩大。
所以我勸人,現在人業障最厲害的是什麼?手機,手機帶在身上是最大的業障,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應當把它丟掉,把它拋棄掉,沒有手機照樣過日子,日子過得好,心地清淨。不看報紙,不看電視,所有一切雜書都不看,甚至於連佛經都不看,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上上根人。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懷疑,為什麼?世出世間一切法就是一法,這一法是什麼?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全包了,你還分別它幹什麼?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離一切惡,修一切善。這一切善是了不起的一切善,為什麼?是一切佛法,一切經教,一切諸佛德號,一切諸佛智慧功德,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當中。誰知道?海賢老和尚知道,海慶老和尚知道。不念不知道,念了就知道。賢老和尚的光碟天天看,不斷的看,看上一千遍,每一天念一萬聲佛號,我相信一年,你對於淨土宗就真的接受了。真的不懷疑,真幹了,那就恭喜你,你決定得生淨土。這一千遍是無量功德!真有其人,真有其事,這人就在我們眼前,機會要抓緊。
我們再看第二個,「適發心已得授記」,適是剛剛發心,就是我們這邊已發菩提心授記。第三個引發授記就是「密授記」,末後第四個「現前授記」。「適發心已得授記,或有人久植德本,修習善行,勤心精進,諸根明利,是人發心,即住阿惟越地,入菩薩位,墮畢竟數,出過八難,如是等人適發心,諸佛即授當得作佛之記,是名適發心已得授記。是住行以上也。」就是十住、十行,這個十住、十行是別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圓教十信裡頭九信以前。這個人過去生中有很深厚的善根,這個人在這一生當中喜歡善法,所以他能夠斷惡遷善,喜歡善法,他能夠精進,斷惡修善他能夠天天求進步。所以他的根利,根性很利,這個人發心就住阿惟越致,入菩薩位。
阿惟越致是三種不退轉。阿惟越致我們知道,在淨土法門裡頭,實報莊嚴土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剛剛發菩提心的人,真發他就住,但是有很多人遇到緣他退轉。有沒有真發菩提心?有,我們見過,可是遇到所謂的是高名厚利,他心就動了,他就受不了,給他很高的地位,給他很多的賄賂,他就變心了,眼前財色名利放不下,小的他不沾邊,真正到大的他動心了,他就變節。所以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在現前這個社會幾個人能夠不動心?太難太難了!大名大利現前不動心,人家說你是傻子,說你也是迷信,你學佛學迷了,學糊塗了。自己想想,有這麼多便宜佔,為什麼我不要?念頭才動,馬上就退轉,又去造業,又去搞輪迴。佛給他授的記,是真的,不是假的,他雖然退轉,又搞輪迴,將來還有機會,還會遇到。為什麼?畢竟善根在阿賴耶裡頭結成種子,這個種子永遠不壞,佛法的種子叫金剛種子,哪怕就一句阿彌陀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第三種授記,「密授記,有菩薩求無上菩提,行種種之施」,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勤行精進,求諸善法,如是人固當授記」,佛是應該給他授記的。「然自志滿足」,他的問題就發生在此地,「恐不復更發精進之心,如不授記,復恐眾人生疑」。佛為什麼不給他授記?怕他自己生起貢高我慢的念頭,他很難再精進;但是不給他授記,別的人會懷疑,你看這麼好的一個修行人,佛都沒有給他授記。「謂此人精進修行,不蒙授記,是故佛以威神力密作當得作佛之授記」,跟別人說,不跟他自己說,「令他人聞,不令當人知」,避免他起貢高我慢,全是慈悲。「是曰隱覆授記或云密授記」,就是我們這邊講的隱覆授記,別人聽到了,他自己不知道。
最後的一種,「現前授記」,自己知道,別人都知道。「有菩薩久集善根,無不具足,常修梵行,觀無我空,於一切法得無生忍,佛知是人功德智慧已悉具足,則於一切大眾前現前記其成佛名號國土等,是名現前授記。」《首楞嚴三昧經》裡頭有。這是四種授記。
我們看註解,在這一會裡頭,「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十方世界來的人多,每一方都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可見得佛為大家授記的人多。「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得授記法忍前面都說了,這個法忍是佛四十八願裡頭當中的三忍。「(《魏譯》為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亦即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這三種忍,「得佛授記,證入無生,成無上正覺。如是之人,故云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無生法忍是七地菩薩證得的,這個地位高,七地菩薩真正見到整個宇宙一切萬法不生不滅,我們凡夫所見到的有生有滅。佛見到的是真相,我們見到是妄相。妄相是生滅相,真相不生不滅。所以一切法是假的,一切法無生,無生當然就無滅,無生無滅是真相。
我們現前能夠理解的,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念、形、識,念是念頭,起心動念,動一個念頭,一念,我們對一念沒有概念。現在對一念有概念了,這一念就是三十二億百千分之一。我們把它算出來,三十二億乘百千,百千是十萬,得出來三百二十兆。那一彈指,一秒鐘,現在我們用秒作單位,一秒鐘我算它五次,彈五次,乘五,還有人說一秒鐘可以七次彈指,我們算五,算五乘五,那就是一千六百兆。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個生滅,那一個生滅我們有能力捕捉它嗎?捕捉不到。我們怎樣?我們把它劃成等號了,生就是滅,滅就是生。這是什麼?這是整個宇宙的真相。所以菩薩,法身菩薩知道,他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這就叫無生法忍。忍是什麼?認可的意思,同意的意思,佛說的這個話是真相,事實真相。
這個問題被現代量子力學家發現了,現在的科學家告訴我們,物質現象分析到最後沒有了。佛也是用這個方法,把物質分析,分析到最小的單位,再分,再分沒有了,物質不見了。科學家把這個做到了,最小的物質微中子,微中子再分沒有了,物質現象不存在,看到是什麼?念頭波動的現象。於是科學家就下了結論,這個世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物質是假的。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念頭產生的幻相,不是真的。我們今天覺察有個物質存在,那是物質幻相,許許多多物質幻相糾纏在一起讓你產生幻覺。像我們看電影,電影是個動畫,一張一張的幻燈片重疊在一起,你覺得是真的,看出它的裡面有人、有房屋、有樹木花草、有天空,看到這些。實際上,如果是一念,一念什麼都沒有看到。我們可以用這個來做實驗,老式的電影是動畫,就是幻燈片,在放映機裡面播放,一秒鐘放二十四張,就是二十四個畫面在一秒鐘裡面,我們能夠看到裡面的內容。如果二十四分之一秒,只放一張,我們看到什麼?我們確實看到了,看到光一亮就沒有了,光裡面有什麼東西沒看到。你看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看不到東西,何況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怎麼能知道它是假的?現在量子力學家很厲害,最先進的科學儀器可以能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它能捕捉到。佛說的比這個還快,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假的,不是真的,真相是這些假相糾纏在一起,就跟電影動畫這個原理完全相同,我們看到有東西,全是假相,眼睛看錯了,耳朵聽錯了,把虛幻的當作真實,這就搞成六道輪迴,吃了這個大虧。菩薩得無生法忍,他知道全是假的,所以他們全不放在心上,不但是現象不放在心上,念頭也不放在心上,這叫高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宗學院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2012淨土大經科註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1169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