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5/01 09:06:08瀏覽1063|回應2|推薦45 | |
在本地慈善義賣、募款,在市區電車總站、大型超商門口經常可見。亦有上門推銷者。據我觀察,本地人對慈善義賣、募款樂於慷慨解囊。較特殊者,如動物保育機構SPCA,募款人還會帶著小狗,甚至在SPCA贊助的活動中讓小狗在小孩堆中跑來跑去,來去自如。上個月我跟陳翊就遇到過一次。本地對義賣、募款高度認同,其實也某種程度的反映出本地社會高度互信、互助與誠信原則。 陳翊自幼耳濡目染,對慈善義賣興趣高昂。上週親自下海義賣學校巧克力。先是在附近街坊挨家挨戶推銷,進而轉戰到附近大型超市。週日業績不惡,在New World門口站了40分鐘,計賣出巧克力十條,收到小費紐幣二元。原本我還想說此兒生性頗為內向,不擅長推銷或與陌生人溝通,屆時賣不完會不會要父母親買單。因此一開始就強調陳翊自己要負全責,我一條都不會買。我可以帶他到超市停車場等他,也可以在附近街口等他,但絕不負責幫他賣。 陳翊這幾天的義賣,倒也讓我回想起不少昔日在台灣的景況。在台灣街頭推銷義賣,印象中實在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記得從前跟麗珍經過大利伊勢丹,靠近舊停車場的騎樓,有位腦性麻痺的歐吉桑在賣箭牌口香糖。麗珍多半都會十元買一條。「街頭推銷義賣」對我而言,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詐財」。很多年前有次去東京新宿、品川一帶出差,電車站很多人在發免費小包面紙,但並未見到有人義賣、募款。或許是那裡的步調太快了。 看到陳翊捧著一盒巧克力站在New World門口,突然想到從前在台灣聽IT顧問說過的一段的故事。話說某電子大廠可以極高薪聘請廠長,然而一旦產品出事,例如瑕疵品退貨, 則該廠長必須在員工上下班時間,手捧一盒瑕疵品,站在公司上下班門口示眾。同樣一件行為,在本地視為「光榮」、「高尚」、「值得尊敬」;但在台灣則視為「卑下」乃至於「懲罰」。 |
|
( 心情隨筆|心靈 ) |